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柔性结构防爆试验方法与判据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春美 黄广炎 +1 位作者 由军 冯顺山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96-100,共5页
为快速妥善处置随机发现的爆炸物恐怖威胁,研究一种由高强高弹复合材料和混合液组成的复合柔性结构。对复合柔性结构的防爆效果提出基于5级人员伤害/防护等级的防爆判据和等效靶试验方法。建立复合柔性结构抗爆作用的等效试验平台,进行... 为快速妥善处置随机发现的爆炸物恐怖威胁,研究一种由高强高弹复合材料和混合液组成的复合柔性结构。对复合柔性结构的防爆效果提出基于5级人员伤害/防护等级的防爆判据和等效靶试验方法。建立复合柔性结构抗爆作用的等效试验平台,进行抗爆减爆效应对比试验,得到了人员防护等级与等效靶挠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的人员一级/二级防护等级下的抗爆判据可用于防爆装备设计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复合柔性结构 反爆炸恐怖 等效靶 防护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柔性结构航天器动力学建模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曲广吉 程道生 《中国工程科学》 1999年第2期52-56,共5页
柔性航天器动力学建模的传统方法是采用混合坐标法 ,针对中心刚体带大型柔性附件类的航天器 ,这种方法在理论建模和工程应用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中心刚体加柔性附件类航天器柔性动力学研究成果基础上 ,通过计及柔性体与柔性体连... 柔性航天器动力学建模的传统方法是采用混合坐标法 ,针对中心刚体带大型柔性附件类的航天器 ,这种方法在理论建模和工程应用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中心刚体加柔性附件类航天器柔性动力学研究成果基础上 ,通过计及柔性体与柔性体连接点间的复合位移变形 ,利用混合坐标法建立了复合柔性结构航天器动力学模型 ,其软件系统DASFA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复合柔性结构 柔性动力学 混合坐标法 建模 设计 LAGRANGE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柔性结构航天器动力学模型的混合坐标法建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曲广吉 程道生 《航天器工程》 1998年第3期33-38,共6页
在中心刚体加柔性附件类航天器柔性动力学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计及柔性体与柔性体连接点间的复合位移变形,利用混合坐标法建立了复合柔性结构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其软件系统DASFA2.0已初步用于工程分析设计。
关键词 航天器 复合柔性结构 柔性动力学 混合坐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基液压泵柔性缸-塞复合结构动力学特性及应力分布研究
4
作者 李润泽 魏文胜 廉自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7-133,共7页
针对煤矿综采装备的核心动力源——高水基液压泵,提出一种轴向可伸缩柔性缸-塞复合结构,柔性缸采用弹性橡胶硫化制成,用作高水基液压泵的可变容腔,同时实现油水分离功能。通过多温度下的单轴拉伸试验,采用Yeoh本构模型对橡胶基材的温度... 针对煤矿综采装备的核心动力源——高水基液压泵,提出一种轴向可伸缩柔性缸-塞复合结构,柔性缸采用弹性橡胶硫化制成,用作高水基液压泵的可变容腔,同时实现油水分离功能。通过多温度下的单轴拉伸试验,采用Yeoh本构模型对橡胶基材的温度依赖性应力-应变特性进行了表征。基于此,建立柔性缸-塞复合结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分析影响柔性缸内外双介质压力动态平衡的因素。最后,建立缸-塞复合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柔性缸的应力分布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柔性缸内外双介质的径向力动态平衡可以有效减小其在往复拉伸过程中的变形与应力集中现象,为柔性缸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基液压泵 柔性缸-塞复合结构 本构模型 应力分布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硐室稳定性的复合结构柔性反底拱控制时效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传孝 王龙 +2 位作者 刘志浩 黄东辰 张秀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64-1468,共5页
地下工程的围岩为软岩或因赋存深度的增加而呈现软岩特征时,其稳定性控制问题趋于突出,而对软岩硐室底臌的有效控制是决定硐室整体稳定性、保障其服务年限的关键。设计应用于软岩硐室底臌控制的复合结构柔性反底拱,探讨其作用机理,其控... 地下工程的围岩为软岩或因赋存深度的增加而呈现软岩特征时,其稳定性控制问题趋于突出,而对软岩硐室底臌的有效控制是决定硐室整体稳定性、保障其服务年限的关键。设计应用于软岩硐室底臌控制的复合结构柔性反底拱,探讨其作用机理,其控制底臌的时间效应包括成拱初期的负底臌效应、吸收变形能为主要特征的柔性支护阶段和后期延长服务年限为目的的刚性支护阶段,其中柔性支护作用保证了相对较长而且稳定的软岩硐室服务年限。经实践证明,试验条件下的负底臌效应历时63 d,柔性结构控制底臌的作用时间为158 d,反底拱刚性结构对底臌的控制可以延长巷道的服务年限140 d,即巷道在1 a内无需底板修复。复合结构柔性反底拱的底臌控制效果明显,但是硐室整体稳定性并非单一依赖于对底臌的控制,支护体系在边界上存在相对薄弱的环节等因素,依然可转化为软岩硐室整体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 复合结构柔性反底拱 底臌 刚性结构 软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柔性桥台复合结构及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罗敏敏 徐超 杨子凡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26-232,共7页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柔性桥台复合结构是美国'未来桥梁计划'中针对50多万座面临'更换问题'的中小型单跨桥梁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技术,是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柔性桥台技术的优化与提升。这种新型技术整体性好,可彻底避免传统...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柔性桥台复合结构是美国'未来桥梁计划'中针对50多万座面临'更换问题'的中小型单跨桥梁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技术,是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柔性桥台技术的优化与提升。这种新型技术整体性好,可彻底避免传统桩承桥台与引道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近10年来已逐步在美国各州推广应用。在我国,尽管加筋土理论和技术应用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尚无真正的加筋土柔性桥台复合结构的工程实践方面的报道。文章收集了已有的加筋土柔性桥台复合结构工程案例和现场监测成果,整理归纳其结构特点和工作特性,结果表明:该结构通常具有统一的结构形式和技术特点,如加筋间距一般为0.2m、面层型式一般为模块式等;该结构具有施工简便快速、造价节省等优点,并表现出工后沉降小等良好的服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合成材料 加筋土复合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柔性桥台复合结构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水双介质压差调控的高水基液压泵柔性缸流量特性研究
7
作者 李润泽 廉自生 魏文胜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4-902,共9页
传统矿用阀配流卧式柱塞泵多采用金属(或陶瓷)柱塞与盘根密封的柱塞副结构,存在摩擦阻力大、机械效率低、发热严重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弹性橡胶基材的轴向可伸缩的柔性缸结构。首先,以高水基液压泵柔性缸-塞复合结构... 传统矿用阀配流卧式柱塞泵多采用金属(或陶瓷)柱塞与盘根密封的柱塞副结构,存在摩擦阻力大、机械效率低、发热严重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弹性橡胶基材的轴向可伸缩的柔性缸结构。首先,以高水基液压泵柔性缸-塞复合结构为物理模型,建立了几何和材料双重非线性的柔性缸-塞复合结构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高水基液压泵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模型在不同温度、内外压力下的变形特性;最后,通过对变形壁面节点坐标的提取,分析了柔性缸内部容腔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体积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柔性缸在进行内腔容积变化的同时,无需密封装置,即可保证外部润滑油与内腔高水基工作介质的分离;橡胶基材在往复循环拉伸过程中的形变成为影响柔性缸容积效率的关键因素,对柔性缸内外介质进行压差调控可以有效提升柔性缸的排量;吸液时,0.04 MPa的压差可以较好地防止柔性缸壁面向内凹陷,确保柔性缸吸液充分。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形成高水基液压泵柔性缸-塞复合结构工作机理及优化设计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阀配流卧式柱塞泵 柱塞副结构 轴向可伸缩的柔性结构 超弹性橡胶基材 柔性缸-塞复合结构 压差调控 形变特性 容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的压电驱动复合结构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易灿明 余海东 王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5-672,共8页
软体机器人的驱动一般由较硬的驱动元件与柔性介质复合而成,两相材料耦合大变形的精确描述是驱动部件结构设计与运动控制的关键.针对复合柔性板结构大变形的特点,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方法,通过变形协调条件将梁和板单元进行耦合,同时引入... 软体机器人的驱动一般由较硬的驱动元件与柔性介质复合而成,两相材料耦合大变形的精确描述是驱动部件结构设计与运动控制的关键.针对复合柔性板结构大变形的特点,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方法,通过变形协调条件将梁和板单元进行耦合,同时引入压电驱动材料本构方程,建立带压电材料驱动器的复合柔性板结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以研究不同参数对该动力学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柔性悬臂板结构在压电驱动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变形量及板末端位移随驱动电压的增大呈近似线性增大规律,且板结构弹性模量越小则该变形量增大的程度越大;随着弹性模量减小,板结构产生的周期性振动幅度增大,周期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柔性结构 绝对节点坐标法 变形协调条件 压电材料驱动 软体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伸展结构变形与振动分布式光纤监测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何凯 曾捷 +2 位作者 林秋红 龚晓静 康健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65,共10页
空间伸展结构是一种最基本的可展开折叠单元,广泛应用于大型展开天线、太阳帆板以及空间机械臂等航天领域,针对此类结构服役状态的智能辨识对于目前开展高轨深空探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空间伸展... 空间伸展结构是一种最基本的可展开折叠单元,广泛应用于大型展开天线、太阳帆板以及空间机械臂等航天领域,针对此类结构服役状态的智能辨识对于目前开展高轨深空探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空间伸展结构变形与振动实时监测技术。借助MSC.Patran/Nastran有限元分析方法,数值模拟得到碳纤维复合材料柔性空间伸展结构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应变、位移响应规律以及振动模态特征。分别研究了基于曲率和弧长信息曲线重构的结构变形反演算法,光纤光栅中心波长偏移量与振动特征关系解析模型,计算得到空间伸展结构沿展开方向不同位置的坐标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在柔性复合材料伸展结构展向布设离散光纤光栅传感器,实时采集应变分布与变化信息,进而推导相应位置曲率特征,实现不同加载模式下的伸展结构形态重构,变形反演相对误差约为2.5%。此外,借助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不仅可以得到伸展结构对应的变形实时响应曲线,同时还能够获取其前三阶固有模态和振型特征,所测频率与仿真结果吻合度较好,平均误差约为0.67%。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非视觉测量、实时性好以及多种功能复用等优点,能够为未来及时准确获取空间伸展结构姿态,实现空间形态自适应调节与在轨振动主动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复合材料伸展结构 光纤传感器 形态反演算法 变形监测 振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