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二氧化硅目标杂化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一琨 詹茂盛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3-38,共6页
原位聚合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目标杂化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膜。实验表明,采用溶胶 凝胶法原位聚合制备的纳米SiO2 PI杂化膜在SiO2含量达到20wt%时,仍然是透明的,而且根据电镜观察,SiO2粒子在PI基体中均匀分散。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 原位聚合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目标杂化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膜。实验表明,采用溶胶 凝胶法原位聚合制备的纳米SiO2 PI杂化膜在SiO2含量达到20wt%时,仍然是透明的,而且根据电镜观察,SiO2粒子在PI基体中均匀分散。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杂化PI复合材料膜的耐热性、动态力学性能、拉伸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吸湿性降低。分析表明,SiO2前驱体在反应初期即被"固定"在聚酰胺酸大分子链的羧基(-COOH)上,然后在酰亚胺化过程中原位生成纳米SiO2粒子,SiO2粒子表面上的大量高活性硅羟基(-Si-OH)与PI大分子链上的羰基(>C=O)形成氢键而实现目标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目标杂化 聚酰亚胺 复合材料膜 制备 分子结构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ZnO复合材料膜光催化氧化废水中S^(2-)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广秀 王淑英 +1 位作者 马淮凌 李贯良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3,共4页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备了纳米TiO2-ZnO膜,通过TG-DT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对TiO2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废水中S2-进行光催化氧化,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对废水中的S2-进行测定。研究表明:焙烧温度450°...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备了纳米TiO2-ZnO膜,通过TG-DT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对TiO2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废水中S2-进行光催化氧化,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对废水中的S2-进行测定。研究表明:焙烧温度450°C,提拉次数为5,制备的复合材料膜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和牢固性。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反应服从零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对废水中S2-的处理降解率达到88.90%,和纯纳米TiO2膜相比降解率提高了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ZnO复合材料膜 光催化氧化 亚甲基蓝 反应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固化阻尼膜夹嵌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制备工艺与振动特性分析
3
作者 周越松 孙兴帅 +2 位作者 孔佳利 郑明辉 郑长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4-261,共8页
为研究共固化阻尼膜夹嵌复合材料圆柱壳的振动特性,开发了共固化阻尼膜夹嵌复合材料圆柱壳结构制备新工艺,设计并制备出试件。搭建了动力学模态试验平台,分析圆柱壳试件的基频、阻尼比和模态振型,并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 为研究共固化阻尼膜夹嵌复合材料圆柱壳的振动特性,开发了共固化阻尼膜夹嵌复合材料圆柱壳结构制备新工艺,设计并制备出试件。搭建了动力学模态试验平台,分析圆柱壳试件的基频、阻尼比和模态振型,并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探讨参数变化对结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内外复合材料层厚度相同时,结构具有较好的动力学性能;增加阻尼层厚度并取合适的阻尼层比率,可使结构获得较大的阻尼性能和理想的刚度;长度与厚度之比存在结构设计的最优值,结果为共固化阻尼膜夹嵌复合材料圆柱壳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固化阻尼夹嵌复合材料 圆柱壳 振动特性 模态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基复合材料界面剪应力分析的影响系数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薛孟君 刘跃进 +1 位作者 刘国强 刘雪惠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3-115,共3页
提出了一种计算膜 基复合材料界面剪应力的新方法。将薄膜、基体分别作为二维和三维问题进行有限元计算 ,利用影响系数 ,以剪应力为未知量 ,求出同一点处薄膜、基体的位移。通过薄膜、基体在界面上位移相等的条件建立线性方程组 ,联立... 提出了一种计算膜 基复合材料界面剪应力的新方法。将薄膜、基体分别作为二维和三维问题进行有限元计算 ,利用影响系数 ,以剪应力为未知量 ,求出同一点处薄膜、基体的位移。通过薄膜、基体在界面上位移相等的条件建立线性方程组 ,联立求解 ,计算出界面剪应力。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方法思路清晰 ,易于实现 ,精度令人满意 ,为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复合材料 界面剪应力 影响系数法 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基复合材料界面剪应力的三维半解析计算 被引量:2
5
作者 薛孟君 刘跃进 杨班权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53,共4页
采用影响系数法对膜-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应 体,利用其平面边界作用单位力时的位移场解析解,力三维半解析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 得到基体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对膜-基复合材料对薄膜的影响系数进行了计算.将基体作为半无限... 采用影响系数法对膜-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应 体,利用其平面边界作用单位力时的位移场解析解,力三维半解析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 得到基体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对膜-基复合材料对薄膜的影响系数进行了计算.将基体作为半无限大 界面剪应力进行三维半解析计算,克服了完全用三维有限元对其进行计算的限制,为该类问题的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复合材料 界面 剪应力 三维半解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护用PV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宋静雯 程慧鹏 +2 位作者 朱亚楠 周惠敏 徐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3,共5页
为实现核电控制区一次性防护服溶解减容处理的目的,利用热水可溶的聚乙烯醇(PVA)为基材制备防护用PVA复合材料。通过溶液流延涂布法制备PVA膜,再利用超声波焊接将PVA膜与PVA水刺非织造布结合制备不同克重的PVA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 为实现核电控制区一次性防护服溶解减容处理的目的,利用热水可溶的聚乙烯醇(PVA)为基材制备防护用PVA复合材料。通过溶液流延涂布法制备PVA膜,再利用超声波焊接将PVA膜与PVA水刺非织造布结合制备不同克重的PVA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借助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PVA膜、PVA非织造布、PVA膜/PVA非织造布结合点的表面形貌及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同时通过水溶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吸水性及透湿性测试研究PVA复合材料的热水溶解情况、力学性能及吸湿透湿能力。结果表明:PVA膜表面光洁,致密性好;PVA膜与PVA非织造布结合良好。所制备的6种不同克重的PVA复合材料,在70℃热水中开始溶解,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溶解速度逐渐变快,模拟热水淋洒布样表面,布面变化不大。PVA非织造布克重影响其内部结构和纤维排列状态,从而对力学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拉伸强度随着试样克重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几种不同克重材料吸湿性能差异较小。综合比较发现当复合材料克重为85g/m^(2)时材料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复合材料 水溶性 力学性能 吸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固化多层阻尼夹嵌复合材料梁的自由振动分析
7
作者 孙兴帅 梁森 杨功先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7-308,共12页
为获得大阻尼复合材料结构,开展了共固化多层阻尼膜夹嵌复合材料梁的动力学性能研究。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Hamilton原理,提出并推导了该结构的动力学方程,运用变分原理和伽辽金法求解了,在固支边界条件下的自由振动特性理论解,通过... 为获得大阻尼复合材料结构,开展了共固化多层阻尼膜夹嵌复合材料梁的动力学性能研究。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Hamilton原理,提出并推导了该结构的动力学方程,运用变分原理和伽辽金法求解了,在固支边界条件下的自由振动特性理论解,通过仿真和试验对理论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揭示了参数变化对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影响,为多层阻尼膜在复合材料结构中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阻尼夹嵌复合材料 固支边界 固有振动 伽辽金法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电池碳纳米管膜加热结构设计及验证
8
作者 唐超 岑志雄 +3 位作者 殷正翰 王海瑞 袁培毓 谢宗蕻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68-2075,共8页
针对磷酸铁锂电池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衰减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轻质高强、低压安全、高效节能的磷酸铁锂电池抗低温纤维碳纳米管膜加热功能结构并开展了实验验证。采用热压工艺实现了碳纳米管薄膜与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一体化成形。实验验证... 针对磷酸铁锂电池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衰减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轻质高强、低压安全、高效节能的磷酸铁锂电池抗低温纤维碳纳米管膜加热功能结构并开展了实验验证。采用热压工艺实现了碳纳米管薄膜与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一体化成形。实验验证了FCL(fiber carbon-nanotube film laminated composite)加热器良好的温度均匀性、稳定性以及抗热疲劳性能。开展了低温环境下磷酸铁锂电池加热实验,并与传统的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加热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PTC加热器,FCL加热器质量减轻了59%,能量消耗降低了3.5%,温升效率提高了26%,功率质量比提升了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纤维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抗低温性能 功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尼龙12覆膜Cu粉的制备 被引量:11
9
作者 闫春泽 史玉升 +1 位作者 杨劲松 黄树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7-170,共4页
提出了溶剂沉淀法制备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用尼龙12覆膜Cu粉复合粉末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粉末材料的微观形貌,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对复合粉末材料的熔融、结晶行为,烧结温度窗口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溶剂沉淀法制备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用尼龙12覆膜Cu粉复合粉末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粉末材料的微观形貌,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对复合粉末材料的熔融、结晶行为,烧结温度窗口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其烧结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粉末材料的熔点、结晶速度及热稳定性较纯尼龙粉末有所提高,烧结温度窗口变宽,因而烧结性能优于纯尼龙粉。复合粉末材料烧结件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硬度均高于纯尼龙粉的烧结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尼龙覆Cu粉复合材料 溶液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MC人工肌肉的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谭湘强 钟映春 杨宜民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0-52,共3页
介绍了IPMC人工肌肉致动器的制备、致动特性和应用 。
关键词 离子交换金属复合材料 制备 致动性 致动器 人工肌肉 IP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子扩散阻力对IPMC致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龚亚琦 樊建平 王乘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2-349,共8页
基于Tadokoro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离子交换膜金属复合材料(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 IPMC)的电致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比较求解控制方程中不考虑水分子扩散阻力和考虑水分子扩散力的两种计算模型,着重探讨和比较了水... 基于Tadokoro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离子交换膜金属复合材料(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 IPMC)的电致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比较求解控制方程中不考虑水分子扩散阻力和考虑水分子扩散力的两种计算模型,着重探讨和比较了水分子扩散阻力对钠离子携带周围水分子的迁移运动规律和变形过程中各个特征物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方程中增加水分子扩散阻力这一非线性项,对最终的宏观挠曲位移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对于钠离子浓度、等效应变、内部平衡力分布等物理量影响很大;这种影响还具有区域性特征,主要集中于电极板附近区域,其他区域影响较弱.控制方程中增加水分子扩散力可以更准确地描述钠离子在迁移过程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金属复合材料 Tadokoro模型 水分子扩散力 有限元法 致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