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弯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梁试验
1
作者 李可 葛辉 +1 位作者 徐朝阳 朱俊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8-1397,共10页
为进一步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于既有工程结构加固,本文进行了该复合材料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考虑原梁损伤程度、高强钢绞线直径、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对1个对比梁和7个卸载加固损伤梁进行抗弯性... 为进一步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于既有工程结构加固,本文进行了该复合材料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考虑原梁损伤程度、高强钢绞线直径、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对1个对比梁和7个卸载加固损伤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加固方法,可使加固层与原梁较好地协同工作,充分发挥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优越力学性能,从而可显著提升卸载加固损伤梁的承载力、刚度、延性、韧性以及抗裂性,明显减小裂缝宽度;相比于加固无损梁,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卸载加固损伤梁的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延性以及韧性均呈降低趋势,且加固层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能力亦降低;适当增加纵向钢绞线配筋率,可提高加固损伤梁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延性、韧性及加固层对裂缝的约束能力;纵向钢绞线配筋率相近时,钢绞线直径越小,加固层的控裂能力越强,能更好地减小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绞线网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结构加固 四点弯曲加载试验 损伤程度影响 受弯性能 混凝土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格栅结构筋条纤维形态与拉伸性能
2
作者 黄泽栋 王坤 +1 位作者 蔡登安 周光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8-485,共8页
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已大量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中,探究其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工程研究价值。为提高复合材料格栅结构的承载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断筋”处理的纤维形态改善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与试验验证的手段,研究了不同断筋比例对复合材... 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已大量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中,探究其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工程研究价值。为提高复合材料格栅结构的承载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断筋”处理的纤维形态改善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与试验验证的手段,研究了不同断筋比例对复合材料格栅结构节点处纤维形态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利用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断筋处理的复合材料格栅结构拉伸失效机理,仿真与试验结果误差均小于10%。结果表明:在成型过程中适当进行断筋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节点处纤维弯曲角度,提高拉伸性能。相较于不进行断筋处理,断筋比例为30%时,拉伸极限载荷提高了2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格栅结构 处理 纤维形态 有限元分析 渐进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箍筋间距对型钢混凝土结构轴压性能影响研究
3
作者 路军富 苗志豪 +1 位作者 王明胜 汤印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8,100,共7页
研究目的:隧道穿越断层、软弱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时易导致初期支护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接触界面出现相对滑移现象,使得初期支护结构承载能力降低、极易失稳。为提升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协同承载能力与变形延性,提出一种沿型钢翼缘表面环向... 研究目的:隧道穿越断层、软弱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时易导致初期支护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接触界面出现相对滑移现象,使得初期支护结构承载能力降低、极易失稳。为提升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协同承载能力与变形延性,提出一种沿型钢翼缘表面环向布置箍筋的结构形式,为探明箍筋间距对型钢及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开展4种不同工况的型钢混凝土柱轴心受压试验和数值分析,揭示箍筋间距对型钢喷射混凝土柱的轴压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1)无箍筋约束工况下,工字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接触界面极易发生分离破坏,二者无法协同承载,当设置环向箍筋约束时,型钢混凝土试件破坏模式为胀裂破坏,其环向箍筋对型钢翼缘和混凝土变形约束效果较好,从而增强了型钢混凝土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2)环向箍筋约束试件的极限承载力随箍筋间距的减小而增大,相较于无箍筋约束试件,环向箍筋间距为150 mm、100 mm、50 mm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的增长百分比分别为18.78%、24.59%和31.16%;(3)减小环向箍筋间距对型钢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能力有较大提升,当布置箍筋间距75 mm时约束效果最优;(4)本研究成果可为隧道支护结构抗变形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向箍间距 型钢混凝土结构 轴压性能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复合材料筋增强混凝土结构
4
作者 陈绍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49,共2页
介绍了用复合材料筋增强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及其应用情况,初步分析了材料体系、粘接强度、耐久性及成本等问题。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混凝土 增强 材料体系 粘接强度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肖建庄 于海生 秦灿灿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21,共6页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先后分析了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由来 ,机理以及问题的解决途径。在初步的加速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酸碱环境对一种高强复合纤维材料力学性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 。
关键词 高强复合纤维材料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混凝土结构 加固 耐久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评《结构复合材料》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枫 《化学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8-I0008,共1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中建筑领域也不例外。新型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高性能混凝土、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和可再生材料等,已经开始在建筑结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材料不仅具有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中建筑领域也不例外。新型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高性能混凝土、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和可再生材料等,已经开始在建筑结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材料不仅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还可以帮助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材料 结构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可再生材料 环境污染 高性能混凝土 资源浪费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安全度水准分析
7
作者 吴毅彬 许丽华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67,共4页
为进一步了解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度水准,在对现有荷载-抗力分项系数表达式及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相应分项系数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对中、美两国规范中FRP-混凝土结构不同破坏模式下关于安全度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 为进一步了解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度水准,在对现有荷载-抗力分项系数表达式及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相应分项系数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对中、美两国规范中FRP-混凝土结构不同破坏模式下关于安全度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规范的承载力安全度水准普遍低于美国规范,综合抗力系数计算值的变化趋势未能反映加固构件性能水平与所需安全储备之间的关系。并针对中国规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后续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混凝土结构 加固 安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与超高性能混凝土之间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被引量:9
8
作者 薛文远 胡翔 薛伟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8-707,共10页
为研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筋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之间的粘结性能,故基于相关文献中153个拉拔试验和42个梁式试验的数据,系统分析了FRP筋直径、相对粘结长度、相对保护层厚度、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FRP筋表面形态和试验... 为研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筋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之间的粘结性能,故基于相关文献中153个拉拔试验和42个梁式试验的数据,系统分析了FRP筋直径、相对粘结长度、相对保护层厚度、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FRP筋表面形态和试验方法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粘结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回归分析和区间预测提出了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与粘结强度和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对比分析了已有FRP筋与普通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本构模型,基于CMR模型提出了绕肋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与超高性能混凝土之间粘结-滑移本构模型的计算公式。上述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良好,并可为工程设计及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超高性能混凝土 粘结试验 粘结强度 锚固长度 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共固结和热变形成型技术制造热塑性复合材料加筋结构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克俭 益小苏 +1 位作者 唐邦铭 李宏运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20,共5页
报导了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带L型加强筋结构件的一体化制造过程。强调了加强筋的热变形成型制造技术。实验发现,用编织布直接铺层模压成型加强筋时,难于精确控制碳纤维的定位;成型固结后,边缘区空隙率高。而用对合模... 报导了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带L型加强筋结构件的一体化制造过程。强调了加强筋的热变形成型制造技术。实验发现,用编织布直接铺层模压成型加强筋时,难于精确控制碳纤维的定位;成型固结后,边缘区空隙率高。而用对合模模压热变形成型技术制造时,这些问题则可以解决。采用共固结技术制备了平板加筋结构。后两项技术在制造复杂制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大批量生产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结构 技术制造 热变形 固结 聚醚醚酮基 碳纤维增强 大批量生产 加强 制造过程 制造技术 实验发现 模压成型 精确控制 制造成本 一体化 结构 编织布 空隙率 边缘区 铺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计算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飞 薛伟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65-1072,1084,共9页
为评估和校准现行规范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reinforced polymer, FRP)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系统收集了国内外FRP筋混凝土(FRP-RC)受弯构件裂缝宽度试验数据。基于若干筛选原则,建立了包含111根FRP-RC受弯构件的数据库... 为评估和校准现行规范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reinforced polymer, FRP)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系统收集了国内外FRP筋混凝土(FRP-RC)受弯构件裂缝宽度试验数据。基于若干筛选原则,建立了包含111根FRP-RC受弯构件的数据库。通过对比最大裂缝宽度试验值和计算值,评估了国内外3部常用规范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规范GB 50608—2010严重低估了裂缝宽度,尤其低估了GFRP-RC和BFRP-RC构件的裂缝宽度;相比之下,规范CJJ/T 280—2018能较准确地预测裂缝宽度,而规范ACI440.1R-15高估了裂缝宽度。基于该数据库,通过引入弹性模量比Ef/Es修正了规范GB 50608—2010中的裂缝间纵向受拉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并分别校准了3部设计规范中的FRP筋表面形态黏结特性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混凝土受弯构件 裂缝宽度 数据库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置多重复合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邢国华 杨成雨 +4 位作者 高志宏 黄永安 常召群 张贵海 吴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6,共9页
设计并制作了3根配置多重复合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基于Mander模型和修正Kent-Park模型建立了框架柱在不同约束条件下混凝土的本构模型,采用OpenSees对混凝土柱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与混凝土框架柱的试验结... 设计并制作了3根配置多重复合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基于Mander模型和修正Kent-Park模型建立了框架柱在不同约束条件下混凝土的本构模型,采用OpenSees对混凝土柱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与混凝土框架柱的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多重复合箍筋约束的混凝土本构关系和框架柱建模的合理性,进一步建立了配置多重复合箍筋的钢筋混凝土复杂框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了时程反应分析。结果表明:3根多重复合箍筋约束混凝土柱的滞回曲线均呈较为饱满的弓形,表现出良好的塑性变形性能和耗能能力;有限元模拟结果中的峰值荷载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滞回曲线形状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较准确地分析该类复合配筋柱的受力性能;复杂框架结构的顶点位移在天津波作用下最大,在X,Y方向分别为341 mm和500 mm,结构整体位移角分别为1/120和1/82;最大层间位移角出现在框架结构第3层,在X方向和Y方向分别为1/66和1/57,均能够满足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要求;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屈服顺序为梁端先于柱端发生屈服,实现了预期的"强柱弱梁"地震破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本构关系 OPENSEES 混凝土 框架结构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筋高韧性纤维混凝土复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江世永 陶帅 李雪阳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2-99,共8页
高韧性纤维混凝土(ECC)具有优异的韧性、卓越的耗散能力及裂缝无害化分布的特点,在结构抗震中有极其优良的性能;FRP筋强度高,耐腐蚀性好。当两者结合起来使用时不仅克服了普通混凝土的不足,还能满足结构耐久性和特殊性能的要求。介绍了... 高韧性纤维混凝土(ECC)具有优异的韧性、卓越的耗散能力及裂缝无害化分布的特点,在结构抗震中有极其优良的性能;FRP筋强度高,耐腐蚀性好。当两者结合起来使用时不仅克服了普通混凝土的不足,还能满足结构耐久性和特殊性能的要求。介绍了FRP筋与ECC之间的粘结工作机制,及其组成构件和结构的抗震性能。国内外研究表明,在抗震结构中使用FRP筋ECC构件,可以减少残余变形,提供相对大的弹性变形的能力。最后简要概述了针对FRP筋ECC复合结构抗震性能评价的综合性能指标法,提出了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韧性纤维混凝土 FRP FRPECC复合结构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同亮 邱洪兴 +2 位作者 陶欣 孙建 陈春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73-178,189,共7页
钢-纤维复合筋是一种耐腐蚀、具有稳定二次刚度等特性的新型结构材料。开展了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研究工作,由复合筋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出发,利用修正Gauss-Radau积分法推导了杆件单元柔度矩阵,并用于... 钢-纤维复合筋是一种耐腐蚀、具有稳定二次刚度等特性的新型结构材料。开展了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研究工作,由复合筋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出发,利用修正Gauss-Radau积分法推导了杆件单元柔度矩阵,并用于框架结构非线性时程响应分析。参考现行规范设计了一个8度区的普通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和一个对比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比较了两个结构在相同地震输入下结构自振周期变化率、非线性时程响应和杆端出铰时间和位置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多遇和罕遇地震动输入下,配置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最大弹塑性位移与层间转角等指标比普通钢筋的框架结构有所减小;在罕遇水准的地面运动输入下结构自振周期变化率小于RC框架结构,结构刚度退化和损伤程度更小;杆端出铰时间相对更晚、数量更少且更易形成梁铰塑性耗能机制。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可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通过合理配置钢筋与玄武岩纤维的比例能够有效控制框架结构的塑性变形、减小结构残余位移,从而减小重力二阶效应对柱的不利影响,改善结构在大震下的性能,确保大震不倒的安全性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玄武岩纤维复合 混凝土框架结构 时程分析 二次刚度 非线性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连续纤维复合筋及其增强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泽阳 郑忆 吴刚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5-434,共10页
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由内芯钢筋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外包覆层复合而成,基于钢筋和FRP的优势互补,SFCB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与稳定的屈服后二次刚度,在新建结构和加固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钢与FRP复合的不同产品(筋... 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由内芯钢筋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外包覆层复合而成,基于钢筋和FRP的优势互补,SFCB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与稳定的屈服后二次刚度,在新建结构和加固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钢与FRP复合的不同产品(筋、板、索等)及其力学性能特征,复合产品的受拉性能可以通过复合法则进行较好的预测,而SFCB的往复拉压性能由于内芯钢筋和外侧FRP相互作用而产生“双向削弱效应”。对SFCB/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及其增强混凝土梁、板、柱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SFCB/海砂混凝土的短期和长期黏结性能均表现良好,在盐溶液中浸泡6个月后其黏结性能无明显减弱;在相同柱顶侧移下,SFCB增强混凝土柱相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土(RC)柱的柱底曲率需求较小,结合集束等高效配筋形式可以实现SFCB增强混凝土柱变形能力的进一步有效控制;振动台试验表明:SFCB增强混凝土柱的塑性铰区应变更为均匀,有利于减小结构的震后残余变形。通过梳理SFCB及其增强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对提升本领域研究水平和促进工程应用推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连续纤维复合 二次刚度 混凝土结构 黏结性能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配筋混凝土柱偏心受压力学性能
15
作者 刘水 梅艳婷 +6 位作者 王智雄 汪昕 陈志清 刘霞 安迪 林敬辉 李达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4-891,共8页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筋-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柱在偏心受压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开展了外侧配置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筋、内侧配置钢筋的混合配筋柱的偏心受压试验,且混合配筋柱与钢筋混凝土柱采用等刚度设计。研究的参数为钢筋与玄武岩...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筋-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柱在偏心受压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开展了外侧配置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筋、内侧配置钢筋的混合配筋柱的偏心受压试验,且混合配筋柱与钢筋混凝土柱采用等刚度设计。研究的参数为钢筋与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筋的配筋比As/Af和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纵筋的直径。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内侧钢筋的力臂较小,混合配筋柱的承载力和侧向刚度均低于钢筋混凝土柱。减小配筋比As/Af,混合配筋柱的承载力和刚度不断提高,但延性会逐渐降低。在相同有效刚度下,采用直径较大的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筋会略微降低混合配筋柱的承载力,但会提高构件延性。所得结论可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 混合配 偏心受压 等刚度设计 承载力 延性 二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筋增强珊瑚骨料混凝土偏压短柱力学行为及配筋率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关纪文 王玉梅 +3 位作者 韦丽兰 孔德辅 陈华 熊超华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81,共12页
为研究纵筋率、偏心距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筋增强珊瑚骨料混凝土偏压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对9根CFRP筋增强珊瑚混凝土短柱、3根素珊瑚混凝土短柱进行偏心受压试验,研究偏心距(15 mm、30 mm、45 mm)、纵筋配筋率(2.09%、3.01%、4.10%)... 为研究纵筋率、偏心距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筋增强珊瑚骨料混凝土偏压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对9根CFRP筋增强珊瑚混凝土短柱、3根素珊瑚混凝土短柱进行偏心受压试验,研究偏心距(15 mm、30 mm、45 mm)、纵筋配筋率(2.09%、3.01%、4.10%)对构件开裂荷载、极限荷载、CFRP纵筋应力、珊瑚混凝土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试件均因受压侧珊瑚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增加纵向配筋率,可有效抑制混凝土裂缝发展,构件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明显增大,且整体延性增加;加载过程中,CFRP纵筋的强度利用率偏低,其最大压应力仅为95.78 MPa,约为CFRP筋极限抗压强度的21.28%。基于受弯构件配筋率的相关理论,提出CFRP增强珊瑚混凝土偏压构件纵向配筋率的计算方法,对其最小配筋率、界限配筋率的取值进行适应性修正,最后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 珊瑚骨料混凝土 短柱 偏心距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拉挤型材在桁架桥梁结构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徐以扬 方海 刘伟庆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34,38,共4页
树脂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拉挤型材具有强度高、变形率低、热变形温度高、吸水率低、保温隔热系数低、耐腐蚀性强、环境影响小等优点,用该材料设计、建造的桥梁结构实例在国外已有少量研究。希腊佩特雷大学开发的复合材料桥跨度... 树脂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拉挤型材具有强度高、变形率低、热变形温度高、吸水率低、保温隔热系数低、耐腐蚀性强、环境影响小等优点,用该材料设计、建造的桥梁结构实例在国外已有少量研究。希腊佩特雷大学开发的复合材料桥跨度为11.6 m,采用复合材料拉挤成型管材和刚节点组成的三维空间桁架结构;位于瑞士的彭特雷西纳桥为2×12.5 m的复合材料平面桁架桥。2座桥的设计中均通过桁架结构形式使复合材料的轻质高强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较传统混凝土桥、钢桥,复合材料桁架桥造价较低,施工便捷,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拉挤型材 空间桁架结构 桥梁结构 桁架桥 应用前景 材料设计 轻质高强 耐腐蚀性 拉挤成型 结构形式 结构实例 节点组成 混凝土 环境影响 吸水率 温度高 特雷西 树脂基 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塑料/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数值分析的非经典理论单元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志远 孔凡峰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9,共7页
基于等效非经典理论 ,本文给出了FRP/RC构件的抗弯刚度、抗剪刚度计算公式 ,对FRP/RC复合结构建立了两种非经典理论单元 ,并对一个比较典型的框架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FRP/RC复合结构的基本性能 。
关键词 纤维增强塑料/钢混凝土复合结构 数值分析 复合材料/混凝土 等效非经典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正截面结构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温书亿 阳卫卫 +2 位作者 孔娟 王潘 邓一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511-5515,共5页
为完善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设计方法,加速其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提出一种新的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正截面结构设计方法。根据已有对钢纤维混凝土本构关系的研究成果,依据地铁管片的受力特点,分析了影响地铁管片正截面承载力的主... 为完善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设计方法,加速其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提出一种新的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正截面结构设计方法。根据已有对钢纤维混凝土本构关系的研究成果,依据地铁管片的受力特点,分析了影响地铁管片正截面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依据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极限拉应变与钢筋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的差异,结合现行混凝土规范,采用平面假设,把应力和应变作为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设计的特征值;用钢纤维混凝土应变的取值范围对应不同的设计工况,将不同工况下的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设计验算结果归结到同一张应力应变图中。论述了采用轴力-弯矩包络图进行正截面设计验算的主要流程,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展示不同工况下无筋钢纤维混凝土轴力-弯矩包络图的相互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强度是影响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特别是偶然荷载作用下,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的韧性是影响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正截面结构设计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多筋复合材料壳体的模具设计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归 柴朋军 +3 位作者 刘海鑫 赵志颖 彭飞 王齐崧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2-74,共3页
针对复杂多筋壳体的结构特点,以及VARTM整体成型工艺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易碎模成型模具。在常规模具的基础上设计与制造了该易碎模,利用真空辅助灌注工艺成功制造了壳体的样机,满足了产品设计技术要求,为内部有交错筋的壳体结构复合... 针对复杂多筋壳体的结构特点,以及VARTM整体成型工艺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易碎模成型模具。在常规模具的基础上设计与制造了该易碎模,利用真空辅助灌注工艺成功制造了壳体的样机,满足了产品设计技术要求,为内部有交错筋的壳体结构复合材料产品的模具设计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复杂多结构 模具设计 易碎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