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合材料波纹板轴向压溃仿真及机身框段适坠性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牟浩蕾
邹田春
+1 位作者
杜月娟
解江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62,共8页
飞机结构适坠性是航空安全的重要关注点之一,通过材料性能试验和复合材料波纹板准静态压溃试验,获得了T700/3234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及波纹板压溃吸能结果;基于试验数据验证了复合材料波纹板有限元模型和材料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了机身...
飞机结构适坠性是航空安全的重要关注点之一,通过材料性能试验和复合材料波纹板准静态压溃试验,获得了T700/3234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及波纹板压溃吸能结果;基于试验数据验证了复合材料波纹板有限元模型和材料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了机身框段有限元模型,将复合材料波纹板用作机身下部吸能结构,分析机身框段有限元模型在7m/s时的坠撞动态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建立的复合材料波纹板模型可以准确模拟渐进失效过程;复合材料波纹板布局机身框段破坏过程较为稳定,其加速度值在人体耐受极限范围内,能够有效改善飞机结构的适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波纹板
适坠性
有限元法
破坏模式
加速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材料波纹板准静态轴压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
3
2
作者
肖培
苏璇
+2 位作者
牟浩蕾
解江
冯振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6-164,174,共10页
以[+45/-45]_(4s)和[0/+45/-45/0]_(2s)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波纹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准静态轴压试验获得其失效形貌及载荷-位移曲线;通过CT扫描分析其破坏机理,基于吸能特性评价指标进一步研究其吸能特性。针对[0/+45/-45/0]_(2s)波纹板,...
以[+45/-45]_(4s)和[0/+45/-45/0]_(2s)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波纹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准静态轴压试验获得其失效形貌及载荷-位移曲线;通过CT扫描分析其破坏机理,基于吸能特性评价指标进一步研究其吸能特性。针对[0/+45/-45/0]_(2s)波纹板,建立考虑层间模型的多层壳模型进行轴压仿真,通过对比失效形貌、载荷-位移曲线及吸能特性评价指标来验证有限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45/-45]_(4s)波纹板出现整体失稳现象,材料利用率较低导致其吸能特性较差,且试验获得的比吸能的离散系数大于15%,试验重复性较差。[0/+45/-45/0]_(2s)波纹板为典型的层束张开失效模式,材料利用率较高导致其吸能特性较好,吸能特性评价指标的离散系数均小于15%,具有良好的轴压稳定性与可重复性。在±45°纤维铺层中增加0°纤维铺层,可改变其轴压失效模式,并显著提升其轴压吸能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多层壳模型能较好地复现[0/+45/-45/0]_(2s)波纹板轴压过程及层束张开失效模式;同时仿真获得的比吸能比试验均值高2.27%,能较好地复现[0/+45/-45/0]_(2s)波纹板轴压吸能特性,从而验证了多层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波纹板
准静态轴压试验
失效模式
吸能特性
多层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材料波纹板轴向压溃仿真及机身框段适坠性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牟浩蕾
邹田春
杜月娟
解江
机构
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民用航空器适航与维修重点实验室
出处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62,共8页
基金
中国民航局科技项目(MHRD201402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民航大学专项项目(3122015 D022)
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民用航空器适航与维修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文摘
飞机结构适坠性是航空安全的重要关注点之一,通过材料性能试验和复合材料波纹板准静态压溃试验,获得了T700/3234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及波纹板压溃吸能结果;基于试验数据验证了复合材料波纹板有限元模型和材料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了机身框段有限元模型,将复合材料波纹板用作机身下部吸能结构,分析机身框段有限元模型在7m/s时的坠撞动态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建立的复合材料波纹板模型可以准确模拟渐进失效过程;复合材料波纹板布局机身框段破坏过程较为稳定,其加速度值在人体耐受极限范围内,能够有效改善飞机结构的适坠性能。
关键词
复合材料波纹板
适坠性
有限元法
破坏模式
加速度响应
Keywords
composite sinusoidal specimen
crashworthiness
finite element method
failure modes
acceleration responses
分类号
V2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材料波纹板准静态轴压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
3
2
作者
肖培
苏璇
牟浩蕾
解江
冯振宇
机构
中国民航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6-164,174,共10页
基金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19KJ135)。
文摘
以[+45/-45]_(4s)和[0/+45/-45/0]_(2s)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波纹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准静态轴压试验获得其失效形貌及载荷-位移曲线;通过CT扫描分析其破坏机理,基于吸能特性评价指标进一步研究其吸能特性。针对[0/+45/-45/0]_(2s)波纹板,建立考虑层间模型的多层壳模型进行轴压仿真,通过对比失效形貌、载荷-位移曲线及吸能特性评价指标来验证有限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45/-45]_(4s)波纹板出现整体失稳现象,材料利用率较低导致其吸能特性较差,且试验获得的比吸能的离散系数大于15%,试验重复性较差。[0/+45/-45/0]_(2s)波纹板为典型的层束张开失效模式,材料利用率较高导致其吸能特性较好,吸能特性评价指标的离散系数均小于15%,具有良好的轴压稳定性与可重复性。在±45°纤维铺层中增加0°纤维铺层,可改变其轴压失效模式,并显著提升其轴压吸能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多层壳模型能较好地复现[0/+45/-45/0]_(2s)波纹板轴压过程及层束张开失效模式;同时仿真获得的比吸能比试验均值高2.27%,能较好地复现[0/+45/-45/0]_(2s)波纹板轴压吸能特性,从而验证了多层壳模型。
关键词
复合材料波纹板
准静态轴压试验
失效模式
吸能特性
多层壳模型
Keywords
composite corrugated plate
quasi-static axial compression
failure mode
energy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multi-layer shell model
分类号
V257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合材料波纹板轴向压溃仿真及机身框段适坠性分析
牟浩蕾
邹田春
杜月娟
解江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复合材料波纹板准静态轴压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
肖培
苏璇
牟浩蕾
解江
冯振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