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Fe_2O_3-TiO_2复合晶膜的制备及光催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晓虹 陈力勤 +3 位作者 陈日耀 郑曦 吴春山 陈震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95,共5页
α-Fe2O3和TiO2均为n型半导体,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使亚甲基蓝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之降解.α-Fe2O3禁带宽度(2.2eV)比TiO2的禁带宽度(3.1eV)小,而其吸收光子的效率大于TiO2,在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时表现出比TiO2更高的活性.α-Fe2O3-TiO2复合... α-Fe2O3和TiO2均为n型半导体,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使亚甲基蓝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之降解.α-Fe2O3禁带宽度(2.2eV)比TiO2的禁带宽度(3.1eV)小,而其吸收光子的效率大于TiO2,在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时表现出比TiO2更高的活性.α-Fe2O3-TiO2复合晶体的光吸收强度要比单一α-Fe2O3晶体的光吸收强度明显增强.在α-Fe2O3中掺入少量TiO2后,在紫外光照射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显示出更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2O3 α-Fe2O3-Ti02 纳米薄 光电化学 复合晶膜 光催化特性 二氧化钛 三氧化二铁 亚甲基蓝 催化降解 染料 脱色
原文传递
TiN/Si_3N_4纳米晶复合膜的微结构和强化机制 被引量:13
2
作者 孔明 赵文济 +2 位作者 乌晓燕 魏仑 李戈扬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9-544,共6页
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高硬度的TiN/Si3N4纳米晶复合膜的观察发现,这类薄膜的微结构与Veprek提出的nc-TiN/a-Si3N4模型有很大不同;复合膜中的TiN晶粒为平均直径约10nm的柱状晶,存在于柱晶之间的Si3N4界面相厚度为0.5-0.7nm,呈... 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高硬度的TiN/Si3N4纳米晶复合膜的观察发现,这类薄膜的微结构与Veprek提出的nc-TiN/a-Si3N4模型有很大不同;复合膜中的TiN晶粒为平均直径约10nm的柱状晶,存在于柱晶之间的Si3N4界面相厚度为0.5-0.7nm,呈现晶体态,并与TiN形成共格界面.进一步采用二维结构的TiN/Si3N4纳米多层膜的模拟研究表明,Si3N4层在厚度约<0.7nm时因TiN层晶体结构的模板作用而晶化,并与TiN层形成共格外延生长结构,多层膜相应产生硬度升高的超硬效应.由于TiN晶体层模板效应的短程性,Si3N4层随厚度微小增加到1.0nm后即转变为非晶态,其与TiN的共格界面因而遭到破坏,多层膜的硬度也随之迅速降低.基于以上结果,本文对TiN/Si3N4纳米晶复合膜的强化机制提出了一种不同于nc-TiN/a-Si3N4模型的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Si3N4纳米复合 纳米多层 界面相 体化 超硬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Si_3N_4界面结构对Ti-Si-N纳米晶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晓萍 梅芳华 +2 位作者 邵楠 李戈扬 顾明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63-1367,共5页
采用多层膜模拟的方法研究了Ti-Si-N纳米晶复合膜中Si3N4界面相的存在方式,以探讨纳米晶复合膜的超硬机制.研究结果表明Si3N4层厚对TiN/Si3N4多层膜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当Si3N4层厚小于0.7nm时,因TiN晶体的“模板效应”,原为... 采用多层膜模拟的方法研究了Ti-Si-N纳米晶复合膜中Si3N4界面相的存在方式,以探讨纳米晶复合膜的超硬机制.研究结果表明Si3N4层厚对TiN/Si3N4多层膜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当Si3N4层厚小于0.7nm时,因TiN晶体的“模板效应”,原为非晶态的Si3N4晶化,并反过来促进TiN的晶体生长,从而使多层膜呈现TiN层和Si3N4层择优取向的共格外延生长.相应地,多层膜产生硬度和弹性模量升高的超硬效应,最高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34.0GPa和352GPa.当层厚大于1.3nm后,Si3N4呈现非晶态,多层膜中TiN晶体的生长受到Si3N4非晶层的阻碍而形成纳米晶,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亦随之下降.由此可得,Ti-Si-N纳米晶复合膜的强化与多层膜中2层不同模量调制层共格外延生长产生的超硬效应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结构 纳米复合 共格外延生长 超硬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苞叶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及其聚砜复合膜的抗污染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雪 韩阜益 +4 位作者 降帅 赵艳娇 刘慧 赵兵 刘丽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20,共7页
为了提高玉米苞叶的经济价值,以玉米苞叶为原料,采用高强度超声波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CNC),并协同共混相转化法制备聚砜(PSF)/CNC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以及超滤装置测试了CNC和PSF/CNC复合膜的形态结... 为了提高玉米苞叶的经济价值,以玉米苞叶为原料,采用高强度超声波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CNC),并协同共混相转化法制备聚砜(PSF)/CNC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以及超滤装置测试了CNC和PSF/CNC复合膜的形态结构和性能;探讨了CNC含量对复合膜的强度,亲水性,水通量以及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从玉米苞叶中提取的CNC,平均直径为18.82 nm,平均长度为569.95 nm,晶型结构为纤维素I型,结晶度为53.86%。CNC的加入提高了PSF膜的断裂强度,并可改善PSF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综合考虑CNC对PSF复合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得出CNC最佳添加量为2%,相应复合膜的水通量和抗污染性能分别为纯PSF膜的2.13倍和1.32倍,蛋白质截留率为4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 玉米苞叶 聚砜/纤维纳米复合 蛋白质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显微学报第二十四卷(2005年)总目次
5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i0001-i0014,共14页
关键词 HRTEM 电子显微学报 微结构 土壤结构 超微结构观察 扫描电镜观察 透射电镜 FEPT 电子显微分析 纳米复合 纳米棒 纳米多层 高分辨电子显微学 无公度调制结构 碳化硅纳米线 原子力显微镜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