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响室复合搅拌方式的搅拌效率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逸飞 陈永光 +1 位作者 王庆国 程二威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63-967,共5页
为了评价混响室在不同搅拌方式下的搅拌效率,提高相关测试的精确度,对独立采样数这一重要指标的计算方法做了简单介绍,并在某大型混响室内,对200,500,1000MHz频点下的机械搅拌与频率搅拌方式的搅拌效率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 为了评价混响室在不同搅拌方式下的搅拌效率,提高相关测试的精确度,对独立采样数这一重要指标的计算方法做了简单介绍,并在某大型混响室内,对200,500,1000MHz频点下的机械搅拌与频率搅拌方式的搅拌效率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搅拌效率均与工作频率成正比;在机械搅拌方式下,多个搅拌器在不同转速比下能够显著提高搅拌效率;频率搅拌的搅拌带宽选取越大搅拌效率越高;两种搅拌方式提供的独立采样点数均存在一个上限值。通过分析对比,提出了基于机械搅拌与频率搅拌相结合的复合搅拌方式,并对该方式的搅拌效率进行了重点分析,给出了该方式下独立采样点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搅拌方式可显著提高测试样本的独立采样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室 频率搅拌 机械搅拌 复合搅拌 独立采样点 搅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复合搅拌摩擦点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严铿 冯杏梅 +1 位作者 赵勇 曹亮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113,共5页
采用LF21铝合金研究了复合搅拌摩擦焊时焊接工艺参数(旋转速度、旋转半径)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其它焊接参数一定时,焊点的力学性能随着搅拌头旋转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搅拌头的旋转速度增加到1 200 r/min时,焊点的剪... 采用LF21铝合金研究了复合搅拌摩擦焊时焊接工艺参数(旋转速度、旋转半径)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其它焊接参数一定时,焊点的力学性能随着搅拌头旋转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搅拌头的旋转速度增加到1 200 r/min时,焊点的剪切力达到最大值为3.47 kN,随着搅拌头旋转速度的进一步增加,焊点的力学性能开始降低。改变旋转半径,焊点的力学性能随着旋转半径的增加而增加,当旋转半径达到0.5 mm时,焊点的剪切力达到最大值为3.47 kN,然后,随着旋转半径的继续增加,焊点的力学性能开始降低。LF21铝合金的复合搅拌摩擦点焊焊点的微观组织与直插式搅拌摩擦点焊不同的是,在塑性环的边上形成了一个由第二层塑性环形成的"耳朵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搅拌摩擦点焊 工艺参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搅拌摩擦焊的6063铝合金焊接接头残余应力控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树红 夏罗生 欧学卫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15-217,221,共4页
分别采用普通搅拌摩擦焊和带随焊旋转滚压装置及随焊水雾冷却装置的复合式搅拌摩擦焊对6063铝合金薄板进行焊接试验,并对两组试验的纵向残余应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搅拌摩擦焊接焊后试样的最大纵向残余应力是拉应力,... 分别采用普通搅拌摩擦焊和带随焊旋转滚压装置及随焊水雾冷却装置的复合式搅拌摩擦焊对6063铝合金薄板进行焊接试验,并对两组试验的纵向残余应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搅拌摩擦焊接焊后试样的最大纵向残余应力是拉应力,其值为83.6 MPa,位于前进侧的搅拌头轴肩边缘处。前进侧与返回侧两侧的纵向残余应力基本对称,从焊缝中心到边缘,纵向残余应力由小变大后再变小,最后转变为压应力;复合搅拌摩擦焊接焊后试样的最大纵向残余应力比普通搅拌摩擦焊减小了38.9 MPa,其分布与普通搅拌摩擦焊时基本相同,但其变化范围窄。这说明随焊旋转滚压装置及随焊水雾冷却装置能有效减小纵向残余应力,从而能减小焊后变形,提高搅拌摩擦焊接接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搅拌摩擦焊 残余应力 应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骨抽提复合搅拌热压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婷 贾伟 +4 位作者 张春晖 李侠 管声 韩玲 余群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82,共4页
研制出一种复合旋转搅拌自卸渣式热压抽提装置,该装置包括罐体、复合搅拌装置、投料装置三部分。装置采用卧式搅拌提取,避免了常规提取方式中提取液与固体物料混合不匀的难题,极大提高了加热速率和抽提效率;所采用的推进式刮板搅拌器和... 研制出一种复合旋转搅拌自卸渣式热压抽提装置,该装置包括罐体、复合搅拌装置、投料装置三部分。装置采用卧式搅拌提取,避免了常规提取方式中提取液与固体物料混合不匀的难题,极大提高了加热速率和抽提效率;所采用的推进式刮板搅拌器和混合平桨式搅拌桨等距离相间隔安装,电机可以实现正反转,自动执行提取过程和出渣过程;使用夹套与搅拌内轴两维度加热法,缩短了升温时间,节约了能耗。以鸡骨为原料进行热压抽提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骨胶原蛋白提取率高达80%以上,节省蒸汽20%,升温时间从1.5h缩短为40min。该装置解决了常规提取罐提取不彻底、不易分离油脂、通用性差、对厂房和辅助设备要求高的问题,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是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的热压抽提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骨 蛋白质 复合旋转搅拌 自卸渣 热压抽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复合搅拌摩擦焊压电测力仪研究
5
作者 佟生 任宗金 +1 位作者 张军 孟庆增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37,共7页
针对平台式测力仪被放置在工作台上而不能测量双侧复合搅拌摩擦焊过程中焊接力的问题,设计了一款置于主轴前端的旋转式压电测力仪,并利用有限元仿真对其进行了静力学与模态分析。考虑到整套设备庞大、连线繁杂,不适用于长程焊接,设计了... 针对平台式测力仪被放置在工作台上而不能测量双侧复合搅拌摩擦焊过程中焊接力的问题,设计了一款置于主轴前端的旋转式压电测力仪,并利用有限元仿真对其进行了静力学与模态分析。考虑到整套设备庞大、连线繁杂,不适用于长程焊接,设计了一块信号调理电路板内嵌于测力仪中,将传感器产生的微弱电荷信号转换放大为模拟电压信号。通过标定及实测,得到了电路板线性度误差、准确度误差等指标,结果表明其性能良好,满足压电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复合搅拌摩擦焊 压电测力仪 信号调理电路 标定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加热的铝与铜复合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与性能
6
作者 陈健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98,共5页
基于局部加热的复合搅拌摩擦焊接方法,成功实现8 mm厚商业5754铝合金和T2纯铜的可靠焊接,并进行接头显微组织、物相组成、显微硬度分布和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致密,可靠性高;接头抗拉强度为242 MPa... 基于局部加热的复合搅拌摩擦焊接方法,成功实现8 mm厚商业5754铝合金和T2纯铜的可靠焊接,并进行接头显微组织、物相组成、显微硬度分布和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致密,可靠性高;接头抗拉强度为242 MPa,达到5754铝合金母材的95%,达到T2纯铜母材的82%;接头焊核区由单质Al相、Cu相和Al2Cu相共同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搅拌摩擦焊 5754铝合金 T2纯铜 局部加热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卓杰 周佳锦 +2 位作者 陈伟乐 刘健 龚晓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7-1406,共10页
基于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深层水泥搅拌(DCM)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结果,考虑厚垫层和高置换率DCM桩对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及沉降特性的影响,将碎石垫层、DCM桩复合地基和桩端下卧层作为协同作用的系统,考虑系统各部分在接触面上的应力与变形... 基于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深层水泥搅拌(DCM)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结果,考虑厚垫层和高置换率DCM桩对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及沉降特性的影响,将碎石垫层、DCM桩复合地基和桩端下卧层作为协同作用的系统,考虑系统各部分在接触面上的应力与变形协调,通过分析典型单元体,推导海底DCM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和沉降的理论计算公式.将理论计算得到的DCM桩复合地基荷载-位移曲线和桩土应力比变化曲线与现场静载试验实测曲线进行对比,相对误差均不超过±10%,验证了所提理论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分析置换率和垫层柔度系数对海底DCM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及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地基沉降随垫层柔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置换率的增大而减小;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随置换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垫层柔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置换率对复合地基沉降和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较垫层柔度系数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海底深层水泥搅拌复合地基 碎石垫层 置换率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搅拌摩擦加工对电弧增材制造铝合金温度场与应力场影响研究
8
作者 刘莉 徐望辉 +3 位作者 刘锐哲 徐虎 黄永宪 董春林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7-186,共10页
目的针对电弧增材制造铝合金缺陷多、晶粒粗大、力学性能低的难题,采用电弧-搅拌摩擦加工复合增材制造的新工艺,研究层间搅拌摩擦加工对电弧增材制造铝合金温度场与应力场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铝合金电弧(Wire and Arc Additive Manufac... 目的针对电弧增材制造铝合金缺陷多、晶粒粗大、力学性能低的难题,采用电弧-搅拌摩擦加工复合增材制造的新工艺,研究层间搅拌摩擦加工对电弧增材制造铝合金温度场与应力场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铝合金电弧(Wire and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搅拌摩擦加工(Friction Stir Processing,FSP)复合增材的热力耦合模型,对单独电弧增材制造和WAAM-FSP复合增材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对比,分析层间FSP对电弧增材制造铝合金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结果在WAAM过程中,2319铝合金最高温度达到1575℃;在堆积下一道次时,前一道增材层峰值温度超过2319铝合金的液相线,使增材层发生部分重熔。层间FSP使增材试样峰值温度由1575℃升高至1619℃,在第一层增材时,层间FSP使工件的温度升高至约395℃。后续电弧增材及层间FSP对已增材层产生的温升影响随层数的增加而降低。此外,引入层间FSP后,增材构件起弧端、基板与堆积层交界处的应力集中面积减小,使熔敷层内峰值应力值降低约20 MPa。结论层间搅拌摩擦加工可降低增材工件的冷却速度以及温度梯度,同时层间FSP过程中产生的热力耦合作用使增材构件中的应力分布更均匀,解决了增材件中应力集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电弧-搅拌摩擦加工复合增材 数值模拟 温度场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超声搅拌复合焊接 被引量:33
9
作者 贺地求 李剑 +1 位作者 李东辉 梁健章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0-72,108,共4页
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FSW)通常在焊接区形成上高下低"浅漏斗状"的温度场,使焊缝厚度方向的组织性能差异较大.为了得到更好的焊接效果,文中提出超声搅拌复合焊思想,将超声波通过搅拌头导入焊缝纵深处,以改善焊缝组织性能.试验采... 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FSW)通常在焊接区形成上高下低"浅漏斗状"的温度场,使焊缝厚度方向的组织性能差异较大.为了得到更好的焊接效果,文中提出超声搅拌复合焊思想,将超声波通过搅拌头导入焊缝纵深处,以改善焊缝组织性能.试验采用2.5 mm厚的2219铝合金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焊接,并对焊缝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焊接的2219铝合金均可得到成形美观内部无缺陷的焊缝,超声搅拌复合焊的焊缝力学性能明显要优于搅拌摩擦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搅拌复合 搅拌摩擦焊 2219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铝合金超声搅拌复合焊工艺及机理 被引量:12
10
作者 贺地求 彭建红 +3 位作者 杨坤玉 徐少华 汪建 贺署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743-2748,共6页
分别采用超声搅拌复合焊(USCW)和搅拌摩擦焊(FSW)对厚度为1.8 mm的2524-T3航空铝合金薄板进行对接焊试验,对比分析USCW和FSW接头的外观、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USCW接头质量优于搅拌摩擦焊的,焊缝稳定性比FSW焊缝的好,USCW可实现近... 分别采用超声搅拌复合焊(USCW)和搅拌摩擦焊(FSW)对厚度为1.8 mm的2524-T3航空铝合金薄板进行对接焊试验,对比分析USCW和FSW接头的外观、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USCW接头质量优于搅拌摩擦焊的,焊缝稳定性比FSW焊缝的好,USCW可实现近零缺陷焊接,而FSW焊缝缺陷率达50%以上。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USCW焊核区晶粒较搅拌摩擦焊更加细小、均匀;USCW焊缝热机影响区与热影响区较FSW的小。通过对超声搅拌复合焊的机理分析发现,超声波的热效应、体积效应和强振动效应,具有补偿焊缝中底部热量、强化金属塑性流动、细化和均匀组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24-T3铝合金 超声搅拌复合 搅拌摩擦焊 焊接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春霞 韩爱民 +2 位作者 隋志龙 肖向军 王凯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9-102,共4页
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中,复合地基承载力是最重要的设计依据。本文通过对多个搅拌桩工程的单桩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工程中的水泥土单桩的实际承载力一般难以达到设计或理论计算值。在此基础上,对工程中如何确定... 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中,复合地基承载力是最重要的设计依据。本文通过对多个搅拌桩工程的单桩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工程中的水泥土单桩的实际承载力一般难以达到设计或理论计算值。在此基础上,对工程中如何确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搅拌复合地基 承载力 载荷试验 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劲性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静动力分析 被引量:34
12
作者 鲍鹏 姜忻良 盛桂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8,82,共7页
以有限元程序ANSYS为工具,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劲性搅拌桩在竖向荷载下的桩身应力、位移和不同芯桩长度和截面含芯率的极限承载力以及劲性搅拌桩和混凝土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差异。对不同地震作用下劲性搅拌桩的桩-土-上部结构的... 以有限元程序ANSYS为工具,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劲性搅拌桩在竖向荷载下的桩身应力、位移和不同芯桩长度和截面含芯率的极限承载力以及劲性搅拌桩和混凝土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差异。对不同地震作用下劲性搅拌桩的桩-土-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时程分析,并与桩基础做了对比,进而对影响劲性搅拌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劲性搅拌桩所承担的荷载主要由侧摩阻力分担;劲性搅拌桩存在一个最佳内外芯桩长度比和最优截面含芯率。在相同地震作用下,劲性搅拌桩单桩的最大弯矩和剪力均小于桩基础;单桩的最大弯矩出现在距桩顶(0.2~0.4)L处;截面含芯率对劲性搅拌桩弯矩和剪力的影响程度较芯桩长度大,水泥土模量对之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性搅拌桩:复合地基 有限元法 动力分析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合理布置形式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昱 徐国平 +1 位作者 陈伟乐 宋神友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44-1953,共10页
深层水泥搅拌桩(DCM)复合地基应用于沉管隧道工程在国内尚无先例,其在沉管隧道工程的适应性、受力特点及布置形式方面有待深入研究。针对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深层水泥搅拌桩(DCM)的合理布置形式,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出4种不同的布... 深层水泥搅拌桩(DCM)复合地基应用于沉管隧道工程在国内尚无先例,其在沉管隧道工程的适应性、受力特点及布置形式方面有待深入研究。针对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深层水泥搅拌桩(DCM)的合理布置形式,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出4种不同的布置形式,得出沉管隧道深层水泥搅拌桩(DCM)复合地基的合理布置形式,并开展现场载荷板试验验证。研究表明:1)深层水泥搅拌桩(DCM)浅层成桩质量较差、桩身强度较低,采用壁式布置时,短桩部分质量难以保证;2)在置换率相近的条件下,单桩式布置比壁式布置数值计算得到的沉降小,因此深层水泥搅拌桩(DCM)采用单桩式布置较壁式布置优;3)横纵向桩间距3 m×4 m布置方案的复合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小于158.3 kPa,横纵向桩间距3 m×3 m布置方案的复合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小于211.1 kPa,试验结果与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规律一致;4)根据沉管隧道基底荷载的分布模式及载荷板试验,3~5 m不等间距布置方案是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深层水泥搅拌桩(DCM)复合地基最优布置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中通道 沉管隧道 深层水泥搅拌复合地基 有限元 载荷板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基础下劲性搅拌桩复合地基固结解析解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涛 唐凤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5-511,共7页
根据轴对称固结模型,推导出瞬时加荷刚性基础下劲性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方程,基于双层地基一维固结理论建立了固结解析解。通过与有限元法计算的固结度进行比较,证明了解析解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利用建立的固结解析解对劲性搅拌桩复合... 根据轴对称固结模型,推导出瞬时加荷刚性基础下劲性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方程,基于双层地基一维固结理论建立了固结解析解。通过与有限元法计算的固结度进行比较,证明了解析解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利用建立的固结解析解对劲性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劲性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远大于传统的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它随芯桩芯长比、劲性搅拌桩置换率和水泥搅拌桩外壳压缩模量的增加而增大,芯桩弹性模量和截面含芯率对劲性搅拌桩复合地基固结速率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性搅拌复合地基 固结 解析解 芯长比 截面含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法在搅拌桩复合地基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小敏 祝启坤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79-82,共4页
本文基于能量原理,不仅考虑了土体内部的应力-应变关系,而且应用了Mohr Coulomb材料相关联流动法则,根据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得出了搅拌桩复合地基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公式。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对复合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关键词 搅拌复合地基 稳定性分析 能量法 安全系数 极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Al-Mg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钎焊复合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谢吉林 尹立孟 +2 位作者 张体明 封小松 陈玉华 《精密成形工程》 2019年第4期147-152,共6页
目的研究工艺参数对Al-Mg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钎焊复合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搅拌摩擦焊-钎焊方法,在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焊接2A12-T4铝合金和AZ31镁合金。结果当焊接速度为23.5 mm/min、旋转速度为375 r/min时,焊接接头的抗... 目的研究工艺参数对Al-Mg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钎焊复合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搅拌摩擦焊-钎焊方法,在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焊接2A12-T4铝合金和AZ31镁合金。结果当焊接速度为23.5 mm/min、旋转速度为375 r/min时,焊接接头的抗拉剪力达到最大,为5.5 kN,比搅拌摩擦焊接头的最大抗拉剪力的5.0 kN提高了10%。结论搅拌摩擦焊-钎焊复合焊接的工艺参数会显著影响铝/镁异种金属接头力学性能,通过优化工艺参数能够获得力学性能优异的铝/镁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复合焊接接头的抗拉剪力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参数 Al-Mg异种金属 搅拌摩擦焊-钎焊复合焊接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载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王军 秦艳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57,共3页
通过现场试验 ,研究边载作用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 ,得到环形边载、单侧边载、无载条件下水泥土搅拌桩单桩复合地基、自由单桩、桩周土的承载力变化曲线。用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有限元法计算单侧边载作用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 通过现场试验 ,研究边载作用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 ,得到环形边载、单侧边载、无载条件下水泥土搅拌桩单桩复合地基、自由单桩、桩周土的承载力变化曲线。用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有限元法计算单侧边载作用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侧向变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载作用 水泥土搅拌复合地基 承载力 侧向变形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浦河泵站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测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兵 杜占鹏 曹国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58,共3页
根据太浦河泵站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中桩顶土压力及该桩旁侧桩间土压力的实测数据,结合静载试验和沉降监测成果,分析桩土应力比n随荷载变化的规律,桩间土土质对n的影响,泵站通水对n的影响;并进一步从桩土承载力的转化、变化机理来探求n... 根据太浦河泵站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中桩顶土压力及该桩旁侧桩间土压力的实测数据,结合静载试验和沉降监测成果,分析桩土应力比n随荷载变化的规律,桩间土土质对n的影响,泵站通水对n的影响;并进一步从桩土承载力的转化、变化机理来探求n的变化规律和机理。实测试验结果表明:施工期n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加,泵站通水后n值反而下降;当持力层相同时,桩周土土质越差,桩土应力比n值越大;泵站下闸通水对n的影响很大,泵站运行1年后,n值在1.0附近;n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水泥搅拌复合地基 桩土分担荷载转化 桩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玉军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第4期122-123,共2页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技术是一种基于普通土钉支护技术发展形成的深基坑技术手段,该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加强对基坑变形问题的控制,提升基坑边坡整体的稳定性,主要应用在土质不佳、基坑较浅的工况,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抗剪强度,实现...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技术是一种基于普通土钉支护技术发展形成的深基坑技术手段,该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加强对基坑变形问题的控制,提升基坑边坡整体的稳定性,主要应用在土质不佳、基坑较浅的工况,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抗剪强度,实现超前支护,减少变形等问题。本文主要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的稳定性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搅拌复合土钉支护 稳定性:FLAC有线差分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复合地基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晶 经绯 程雷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645-650,共6页
结合苏北滨海平原连云港地区海相沉积的软土粘粒含量大、海侵海退、多夹层等特点及某高速公路沉降观测资料,考虑复合地基段沉降效果良好、固结显著,对水泥搅拌桩处理海相软土地基实测累计沉降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在正交... 结合苏北滨海平原连云港地区海相沉积的软土粘粒含量大、海侵海退、多夹层等特点及某高速公路沉降观测资料,考虑复合地基段沉降效果良好、固结显著,对水泥搅拌桩处理海相软土地基实测累计沉降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在正交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似正交设计方法并重点对软土厚度、预压方式、填土高度、桩长和桩间距进行多因素分析,计算证明了预压方式和填土高度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的实测累计沉降的显著影响,建议在该工程软土厚度范围变化不大的地段,应优先调整预压方式并控制填土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搅拌复合地基 沉降观测 正交试验 预压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