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液复合控制系统功能的浅水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立新 苏锋 +4 位作者 肖仕红 陈斌 梁政 范玉杨 张汝彬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9,共5页
为掌握水下液控系统浅水测试技术,以常用的电液复合控制系统为基础展开研究。分析电液复合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要求,结合现有标准要求和国内外测试现状,提出浅水测试场需配置的测试系统及其连接方式,明确测试内容,编制测试流... 为掌握水下液控系统浅水测试技术,以常用的电液复合控制系统为基础展开研究。分析电液复合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要求,结合现有标准要求和国内外测试现状,提出浅水测试场需配置的测试系统及其连接方式,明确测试内容,编制测试流程,并阐述具体的测试方法。研究结果可为国内浅水测试场建设及水下液控系统浅水测试作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测试技术 水下生产装备 电液复合控制系统 测试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PID复合控制系统及其在锅炉一次风压力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薛文顺 吕剑虹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5-17,50,共4页
针对乏气送粉的锅炉一次风压力的对象特点 ,在综合模糊 (Fuzzy)控制器与PID控制器优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控制锅炉一次风压力的Fuzzy PID复合控制系统。现场应用结果表明 ,这种新型的控制系统实现简单、实时性好、消除各种扰动... 针对乏气送粉的锅炉一次风压力的对象特点 ,在综合模糊 (Fuzzy)控制器与PID控制器优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控制锅炉一次风压力的Fuzzy PID复合控制系统。现场应用结果表明 ,这种新型的控制系统实现简单、实时性好、消除各种扰动的能力强 ,使锅炉一次风压严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确保了锅炉的稳定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一次风压力控制 模糊控制 PID控制 复合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复合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凯 宋晓娜 +1 位作者 刘跃敏 李东山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4-137,共4页
针对大气层内导弹过载能力较弱,响应速度过慢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姿控式直/气复合控制方法。采用滑模控制的方法来设计气动力系统,目的是在保障复合系统稳定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过载能力以及响应速度。由于滑模控制的引用对复合控制系统... 针对大气层内导弹过载能力较弱,响应速度过慢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姿控式直/气复合控制方法。采用滑模控制的方法来设计气动力系统,目的是在保障复合系统稳定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过载能力以及响应速度。由于滑模控制的引用对复合控制系统造成一定的抖动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对其进行补偿。针对直接力控制采用模糊控制方法,控制导弹脉冲发动机的开启,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响应速度较快且稳定,验证了本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控制系统 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脉冲发动机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张力复合控制系统及仿真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振兴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398-401,共4页
提出了一种恒张力控制系统方案,理论分析表明,该系统能达到恒张力的控制效果,该系统方案已应用于铝加工生产线。在应用之前,我们针对实际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系统的实际应用已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张力 控制装置 仿真 复合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控制系统在大型数控切割机中的应用
5
作者 余文烋 谭鉴池 吕钧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0年第2期35-48,共14页
本文从理想的模型讨论入手,介绍了一种建立在不变性原理基础之上的复合控制随动系统的构成方法。文中除给出由广州黄埔造船厂与华南工学院自动化系自动控制教研组共同研制成功的HPK-2型机的具体线路外,还对常规的自整角机随动系统及复... 本文从理想的模型讨论入手,介绍了一种建立在不变性原理基础之上的复合控制随动系统的构成方法。文中除给出由广州黄埔造船厂与华南工学院自动化系自动控制教研组共同研制成功的HPK-2型机的具体线路外,还对常规的自整角机随动系统及复合控制随动系统在动态行为及静态性能方面作了比较。尤其在稳态跟踪误差问题上作了较评尽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控制系统 随动系统 数控切割机 动态行为 稳态误差 传递函数 不变性原理 频率计 静态性能 跟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控制系统中补偿系数确定方法的研究
6
作者 丁长明 《航空兵器》 1989年第4期25-28,共4页
1 引言不变性原理和复合控制系统,自60年代初以来,已为大家所熟悉,并广为应用。特别是在随动系统的综合设计中,由于上述理论的应用,使其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使高精度随动系统的研制工作别开生面。众所周知,复合控制系统实质上就是开... 1 引言不变性原理和复合控制系统,自60年代初以来,已为大家所熟悉,并广为应用。特别是在随动系统的综合设计中,由于上述理论的应用,使其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使高精度随动系统的研制工作别开生面。众所周知,复合控制系统实质上就是开环与闭环控制相结合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控制系统 补偿 补偿系数
全文增补中
基于电控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多脉冲复合控制燃烧系统 被引量:13
7
作者 林铁坚 苏万华 裴毅强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5-480,共6页
为了实现柴油机NOx和碳烟超低排放的目标,提出了基于电控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多脉冲复合控制均质压燃(简称HCCI)燃烧系统。该系统应用电控共轨燃油系统对燃油喷射规律实现多脉冲灵活控制,通过提前角大于上止点前90°的多次脉冲喷射,... 为了实现柴油机NOx和碳烟超低排放的目标,提出了基于电控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多脉冲复合控制均质压燃(简称HCCI)燃烧系统。该系统应用电控共轨燃油系统对燃油喷射规律实现多脉冲灵活控制,通过提前角大于上止点前90°的多次脉冲喷射,成功控制了预混合气的形成、着火和燃烧过程。从小负荷直到平均有效压力高达0.79MPa的大负荷,均成功实现了以预混压燃燃烧为主要特征的燃烧过程,使柴油机的烟度始终能够控制在0.5BSU以下,HC排放小于40×10-6,而NOx大幅度降低至24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高压共轨燃油系统 多脉冲 复合控制燃烧系统 柴油机 均质压燃燃烧 脉冲燃油喷射 超低排放 氮氧化物 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液压传动车辆的复合控制 被引量:7
8
作者 朱从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29,共4页
针对柴油机为动力的静液压传动车辆设计了由两个模糊控制器、一个模糊自适应PI控制器和一个PID控制器组成的复合控制系统,并利用柴油机外特性曲线对柴油机工况进行优化,使柴油机根据静液压系统的功率需求自动进行调速,解决了使用中柴油... 针对柴油机为动力的静液压传动车辆设计了由两个模糊控制器、一个模糊自适应PI控制器和一个PID控制器组成的复合控制系统,并利用柴油机外特性曲线对柴油机工况进行优化,使柴油机根据静液压系统的功率需求自动进行调速,解决了使用中柴油机过载保护,利用柴油机转速补偿车速和静液压传动系统的时变非线性控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车辆 静液压传动系统 复合控制系统 PID控制 模糊控制 PI控制 模糊自适应 外特性曲线 静液压系统 非线性控制 柴油机转速 车辆设计 过载保护 匹配性能 控制特性 控制方式 动力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的空空导弹末端制导性能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纪刚 杨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18,21,共3页
新型高性能作战飞机机动性的大大增强,为导弹的末端精确制导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中在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的空空导弹的建模基础上,对空空导弹末端制导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明确了在攻击高速、大机动目标时,基于气动力/直接力... 新型高性能作战飞机机动性的大大增强,为导弹的末端精确制导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中在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的空空导弹的建模基础上,对空空导弹末端制导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明确了在攻击高速、大机动目标时,基于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的空空导弹末端制导性能相对于气动力控制的系统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方式 末端制导系统 复合控制系统 空对空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精密跟踪中的复合轴控制系统的实验和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彭绪金 马佳光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4年第5期1-9,共9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复合轴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跟踪精度,提出了提高子、主系统的带宽比对复合轴系统的重要意义。同时,本文设计了一个一维复合轴控制系统,对复合轴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了子轴采样频率、子轴带宽以及子、主系统带... 从理论上分析了复合轴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跟踪精度,提出了提高子、主系统的带宽比对复合轴系统的重要意义。同时,本文设计了一个一维复合轴控制系统,对复合轴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了子轴采样频率、子轴带宽以及子、主系统带宽比和复合轴系统动态跟踪精度的关系。并对于轴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子轴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给出了本文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跟踪 复合控制系统 带宽 跟踪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逆系统的注射速度控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常玉清 张红燕 王姝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4-177,共4页
为了实现注射速度的精确控制,针对其非线性时变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控制方法.采用M.Rafizadeh模型描述注射速度系统特性,通过求解该系统的相对阶证明了系统的可逆性.由于注射速度系统逆模型的解析形式难以获得,因此... 为了实现注射速度的精确控制,针对其非线性时变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控制方法.采用M.Rafizadeh模型描述注射速度系统特性,通过求解该系统的相对阶证明了系统的可逆性.由于注射速度系统逆模型的解析形式难以获得,因此构造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注射速度逆系统,并将该系统与常规PID控制相结合,对注射速度实现复合控制,解决了基于RBF神经网络逆系统的开环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及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过程 注射速度 RBF神经网络逆系统 复合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射电望远镜精调平台系统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永芳 段宝岩 +1 位作者 陈光达 米建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3年第11期8-9,共2页
针对大射电望远镜复合控制系统子系统之一的精调Stewart平台(第2级),研制开发了精调Stewart平 台控制专用系统软件。该软件具有数据采集、实时控制、仿真、系统自动复位和运行情况监测等功能。
关键词 大射电望远镜 精调平台系统 复合控制系统 设计 STEWART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材料零件成形机控制系统研究
13
作者 江连会 贾振元 +3 位作者 王东兴 郭丽莎 张士军 李秀娟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3-35,66,共4页
论述了使用数字喷射成形加工技术实现理想材料零件[1]的数字化并行设计与制造的原理。开发了以PMAC(Programmable Multi-Axis Controller)运动控制器为控制系统核心,工业控制机为系统支撑单元的并行双CPU控制系统,辅以相应的辅助元件,... 论述了使用数字喷射成形加工技术实现理想材料零件[1]的数字化并行设计与制造的原理。开发了以PMAC(Programmable Multi-Axis Controller)运动控制器为控制系统核心,工业控制机为系统支撑单元的并行双CPU控制系统,辅以相应的辅助元件,实现空间场、材料场、温度场及喷射系统的协调统一,以实现理想材料零件的制造。设计了前馈串级复合控制算法,设置了合理的控制参数,实现了系统的快速、稳定、准确控制。补偿的应用提高了系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AC 理想材料零件 复合控制系统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形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14
作者 臧瀛芝 宋维公 潘大生 《燕山大学学报》 CAS 1986年第2期1-8,共8页
本文分析了使用液压弯辊实现自动调节板带材板形的控制方案,提出了通过前馈调节来补偿轧制力和通过反馈控制来调节张力差的控制方法以及复合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文中给出了保证横向张力差不变的条件;对控制精度做了比较。给出的分析结... 本文分析了使用液压弯辊实现自动调节板带材板形的控制方案,提出了通过前馈调节来补偿轧制力和通过反馈控制来调节张力差的控制方法以及复合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文中给出了保证横向张力差不变的条件;对控制精度做了比较。给出的分析结果和实验数据可供板形控制系统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形自动控制 系统设计 复合控制系统 张力差 板形 板带材 弯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拍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器设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超 朱纪洪 高亚奎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4,共6页
自抗扰控制器设计中,扩张状态观测器需要较高的观测带宽,才能更快的观测出状态变量.本文采用最小拍观测器,使得其具有最快的观测速度.以2阶系统为例,得到了离散系统下,基于最小拍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器的等价复合控制模型,其开环补偿器... 自抗扰控制器设计中,扩张状态观测器需要较高的观测带宽,才能更快的观测出状态变量.本文采用最小拍观测器,使得其具有最快的观测速度.以2阶系统为例,得到了离散系统下,基于最小拍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器的等价复合控制模型,其开环补偿器等价为超前校正器.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最小拍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器可以最快的观测出系统状态变量,且控制器带宽的选取一般应小于采样周期的倒数.由于不再需要设计观测器带宽,从而简化了参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最小拍观测器 数字控制 复合控制系统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情况下系统传递函数的求取
16
作者 李蔓华 《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26-29,共4页
本文主要是推导在系统方框图中流通两种信号、复合控制时传递函数求取的方法。
关键词 传递函数 复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流图的扩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4-48,共5页
将信号流图扩展到状态空间构成所谓向量流图,用公式可实现组合系统规范化;按工作过程绘制信号流图构成所谓过程流图,可对系统组件作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 信号流图 向量流图 组合系统 复合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器仪表学报》第一卷(1980年)总目录
18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0年第4期137-,共1页
关键词 仪器仪表学报 复合控制系统 迟后 运算放大器 数控切割机 涡街流量计 仪表元件 空间滤波器 实时信号分析仪 控制仪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ound control for speed and tension multivariable coupling system of reversible cold strip mill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一鸣 刘乐 +1 位作者 李建雄 常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529-538,共10页
To weaken the nonlinear coupling influence among the variables in the speed and tension system of reversible cold strip mill, a compound control(CC) strategy based on invariance principle was proposed. Firstly, invari... To weaken the nonlinear coupling influence among the variables in the speed and tension system of reversible cold strip mill, a compound control(CC) strategy based on invariance principle was proposed. Firstly, invariance principle was used to realize static decoupling between the speed and tension of reversible cold strip mill. Then,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caused by the time variation of steel coil radius and rotational inertia of the left and right coilers, as well as the uncertainties, a CC strategy that is composed of 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 and global sliding mode control(GSMC) with backstepping adaptive was proposed,which further realized dynamic de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control for the speed and tension system.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esulting closed-loop system is global bounded stable. Finally, the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peed and tension system of a 1422 mm reversible cold strip mill by using the actual data, an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other control strategies,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CC strategy was shown by the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ersible cold strip mill speed and tension system decoupling invariance principle compound control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global sliding mod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