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模复合探测方法的无人艇目标识别研究
1
作者 周昇辉 武军安 郭锐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7-795,共9页
随着水面无人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其对于舰船的威胁程度也日益加剧。以末敏弹打击水面无人艇为背景,为了提升多元激光/红外/毫米波探测器对水面小型目标的识别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Multi-Channel Convolutional N... 随着水面无人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其对于舰船的威胁程度也日益加剧。以末敏弹打击水面无人艇为背景,为了提升多元激光/红外/毫米波探测器对水面小型目标的识别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Multi-Channe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CCNN)和极端梯度提升决策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的复合探测信号识别方法MCCNN-XGB,同时构建了单通道CNN识别网络与基于人工特征提取的XGBoost识别算法作为对照,最终通过水面目标无人机载探测试验数据对上述三种模型的目标识别性能进行评估与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基于MCCNN-XGB的识别算法表现最佳,测试准确率达到了97.26%。本文所提出的识别方法能够有效进行复合探测信号的特征提取,并且能够降低误识别率与漏识别率,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敏弹 水面无人艇 复合探测 目标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复合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中亮 应家驹 +1 位作者 何永强 周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76-980,共5页
激光复合相关探测技术是提高激光探测系统性能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两种激光告警模式——单元探测器和成像传感器的特点,单元探测器型的灵敏度高,反应时间短,而成像型是定位精度高;明显的不足是前者定位精度低,而后者灵敏度较低,反应时... 激光复合相关探测技术是提高激光探测系统性能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两种激光告警模式——单元探测器和成像传感器的特点,单元探测器型的灵敏度高,反应时间短,而成像型是定位精度高;明显的不足是前者定位精度低,而后者灵敏度较低,反应时间较长。对此,探索结合两种模式相结合的复合探测技术,保持两者原有的优点的同时,尽可能地克服彼此的不足,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目的。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系统探测性能,这对激光探测告警系统设计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探测 单元探测 成像型 复合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坦克顶甲的复合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彦梅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8期349-351,共3页
给出了不同探测器进行复合时应遵循的原则及复合方式;提出了采用激光与磁进行复合探测的方案;分析了激光与磁进行探测的原理及抗干扰措施,论述了复合探测工作原理;研究了磁与激光探测工作的时序问题,给出了降低复合系统虚警率的方法。
关键词 复合探测 探测 激光探测 抗干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信用声红外复合探测识别系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林 张河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5-207,220,共4页
引信的目标探测与识别是智能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今前沿的目标探测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声红外复合引信探测与识别系统的方法,它根据目标的声波和红外辐射特性,从目标的两路信号中提取出目标的各种特征信... 引信的目标探测与识别是智能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今前沿的目标探测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声红外复合引信探测与识别系统的方法,它根据目标的声波和红外辐射特性,从目标的两路信号中提取出目标的各种特征信息,再进行信息融合,得出对目标的识别结果。在介绍复合探测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部分技术难点的实现方法,完成了基于DSP和MCU的硬件电路设计。实验仿真表明,基于声红外复合的引信目标探测与识别系统是可行的,对提高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增强常规威慑和实战能力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声红外复合探测 目标识别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通道有源衬底的电子光学复合探测机制研究
5
作者 母一宁 陈雪薇 +2 位作者 刘春阳 刘德兴 郝国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65-1672,共8页
为满足军事以及航天等领域对于复合探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可在极微弱光条件下实现复合探测的探测机制。从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理论模型的角度介绍了新型器件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复合波导阳极的透射阳极对真空倍增系统造成的约束条件;通过... 为满足军事以及航天等领域对于复合探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可在极微弱光条件下实现复合探测的探测机制。从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理论模型的角度介绍了新型器件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复合波导阳极的透射阳极对真空倍增系统造成的约束条件;通过光学传递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复合波导阳极的器件特性;基于验证复合波导阳极的相关参数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在复合阳极得到验证的基础上,为改善复合探测性能又提出了一种复合波导栅极,对分流用隔离膜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对电子轨迹进行了建模模拟。在真空炉中进行了该新型器件的验证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器件在一束信号光入射情况下能够提取两路信号;相对于复合阳极,利用光学调制的复合栅极器件分辨力提高了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微弱光 微通道板 复合探测 复合波导栅极 有源衬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探测系统目标识别与炸点控制
6
作者 代秀娇 王连福 +1 位作者 王华 焦国太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4期349-352,共4页
介绍了声、磁、地震动复合探测系统的原理。根据三种模块的不同功能,设计了针对高速 SOC 单片机的不同算法,系统完成了声模块和地震动模块联合预警,并把声、地震动传感器探测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提取目标特征完成目标识别,在预警后启动磁... 介绍了声、磁、地震动复合探测系统的原理。根据三种模块的不同功能,设计了针对高速 SOC 单片机的不同算法,系统完成了声模块和地震动模块联合预警,并把声、地震动传感器探测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提取目标特征完成目标识别,在预警后启动磁模块完成进一步识别和最佳炸点的判断,系统分别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对目标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实验得出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探测系统 炸点控制 目标识别 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蓝绿双色复合探测抗海浪干扰方法研究
7
作者 王金花 姚宏宝 +1 位作者 周魁 马献华 《制导与引信》 2018年第2期29-36,共8页
从理论上就红外、蓝绿双色激光对目标和海面的反射特性进行研究,并进行了模拟目标和模拟背景反射特性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外、蓝绿双色激光对海面和目标的反射特性存在很大差异,基于理论和试验数据分析,提出红外、蓝绿激光双色复... 从理论上就红外、蓝绿双色激光对目标和海面的反射特性进行研究,并进行了模拟目标和模拟背景反射特性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外、蓝绿双色激光对海面和目标的反射特性存在很大差异,基于理论和试验数据分析,提出红外、蓝绿激光双色复合探测方法,并给出了分区可变阈值的目标判别方法,经试验验证,此方法具有良好的抗海浪干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探测 抗海浪干扰 红外激光 蓝绿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复合探测方法研究
8
作者 李环 迟秀秀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11-17,共7页
根据对目前浅海中目标探测方法的研究,为提高目标探测精度的可靠性,提出利用声波和地震波进行复合探测的方法。通过振动传感器和被动声呐对目标振动信号的声波及地震波形式的数据进行采集,选用Daubechies系列小波对所采集的声波和地震... 根据对目前浅海中目标探测方法的研究,为提高目标探测精度的可靠性,提出利用声波和地震波进行复合探测的方法。通过振动传感器和被动声呐对目标振动信号的声波及地震波形式的数据进行采集,选用Daubechies系列小波对所采集的声波和地震波数据进行滤波处理,相比于单一利用地震波进行探测的方法,可证明利用声波和地震波实现复合探测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浅海目标探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探测 浅海测距 时延估计 小波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末敏弹复合探测信号识别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闫广利 郭锐 +1 位作者 刘荣忠 武军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4-570,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末敏弹的目标识别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复合探测信号识别方法。首先针对毫米波辐射计、激光测距雷达和红外敏感器的复合探测信号特点,提出了3种构造输入样本的方法;然后根... 为了进一步提升末敏弹的目标识别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复合探测信号识别方法。首先针对毫米波辐射计、激光测距雷达和红外敏感器的复合探测信号特点,提出了3种构造输入样本的方法;然后根据不同的信息融合方式,提出了3种基本网络架构,分别构建了单通道、多通道CNN模型对输入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最后通过高塔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评估。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样本构造方案2和网络结构3的识别方法表现最佳,测试准确率达到了97.26%,所提样本构造方法和识别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复合探测信号的特征,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敏弹 复合探测 目标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磁复合探测系统设计及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连福 王华 +1 位作者 代秀娇 焦国太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5期376-380,共5页
简述了多模引信声磁探测系统.通过声模块设计提出了一种比较适合单片机系统的频率提取方法,并对比了它与过零检测法和傅立叶变换的优缺点;通过磁模块设计提出了频率分析法,对比了在确定最佳炸点时与阀值法和能量比较法的优缺点;通过高速... 简述了多模引信声磁探测系统.通过声模块设计提出了一种比较适合单片机系统的频率提取方法,并对比了它与过零检测法和傅立叶变换的优缺点;通过磁模块设计提出了频率分析法,对比了在确定最佳炸点时与阀值法和能量比较法的优缺点;通过高速SOC单片机的设计完成了算法实现.从理论上分析和证明了频率提取法和频率分析法在本探测系统中的工程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引信 声磁复合探测系统 阀值法 能量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复合探测器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被引量:1
11
作者 聂妍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7-199,共3页
指出了发展双模复合探测系统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双模复合探测系统的技术性能及特点,并分析了未来双模复合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双模 复合探测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探测和接触式探测过程的组合:—多测头复合探测坐标量技术
12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非接触式 接触式 多测头复合探测坐标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构造密集区域复合探测技术分析及应用
13
作者 吴元峰 《中国矿山工程》 2014年第6期56-58,共3页
王家寨矿-510南翼总回风巷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断裂构造较为密集,面临沟通其下奥灰含水层的危险。为实现其安全掘进,采用优势互补的复合探测技术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含水异常区的范围与下部奥灰水没有直接联系,但对含水异常区应进行注... 王家寨矿-510南翼总回风巷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断裂构造较为密集,面临沟通其下奥灰含水层的危险。为实现其安全掘进,采用优势互补的复合探测技术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含水异常区的范围与下部奥灰水没有直接联系,但对含水异常区应进行注浆堵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探测技术 断裂构造 奥灰 安全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与激光复合系统探测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彦梅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4-527,共4页
论述了磁与激光复合探测原理;分析了复合系统的信息融合模式及探测方式;给出了串并行两种方式中系统的理论探测门限、探测概率与虚警率的计算方法;研究了系统在不同方式下的探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复合探测较单一探测体制具有很强的优... 论述了磁与激光复合探测原理;分析了复合系统的信息融合模式及探测方式;给出了串并行两种方式中系统的理论探测门限、探测概率与虚警率的计算方法;研究了系统在不同方式下的探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复合探测较单一探测体制具有很强的优势。理论分析所得到的主要结论对复合系统探测方式的选择、系统探测门限及其它有关参数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信号检测 引信 复合探测 探测概率 虚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与磁复合的装甲目标近程探测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承天 焦永晖 +1 位作者 刘向 赵宏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10-2320,共11页
针对低伸弹道复杂环境下对坦克反应装甲的精准定距问题,提出基于电容与磁复合的坦克目标探测方法,其中,电容探测进行精确定距,磁探测进行坦克铁磁目标识别,复合体制解决低伸弹道复杂背景环境的干扰问题。理论分析电容探测原理,通过COMSO... 针对低伸弹道复杂环境下对坦克反应装甲的精准定距问题,提出基于电容与磁复合的坦克目标探测方法,其中,电容探测进行精确定距,磁探测进行坦克铁磁目标识别,复合体制解决低伸弹道复杂背景环境的干扰问题。理论分析电容探测原理,通过COMSOL仿真对双电极电容探测模型的电极分布进行优化,有效提高了作用精度。理论推导坦克磁场计算式,对坦克目标周围磁场强度特性进行仿真,基于隧道磁阻设计磁探测电路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设计基于状态机的电容与磁复合目标探测识别方法,利用多特征量提高了对目标的识别准确性。开展样机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复合探测方法可实现对坦克目标的准确识别,达到了1 m±0.2 m的定距要求。同时针对对抗四代以上反应装甲探测距离不足的问题,设计单电极自电容探测模型及电路,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探测距离可提高至2 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坦克 反应装甲 复合探测 电容探测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合火灾探测器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长庚 徐临汉 +1 位作者 黄文 罗正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48-451,共4页
介绍了一种由电离室和温度传感器组合成的复合型火灾探测器 ,这种探测器内置单片微机 ,在相应的软件中含有火灾特征参数。最后 ,给出了复合型火灾探测器的试验结果。
关键词 复合探测 特征参数 单片机 火灾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M复合晶体探测器读出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江涛 董永伟 +3 位作者 宋黎明 吴伯冰 张永杰 徐鹤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9-714,共6页
针对SVOM卫星中的γ暴监视仪的叠成闪烁体探测器,设计了一套混合信号读出系统,用于获取GRM复合晶体探测器输出电压脉冲幅度与信号宽度,并根据脉冲的宽度对信号进行甄别分类。在系统设计中采用FPGA对系统进行时序控制,使用高速峰值保持... 针对SVOM卫星中的γ暴监视仪的叠成闪烁体探测器,设计了一套混合信号读出系统,用于获取GRM复合晶体探测器输出电压脉冲幅度与信号宽度,并根据脉冲的宽度对信号进行甄别分类。在系统设计中采用FPGA对系统进行时序控制,使用高速峰值保持电路对复合晶体输出信号进行峰值保持,利用RS232数据接口完成测试系统与PC机的数据交换。测试结果表明,本工作所设计的系统可稳定可靠地实现对复合晶体输出信号的获取与甄别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M复合晶体探测 FPGA 峰值保持电路 脉冲形状甄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与静电复合定向探测与目标识别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东芳 陈若飞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6年第3期365-371,共7页
为实现高精确度的脱靶方位探测,分析了静电探测矢量测角算法原理并推导出探测方程。提出了毫米波与静电复合探测目标识别方法和起爆控制方法,通过试验验证了毫米波与静电复合定向探测技术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毫米波与静电复合探测技... 为实现高精确度的脱靶方位探测,分析了静电探测矢量测角算法原理并推导出探测方程。提出了毫米波与静电复合探测目标识别方法和起爆控制方法,通过试验验证了毫米波与静电复合定向探测技术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毫米波与静电复合探测技术具有良好的定位精确度和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可满足定向引战系统的高精确度起爆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带电特性 毫米波与静电复合探测 目标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碳氧化铝复合光释光探测器制备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海军 崔辉 +3 位作者 王善强 付黎 张思远 唐开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7-872,共6页
针对单晶片状掺碳氧化铝光释光探测器灵敏度差异性大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粒径掺碳氧化铝粉体的光释光灵敏度,采用光学类环氧树脂和掺碳氧化铝粉末制备了两种复合掺碳氧化铝光释光探测器,并测试了其光释光剂量响应、最小可测剂量和重复性... 针对单晶片状掺碳氧化铝光释光探测器灵敏度差异性大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粒径掺碳氧化铝粉体的光释光灵敏度,采用光学类环氧树脂和掺碳氧化铝粉末制备了两种复合掺碳氧化铝光释光探测器,并测试了其光释光剂量响应、最小可测剂量和重复性能。结果表明,在粉体粒径为200~300μm时,具有最高的光释光灵敏度;复合光释光探测器剂量响应呈线性-超线性的特点,剂量10 Gy以下呈良好的线性,最小可测剂量低至33.7μGy;复合光释光探测器响应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特性,变异系数小于1.5%。验证了复合光释光探测器的技术可行性,为掺碳氧化铝晶体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碳氧化铝 光释光 复合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远红外探测器中的辐射复合特性研究
20
作者 沈文忠 蒋立峰 +2 位作者 俞罡 王晓光 沈学础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5-18,共4页
借助光致发光技术对n-GaAs同质结内发射远红外探测器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辐射复合特性研究.根据发光特性和高密度理论计算,观察和确认了来自探测器发射层中的光致发光信号.提出了光生载流子转移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发射层中光致发光... 借助光致发光技术对n-GaAs同质结内发射远红外探测器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辐射复合特性研究.根据发光特性和高密度理论计算,观察和确认了来自探测器发射层中的光致发光信号.提出了光生载流子转移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发射层中光致发光信号与温度和激发功率的依赖关系.根据得到的辐射复合特性,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探测器工作温度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复合 远红外探测器结构 光生载流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