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复合振动系统中的“局部共振”现象──20年来的应用和机理分析情况 被引量:16
1
作者 应崇福 范国良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5,共7页
本文作者及当时合作者在《应用声学》的创刊号中报道了超声振动系统中“局部共振”现象的发现及其一项应用.20年来,国内一些作者或者分别介绍了本现象在不同场合的应用,或者分别分析了这个现象的机理.值此《应用声学》庆祝创刊2... 本文作者及当时合作者在《应用声学》的创刊号中报道了超声振动系统中“局部共振”现象的发现及其一项应用.20年来,国内一些作者或者分别介绍了本现象在不同场合的应用,或者分别分析了这个现象的机理.值此《应用声学》庆祝创刊20周年之际,本文回顾了这些前期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种关于机理的观点,并对“局部共振”现象的实用意义作了新的评价,希望能进一步促进这个现象的应用和对它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复合振动系统 局部共振 应用 机理 超声振动 小孔加工 超声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具杆对超声扭转复合振动系统共振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刘世清 林书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42,共4页
依据四端网络理论,利用机电类比方法,研究了具有类圆锥过渡段复合阶梯型变幅杆的超声扭转共振频率和与之相连接的工具杆长度和直径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加工过程中工具杆不断磨损,其长度和直径变化对系统共振频率影响明显.工具杆长... 依据四端网络理论,利用机电类比方法,研究了具有类圆锥过渡段复合阶梯型变幅杆的超声扭转共振频率和与之相连接的工具杆长度和直径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加工过程中工具杆不断磨损,其长度和直径变化对系统共振频率影响明显.工具杆长度每缩短1mm,系统共振频率约升高700Hz;工具杆直径每减小1mm,系统频率约升高500Hz.这为超声扭转加工振动系统的设计及频率调节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杆 超声扭转复合振动系统 共振频率 超声加工 超声变幅杆 四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复合振动系统中的“局部共振”现象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季远 张德远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9,共4页
本文从实验的角度出发,对超声复合振动系统中细长杆的“局部共振”现象进行了较为精确的测量,主要研究了细杆长度与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超声振子对“局部共振”的影响,以及“局部共振”中细杆长度对振幅的影响,从而为深入研究“局部共... 本文从实验的角度出发,对超声复合振动系统中细长杆的“局部共振”现象进行了较为精确的测量,主要研究了细杆长度与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超声振子对“局部共振”的影响,以及“局部共振”中细杆长度对振幅的影响,从而为深入研究“局部共振”现象产生的机理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复合振动系统 局部共振 振幅 谐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圆环与金属圆环复合振动系统的径向振动 被引量:2
4
作者 林书玉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5-611,共7页
对由压电陶瓷圆环与金属圆环组成的复合振动系统的径向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压电陶瓷圆环和金属圆环的径向振动,推出了其各自的机电等效电路。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压电陶瓷圆环与金属圆环复合振动系统的机电等效电路及其共振频... 对由压电陶瓷圆环与金属圆环组成的复合振动系统的径向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压电陶瓷圆环和金属圆环的径向振动,推出了其各自的机电等效电路。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压电陶瓷圆环与金属圆环复合振动系统的机电等效电路及其共振频率方程。探讨了系统的共振及反共振频率、有效机电耦合系数与其几何尺寸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当复合振动系统的壁厚比增大时,其共振及反共振频率升高。对于换能器的第一阶径向振动,其有效机电耦合系数随壁厚比的增大而单调减小;对于换能器的第二阶径向振动,其有效机电耦合系数随壁厚比的增大会出现一个极大值,而且,在一定的壁厚比范围内,换能器第二阶径向振动的有效机电耦合系数大于第一阶径向振动的有效机电耦合系数,这一规律与传统的有关压电换能器的分析理论及结果是有所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振动 复合振动系统 机电等效电路 共振及反共振频率 有效机电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超声复合振动系统中“局部共振”现象的一种解释 被引量:1
5
作者 应崇福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0-383,共4页
对超声复合振动系统中的“局部共振”现象,基于熟知的棒或管中声波产生和传播的理论,提出一种机理解释。
关键词 超声复合振动系统 “局部共振” 机理解释 声波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扇形孔结构对斜槽型纵扭复合模态超声振动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基艳 林书玉 钟兴华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8-698,共11页
为了解决基于斜槽结构的模式转换型纵扭复合模态超声振动系统存在的扭转分量较小、纵扭转化效率较低的问题,论文对基于周期性扇形孔和斜槽结构的模式转换型纵扭复合模态超声振动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仿真分析了扇形孔结构参数对基于斜槽... 为了解决基于斜槽结构的模式转换型纵扭复合模态超声振动系统存在的扭转分量较小、纵扭转化效率较低的问题,论文对基于周期性扇形孔和斜槽结构的模式转换型纵扭复合模态超声振动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仿真分析了扇形孔结构参数对基于斜槽结构的模式转换型纵扭复合模态超声振动系统谐振频率、扭转振幅、旋转角度和剪切应力的影响规律,并找到使系统获得最佳纵扭转换效率的扇形孔结构参数,且求解出扇形孔结构的引入对系统性能的改善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槽型纵扭复合模态超声振动系统 周期性扇形孔结构 扭转振幅 旋转角度 剪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柱孔式模式转换型纵-扭复合模态超声振动系统
7
作者 林基艳 林书玉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7-673,共7页
为了改善基于螺旋槽结构和斜槽结构的模式转换型纵-扭复合模态超声振动系统存在的结构复杂、扭转分量较小等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新型柱孔式复合变幅杆的模式转换型纵-扭复合模态超声振动系统,并利用有限元法和数据分析对其进行了仿真分... 为了改善基于螺旋槽结构和斜槽结构的模式转换型纵-扭复合模态超声振动系统存在的结构复杂、扭转分量较小等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新型柱孔式复合变幅杆的模式转换型纵-扭复合模态超声振动系统,并利用有限元法和数据分析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引入新型柱孔式复合变幅杆的系统的输出端面的剪切应力、旋转角度得到了大幅提升,能够有效地提高纵-扭振动的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槽结构 斜槽结构 模式转换型纵-扭复合模态超声振动系统 新型柱孔式复合变幅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振动温度复合监控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范超 邱作成 +3 位作者 张帅 阙光旭 蒋鹏 张艳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37,共4页
高速动车组走行部滚动轴承作为车辆稳定运行的基础,稳定的监控系统是其中的关键。现有的温度监控系统已无法胜任日趋严格的安全监控与智能检修的需求。阐述了振动温度复合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该系统可对轴承状态进行"全态势... 高速动车组走行部滚动轴承作为车辆稳定运行的基础,稳定的监控系统是其中的关键。现有的温度监控系统已无法胜任日趋严格的安全监控与智能检修的需求。阐述了振动温度复合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该系统可对轴承状态进行"全态势"感知,逐步实现轴承由时间修转变为状态修的智能检修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振动温度复合监控系统 轴承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台在顺臂安装条件下的离心力克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梁颖亮 田昌会 +2 位作者 许素红 王斌科 张丽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77-1379,共3页
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仿真系统中,当振动台动圈受离心力影响偏离原来的平衡工作位置时,将会影响振动台的正常工作。为了消除这种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具有位置控制阀系统的空气弹簧来克服离心力的方法。并对地面振动台和离心机上振动... 在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仿真系统中,当振动台动圈受离心力影响偏离原来的平衡工作位置时,将会影响振动台的正常工作。为了消除这种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具有位置控制阀系统的空气弹簧来克服离心力的方法。并对地面振动台和离心机上振动台的振动分别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满足克服离心力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仿真系统 振动 离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