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吸声特性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志恩 袁金呈 +1 位作者 陈弯 沈健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5-520,共6页
针对传统微穿孔板吸声结构(Micro-Perforated Panel Absorber,MPPA)吸声带宽较窄的问题,基于微穿孔板串并联耦合机制,提出了三种不同结构形式的复合MPPA结构。首先,依据声电类比法推导出了复合MPPA法向入射吸声系数的解析计算模型;然后... 针对传统微穿孔板吸声结构(Micro-Perforated Panel Absorber,MPPA)吸声带宽较窄的问题,基于微穿孔板串并联耦合机制,提出了三种不同结构形式的复合MPPA结构。首先,依据声电类比法推导出了复合MPPA法向入射吸声系数的解析计算模型;然后,通过初步设计结构尺寸参数,探究了该类吸声结构的宽带吸声特性;针对500~3600 Hz的目标吸声频段,采用多种群遗传算法对复合MPPA以及传统简单MPPA、串联MPPA、并联MPPA分别进行优化,对比分析了其最优吸声带宽;最后,利用有限元法对优化后吸声性能最佳的复合MPPA进行了吸声系数仿真测试以及对应的阻抗管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复合MPPA的宽带吸声性能优于传统简单MPPA、串联MPPA和并联MPPA的吸声性能;在500~3600 Hz频段内,优化后吸声性能最佳的复合MPPA能够实现优异的宽带吸声,平均吸声系数高达0.92。该类吸声结构为宽带噪声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穿孔板吸声结构 宽带吸声 声电类比法 多种群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声学性能预测 被引量:8
2
作者 吴佳康 柳政卿 王秋成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3-208,共6页
将微穿孔板吸声结构与多孔材料复合,以期得到中低频吸声性能较好的复合层声学结构。以微穿孔板多边形穿孔截面、穿孔率、空腔厚度和多孔材料类型为变量,设计复合层声学结构,给出复合层声学结构吸声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和声学有限元仿真... 将微穿孔板吸声结构与多孔材料复合,以期得到中低频吸声性能较好的复合层声学结构。以微穿孔板多边形穿孔截面、穿孔率、空腔厚度和多孔材料类型为变量,设计复合层声学结构,给出复合层声学结构吸声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和声学有限元仿真预测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精度较高的微穿孔板实验样本,用阻抗管法对复合层声学结构的吸声系数进行实验室测量。对比预测结果和实验数据,发现两者具备很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复合层声学结构具有很好的中低频吸声系数,通过调整微穿孔板穿孔截面形状和穿孔率可以对中低频段(50 Hz~1600 Hz)噪声进行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多孔材料 穿孔 吸声系数 阻抗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微穿孔板折叠腔结构的低频吸声特性研究
3
作者 王孟婷 孔德义 +1 位作者 徐贺 卫玉梁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0-274,共5页
狭窄空间中,传统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背腔深度会受到限制,这也会影响对低频噪声的吸收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对双层微穿孔板与折叠背腔复合的吸声结构进行研究。该吸声结构的每个单元由双层微穿孔板和折叠背腔组成,建立单个单元的理论、仿... 狭窄空间中,传统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背腔深度会受到限制,这也会影响对低频噪声的吸收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对双层微穿孔板与折叠背腔复合的吸声结构进行研究。该吸声结构的每个单元由双层微穿孔板和折叠背腔组成,建立单个单元的理论、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为进一步分析该结构实际应用效果,在同等背腔深度下,实验测量工程中常用到的单、双层微穿孔板结构的吸声系数,并与该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同等背腔深度下,该复合结构在频率范围250~800 Hz的吸声系数大于0.5,在450 Hz的吸声系数达到0.92,对比传统微穿孔板结构的低频吸声更具优势。研究旨在为有限空间范围内的被动式低频降噪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穿孔 折叠背腔 低频 复合结构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平齐的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志成 刘俊林 +1 位作者 刘晗 崔展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28-234,共7页
针对火箭发动机燃气高温高速射流通道内噪声控制的工程需要,提出了一种表面平齐的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方案。基于微穿孔板吸声理论,建立了COMSOL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吸声性能仿真模型,对该类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特性进行了仿... 针对火箭发动机燃气高温高速射流通道内噪声控制的工程需要,提出了一种表面平齐的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方案。基于微穿孔板吸声理论,建立了COMSOL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吸声性能仿真模型,对该类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并联结构的背腔深度比、周期和单体宽度等多种参数对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微穿孔板参数,以及并联共振腔深度、周期比、单体宽度等参数,可以得到吸声带宽、吸声系数较优的吸声结构,且加工制造与安装维护简单,研究成果可用于高温高速射流通道内的强噪声辐射环境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声性能 穿孔 并联结构 COMSOL仿真 共振腔 周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近理论吸声带宽极限的微穿孔板分离式构型研究
5
作者 蒋从双 户文成 +2 位作者 盖晓玲 赵俊娟 李贤徽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70-177,199,共9页
微穿孔板(micro-perforated panel,MPP)吸声结构是建筑声学和噪声控制领域的基本声学结构,具备可观的理论吸声带宽极限。该研究设计了3组接近理论吸声带宽极限的MPP传统式构型,分析了几何参数对峰值吸声系数和有效吸声频程的影响。针对... 微穿孔板(micro-perforated panel,MPP)吸声结构是建筑声学和噪声控制领域的基本声学结构,具备可观的理论吸声带宽极限。该研究设计了3组接近理论吸声带宽极限的MPP传统式构型,分析了几何参数对峰值吸声系数和有效吸声频程的影响。针对3组传统构型因几何参数苛刻而难以大规模应用的难题,提出将MPP分离为支撑部件和吸声部件,在大孔基板上复合微缝薄膜构建微裂缝吸声板。建立了其声阻抗理论计算模型,仿真分析了孔缝内外声学行为和结构的传递阻抗,讨论了薄膜振动的影响以及结构的机械强度。试验验证了微裂缝板的吸声性能,理论、仿真和试验结果一致性良好。研究表明,采用分离式设计的微裂缝吸声板兼具接近理论极限的吸声性能和良好的机械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MPP) 裂缝(MRP) 吸声性能 分离式设计 大孔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老化下类填充微穿孔板结构水下吸声材料的性能及其寿命预测
6
作者 南静静 杜明娟 +2 位作者 孟家光 余灵婕 支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针对现阶段潜艇用水下吸声材料的低厚度强低频吸声的性能诉求,基于三维间隔织物,将兼具多孔和共振吸声特性的类填充微穿孔板(F-MPPL)结构引入常规空心微珠填充水下吸声材料(HBF复合材料)中,设计出新型三相复合水下吸声材料(F-MPPL复合材... 针对现阶段潜艇用水下吸声材料的低厚度强低频吸声的性能诉求,基于三维间隔织物,将兼具多孔和共振吸声特性的类填充微穿孔板(F-MPPL)结构引入常规空心微珠填充水下吸声材料(HBF复合材料)中,设计出新型三相复合水下吸声材料(F-MPPL复合材料)。鉴于海中复杂环境对水下吸声材料声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人工海水浸泡的方法对F-MPPL复合材料进行海水老化,结果发现老化12个月后的F-MPPL复合材料平均吸声系数下降了13.6%。同时,基于海水老化下孔隙率和穿孔率的变化对最终宏观模型仿真结果的影响,对F-MPPL复合材料的水下吸声性能寿命进行预测发现,模型可准确预测材料吸声峰值的位置,但对材料吸声系数峰值的大小预测稍有偏差。研究结果可为各类水下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老化研究提供实践经验,并为F-MPPL结构在海水老化下的长期寿命预测及性能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结构 三维间隔织物 海水老化 水下吸声性能 寿命预测 复合水下吸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材料和微穿孔板复合吸声结构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裴春明 周兵 +1 位作者 李登科 常道庆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5期35-38,共4页
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多孔材料拓宽微穿孔板的吸声频带,微穿孔板用来吸收低频噪声,同时加入吸声材料来提高中高频的吸声。给出复合结构吸声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在阻抗管内进行实验验证,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取得很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多... 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多孔材料拓宽微穿孔板的吸声频带,微穿孔板用来吸收低频噪声,同时加入吸声材料来提高中高频的吸声。给出复合结构吸声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在阻抗管内进行实验验证,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取得很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多孔吸声材料置于微穿孔板之前,并且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空气层时,可以显著改善微穿孔板的吸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穿孔 多孔材料 复合吸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穿孔板-聚氨酯微孔薄膜复合结构吸声特性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亮 沈敏 +2 位作者 何为 余联庆 王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41,共6页
当微穿孔板背后空腔的长度受到结构限制,对于低频噪声很难吸收,在微穿孔板后增加一层聚氨酯微孔可渗透薄膜形成复合结构可增加低频吸声特性。设计一种改进的聚氨酯微孔可渗透薄膜流阻测量实验装置,充分考虑材料本身质量的影响,建立微穿... 当微穿孔板背后空腔的长度受到结构限制,对于低频噪声很难吸收,在微穿孔板后增加一层聚氨酯微孔可渗透薄膜形成复合结构可增加低频吸声特性。设计一种改进的聚氨酯微孔可渗透薄膜流阻测量实验装置,充分考虑材料本身质量的影响,建立微穿孔板-可渗透薄膜复合结构声阻抗电声等效电路,该方法可普遍用于预测此类复合结构吸声特性。理论计算不同可渗透膜材料的面密度、流阻等参数对复合结构垂直入射吸声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穿孔板背后增加一层聚氨酯微孔可渗透薄膜,可以在中低频段获得较好的吸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穿孔 可渗透薄膜 声电类比法 无规入射 低频吸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计算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薛茂 王晓宁 赵晓丹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2年第5期44-48,共5页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具有吸声系数高、吸收频带宽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噪声控制的各个领域 根据马大猷的微穿孔吸声理论 ,总结了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原理 ,并用基于此理论的计算结果与在低频、中频驻波管中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 ,得到了比...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具有吸声系数高、吸收频带宽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噪声控制的各个领域 根据马大猷的微穿孔吸声理论 ,总结了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原理 ,并用基于此理论的计算结果与在低频、中频驻波管中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 ,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采用微穿孔板吸声结构 ,进行汽车发动机隔声降噪模拟实验 ,结果表明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具有良好的降噪功能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的初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 吸声结构 计算 吸声原理 噪声控制 吸声系数 吸收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鹏 王敏庆 +2 位作者 刘彦森 张军锋 栾海霞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9-491,共3页
分析不同共振频率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并联的结构模型,并计算了其组合吸声系数。理论计算结果与采用SYSNOISE软件,根据GB/T 18696对并联的微穿孔板吸声系数进行仿真实验得到的结果及已有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中并联微穿孔板... 分析不同共振频率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并联的结构模型,并计算了其组合吸声系数。理论计算结果与采用SYSNOISE软件,根据GB/T 18696对并联的微穿孔板吸声系数进行仿真实验得到的结果及已有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中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声阻抗率及组合吸声系数的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 并联声阻抗率 组合吸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穿孔复合材料夹层板吸声性能测试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贺尔铭 盛美萍 +1 位作者 刘元镛 丁峰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24-425,共2页
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微穿孔玻璃短纤维聚酯树酯 /聚氨酯泡沫夹层复合材料吸声板结构 ,并用双通道驻波管法对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分析了吸声板结构参数和材料参数对吸声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吸声结构 测试 驻波管法 穿孔 电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型分割背腔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盖晓玲 李贤徽 +4 位作者 邢拓 张斌 蔡泽农 王芳 韩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56-260,共5页
为了提高单层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低频吸声性能,设计了一种L型分割背腔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基于微穿孔板吸声理论和声电等效电路原理,建立了两腔分割的L型分割背腔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声电等效电路模型。数值和实验结果表明:L型分割背... 为了提高单层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低频吸声性能,设计了一种L型分割背腔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基于微穿孔板吸声理论和声电等效电路原理,建立了两腔分割的L型分割背腔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声电等效电路模型。数值和实验结果表明:L型分割背腔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能很好的改善单层微穿孔板结构低频吸声性能,并且明显拓宽了单层微穿孔板结构的吸声带宽。将此结构推广到N腔分割,实验结果和数值结果拟合的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 分割背腔 吸声系数 共振频率 低频宽带吸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水下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泽锋 胡永明 +1 位作者 倪明 罗洪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166,共6页
马大猷教授提出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在空气噪声降低和隔离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未见水下应用的相关研究和报道。本文将空气中微穿孔板理论应用到水中,得到了水下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公式。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微穿孔板结构直接应... 马大猷教授提出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在空气噪声降低和隔离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未见水下应用的相关研究和报道。本文将空气中微穿孔板理论应用到水中,得到了水下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公式。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微穿孔板结构直接应用于水中无法获得宽频吸收的结论。提出了通过匹配液将微穿孔板间接应用到水下的设想。设计了单层板和双层板吸声结构,并对它们的吸声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在水中能够获得优于空气中的宽频带吸声效果。实验测量了自制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吸声系数的测量值与理论曲线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声结构 水下用穿孔 噪声控制 声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德满 李舜酩 +2 位作者 沈峘 门秀花 尚伟燕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26-1529,共4页
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在噪声控制上有着优异的表现,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笔者介绍了近年来与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相关的理论研究,包括微穿孔吸声结构的吸声特性以及吸声带宽的理论极限;探讨了微穿孔板和超微孔板的制造技术及这些... 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在噪声控制上有着优异的表现,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笔者介绍了近年来与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相关的理论研究,包括微穿孔吸声结构的吸声特性以及吸声带宽的理论极限;探讨了微穿孔板和超微孔板的制造技术及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组合微穿孔结构的相关理论计算及试验仿真。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 组合穿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穿孔板复合对二次余数扩散结构扩散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包飞 刘玲 +2 位作者 王亚晨 雷学东 蔡俊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3-387,共5页
扩散吸声结构(Diffsorber)能应用于室内外声品质的改善,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微穿孔复合二次余数扩散(Quadratic residue diffusers,QRD)结构能显著提高低频吸声性能,但复合对扩散性能的影响未见报道。本论文对QRD结构及其与... 扩散吸声结构(Diffsorber)能应用于室内外声品质的改善,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微穿孔复合二次余数扩散(Quadratic residue diffusers,QRD)结构能显著提高低频吸声性能,但复合对扩散性能的影响未见报道。本论文对QRD结构及其与厚度为0.6 mm,穿孔率为1%、2%、3%的微穿孔板复合结构的扩散性能进行测试,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反射声能极坐标图和扩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微穿孔复合QRD结构在中低频特别在结构自身共振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扩散性能,扩散系数在0.8到0.95之间,随着频率增加,复合结构的扩散性能有下降的趋势,同时由于微穿孔板的吸声性能,复合后结构的空间反射声能普遍降低5 d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RD结构 穿孔 复合结构 扩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穿孔板二次余数扩散体复合结构阻抗管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玲 王佳琛 +1 位作者 包飞 蔡俊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传统的共振吸声结构由于吸声频带窄而无法满足要求,为此将具有良好扩散性能的二次余数扩散体(Quadratic Residue Diffuser,QRD)结构与微穿孔板复合以期获得在吸声频带和吸声峰值兼佳的复合结构。阻抗管实验研究表明,将QRD结构与微穿孔... 传统的共振吸声结构由于吸声频带窄而无法满足要求,为此将具有良好扩散性能的二次余数扩散体(Quadratic Residue Diffuser,QRD)结构与微穿孔板复合以期获得在吸声频带和吸声峰值兼佳的复合结构。阻抗管实验研究表明,将QRD结构与微穿孔板复合之后,微穿孔板的吸声频带有了很大的扩展,并同时拥有了QRD结构双吸声峰的特点。经过复合,QRD结构的吸收峰吸声系数明显改善,从0.27提高到0.6以上,半峰宽拓宽到300 Hz以上;与微穿孔板变化规律一致,微穿孔板/QRD复合结构的中低频吸收峰频率随微穿孔板穿孔率的增大而向高频移动,随板厚的增加而向低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 QRD复合结构 共振吸声结构 吸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程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德满 李舜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0-133,共4页
对传统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近似公式精度不高及相关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设计无法进行或得到不符合要求的设计参数。使用泰勒公式将设计过程中的复杂公式近似展开,并对得到的近似公式进行修正... 对传统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近似公式精度不高及相关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设计无法进行或得到不符合要求的设计参数。使用泰勒公式将设计过程中的复杂公式近似展开,并对得到的近似公式进行修正,使其精度得到了提高;对相关公式进行推导,发现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半吸收频带宽度与腔深成正比关系,据此,设计时可根据工程中的空间限制条件,首先确定腔深,再计算其它参数,提出了面向工程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方法。针对某风机噪声,使用面向工程的设计方法设计微穿孔板结构参数,得到了满足设计要求的吸声系数曲线。工程应用表明,面向工程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方法更方便,且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 面向工程 吸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孔材料的复合微穿孔板结构声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戚美 刘磊 +2 位作者 陈庆光 路成 陈文毅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90,共8页
为了拓宽普通单层微穿孔板吸声频段,进一步提高其吸声性能,本研究对基于多孔材料的复合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声学特征进行研究。应用声学有限元方法对复合吸声结构声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多孔材料的位置、厚度、流阻率及其与微穿孔板或腔壁... 为了拓宽普通单层微穿孔板吸声频段,进一步提高其吸声性能,本研究对基于多孔材料的复合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声学特征进行研究。应用声学有限元方法对复合吸声结构声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多孔材料的位置、厚度、流阻率及其与微穿孔板或腔壁间空气层对复合吸声结构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单层微穿孔板吸声结构,添加多孔材料后的复合吸声结构吸声性能显著提高;将多孔材料紧贴微穿孔板安装,或选择较厚的、流阻率较高的多孔材料,均可有效提高复合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多孔材料与腔壁间空气层对改善中、低频吸声性能有良好作用;多孔材料与微穿孔板间空气层会降低高频吸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 多孔材料 复合吸声结构 吸声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穷大周期加筋微穿孔板结构振动响应及吸声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晓明 周海安 梅玉林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4-211,共8页
研究在平面声波斜入射情况下,无穷大双周期加筋的微穿孔薄板结构的振动响应及吸声性能。首先在马大猷和Takahashi微穿孔板声学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微穿孔加筋薄板结构振动的半解析模型;然后应用傅里叶变换及空间波数分析方法,将周期加筋... 研究在平面声波斜入射情况下,无穷大双周期加筋的微穿孔薄板结构的振动响应及吸声性能。首先在马大猷和Takahashi微穿孔板声学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微穿孔加筋薄板结构振动的半解析模型;然后应用傅里叶变换及空间波数分析方法,将周期加筋微穿孔薄板的振动位移及辐射声压表示为频域内波数的分量迭加形式;最后通过对波数分量进行求解,并利用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双周期加筋的微穿孔薄板的振动响应及吸声系数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薄板的弯曲振动在水中对吸声的影响较大,空气中仅对轻质穿孔板的低频吸声效果有一定影响;同时微穿孔率对周期加筋薄板吸声系数的影响明显,通过改变穿孔率和加筋周期等可有效地提高水中微穿孔薄板结构的吸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响应 穿孔 空间波数 吸声 加强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中的共振和反共振频率计算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宗茂 顾熙棠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1994年第1期13-17,共5页
双层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中的共振和反共振频率计算张宗茂,顾熙棠(宁波大学机械工程系)一、引言对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机理已有较系统的研究’‘I“””。单层做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可用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计算... 双层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中的共振和反共振频率计算张宗茂,顾熙棠(宁波大学机械工程系)一、引言对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机理已有较系统的研究’‘I“””。单层做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可用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计算公式求得,但双层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穿孔 吸声结构 结构设计 宽带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