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弱结构失稳变形及冲击倾向性变化特征分析
1
作者 魏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37,共6页
为了解决矿井开采过程中冲击煤岩体应力集中及能量积聚的问题,提出了人为改变煤岩体强度形成复合弱结构的概念,并根据软硬岩层强度比例、体积大小等因素引入了复合度K_(C),可以对复合弱结构应力集中大小及能量耗散程度进行判定。在此基... 为了解决矿井开采过程中冲击煤岩体应力集中及能量积聚的问题,提出了人为改变煤岩体强度形成复合弱结构的概念,并根据软硬岩层强度比例、体积大小等因素引入了复合度K_(C),可以对复合弱结构应力集中大小及能量耗散程度进行判定。在此基础上运用RFPA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具有不同复合度煤岩体的变形失稳特征及应力-应变曲线变化形式,并从煤岩体冲击倾向性判定角度对复合弱结构改变煤岩体冲击倾向性进行了相关探讨。结果表明:强度比例和体积大小是复合弱结构控制冲击能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复合弱结构破坏失稳过程中的弱化阶段是其耗散冲击能量的特有阶段,且耗散程度与复合度K_(C)的大小密切相关;复合度K_(C)不仅能够改变整体结构的裂缝发育程度、破坏形式及应力-应变曲线形态,而且与煤岩结构的最大集中应力、应力峰值位置及能量耗散程度成反比例关系;利用冲击倾向性判定准则中弹性能指数W_(ET)和冲击能指数K_(E)的曲线及面积变化特征验证了复合弱结构对冲击能量的耗散过程及控制作用,复合弱结构可以通过减小冲击煤岩体中储存弹性能比例,增加损失耗散能比例的方式对冲击能量的积聚与耗散程度进行控制,从而减弱煤岩体冲击倾向性,降低冲击能量释放程度及危险等级,达到防治冲击地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煤岩体 复合弱结构 应力-应变曲线 冲击倾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采动影响下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程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4-89,共6页
为解决马泰壕煤矿110工作面回风巷道受二次采动影响及原有支护难以维持巷道稳定性等问题,采用现场调研、工程地质分析以及钻孔窥视等方法,可知煤层顶底板多为软弱岩层遇水易软化变形、应力环境复杂以及原有支护与围岩无法有效耦合是巷... 为解决马泰壕煤矿110工作面回风巷道受二次采动影响及原有支护难以维持巷道稳定性等问题,采用现场调研、工程地质分析以及钻孔窥视等方法,可知煤层顶底板多为软弱岩层遇水易软化变形、应力环境复杂以及原有支护与围岩无法有效耦合是巷道围岩变形的主要原因。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108工作面及110工作面采动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高强高预应力让压锚索网支护优化方案,综合利用数值模拟和井下工业试验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方案支护系统能够与围岩有效耦合,充分发挥高预应力锚杆的主动支护效果,增强巷道围岩力学性质,使巷道支护效率大幅提高,表面位移降幅明显。建立了马泰壕煤矿110工作面回风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体系,为巷道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影响 巷道支护 复合弱结构 锚网索支护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