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式三相旋流分离器分离性能分析
1
作者 黄天成 王雨彤 +3 位作者 姚周坤 周思柱 龚俊霖 袁新梅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24,共8页
为提高旋流器的分离性能,设计了一种复合式三相旋流分离器。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3个主要结构参数对该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利用正交试验进行试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一级旋流腔长度和二级... 为提高旋流器的分离性能,设计了一种复合式三相旋流分离器。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3个主要结构参数对该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利用正交试验进行试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一级旋流腔长度和二级旋流腔插入深度的增加,复合旋流器的总分离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上锥角的增大,总分离效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分析得到旋流器对应的最佳结构尺寸为:一级旋流腔长度为90 mm,二级旋流腔插入深度为20 mm,上锥角为0°;3个结构参数对旋流分离器分离效率的影响权重排序为二级旋流器腔插入深度>一级旋流腔长度>上锥角大小。研究结果可为旋流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三相旋流分离器 结构尺寸 旋流腔插入深度 旋流腔长度 上锥角 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容器内旋流喷头除砂过程数值分析
2
作者 武晓建 宋健斐 +1 位作者 陈建义 刘博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129,共8页
为探究旋流喷头除砂过程容器内流场分布特性及流场对除砂能力的影响规律,采用RSM和DPM模型对密闭容器内部流场和颗粒运动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压降从20 kPa增大到45 kPa时,容器内部旋流稳定性逐渐增强,容器中心颗粒质量分... 为探究旋流喷头除砂过程容器内流场分布特性及流场对除砂能力的影响规律,采用RSM和DPM模型对密闭容器内部流场和颗粒运动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压降从20 kPa增大到45 kPa时,容器内部旋流稳定性逐渐增强,容器中心颗粒质量分数不断增大,逃逸颗粒中大颗粒质量分数逐步增大;压降从45 kPa增大到100 kPa时,旋流稳定性减弱,逃逸颗粒中大颗粒质量分数小幅度下降,压降为45 kPa时旋流喷头能够以较低的能耗实现最佳的除砂效果。在旋流喷头中心管下端添加挡板可以有效减弱下游旋流切向速度,对旋流稳定性和轴向速度影响较小,有效提高了喷头对大颗粒的清除效率;挡板间隙h=15 mm时相比h=5 mm时整体旋流切向速度更小,对大颗粒的清除效果更高。喷头安装高度从100 mm下降到50 mm的过程中,喷头下方切向速度增大,喷头对大颗粒的清除能力减弱;安装高度为25 mm时喷头足够接近容器底部,中心轴向速度增大,喷头对大颗粒的清除能力激增。所得结论可为旋流喷头的操作参数、结构优化及安装位置确定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容器除砂 旋流喷头 水力冲砂 三相分离器 DPM模型 挡板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的技术改进及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韩洪军 高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25-226,共2页
对啤酒废水采用外循环厌氧工艺与好氧工艺联合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中试研究,外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各项参数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为厌氧技术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技术方法和解决途径,对啤酒废水厌氧处理的发展和实践... 对啤酒废水采用外循环厌氧工艺与好氧工艺联合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中试研究,外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各项参数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为厌氧技术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技术方法和解决途径,对啤酒废水厌氧处理的发展和实践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对相关的高浓度废水处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废水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 旋流配水装置 小间距斜板三相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