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素体不锈钢表面Co-Mn复合尖晶石涂层元素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童伟 王伟强 +1 位作者 李云逸 宋建丽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1,共5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环境友好、转化效率高而成为近年来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连接体是SOFC关键组成部分,其中铁素体不锈钢(FSS)因具有良好的热膨胀系数以及导电导热性成为较为理想的SOFC连接体材料。但是在SOFC长期服役过程中,...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环境友好、转化效率高而成为近年来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连接体是SOFC关键组成部分,其中铁素体不锈钢(FSS)因具有良好的热膨胀系数以及导电导热性成为较为理想的SOFC连接体材料。但是在SOFC长期服役过程中,FSS面临高温氧化以及“阴极Cr中毒”等现象,使得SOFC性能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常在其表面制备保护涂层。其中Co-Mn复合尖晶石涂层因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被普遍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FSS表面保护涂层。简要介绍铁素体不锈钢表面Co-Mn复合尖晶石涂层的种类、制备工艺及性能,并重点对其元素掺杂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未来高性能Co-Mn尖晶石涂层的制备提供新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C连接体 铁素体不锈钢 Co-Mn复合尖晶石涂层 元素掺杂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组成对多微孔方镁石-镁铁铝复合尖晶石陶瓷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茜琳 鄢文 +1 位作者 王晓 李亚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72-2679,共8页
利用原位分解合成法,以轻烧MgO、Fe2O3和Al(OH)3为原料,成功制备了多微孔方镁石-镁铁铝复合尖晶石陶瓷,并研究原料组成对其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理论镁铁铝复合尖晶石含量为0%(质量分数,下同)时,试样中颈部连接形成较... 利用原位分解合成法,以轻烧MgO、Fe2O3和Al(OH)3为原料,成功制备了多微孔方镁石-镁铁铝复合尖晶石陶瓷,并研究原料组成对其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理论镁铁铝复合尖晶石含量为0%(质量分数,下同)时,试样中颈部连接形成较少,耐压强度较低;当理论镁铁铝复合尖晶石含量为4%~16%时,试样中生成的液相量增多,物质运输速率加大,形成的颈部连接较多,耐压强度较高;当理论镁铁铝复合尖晶石含量为24%时,试样中镁铁铝复合尖晶石生成带来的体积膨胀增多,增大颗粒间距,颈部连接的形成减少,试样的耐压强度减小。同时,当理论镁铁铝复合尖晶石含量为12%~16%时,多微孔方镁石-镁铁铝复合尖晶石陶瓷具有较高的显气孔率(22.3%~24.6%)、较低的体积密度(2.75~2.80 g/cm^(3))和较高的耐压强度(100.6~123.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微孔陶瓷 方镁石-镁铁铝复合尖晶石 原料组成 原位分解合成法 显微结构 耐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燃料对水泥窑用方镁石-复合尖晶石材料的侵蚀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树江 刘耀闻 +3 位作者 李国华 张国栋 郝明选 袁林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164,共4页
为了解采用可燃性废弃物作为替代燃料煅烧水泥熟料时产生的气氛对水泥窑烧成带用方镁石-复合尖晶石砖的侵蚀情况,首先进行了化学试剂V2O5分别与高纯镁砂和镁铝尖晶石砂在1 500℃下的反应试验;然后以高纯镁砂、高铁镁砂、铁铝尖晶石砂为... 为了解采用可燃性废弃物作为替代燃料煅烧水泥熟料时产生的气氛对水泥窑烧成带用方镁石-复合尖晶石砖的侵蚀情况,首先进行了化学试剂V2O5分别与高纯镁砂和镁铝尖晶石砂在1 500℃下的反应试验;然后以高纯镁砂、高铁镁砂、铁铝尖晶石砂为原料,于1 600℃烧成制备了方镁石-复合尖晶石坩埚试样,按水泥熟料、橡胶轮胎、石油焦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25%、25%配成侵蚀介质,采用静态坩埚法进行了替代燃料对方镁石-复合尖晶石材料的侵蚀试验(1 450℃保温3 h)。利用XRD检测了试样的物相组成,采用SEM观察和分析了气氛侵蚀后试样的显微形貌。结果表明:1)V2O5与MA中的Mg O反应产生刚玉相和钒酸镁,破坏了尖晶石结构,并伴随较大的体积膨胀而破坏了砖的结构。因此,在水泥窑使用替代燃料的情况下,方镁石-复合尖晶石砖中不适合加入镁铝尖晶石。2)替代燃料燃烧产生的SO3、V2O5等酸性气体沿着气孔和晶界向砖内扩散,在气孔和晶界处聚集,与方镁石-复合尖晶石材料中的Ca O、Mg O反应生成Ca3(VO4)2、Mg3(VO4)2、Ca SO4、Mg SO4,产生体积效应,不利于材料的稳定;另外还与水泥熟料中的C2S反应生成Ca SO4和低熔点相,不利于窑皮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镁石-复合尖晶石 水泥窑 烧成带 水泥熟料 可燃性废弃物 侵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素体合金表面复合尖晶石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于鸿莉 杨宏昊 +3 位作者 马张博 张原硕 杨雯 李永堂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45-152,共8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具有清洁、高效等优点而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研究。连接体是研究SOFC的关键组件之一,近年来研究最多的SOFC连接体材料是铁素体不锈钢,其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具有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匹配性好等优点。但“阴...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具有清洁、高效等优点而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研究。连接体是研究SOFC的关键组件之一,近年来研究最多的SOFC连接体材料是铁素体不锈钢,其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具有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匹配性好等优点。但“阴极铬中毒”、高温导电性和抗氧化性差等问题又限制了这一材料的应用,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在表面制备保护涂层,如活性元素氧化物涂层、稀土钙钛矿涂层、复合尖晶石涂层等,其中复合尖晶石涂层被普遍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SOFC连接体涂层。关于复合尖晶石涂层的性能及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分、制备工艺和连接体三个方面。在成分方面,对比研究电导率、热膨胀系数、面比电阻和氧化速率常数等参数发现,Cu-Mn尖晶石涂层的电导率最高,而Co-Mn尖晶石的综合性能最好。还可以通过在尖晶石晶体中掺杂铜、铁来提高涂层的电导率,在涂层中掺杂活性元素及其氧化物来降低面比电阻、提高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在制备工艺方面,电泳沉积、磁控溅射等方法所制备的涂层均匀致密,能很好地黏附在基体表面,涂层性能优越。在连接体方面,凹面少、表面平整的连接体所制备的涂层性能更加稳定。本文详尽地归纳了近年来关于SOFC连接体的复合尖晶石保护涂层的研究,从成分、制备工艺和连接体三个方面讨论了涂层的优化方法,并指明了研究趋势,可以为推动金属连接体的工业化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铁素体不锈钢 复合尖晶石涂层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烧MgO粉加入量对镁铁铝复合尖晶石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彦惠 陈树江 +1 位作者 李国华 田琳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4-287,共4页
为寻求一种替代镁铬砖的无铬耐火材料,选用轻烧MgO粉、氢氧化铁、活性氧化铝为主原料,外加石墨,制得Φ20mm×10mm的试样,在空气气氛中于1550℃保温6h烧成。研究轻烧MgO粉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8%、20%和30%)对镁铁铝复合尖晶石合成... 为寻求一种替代镁铬砖的无铬耐火材料,选用轻烧MgO粉、氢氧化铁、活性氧化铝为主原料,外加石墨,制得Φ20mm×10mm的试样,在空气气氛中于1550℃保温6h烧成。研究轻烧MgO粉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8%、20%和30%)对镁铁铝复合尖晶石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8%(w)轻烧MgO粉的试样中存在刚玉相、深色的铁铝尖晶石相和浅色的镁铁铝复合尖晶石相;加入20%(w)轻烧MgO粉的试样中存在镁铁铝复合尖晶石单一物相,且晶粒发育成熟,晶界完整;加入30%(w)轻烧MgO粉的试样中存在浅灰色和亮白色两种镁铁铝复合尖晶石相,且浅灰色的镁铁铝复合尖晶石中镁的固溶度较亮白色的高,铁的固溶度低;试样的晶面间距随着镁固溶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铝复合尖晶石 轻烧MgO粉 物相组成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熔镁铝尖晶石和轻烧镁粉对合成镁铁铝系复合尖晶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彦惠 陈树江 +1 位作者 李国华 田琳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33-2237,共5页
本文研究电熔镁铝尖晶石和轻烧镁粉对合成镁铁铝复合尖晶石的影响。电熔镁铝尖晶石和轻烧镁粉分别与氢氧化铁、活性氧化铝混合均匀制得Ф20 mm×10 mm的试样,在空气气氛烧结条件下,于1550℃×6 h高温烧成。采用XRD、SEM和EDS等... 本文研究电熔镁铝尖晶石和轻烧镁粉对合成镁铁铝复合尖晶石的影响。电熔镁铝尖晶石和轻烧镁粉分别与氢氧化铁、活性氧化铝混合均匀制得Ф20 mm×10 mm的试样,在空气气氛烧结条件下,于1550℃×6 h高温烧成。采用XRD、SEM和EDS等手段对烧后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电熔镁铝尖晶石的试样中存在刚玉相、赤铁矿、铁铝尖晶石相和镁铁铝复合尖晶石相四种矿物相,镁铁铝复合尖晶石的化学式为Mg_(7.96)Al_(15.31)Fe_(0.68)O_(32);加入轻烧镁粉的试样中存在刚玉相、铁铝尖晶石相和镁铁铝复合尖晶石相三种矿物相,镁铁铝复合尖晶石的化学式为Al_(15.71)Mg_(3.35)Fe_(4.94)O_(32);加入电熔镁铝尖晶石的试样中铁铝尖晶石的晶粒尺寸和镁铁铝复合尖晶石相差无几,加入轻烧镁粉的试样中铁铝尖晶石的晶粒尺寸明显大于镁铁铝复合尖晶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铝复合尖晶石 铁铝尖晶石 物相组成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铬复合尖晶石砖挂渣性研究
7
作者 黄育飞 王战民 +2 位作者 吴秀珍 王波 韦红波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8年第2期58-62,共5页
研究了挥发窑用镁铝铬复合尖晶石砖的抗渣性,探讨了窑料的高温熔融性以及挂渣性。研究发现:1 400℃时镁铝铬复合尖晶石砖的抗渣侵蚀能力较差,而1 250℃时较好;适当调整浸出渣铝、硅、铁等的含量,可提高砖的挂渣性;高铁出窑渣可取代铁屑... 研究了挥发窑用镁铝铬复合尖晶石砖的抗渣性,探讨了窑料的高温熔融性以及挂渣性。研究发现:1 400℃时镁铝铬复合尖晶石砖的抗渣侵蚀能力较差,而1 250℃时较好;适当调整浸出渣铝、硅、铁等的含量,可提高砖的挂渣性;高铁出窑渣可取代铁屑作为添加剂,实现资源再利用并降低成本。本研究为提升挥发窑挂渣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铬复合尖晶石 挥发窑 渣型 挂渣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气氛对合成镁铁铝系复合尖晶石的影响
8
作者 王彦惠 陈树江 孙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755-3758,3765,共5页
以电熔镁砂、活性氧化铝、氧化铁和石墨作为原料,按质量比24∶61∶10∶5进行配料,制得φ20 mm×10 mm的试样,在空气气氛、还原气氛(埋碳)、氮气气氛三种不同烧结气氛条件下,1550℃×3 h高温处理。采用XRD、SEM、EDS等手段对烧... 以电熔镁砂、活性氧化铝、氧化铁和石墨作为原料,按质量比24∶61∶10∶5进行配料,制得φ20 mm×10 mm的试样,在空气气氛、还原气氛(埋碳)、氮气气氛三种不同烧结气氛条件下,1550℃×3 h高温处理。采用XRD、SEM、EDS等手段对烧后试样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烧结条件下,都合成了铁含量不同的镁铁铝复合尖晶石;在还原气氛烧结条件下,试样中镁铁铝复合尖晶石相中铁是+2价的,在空气气氛和N_2气氛烧结条件下,试样中镁铁铝复合尖晶石相中铁是+3价的;试样的晶面间距随铁固溶量的增加而增大;还原气氛烧结条件相比其他两种烧结气氛,晶粒尺寸大且合成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气氛 镁铁铝复合尖晶石 物相组成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法合成镁铁铝复合尖晶石
9
作者 李国华 李国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2-765,共4页
以氢氧化铁、活性氧化铝和轻烧镁粉为原料,外加3%石墨,按质量比37∶36∶27进行配料,制得φ20 mm×10 mm的试样,经1550℃保温3 h和6 h高温烧成。采用XRD、SEM和EDS等手段对烧后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XRD... 以氢氧化铁、活性氧化铝和轻烧镁粉为原料,外加3%石墨,按质量比37∶36∶27进行配料,制得φ20 mm×10 mm的试样,经1550℃保温3 h和6 h高温烧成。采用XRD、SEM和EDS等手段对烧后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XRD物相分析,保温3 h的试样中物相组成为镁铁铝复合尖晶石相、刚玉相和铁铝尖晶石相三相;保温6 h的试样中存在两种矿物相Mg_(8.13)Al_(14.75)Fe_(1.13)O_(32)和Al_(15.44)Fe_(6.16)Mg_(2.32)O_(32);XRD精修处理后,保温6 h的试样中两种镁铁铝复合尖晶石的结构分别为(Mg_(0.23)Fe_(0.54)^(2+)Fe_(0.06)^(3+)Al_(0.17))^(Ⅳ)(Mg_(0.03)Fe_(0.065)^(2+)Fe_(0.02)^(3+)Al_(0.88))^(Ⅵ)O_(4.000)和(Mg_(0.708)Fe_(0.056)Al_(0.237))^(Ⅳ)(Mg_(0.154)Fe_(0.0425)Al_(0.8035))^(Ⅵ)O_(4.000);通过SEM和EDS微观结构分析,保温3 h的试样由深灰色的FeO·Al_2O_3和浅灰色的镁铁铝复合尖晶石两种物质组成;保温6 h的试样中FeO·Al_2O_3和MgO·Al_2O_3互相扩散,生成两种镁铁铝复合尖晶石,一种呈灰色Mg含量低、Fe含量高,另一种呈亮白色Mg含量高、Fe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铝复合尖晶石 精修 物相分析 显微结构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_(1-x)(Li,Ti)_xCo_2O_4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表征与催化性能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坚 赵震 +2 位作者 徐春明 王虹 段爱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06-1310,共5页
用柠檬酸配位燃烧法合成了Mn1-x(Li,Ti)xCo2O4系列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使用FTIR和XRD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技术对这些催化剂在模拟柴油机尾气条件下进行同时消除NOx和柴油碳黑反应的活性评价。结... 用柠檬酸配位燃烧法合成了Mn1-x(Li,Ti)xCo2O4系列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使用FTIR和XRD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技术对这些催化剂在模拟柴油机尾气条件下进行同时消除NOx和柴油碳黑反应的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掺杂Li或Ti后的Mn1-x(Li,Ti)xCo2O4系列催化剂仍然保持了完整的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结构,这些催化剂对同时消除柴油机尾气中的碳黑颗粒和NOx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其中Li或Ti的掺杂量为x=0.05较佳,结合碳黑燃烧与NOx还原总的催化效果,Mn0.95Li0.05Co2O4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复合氧化物 催化剂 碳黑 同时消除 氮氧化物(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Ni_xCo_(1-x)CoAlO_4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及其催化分解N_2O性能(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海杰 王建 徐秀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7,共7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组NixCo1-xCoAlO4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并采用表面润湿浸渍K2CO3溶液进行了K掺杂改性,用于有氧气氛下的N2O催化分解反应。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组NixCo1-xCoAlO4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并采用表面润湿浸渍K2CO3溶液进行了K掺杂改性,用于有氧气氛下的N2O催化分解反应。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组成、母液pH值、K负载量等制备参数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液pH值为3、K/(Ni+Co)物质的量比为0.1的K/Ni0.15Co0.85CoAlO4催化剂具有较高的N2O分解活性,450℃N2O可完全分解。助剂K的加入弱化了催化剂表面金属氧键,提高了催化剂的还原性、催化活性和抗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分解 NixCo1-xCoAlO4 溶胶-凝胶法 尖晶石复合氧化物 钾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Fe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分解N_2O(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鸣 窦喆 徐秀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9-734,共6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n-Fe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有氧气氛中N2O的分解反应;考察了复合氧化物的组成、焙烧温度及K改性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并用氮气吸附、XRD和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Fe尖晶石型复合氧...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n-Fe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有氧气氛中N2O的分解反应;考察了复合氧化物的组成、焙烧温度及K改性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并用氮气吸附、XRD和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Fe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具有良好的催化N2O分解的活性;在优化出的Zn0.8Fe0.2Fe2O4-400催化剂上500℃下连续反应10 h时,有氧无水和有氧有水条件下N2O转化率分别达到63.5%和22.2%。K改性Zn-Fe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的催化活性均不及纯Zn-Fe氧化物,这是由于K改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显著降低,而且K粒子迁移至催化剂表面,抑制了FeOx的还原和表面氧物种的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 催化分解 Zn-Fe尖晶石复合氧化物 焙烧温度 K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尖晶石LiMn_2O_4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崔永丽 徐坤 +4 位作者 袁铮 谢仁箭 朱光林 庄全超 强颖怀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6,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还原氧化石墨法制备尖晶石LiMn2O4纳米晶和石墨烯纳米片,并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石墨烯/尖晶石LiMn2O4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SEM、AFM等对其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CV、充放电、EIS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还原氧化石墨法制备尖晶石LiMn2O4纳米晶和石墨烯纳米片,并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石墨烯/尖晶石LiMn2O4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SEM、AFM等对其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CV、充放电、EIS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电极过程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纳米LiMn2O4电极材料及其石墨烯掺杂纳米复合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7.16 mAh.g-1,124.30 mAh.g-1,循环100周后,对应容量保持率为74.31%和96.66%,石墨烯可显著改善尖晶石LiMn2O4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归结于其良好的导电性。纳米复合材料EIS上感抗的产生与半导体尖晶石LiMn2O4不均匀地分布在石墨烯膜表面所造成局域浓差有关,并提出了感抗产生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石墨烯 尖晶石LiMn2O4纳米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电化学阻抗谱 感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修饰的Cu_(1.5)Mn_(1.5)O_(4)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对CO氧化的协同催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若琳 张斯然 +2 位作者 安康 宋鹏飞 刘源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9-808,共10页
铜锰复合氧化物是常用的氧化反应催化剂,一般认为铜锰尖晶石是活性组分;同时氧化铜和氧化锰也具有催化活性,但性能较差。研究表明,发现Cu_(1.5)Mn_(1.5)O_(4)和CuO的协同效应能促进CO的催化氧化。催化剂以柠檬酸络合法制备,采用氮气吸附... 铜锰复合氧化物是常用的氧化反应催化剂,一般认为铜锰尖晶石是活性组分;同时氧化铜和氧化锰也具有催化活性,但性能较差。研究表明,发现Cu_(1.5)Mn_(1.5)O_(4)和CuO的协同效应能促进CO的催化氧化。催化剂以柠檬酸络合法制备,采用氮气吸附-脱附、XRD、H_(2)-TPR、TEM、CO-TPD和O_(2)-TPD等手段对系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对CO氧化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uO修饰的Cu_(1.5)Mn_(1.5)O_(4)具有最好的催化性能和最高的单位表面活性(以单位表面积CO转化率计),表明CuO与Cu_(1.5)Mn_(1.5)O_(4)存在协同作用。认为协同作用源自CuO活化的O_(2)和Cu_(1.5)Mn_(1.5)O_(4)活化的CO结合生成CO_(2)提高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复合氧化物 氧化铜 协同效应 催化氧化 氧化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尖晶石复合正极材料LiNi_(0.25)Mn_(0.75)O_(2.25)的制备与性能
15
作者 高彦涌 刘云建 +1 位作者 郭长庆 窦爱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831-2836,共6页
以共沉淀法制备Ni0.25Mn0.75(OH)2,并以Ni0.25Mn0.75O2.25(OH)2为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与Li2CO3烧结制备LiNi0.25Mn0.75O2.25。利用X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不同温度下制备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 以共沉淀法制备Ni0.25Mn0.75(OH)2,并以Ni0.25Mn0.75O2.25(OH)2为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与Li2CO3烧结制备LiNi0.25Mn0.75O2.25。利用X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不同温度下制备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LiNi0.25Mn0.75O2.25均具备层状和尖晶石型结构。800℃下制备的样品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2.0-4.8 V电压范围内,该样品在0.1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250 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90.9%,循环5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达到95.9%,10C放电比容量达到69 mA·h/g。800℃下制备的样品具有最小的电荷转移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层状-尖晶石复合正极材料 库仑效率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熔渣对镁铝尖晶石质耐火材料的侵蚀机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曹雨后 李红霞 +1 位作者 徐恩霞 王刚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2,共4页
为了实现水煤浆气化炉炉衬材料的无铬化,研究开发合适的耐火材料代替水煤浆气化炉用高铬砖,以尖晶石骨料及细粉、α-Al_2O_3微粉和轻烧Mg O微粉为原料,于1 600℃保温5 h烧成,制备了φ50 mm×40 mm、内孔为φ25 mm×25 mm的镁铝... 为了实现水煤浆气化炉炉衬材料的无铬化,研究开发合适的耐火材料代替水煤浆气化炉用高铬砖,以尖晶石骨料及细粉、α-Al_2O_3微粉和轻烧Mg O微粉为原料,于1 600℃保温5 h烧成,制备了φ50 mm×40 mm、内孔为φ25 mm×25 mm的镁铝尖晶石质坩埚试样。采用静态坩埚法,借助XRD、SEM+EDS研究了高温煤熔渣对试样的侵蚀行为。结果表明:1)侵蚀后的镁铝尖晶石材料结构疏松,出现较明显的裂纹,煤熔渣完全渗入试样内部。2)经煤熔渣侵蚀后的镁铝尖晶石材料,物相组成发生变化,除原有的镁铝尖晶石外,还有新物相镁铁铝复合尖晶石相存在。3)煤熔渣对镁铝尖晶石材料的侵蚀机制是物理渗透为主,化学熔蚀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尖晶石 煤熔渣 镁铁铝复合尖晶石 侵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下尖晶石型氧化物ZnFe_2O_4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牛玉 李福颖 +3 位作者 逯露 侴晓玉 于庆勇 徐占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8,共4页
A spinel-type oxides ZnFe2O4 photo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citric acid complex method,and characterized with XRD,TG-DTA,FT-IR,TEM techniques.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degradation of C3H2... A spinel-type oxides ZnFe2O4 photo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citric acid complex method,and characterized with XRD,TG-DTA,FT-IR,TEM techniques.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degradation of C3H22N6O6S2Na2 by artificial visible Ligh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ZnFe2O4 is stable,und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he degradation rate of C3H22N6O6S2 is over 90% in 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复合氧化物ZnFe2O4 可见光 降解 刚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MnCo_2O_4催化剂的制备及SCR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戎丽 童华 徐仲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8-71,共4页
用柠檬酸配位燃烧法制备了尖晶石复合金属氧化物MnCo2O4,使用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红外分析仪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查了该催化剂的催化氧化、还原NO的性能以及SO2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nCo2O4催化剂呈现典型... 用柠檬酸配位燃烧法制备了尖晶石复合金属氧化物MnCo2O4,使用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红外分析仪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查了该催化剂的催化氧化、还原NO的性能以及SO2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nCo2O4催化剂呈现典型的尖晶石结构,在300℃,空速20000h-1时,NO氧化率可以达到30%,而NH3催化还原NO的效率可达99.5%,但SO2对其还原性能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复合金属氧化物 SCR NO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预合成刚玉-尖晶石微粉在钢包浇注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柯占龙 张锦化 +3 位作者 陈彩莲 刘学新 王景然 柯昌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7-282,共6页
在对比研究1 200 ℃低温预合成刚玉-尖晶石复合微粉、活性α-Al2O3微粉流变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刚玉-尖晶石复合微粉对钢包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刚玉-尖晶石复合微粉悬浮液与α-Al2O3微粉悬浮液类似,均呈假塑性流体特性;分散剂WSM ... 在对比研究1 200 ℃低温预合成刚玉-尖晶石复合微粉、活性α-Al2O3微粉流变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刚玉-尖晶石复合微粉对钢包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刚玉-尖晶石复合微粉悬浮液与α-Al2O3微粉悬浮液类似,均呈假塑性流体特性;分散剂WSM - R1的加入可显著降低刚玉-尖晶石微粉悬浮液的黏度;刚玉-尖晶石微粉可部分或全部取代α-Al2O3微粉作为浇注料基质的主要配料组成,以该微粉配制的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及体积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较好的抗熔渣侵蚀和抗熔渣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玉-尖晶石复合微粉 流变性 钢包浇注料 抗热震性 抗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原位合成富锂层状相/尖晶石/碳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陆地 郑春满 +2 位作者 陈宇方 李宇杰 张红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84-1690,共7页
通过酚醛树酯包覆和碳热反应在富锂正极材料表面原位构建碳和尖晶石双壳保护结构,对这种核壳结构的正极材料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尖晶石相为材料提供了三维锂离子迁移通道,碳包覆层显著提高了正极材料... 通过酚醛树酯包覆和碳热反应在富锂正极材料表面原位构建碳和尖晶石双壳保护结构,对这种核壳结构的正极材料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尖晶石相为材料提供了三维锂离子迁移通道,碳包覆层显著提高了正极材料的电子电导率,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极大降低了材料的电化学阻抗,提升了材料的放电比容量,这种多壳层结构正极材料还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在5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35.1 m 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正极材料 尖晶石层状复合正极 碳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