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羟基丁酸-戊酸共聚物/生物活性玻璃复合多孔支架材料 被引量:11
1
作者 任耀彬 郑裕东 +2 位作者 王迎军 陈晓峰 吴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6-199,共4页
研究了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复合型羟基丁酸 -戊酸共聚物 /溶胶 -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多孔支架材料 ,采用溶液浇注沥滤法制备了任意形状的三维连通多孔结构支架 ,并进行三维结构表征和显微形貌观察 ;通过对成型条件的调节 ,可控制支架的孔径和... 研究了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复合型羟基丁酸 -戊酸共聚物 /溶胶 -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多孔支架材料 ,采用溶液浇注沥滤法制备了任意形状的三维连通多孔结构支架 ,并进行三维结构表征和显微形貌观察 ;通过对成型条件的调节 ,可控制支架的孔径和孔隙率 ;在模拟生理体液中进行复合支架材料的生物活性测试。研究表明 ,通过控制致孔剂用量、尺寸大小和分散 ,得到的支架材料呈三维连通开孔结构 ,且孔隙分布均匀、孔隙率达 90 %以上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羟基丁酸 -戊酸共聚物与生物活性玻璃良好相容 ,后者粘附在支架孔壁上 ;支架在模拟生理体液中浸泡后发现生物活性玻璃表面有羟基碳酸磷灰石多晶体生成 ,表明复合支架仍保持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羟基丁酸-戊酸共聚物 生物活性玻璃 复合多孔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乙酸/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8
2
作者 黄艳霞 陈楚 +1 位作者 任杰 任天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9-632,共4页
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MHA)复合多孔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主要包含以下步骤:首先通过室温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然后通过L-丙交酯在二甲苯溶液中聚合接枝纳米羟基磷灰石得到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最后... 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MHA)复合多孔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主要包含以下步骤:首先通过室温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然后通过L-丙交酯在二甲苯溶液中聚合接枝纳米羟基磷灰石得到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最后通过改进的热致相分离两步初化法制备PLGA/ MHA复合多孔支架。X射线衍射仪(XRD)显示纳米羟基磷灰石合成成功,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显示其为半径为30~50nm的球形,红外光谱显示聚乳酸成功的接枝到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改进的热致相分离两步初化法制备的PLGA/MHA复合多孔支架的孔径在100~45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 复合多孔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纳米生物玻璃复合多孔支架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轩肖娜 朱海霖 陈建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6-231,共6页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丝素蛋白(SF)/纳米生物玻璃(NBG)复合多孔支架材料。并用XRD、FT-IR、SEM等对SF/NBG复合支架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结果表明,SF/NBG复合多孔支架孔连通性较好,孔径为150~300μm,孔隙率为80.6%~90.3%;同时NBG的...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丝素蛋白(SF)/纳米生物玻璃(NBG)复合多孔支架材料。并用XRD、FT-IR、SEM等对SF/NBG复合支架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结果表明,SF/NBG复合多孔支架孔连通性较好,孔径为150~300μm,孔隙率为80.6%~90.3%;同时NBG的加入促进了复合多孔支架中SF的构象部分由无规卷曲向β-折叠转变。复合多孔支架抗压强度和抗压模量相比于纯SF多孔支架有较大提高。采用模拟体液浸泡实验研究了复合支架的体外生物活性,并用XRD、FT-IR和FESEM对试样表面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复合多孔支架经模拟体液浸泡7d后,表面沉积出类骨羟基磷灰石(HA)层,NBG的加入能加快复合多孔支架表面沉积类骨HA的速度。研究结果显示SF/NBG复合多孔支架材料有望作为生物活性良好的骨组织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纳米生物玻璃 复合多孔支架 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G/PHBV复合多孔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动物植入实验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晓凯 陈晓峰 +2 位作者 刘玮 于胜吉 张梅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本文研究了溶胶-凝胶生物玻璃 聚羟基烷酸脂(BG PHBV)复合多孔支架材料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并对植入动物体内的BG PHBV和羟基磷灰石 聚羟基烷酸脂(HA PHBV)两种材料的成骨情况进行了SEM跟踪测试。结果表明:在动物实验中,与HA PHBV... 本文研究了溶胶-凝胶生物玻璃 聚羟基烷酸脂(BG PHBV)复合多孔支架材料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并对植入动物体内的BG PHBV和羟基磷灰石 聚羟基烷酸脂(HA PHBV)两种材料的成骨情况进行了SEM跟踪测试。结果表明:在动物实验中,与HA PHBV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相对照,BG PHBV植入后,新生骨形成时间早,骨修复完成时间早,降解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生物玻璃/聚羟基烷酸脂 复合多孔支架材料 成骨细胞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诱导分化的兔BMSCs复合左旋聚乳酸\β-磷酸三钙多孔支架材料体外研究实验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康 王大平 +6 位作者 熊建义 朱伟民 刘建全 雷鸣 许蕴 张晓丽 刘弼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3-547,共5页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rBMSCs经TGF-β1诱导分化的软骨细胞复合左旋聚乳酸\β-磷酸三钙(PLLA\β-TCP)多孔支架材料体外构建仿生人工软骨。方法低温挤出成形法制备成PLLA\β-TCP复合多孔支架材料,体外分离、培养rBMSCs至第3代,利用含有TGF-β...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rBMSCs经TGF-β1诱导分化的软骨细胞复合左旋聚乳酸\β-磷酸三钙(PLLA\β-TCP)多孔支架材料体外构建仿生人工软骨。方法低温挤出成形法制备成PLLA\β-TCP复合多孔支架材料,体外分离、培养rBMSCs至第3代,利用含有TGF-β1特殊诱导系统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诱导14d后用甲苯胺蓝染色及II型胶原免疫组化进行鉴定后与PLLA\β-TCP多孔支架材料体外复合培养,并取第7、14、21d细胞复合材料进行电镜扫描观察细胞贴附、生长、增殖状况,同时消化收集贴附支架第7、14、21d的细胞,行RT-PCR检测分化软骨细胞相关基因aggrecan、Col2A1在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bolt检测II型胶原蛋白的分泌情况。结果 rBMSCs经诱导后向软骨细胞分化,甲苯胺蓝染色见分化软骨细胞分泌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电镜扫描见分化细胞在支架材料分布均匀,黏附良好;RT-PCR及Western-bolt检测示7、14、21daggrecan、Col2A1在mRNA水平、II型胶原蛋白均有不同程度表达。结论利用含有TGF-β1特殊诱导系统诱导rBMSCs分化的软骨细胞复合到PLLA\β-TCP多孔支架材料上,细胞生长良好,并能正常分泌软骨细胞特异细胞外基质,体外成功构建了组织工程软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诱导 复合多孔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氨制孔制备聚乳酸(PLLA)/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骨修复多孔支架材料
6
作者 王科锋 唐小红 +2 位作者 许秀娟 康云清 尹光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8-71,共4页
采用混合溶剂(氯仿,丙酮)溶解后的聚乳酸(PLLA)与β磷酸三钙(β-TCP)、制孔剂碳酸氢氨(NH4HCO3)复合,冷冻干燥成型制备聚乳酸/β磷酸三钙多孔复合支架材料。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比例的混合溶剂在-10℃间体积收缩干燥制备... 采用混合溶剂(氯仿,丙酮)溶解后的聚乳酸(PLLA)与β磷酸三钙(β-TCP)、制孔剂碳酸氢氨(NH4HCO3)复合,冷冻干燥成型制备聚乳酸/β磷酸三钙多孔复合支架材料。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比例的混合溶剂在-10℃间体积收缩干燥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和力学强度,碳酸氢氨(粒径200~400μm)质量比为30%(wt),PLLA/β-TCP质量比为1:1时,制备的支架材料抗压强度5.6MPa,孔隙率66.3%,孔径200~400μm。得到理想的复合骨修复多孔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β磷酸三钙 复合多孔支架 碳酸氢氨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沉淀法制备CS/nHA多孔复合支架及其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汪阮峰 颜世峰 +1 位作者 胡圳 尹静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0-1088,共9页
通过原位沉淀法和冷冻相分离技术得到含有钙磷前驱体(Ca P)的初始多孔支架,利用多孔支架表面原位生成的壳聚糖(CS)膜减缓Na OH溶液中OH-离子的渗透速率,以达到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缓慢形成的目的,从而制得nHA分布均匀的CS/nHA多孔复合支... 通过原位沉淀法和冷冻相分离技术得到含有钙磷前驱体(Ca P)的初始多孔支架,利用多孔支架表面原位生成的壳聚糖(CS)膜减缓Na OH溶液中OH-离子的渗透速率,以达到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缓慢形成的目的,从而制得nHA分布均匀的CS/nHA多孔复合支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万能试验机研究复合支架的结构和性能,发现nHA为针状结构,长度为80~200 nm,宽度为20~50 nm.随着nHA含量的增加,复合支架的孔隙率下降,由(93. 8±3. 3)%降至(87. 7±3. 8)%,压缩强度则逐渐提高,由(0. 5±0. 09) MPa增加至(1. 5±0. 06) MPa.当复合支架中nHA质量分数为25%时,未发现nHA团聚现象,nHA均匀地分布于CS基体中.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推断,nHA与CS之间可能存在配位和氢键作用.细胞实验结果表明,CS/nHA多孔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在支架内部贴壁黏附生长. CS/nHA多孔复合支架有望在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沉淀法 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骨组织工程 多孔复合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发泡法制备PLLA/BCP多孔复合支架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琦 索进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32-36,共5页
用气体发泡法制备的聚乳酸(PLLA)多孔支架,力学性能通常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降低,且支架表面的疏水性限制着其在骨支架中的应用。通过共混PLLA与双相磷酸钙(BCP)陶瓷粉末,以碳酸氢铵(AB)作为致孔剂,采用气体发泡法制备了PLLA/BCP... 用气体发泡法制备的聚乳酸(PLLA)多孔支架,力学性能通常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降低,且支架表面的疏水性限制着其在骨支架中的应用。通过共混PLLA与双相磷酸钙(BCP)陶瓷粉末,以碳酸氢铵(AB)作为致孔剂,采用气体发泡法制备了PLLA/BCP多孔复合支架,分析了AB粒径对支架孔径的影响以及AB和BCP的含量对PLLA支架力学性能及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B粒径的增大,支架的孔径尺寸也相应增大;随着AB含量的增加,PLLA/BCP复合支架的孔隙率相应增大、力学性能呈下降趋势;BCP的加入对PLLA支架的孔隙率影响不大,随着BCP含量的增加,支架的力学性能和亲水性能整体上升。通过调节AB的粒径和含量、BCP的含量,控制支架材料的孔隙率(52.2%~82.1%)、力学性能(压缩强度0.52~1.24MPa)以及亲水性能,制备的PLLA/BCP多孔复合支架能更好地满足骨组织工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P PLLA/BCP多孔复合支架 气体发泡法 力学性能 亲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多孔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研究
9
作者 施咏毅 罗敏清 +2 位作者 毛丽 卢神州 Yong-yi Min-qing Shen-zhou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11,共5页
为了探讨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SF/HA)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骨缺损的修复,采用超声波凝胶干燥法制备了SF/HA复合材料;以脱胶茧丝为增强材料,水溶性淀粉为制孔剂,通过去离子水萃取法除去淀粉,制备了SF/HA多孔复合材料。对其孔... 为了探讨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SF/HA)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骨缺损的修复,采用超声波凝胶干燥法制备了SF/HA复合材料;以脱胶茧丝为增强材料,水溶性淀粉为制孔剂,通过去离子水萃取法除去淀粉,制备了SF/HA多孔复合材料。对其孔隙率及抗压强度进行测试,并将其植入兔股骨缺损处观察修复的情况。SF/HA多孔复合材料的孔隙率接近75%,孔径尺寸分布约从几微米到400μm,并且孔隙之间相互贯通,其抗压强度可达10 MPa以上,植入兔股骨缺损处未见引起骨组织明显的炎症反应及骨坏死,术后12周发现基本修复骨缺损部位,而空白对照组没有骨生成。SF/HA多孔复合材料可以满足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基本要求,用于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羟基磷灰石 多孔复合材料 修复骨缺损 Treatment BONE Defect Composites 兔股骨缺损 抗压强度 复合多孔支架材料 骨组织工程支架 法制备 孔隙率 水溶性淀粉 植入 增强材料 炎症反应 去离子水 凝胶干燥 基本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