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义复合堆积体组成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强 聂德新 +1 位作者 王维早 李树武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40,共6页
调查和分析了澜沧江乌弄龙水电站坝址区左岸高程21935m^22225m范围内分布的结义堆积体的物质组成表明,该堆积体为崩坡积堆积物、泥石流堆积物和阶地残留的砂卵石共同组成的复合堆积体,且自上至下呈多元结构特征.阐述了该复合堆积体的成... 调查和分析了澜沧江乌弄龙水电站坝址区左岸高程21935m^22225m范围内分布的结义堆积体的物质组成表明,该堆积体为崩坡积堆积物、泥石流堆积物和阶地残留的砂卵石共同组成的复合堆积体,且自上至下呈多元结构特征.阐述了该复合堆积体的成因.并认为堆积体下伏基岩台座的支撑和阻滑作用,使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组成 结构特征 成因分析 复合堆积体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复杂斜坡成因问题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传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三峡库区涉及移民工程规划建设的滑坡研究与防治已有近20年的历史,但三峡主库区尤其是巴东、巫山和奉节等地的滑坡地质成因问题仍没有解决。作者基于多年的地质考察与研究,采用"复合堆积体"概念描述三峡库区的复杂斜坡,它是... 三峡库区涉及移民工程规划建设的滑坡研究与防治已有近20年的历史,但三峡主库区尤其是巴东、巫山和奉节等地的滑坡地质成因问题仍没有解决。作者基于多年的地质考察与研究,采用"复合堆积体"概念描述三峡库区的复杂斜坡,它是基岩、古垮塌体、古崩滑体、现代崩滑体和第四纪沉积体等几种或全部的组合体。通过研究"复合堆积体"分布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滑坡空间分布、滑坡活动的时间分期和古崩滑体与古长江的关系,认为古川江和古峡江在奉节瞿塘峡约于45×104a~60×104a间实现两江东西贯通。形成统一的长江是一个重大自然地质事件,两江贯通导致分水岭顶部切蚀、溯源侵蚀和地下暗河或岩溶洞穴垮塌等三种地质作用异常强烈,是三峡江段大型复杂斜坡成生的主因,出现了一个复杂斜坡剧烈塑造期———形成"复合堆积体"。三峡工程建设与运行是一个新的重大人为地质事件,将使三峡水库岸坡进入一个剧烈再造期,"复合堆积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应引起工程界和学术界密切关注。最后,介绍了长江三峡河谷演化研究状况和长江形成的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复杂斜坡 复合堆积体 古川江和古峡江贯通 区域地球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