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与化学絮凝剂的复配及其应用 被引量:33
1
作者 靳慧霞 马放 +1 位作者 孟路 杨基先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5-109,共5页
通过实验考察F2–F6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分别与无机絮凝剂氯化铝、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复配使用处理泥浆废水絮凝条件和絮凝效果,并对水源水和工业废水中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F2–F6微生物... 通过实验考察F2–F6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分别与无机絮凝剂氯化铝、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复配使用处理泥浆废水絮凝条件和絮凝效果,并对水源水和工业废水中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F2–F6微生物絮凝剂与化学絮凝剂配合使用不仅获得了更好的净化效果,而且可大大降低絮凝剂的总投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 复配 絮凝率 泥浆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有乐 张宝茸 +1 位作者 范志明 侯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82,共4页
从几种样品中分离出了两株高产絮凝剂的根霉M9和M17,研究了其复配产生的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CMBF917的絮凝特性,并优化了其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絮凝条件。CMBF917为两菌分泌物,其具有投药量少、絮凝效果好、废水絮凝条件简易且成本低廉的... 从几种样品中分离出了两株高产絮凝剂的根霉M9和M17,研究了其复配产生的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CMBF917的絮凝特性,并优化了其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絮凝条件。CMBF917为两菌分泌物,其具有投药量少、絮凝效果好、废水絮凝条件简易且成本低廉的特点:投药量仅为0.1mL·L-1,无需调节废水pH,投加5mL·L-110%的助凝剂CaCl2即可使废水浊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2.11%和54.09%。通过絮凝可从废水中回收无毒无害的蛋白物质1.1g·L-1,其可用作动物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废水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生长周期中参数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杜宝山 张玉玲 +1 位作者 张兰英 姚军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8-142,共5页
研究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生长曲线变化在不同时期的pH值、基质-葡萄糖、硫酸铵含量、絮凝活性、产量变化、细胞絮凝效果变化等.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周期中,pH值基本不变;碳氮源变化显著,并存在相关性;进入稳定期后,60h时,絮凝活... 研究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生长曲线变化在不同时期的pH值、基质-葡萄糖、硫酸铵含量、絮凝活性、产量变化、细胞絮凝效果变化等.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周期中,pH值基本不变;碳氮源变化显著,并存在相关性;进入稳定期后,60h时,絮凝活性达到最大值97.35%,此后,絮凝活性数值下降,但不明显,絮凝剂产量最大值为3.02g/L;细胞絮凝效果与细胞生长呈正相关性.鉴定结果表明,3种单菌分别为Brevibacterium mcbrellneri,Burkholderia glumae,Cryptococcus albidus var aeri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微生物 絮凝剂产生菌 生长周期 参数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废水培养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有乐 张宝茸 +1 位作者 范志明 侯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59,共5页
研究了两株根霉M9和M17复配产生的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并优化了马铃薯淀粉废水对该复合菌的培养条件。该絮凝剂具有投加量少、絮凝效果和耐热性好的特点。马铃薯淀粉废水对该复合菌的较佳培养条件为:废水COD 1 600 mg/L,添加0... 研究了两株根霉M9和M17复配产生的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并优化了马铃薯淀粉废水对该复合菌的培养条件。该絮凝剂具有投加量少、絮凝效果和耐热性好的特点。马铃薯淀粉废水对该复合菌的较佳培养条件为:废水COD 1 600 mg/L,添加0.3 g/L尿素、0.04 g/L磷酸二氢钾,无需添加碳源和调节pH,M9接种60 mL/L、M17接种40 mL/L后培养35 h。在此条件下,投加5 mL/L的发酵液即可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达到92.67%。经过培养微生物后的废水COD为510 mg/L,去除率93.60%,可直接经过好氧处理达标排放,或与净水混合后灌溉马铃薯种植基地,降低了工艺处理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废水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 廉价培养 絮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条件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赵东风 刘洁 +1 位作者 张云波 刘其友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68,共3页
在活性污泥和土壤中筛选出5株对石化废水絮凝效果较好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以菌1和菌5混合培养所形成的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为研究对象,得到其最适絮凝条件:废水温度30℃,pH=9,絮凝剂投加量60μL,慢搅转速20 r/min,慢搅时间6 min,1 mo... 在活性污泥和土壤中筛选出5株对石化废水絮凝效果较好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以菌1和菌5混合培养所形成的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为研究对象,得到其最适絮凝条件:废水温度30℃,pH=9,絮凝剂投加量60μL,慢搅转速20 r/min,慢搅时间6 min,1 mol/L的Ca2+是最好的阳离子助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 石化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六硝基茋废水用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武春艳 柴涛 +2 位作者 林凡聪 邹运 于国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1,共4页
从一种单体猛炸药-六硝基茋生产废水及被其污染的土壤和杨树枝中分离筛选具有较高活性的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通过常规分离、纯化、驯化获得对六硝基茋生产废水的高效降解菌,采用单因素试验进行培养基及絮凝条件优化,获得最佳絮凝... 从一种单体猛炸药-六硝基茋生产废水及被其污染的土壤和杨树枝中分离筛选具有较高活性的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通过常规分离、纯化、驯化获得对六硝基茋生产废水的高效降解菌,采用单因素试验进行培养基及絮凝条件优化,获得最佳絮凝条件,将其应用于六硝基茋生产废水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成功筛选出了对六硝基茋生产废水具有较高降解能力并且絮凝活性较高的MBF4菌株,该菌产絮凝剂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初始pH为5.0,最佳投加比例为D1:D3=2:1,最佳絮凝条件为:投加量为3 mL,pH为8,金属离子为1 mL Ca2+,对六硝基茋生产废水的色度、浊度、COD去除率分别为93.33%、51.13%、73.08%,可为六硝基茋生产废水的后续处理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硝基茋(HNS) 废水处理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彦杰 李佳 詹艳群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13-18,共6页
对从不同地点采集得到的土壤样品进行富集、分离和纯化后,从中筛选得到5株絮凝率达75%以上的细菌菌株。把其中任意两株混合培养后,发现J4和J5混合培养的发酵液上清液的絮凝率较单株菌均有所提高,并且在所有的组合中絮凝率最高,达85.25%... 对从不同地点采集得到的土壤样品进行富集、分离和纯化后,从中筛选得到5株絮凝率达75%以上的细菌菌株。把其中任意两株混合培养后,发现J4和J5混合培养的发酵液上清液的絮凝率较单株菌均有所提高,并且在所有的组合中絮凝率最高,达85.25%。通过摇床试验确定该混合菌的最适培养温度为37℃,初始pH值为6.0,转速为160r/min,最佳培养时间为48h。优化后该混合菌的上清液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可达96.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 培养条件 絮凝率 混合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立欣 刘婉萌 马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39-4147,共9页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因其高效的絮凝效果和安全无毒的特性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背景及其特点,着重介绍其研制与应用,包括菌种的筛选及生产条件优化、廉价底物制备、成分剖析、絮凝机理、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工程运用...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因其高效的絮凝效果和安全无毒的特性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背景及其特点,着重介绍其研制与应用,包括菌种的筛选及生产条件优化、廉价底物制备、成分剖析、絮凝机理、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工程运用等内容。进一步指出现今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机理 优化 废水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谢小平 丁华林 王春林 《江西水产科技》 2014年第3期47-48,共2页
简述了池塘微生物作用机制、复合型微生物制剂作用机制,以及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关键词 复合型微生物制剂 水产养殖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悦周 吴耀国 +1 位作者 胡思海 冯文璐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0-347,共8页
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可能的絮凝机理、影响微生物絮凝剂形成的因素、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以及复合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就今后的研究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机理 影响因素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