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型人工湿地模型对污水厂尾水的深度净化效果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安娜 柯凡 +3 位作者 郭萧 冯慕华 潘继征 李文朝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9-585,共7页
采用由一级垂直流湿地、连续的4级沉水植物氧化塘和二级垂直流湿地组成的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结果表明,在0.13 m3.m-2.d-1水力负荷条件下,模型出水仅ρ(CODCr)和ρ(氨氮)(以NH4+-N计)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GB 3838—... 采用由一级垂直流湿地、连续的4级沉水植物氧化塘和二级垂直流湿地组成的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结果表明,在0.13 m3.m-2.d-1水力负荷条件下,模型出水仅ρ(CODCr)和ρ(氨氮)(以NH4+-N计)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GB 3838—2002);但当进水ρ(TP)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时,出水ρ(TP)亦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当二级垂直流湿地水力负荷调整为0.06 m3.m-2.d-1时,出水ρ(TP)和ρ(TN)最终都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认为水体中TN主要通过一级垂直流湿地的过滤吸附和二级垂直流湿地的反硝化作用去除,而TP则主要以一级垂直流湿地中石灰石的吸附沉降方式来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人工湿地模型 污水处理厂 尾水 深度处理 N 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滨带复合型人工湿地氮磷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13
2
作者 高海鹰 刘佳 徐进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60-1165,共6页
湖滨带是连接湖泊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功能过渡区,是湖泊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在河流的入湖口建造湖滨湿地,可有效净化入湖径流中携带的部分有机污染物、营养盐等。以云南抚仙湖北岸的湖滨湿地—马料河复合人工湿地为研究... 湖滨带是连接湖泊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功能过渡区,是湖泊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在河流的入湖口建造湖滨湿地,可有效净化入湖径流中携带的部分有机污染物、营养盐等。以云南抚仙湖北岸的湖滨湿地—马料河复合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湿地不同功能区去除氮磷的效果。研究表明,沉淀池除氮效果最不明显,在该区内有机氮可能发生矿化作用而转变为氨氮。有植物系统的潜流和表流区除氮效果较为明显,潜流区对氨氮、硝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18.0%、19.7%和22.6%;表流区对三者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50.4%、35.9%和43.5%。沉淀池对磷有一定的截留作用,且在进水污染物质量浓度较高时表现明显,平均截留率为14.9%。潜流和表流区除磷效果不明显,可能是因为湿地运行了两年多,土壤吸附交换达到平衡,影响了表流区的除磷效果。潜流区除磷效果受降雨影响较大,雨季时,总磷的平均截留率为12.1%,主要是不溶性磷的吸附和沉积;雨季末期,湿地流量较小,水体流动性差,系统内处于厌氧状态,出现磷释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人工湿地 功能区 抚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人工湿地对铁路站点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建明 张皓 赵子成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2-127,共6页
为优化铁路站、点污水的处理效果,结合铁路污水的特殊性制定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工艺。该工艺较传统人工湿地增设前处理构筑物,且由表流型、潜流型湿地和生物氧化塘两种或多种形式优化组合。通过建成武广客运专线清远站现场测试数据的对... 为优化铁路站、点污水的处理效果,结合铁路污水的特殊性制定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工艺。该工艺较传统人工湿地增设前处理构筑物,且由表流型、潜流型湿地和生物氧化塘两种或多种形式优化组合。通过建成武广客运专线清远站现场测试数据的对比,验证复合型人工湿地工艺在铁路站点污水的处理效果,并详细分析复合型人工湿地在车路站点甚至环境敏感地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车站 污水 复合型人工湿地 前置构筑物 污水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人工湿地对水质的净化效果评估 被引量:5
4
作者 江丹丹 孙甲玉 +5 位作者 许艳 韩伟 刘友春 温静静 张游 姜瑞雪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1-654,共4页
本文通过在取水口附近建设复合型人工湿地净化区,将多级表流湿地与潜流湿地串联,同时融合人工浮岛技术,不断改善鱼台县饮用水水源水质并达到供水要求。对复合型人工湿地的运行效果监测表明,该湿地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总氮等具... 本文通过在取水口附近建设复合型人工湿地净化区,将多级表流湿地与潜流湿地串联,同时融合人工浮岛技术,不断改善鱼台县饮用水水源水质并达到供水要求。对复合型人工湿地的运行效果监测表明,该湿地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总氮等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最高去除率分别为55.47%、79.25%、75%、65.12%,各项出水指标均可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实现了水质净化的目的,保证了水源水质满足供水要求,缓解了鱼台县供水水源紧张的现状,为人工湿地建设在其他水源地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人工湿地 水源水质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人工湿地对滏阳河河水净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姜新佩 张欢 张春霞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3,共5页
采用复合型人工湿地模型对支漳河流域滏阳河中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对水中pH值、浊度、CODmn、TN、TP、NH+4-N、NO-3-N、NO-2-N等水质指标进行了检测,实验表明,该人工湿地模型稳定运行后净化效果良好,湿地对浊度、CODmn、TN、TP、NO-3-N、N... 采用复合型人工湿地模型对支漳河流域滏阳河中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对水中pH值、浊度、CODmn、TN、TP、NH+4-N、NO-3-N、NO-2-N等水质指标进行了检测,实验表明,该人工湿地模型稳定运行后净化效果良好,湿地对浊度、CODmn、TN、TP、NO-3-N、NO-2-N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1%、50%、36%、91%、35%和89%。出水水质均可达到GB 18918—2002的二级排放标准,有的可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该模型可以在岳城水库水源地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采用,应用中建议给模型安装曝气充氧装置,以降低基质中胞外聚合物累积而造成的堵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人工湿地 受污河水 堵塞作用 滏阳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构建及其在奶牛场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方志坚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65-468,共4页
介绍了福建省南平市大横奶牛场构建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复合型人工湿地各阶段对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N、P、BOD、COD、SS去除效果显著;同时,通过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栽种,解决... 介绍了福建省南平市大横奶牛场构建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复合型人工湿地各阶段对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N、P、BOD、COD、SS去除效果显著;同时,通过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栽种,解决奶牛青饲料,降低奶牛场的经营成本,达到养分的循环利用和去污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人工湿地 构建 奶牛场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窑泥沟人工湿地应用研究及新构思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志勇 陈建中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26,30,共5页
以云南省澄江县污染最为严重的窑泥沟为研究对象,从植物、填料和工艺流程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了复合型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情况,尤其是在不同季节进水浓度变化较大时氮磷的去除情况,并由此找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构思。
关键词 复合型人工湿地 N P污染 污水净化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