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B/T50783-2012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被引量:1
1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36-1936,共1页
著译者: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32开本,200页,平装,定价:38元,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3年4月,标准书号:1580177.974,征订号:J1653。
关键词 复合地基技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GB 出版单位 建设厅 浙江省 住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地基技术在平改转转炉基础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兰琪 叶建新 +1 位作者 黄虬 张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59-62,共4页
根据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一炼钢厂平改转工程转炉基础的复杂地质条件,在对多种地基处理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复合地基技术。其设计、施工实践及检测、沉降观测结果表明,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该处理方案是合理、经济、实用的。
关键词 复合地基技术 转炉基础 地基处理 地基承载力 地基沉降量 炼钢厂 平改转工程 桩基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复合地基的理论与试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海旭 刘飞 +2 位作者 翁丽娅 甘玉叶 岳德金 《森林工程》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阐述了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现状,找出了我国发展复合地基技术理论与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及褥垫层加固机理,地基刚度分布对地基反力分布的影响,群桩效应及群桩合理布型等提出了今后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复合地基 理论 试验研究 进展 复合地基技术 群桩效应 理论与实践 加固机理 理论研究 反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全国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学术研讨会(一号通知)
4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19-1619,共1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复合地基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中复合地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1996年第一届全国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学术研讨会以来,复合地基理论和传统复合地基技术日益完善,新的复合地基技术不断涌现。与此同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复合地基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中复合地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1996年第一届全国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学术研讨会以来,复合地基理论和传统复合地基技术日益完善,新的复合地基技术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在工程实践与理论研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技术 学术研讨会 工程实践 应用 一号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处理技术及发展展望——纪念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工程分会地基处理学术和会成立三十周年(1984-2014)(上、下册)
5
作者 龚晓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701-,共1页
著译者:龚晓南版次:第一版开本:小16开页数:576装帧:平膜定价:168.00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标准书号:978-7-112-17213-9出版时间:2014-10【内容简介】《地基处理技术及发展展望》全面反映地基处理技术在我国近30年的发展情况,共... 著译者:龚晓南版次:第一版开本:小16开页数:576装帧:平膜定价:168.00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标准书号:978-7-112-17213-9出版时间:2014-10【内容简介】《地基处理技术及发展展望》全面反映地基处理技术在我国近30年的发展情况,共分上下两册。全书共有45章,主要内容分三个层次,一是介绍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如复合地基技术、堆载预压技术、真空预压及联合预压技术、电渗加固技术、深层搅拌技术、TRD技术、高聚物注浆加固防渗技术、加筋水泥土加固技术、高压喷射注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技术 发展展望 复合地基技术 高压喷射注浆 防渗技术 真空预压 标准书号 搅拌技术 龚晓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的科技创新和运营后应关注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
6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92-1602,共11页
针对当年为何在港珠澳大桥东侧主航道海域选用海底巨型沉管隧道,而摒弃不用桥梁或盾构隧道方案进行了阐释。总结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中几项位居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创新科技,包括构筑人工岛时采用自稳式的巨型钢质圆筒作为施作基坑围... 针对当年为何在港珠澳大桥东侧主航道海域选用海底巨型沉管隧道,而摒弃不用桥梁或盾构隧道方案进行了阐释。总结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中几项位居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创新科技,包括构筑人工岛时采用自稳式的巨型钢质圆筒作为施作基坑围护结构,大面积、超深度"挤密砂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技术,采用"半刚性管段接头","三明治"式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倒梯型最终接头,钢筋混凝土沉管结构的控裂和防腐耐久性设计,中国智慧、中国速度的建造技术,等等不一而足。指出了大桥沉管隧道在运营期间应关注的若干技术问题:1)大桥通车后,沉管隧道后续的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量是否会进一步发展?最终的收敛值又将有多大?如果超限,又应作何种管控对策? 2)如果发现有大/小管节/管段的接头张开,又该怎样应对处理?如何确保设计预期的沉管各节段间大小接头都要求做到"滴水不漏"?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及管控对策:1)如果大接头工后沉降(尤其是差异沉降)超限,建议采用深水下的"微扰动注浆"进行后处理; 2)如果接头在底板处有因正弯矩值过大而张开的不测情况,认为只需截断管段顶板内的部分预应力筋,而使截面正弯矩值降低,即可将接头处已张开的底板接缝重新闭合,达到整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沉管隧道 岛隧工程 自稳式巨型钢质圆筒围护结构 “八锤同步振沉”技术 “挤密砂桩复合地基技术 半刚性管段接头 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型最终接头 混凝土控裂 防腐耐久性设计 工后沉降 差异沉降 接头漏水及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度河海大学获3项国家科技奖
7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56,共1页
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于2012年2月14日在北京召开,河海大学获得3项国家科技奖,且均为学校主持完成,获奖数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其中,刘汉龙教授主持完成的"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及复合地基技术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张长... 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于2012年2月14日在北京召开,河海大学获得3项国家科技奖,且均为学校主持完成,获奖数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其中,刘汉龙教授主持完成的"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及复合地基技术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张长宽教授主持完成的"河口海岸水灾害预警预报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及应用"、顾冲时教授主持完成的"重大水工程服役风险评定与馈控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奖励 河海大学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技术发明 复合地基技术 大直径管桩 现浇混凝土 预警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书介绍
8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36-1636,共1页
关键词 复合地基技术 新书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