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潍坊市环境受体中PM2.5污染特征与精细化来源解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斌之 谭金峰 +5 位作者 王克全 梁丹妮 刘保双 史旭荣 张文辉 薛倩倩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28,34,共7页
为掌握潍坊市PM2.5的主要来源、各排放源对PM2.5的贡献与内陆、沿海城市的差别,采集了潍坊市2017年不同季节环境受体中PM2.5样品和源样品,分析了样品中的化学组分,建立了源成分谱和受体组分数据库,基于复合受体模型和源排放量等对潍坊市... 为掌握潍坊市PM2.5的主要来源、各排放源对PM2.5的贡献与内陆、沿海城市的差别,采集了潍坊市2017年不同季节环境受体中PM2.5样品和源样品,分析了样品中的化学组分,建立了源成分谱和受体组分数据库,基于复合受体模型和源排放量等对潍坊市PM2.5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表明:(1)PM2.5和化学组分浓度总体表现为秋冬季较高、春夏季较低。(2)潍坊市源解析结果总体介于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之间。(3)精细化源解析表明:煤烟尘是首要的贡献源类,其分担率达到36.0%,其中电厂、工业、民用燃煤的分担率分别为14.4%、18.0%和3.6%;机动车尘的分担率达到25.4%,其中载客、载货、其他汽车的分担率分别为6.3%、14.0%和5.1%;扬尘中土壤风沙尘、建筑水泥尘的分担率分别为10.1%和11.7%;工艺过程的贡献相对较低(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潍坊市 过渡位置 复合受体模型 精细化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