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水线面复合单体无人艇纵摇运动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余永强 杨松林 程占元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69-73,共5页
本文以小水线面复合单体无人艇为研究对象,在2种吃水条件下,不同初始纵摇角纵摇衰减运动模型试验,测得纵摇角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共建立4种纵摇衰减运动模式的系统辨识运动方程,基于系统辨识理论和多种现代优化算法设计并改编了计算软... 本文以小水线面复合单体无人艇为研究对象,在2种吃水条件下,不同初始纵摇角纵摇衰减运动模型试验,测得纵摇角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共建立4种纵摇衰减运动模式的系统辨识运动方程,基于系统辨识理论和多种现代优化算法设计并改编了计算软件。通过系统辨识后目标函数的比较,确定了最适合此艇型的纵摇运动辨识方程,得到方程中各力矩系数拟和值,且系统辨识角速度和试验角速度的误差范围平均在4%以内,验证了辨识系统的可靠性。选取其中一种典型角度下的纵摇数据作为辨识依据,讨论2种吃水下水动力矩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与同吨位单体滑行艇纵摇运动模式进行比较,表明小水线面单体无人艇纵摇衰减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水线面复合单体无人艇 纵摇衰减运动模式 系统辨识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吨级高耐波性单体复合船型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许洁 孙树政 +2 位作者 赵晓东 李积德 栾景雷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2-349,共8页
文章对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发的千吨级单体复合船型进行快速性和耐波性试验研究,通过对千吨级圆舭母型船、加装组合附体及改进深V型加装组合附体等复合船型进行模型试验,分析比较不同方案的阻力性能和耐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发的深V单... 文章对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发的千吨级单体复合船型进行快速性和耐波性试验研究,通过对千吨级圆舭母型船、加装组合附体及改进深V型加装组合附体等复合船型进行模型试验,分析比较不同方案的阻力性能和耐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发的深V单体复合船型,能在兼顾阻力性能的前提下,使纵向运动得到显著改善,大幅提升了千吨级单体船的耐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V型 单体复合船型 组合附体 模型试验 耐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装尾压浪板单体复合船型运动预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孙树政 赵晓东 +1 位作者 李积德 缪泉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67-1272,共6页
为改善单体复合船型静水阻力性能,在传统单体复合船型基础上在尾部加装尾压浪板,可以改善其静水阻力性能,同时其耐波性能也得到提升.对加装尾压浪板的单体复合船型开展纵向运动预报研究,先后采用切片法进行理论预报,分别用二维RANS方法... 为改善单体复合船型静水阻力性能,在传统单体复合船型基础上在尾部加装尾压浪板,可以改善其静水阻力性能,同时其耐波性能也得到提升.对加装尾压浪板的单体复合船型开展纵向运动预报研究,先后采用切片法进行理论预报,分别用二维RANS方法和三维RANS方法计算船体剖面及尾压浪板水动力系数,RANS方法计算组合附体和尾压浪板的升力系数.通过与模型试验结果比较表明,采用的预报方法可以用于加装尾压浪板单体复合船型纵向运动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复合船型 尾压浪板 运动预报 切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复合凝胶在裂缝型油藏侧钻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伍亚军 马淑芬 +1 位作者 张建军 李亮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7-139,158,共3页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地层温度大于120℃,地层水矿化度为21×104mg/L,储层特征复杂,可固化颗粒堵剂对裂缝型无接替产层、油水同出的侧钻井适应性较差。因此,研制了单体复合凝胶体系。通过室内耐温抗盐实验、突破压力梯度和封堵率实验...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地层温度大于120℃,地层水矿化度为21×104mg/L,储层特征复杂,可固化颗粒堵剂对裂缝型无接替产层、油水同出的侧钻井适应性较差。因此,研制了单体复合凝胶体系。通过室内耐温抗盐实验、突破压力梯度和封堵率实验、堵剂选择性实验对单体复合凝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单体复合凝胶在130℃、30×104mg/L矿化度条件下,突破压力梯度大于9 MPa/m,封堵率大于99%,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能优先进入高渗透水层,迫使水流改向,提高低渗裂缝相对产液量和面积波及系数。现场试验证实,单体复合凝胶封堵强度较高,耐温、抗盐性能强,增油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裂缝型油藏 单体复合凝胶 侧钻水平井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粘性和航态影响的单体复合船型运动预报 被引量:8
5
作者 孙树政 李积德 赵晓东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7-183,共7页
理论与试验研究表明,单体复合船型可以大幅提升舰船耐波性但对其静水阻力影响不大。如何准确预报该船型的运动性能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文中采用STF法预报深V船型与深V单体复合船型的纵向运动。研究表明,由于传统切片法基于势流理论,... 理论与试验研究表明,单体复合船型可以大幅提升舰船耐波性但对其静水阻力影响不大。如何准确预报该船型的运动性能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文中采用STF法预报深V船型与深V单体复合船型的纵向运动。研究表明,由于传统切片法基于势流理论,无法反映出复合船型组合附体的粘性效应,因此预报结果与试验结果有很大偏差。文中提出采用考虑粘性的CFD软件Fluent计算带有组合附体部分船体剖面的水动力系数,采用RANS方法计算组合附体的升力系数,同时考虑高速时船体航行姿态的影响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文中采用的预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单体复合船型运动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复合船型 运动预报 粘性 航态 STF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内倾干舷单体复合船型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树政 赵晓东 +1 位作者 李积德 缪泉明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09-814,共6页
文章所研究的船型是以某圆舭船型为母型,采用低内倾干舷和后倾穿浪艏设计,应用减纵向运动组合附体技术生成的新型单体复合船型。文中对该新型单体复合船型开展了水池模型试验研究,试验内容包括静水阻力试验、规则波及不规则波耐波性试验... 文章所研究的船型是以某圆舭船型为母型,采用低内倾干舷和后倾穿浪艏设计,应用减纵向运动组合附体技术生成的新型单体复合船型。文中对该新型单体复合船型开展了水池模型试验研究,试验内容包括静水阻力试验、规则波及不规则波耐波性试验,并与圆舭原船型和常规单体复合船型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新船型比圆舭原船静水阻力性能得到提升,高速36 kns时减阻3%以上,耐波性较圆舭原船得到大幅提升,30 kns平均减纵摇达50%,综合航行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且优于常规单体复合船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复合船型 低干舷 阻力 耐波性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粘性影响的单体复合船型的运动预报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积德 张恒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0-187,共8页
给出一种考虑粘性影响的单体复合船型运动预报的数值方法。基于RANS方程和VOF方法的非定常粘性数值方法计算了带半潜体的单体复合船型首部横剖面作微幅振荡时的水动力系数。计算中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用有限体积法对流体域进行离散,... 给出一种考虑粘性影响的单体复合船型运动预报的数值方法。基于RANS方程和VOF方法的非定常粘性数值方法计算了带半潜体的单体复合船型首部横剖面作微幅振荡时的水动力系数。计算中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用有限体积法对流体域进行离散,网格划分采用分块结构化网格,并结合动网格技术。采用RANS方法计算了复合船型组合附体的升力系数。采用计算所得的水动力修正系数,应用STF切片法和二维半理论预报某一单体复合船型在规则波中的纵向运动响应,结果反应出的复合船型的减摇效果与试验值符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组合附体的粘性效应不可忽略,文中提供的方法可提高这类单体复合船型的运动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复合船型 运动预报 水动力系数 粘性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吨级单体深V复合船型构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树政 缪泉明 +1 位作者 赵晓东 李积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0,共5页
深V船型较圆舭船型具有优良的耐波性能。在深V船型船首底部加装减纵摇组合附体生成深V单体复合船型可以使其耐波性得到大幅提高,且具有在波浪中高速稳定航行的能力。本文以某千吨级圆舭船型为母型,保持排水量基本不变,生成深V型主船体,... 深V船型较圆舭船型具有优良的耐波性能。在深V船型船首底部加装减纵摇组合附体生成深V单体复合船型可以使其耐波性得到大幅提高,且具有在波浪中高速稳定航行的能力。本文以某千吨级圆舭船型为母型,保持排水量基本不变,生成深V型主船体,再应用减纵摇组合附体技术和尾板技术生成千吨级单体深V复合船型。通过主船体线型设计及组合附体构型和水动力布局的优化组合使单体深V复合船型静水阻力性能与原船型相当,同时耐波性得到大幅提升。经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复合船型静水阻力与原船型相当,耐波性得到大幅提升,达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复合船型 组合附体 尾板 阻力 耐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V单体复合船型纵向运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树政 李积德 +1 位作者 赵晓东 季少鹏 《船海工程》 2009年第5期54-57,60,共5页
针对提出的深V单体复合船型从理论预报与模型试验研究其纵向运动性能。理论预报采用STF法,在水动力计算中加入粘性与航态修正;在船模拖曳水池进行耐波性试验。理论计算与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考虑粘性与航态修正的STF法能够较好地预报深V... 针对提出的深V单体复合船型从理论预报与模型试验研究其纵向运动性能。理论预报采用STF法,在水动力计算中加入粘性与航态修正;在船模拖曳水池进行耐波性试验。理论计算与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考虑粘性与航态修正的STF法能够较好地预报深V单体复合船型的纵向运动性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深V船型耐波性比常规圆舭船型较优,加装减纵摇组合附体后其纵向运动性能进一步得到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复合船型 耐波性 STF法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千吨级单体深V复合船型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积德 张恒 赵晓东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9-715,共7页
对新研发的4千吨级深V单体复合船型模型在拖曳水池进行了静水阻力及耐波性试验。并将单体复合船型的试验结果与常规单体深V船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减纵摇组合附体对复合船型静水阻力、航行浮态和耐波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减纵摇... 对新研发的4千吨级深V单体复合船型模型在拖曳水池进行了静水阻力及耐波性试验。并将单体复合船型的试验结果与常规单体深V船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减纵摇组合附体对复合船型静水阻力、航行浮态和耐波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减纵摇组合附体构成的4千吨级单体深V复合船型的静水阻力与单体深V船型相比变化不大,而其纵向运动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大幅改善了单体深V船型的耐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由新型减纵摇组合附体组成的单体复合船型向大吨级舰船推广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深V复合船型 减纵摇组合附体 模型试验 耐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复合船型向大型化推广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恒 李积德 赵晓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8,共6页
为了将自主研发的单体复合船型从几百吨级向千吨级和4千吨级船舶上推广应用,通过在3个不同吨级的单体船艏底部加装减纵摇组合附体形成了3个单体复合船型,对各单体复合船型和原船型进行了模型水池规则波和静水阻力试验,对比试验结果,分... 为了将自主研发的单体复合船型从几百吨级向千吨级和4千吨级船舶上推广应用,通过在3个不同吨级的单体船艏底部加装减纵摇组合附体形成了3个单体复合船型,对各单体复合船型和原船型进行了模型水池规则波和静水阻力试验,对比试验结果,分析组合附体对各单体复合船型纵向运动性能和静水阻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组合附体形式、尺度及艏鳍、半潜体与主船体的水动力布局可以使单体复合船型静水阻力与原船型相比影响不大,而其在波浪中的纵向运动性能得到较大改善.证明了单体复合船型在4千吨级以下船舶上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复合船型 减纵摇组合附体 纵向运动 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倾干舷单体复合船型运动预报
12
作者 孙树政 缪泉明 李积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24,共6页
本文所研究的船型是以某圆舭船型为母型,采用低内倾干舷和后倾穿浪首设计,应用减纵向运动组合附体技术生成的新型单体复合船型。本文对该新型单体复合船型开展运动预报研究,应用RANS方法计算船体水动力系数,研究该船型水动力特性。对该... 本文所研究的船型是以某圆舭船型为母型,采用低内倾干舷和后倾穿浪首设计,应用减纵向运动组合附体技术生成的新型单体复合船型。本文对该新型单体复合船型开展运动预报研究,应用RANS方法计算船体水动力系数,研究该船型水动力特性。对该船型进行纵向运动性能预报,将预报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预报方法能够反映出内倾干舷单体复合船型的水动力特征,预报精度达到工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倾干舷 单体复合船型 运动预报 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单体复合船水动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松兴 焦甲龙 +1 位作者 孙树政 陈超核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5-111,共7页
为了研发高耐波性新船型,本文提出了加装艏部附体的深V复合船型,并以常规圆舭船型为对照船型,通过CFD数值计算和水池模型试验对2种船型的水动力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STAR-CCM+软件基于重叠网格技术及VOF方法建立相应数值水池模型,... 为了研发高耐波性新船型,本文提出了加装艏部附体的深V复合船型,并以常规圆舭船型为对照船型,通过CFD数值计算和水池模型试验对2种船型的水动力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STAR-CCM+软件基于重叠网格技术及VOF方法建立相应数值水池模型,计算分析了2种船型的横摇阻尼、静水阻力和在规则波中的运动响应。此外,基于数值方法优化所得到的圆舭船型和深V船型方案,制作了相应缩尺模型并开展了拖曳水池模型试验以对比和验证数值结果。研究表明:加装减摇附体的深V复合船的阻力性能与圆舭船型相当,其在波浪中的垂荡和纵摇运动稳定性明显提高,显著提高了深V复合船的综合航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复合 艏部附体 水池模型试验 耐波性 静水阻力 计算流体动力学 重叠网格 流体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装艉板的深V单体复合船型水动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许洁 孙树政 +1 位作者 赵晓东 李积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9,共5页
为提高单体复合船型快速性和耐波性,在研发的深V单体复合船型基础上加装艉板,通过水池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对深V原船型、深V单体复合船型、加装艉板的深V单体复合船型三者的阻力和耐波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艉板对深V单体复合船型水动力... 为提高单体复合船型快速性和耐波性,在研发的深V单体复合船型基础上加装艉板,通过水池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对深V原船型、深V单体复合船型、加装艉板的深V单体复合船型三者的阻力和耐波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艉板对深V单体复合船型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计艉板的尺度以及良好的水动力布局,能够进一步提高深V单体复合船型的阻力性能和耐波性能,在该船型上加装艉板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V单体复合船型 尾压浪板 阻力 耐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功能单体噻菌灵印迹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15
作者 尤晓亭 胡静 +2 位作者 张东东 唐录华 高文惠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60,232,共7页
目的:快速检测食品中噻菌灵残留量。方法:通过紫外光谱法筛选邻氨基苯酚和邻苯二胺作为复合功能单体,采用电化学分析法研究了聚合条件、洗脱条件,对传感器性能进行了评价,建立了食品中噻菌灵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在最佳条件下,该... 目的:快速检测食品中噻菌灵残留量。方法:通过紫外光谱法筛选邻氨基苯酚和邻苯二胺作为复合功能单体,采用电化学分析法研究了聚合条件、洗脱条件,对传感器性能进行了评价,建立了食品中噻菌灵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在最佳条件下,该印迹传感器对噻菌灵及其结构类似物具有特异吸附性能,且对噻菌灵的选择性最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在1×10^(-8)~1×10^(-4)mol/L,检出限为3.3×10^(-9)mol/L,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8.16%~100.73%,相对标准偏差(RSD)≤2.63%。结论:该传感器具有优异的印迹效应以及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与稳定性,可用于食品中噻菌灵残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菌灵 复合功能单体 分子印迹技术 电化学传感器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复合船型半潜体水动力系数的计算
16
作者 孙士艳 任慧龙 孙树政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0,共5页
对单体复合船型半潜体首部剖面的水动力系数进行数值计算,采用在粘性流场及势流流场两种不同流场中计算相同剖面水动力系数的研究方法,研究粘性效应对首部半潜体的影响。考虑粘性时,应用Fluent求解器基于RANS方程计算考虑粘性的非定常... 对单体复合船型半潜体首部剖面的水动力系数进行数值计算,采用在粘性流场及势流流场两种不同流场中计算相同剖面水动力系数的研究方法,研究粘性效应对首部半潜体的影响。考虑粘性时,应用Fluent求解器基于RANS方程计算考虑粘性的非定常剖面力,然后采用线性方法将其转化为考虑粘性影响的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另一方面,假设流场为势流,基于简单格林函数方法计算相同剖面的不考虑粘性的非定常剖面力,用同样的转化方法得到势流场内的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首部半潜体的粘性影响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复合船型 水动力系数 粘性 简单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耐波性单体船新构型及阻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流 李积德 孙树政 《船海工程》 2010年第3期10-14,共5页
以某千吨级圆舭船型为母型生成两种深V型主船体,在此基础上应用减纵摇组合附体技术生成高耐波性单体深V复合船型。对这两种概念构型分别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尺寸的附体形成多个船型,从中优选阻力性能最优的方案。采用RANS方法对复合船型... 以某千吨级圆舭船型为母型生成两种深V型主船体,在此基础上应用减纵摇组合附体技术生成高耐波性单体深V复合船型。对这两种概念构型分别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尺寸的附体形成多个船型,从中优选阻力性能最优的方案。采用RANS方法对复合船型的绕流场进行计算,得到各方案的静水阻力,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半潜体的形式和尺度对复合船型的静水阻力有较大的影响,采用上下表面非对称形式半潜体比上下表面对称的回转体形式半潜体具有更优的阻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复合船型 阻力 耐波性 粘性数值计算 组合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电解质疏水缔合增稠剂的制备 被引量:3
18
作者 段鹏真 张军燚 张玲玲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70-177,共8页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在聚丙烯酸钠的制备工艺基础上合成耐电解质疏水缔合增稠剂,考察了各因素对增稠剂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疏水单体可有效提高增稠剂的粘度和耐电解质性能。当乳化剂Span80用量为8%(占单体总...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在聚丙烯酸钠的制备工艺基础上合成耐电解质疏水缔合增稠剂,考察了各因素对增稠剂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疏水单体可有效提高增稠剂的粘度和耐电解质性能。当乳化剂Span80用量为8%(占单体总质量百分比),丙烯酸单体中和度为80%,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用量为0.15%(占单体总质量百分比),引发剂用量为0.22%(占单体总质量百分比),引发剂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比例为2∶1,反应温度为40℃,反应3h时,聚丙烯酸钠3%原糊粘度达13667mPa·s,PVI值为0.26,其粘度保留率为10.5%。再加入复合单体进行改性,当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单体质量比为1∶3,二者单体用量占总单体质量在4%~5%范围内时,所得耐盐疏水缔合型增稠剂的3%原糊粘度达10667mPa·s,粘度保留率可达40%,优于使用单一的疏水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钠 疏水单体 复合单体 疏水缔合增稠剂 粘度保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碱性嫩黄O印迹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丽 尤晓亭 +4 位作者 唐录华 李建文 张寅 高文惠 韩俊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80-1890,共11页
碱性嫩黄O因廉价、易增色而可能被违法用于食品着色剂,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因此,建立灵敏、快速的方法检测食品中碱性嫩黄O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和纳米金溶胶修饰电极,以碱性嫩黄O为模板分子,邻氨基苯酚和邻苯二... 碱性嫩黄O因廉价、易增色而可能被违法用于食品着色剂,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因此,建立灵敏、快速的方法检测食品中碱性嫩黄O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和纳米金溶胶修饰电极,以碱性嫩黄O为模板分子,邻氨基苯酚和邻苯二胺作为复合功能单体,采用循环伏安法在修饰电极表面形成聚合物膜。于-0.1 V恒电位下,在甲醇-0.5 mol/L NaOH水溶液(体积比为1∶1)中诱导洗脱模板分子,成功制备了用于检测碱性嫩黄O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MIECS)。采用电化学分析法优化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比例、聚合液pH值及聚合圈数,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传感器的印迹效果和分析性能。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碱性嫩黄O有特异吸附作用,在最佳条件下,碱性嫩黄O在1.0×10-9~3.0×10-5mol/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3.3×10-10mol/L,碱性嫩黄O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在91.16%~101.61%之间,RSD≤2.79%,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适用于食品样品中碱性嫩黄O的灵敏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嫩黄O 复合功能单体 分子印迹传感器 电化学分析法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6-苄氨基腺嘌呤的富集分离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亚男 李佳银 +2 位作者 罗玲丽 李跑 刘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93,共7页
以羧基化的Fe_(3)O_(4)纳米粒子为载体,6-苄氨基腺嘌呤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和对苯乙烯磺酸钠为复合功能单体,采用表面印迹技术制备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优化其制备条件和富集分离6-苄氨基腺嘌呤的条件。结果表明,当甲基丙烯酸和对苯... 以羧基化的Fe_(3)O_(4)纳米粒子为载体,6-苄氨基腺嘌呤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和对苯乙烯磺酸钠为复合功能单体,采用表面印迹技术制备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优化其制备条件和富集分离6-苄氨基腺嘌呤的条件。结果表明,当甲基丙烯酸和对苯乙烯磺酸钠的物质的量比为3∶1,羧基化Fe3O4纳米粒子的添加量为0.25 g,洗脱液甲醇-乙酸溶液的体积比为9∶1时,所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吸附性能最佳,其吸附容量和特异性均优于相同条件下基于单功能单体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应用所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12 mg,对4 mL 20μg/mL的6-苄氨基腺嘌呤进行静置吸附,其吸附效率可达94.10%。该研究为蔬菜中残留的6-苄氨基腺嘌呤的高效富集分离,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复合功能单体 分子印迹聚合物 富集分离 6-苄氨基腺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