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催化CO2和乙烯合成丙烯酸ZnO-TiO2复合半导体材料的研究
1
作者 赵春 钟顺和 肖秀芬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923-925,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半导体光催化材料ZnO-TiO2,并用DTA-TG、XRD、TEM、BET、TPR、IR、UV-vis及多相光催化反应等实验技术对其晶体结构、表面组成、吸光性质以及光催化反应性能进行了表征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固体材料粒径约...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半导体光催化材料ZnO-TiO2,并用DTA-TG、XRD、TEM、BET、TPR、IR、UV-vis及多相光催化反应等实验技术对其晶体结构、表面组成、吸光性质以及光催化反应性能进行了表征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固体材料粒径约为10 nm,晶体结构以锐钛矿型TiO2为主;ZnO和TiO2复合后,Zn2+进入氧四面体和八面体中心,形成Zn2TiO4晶相,提高了250~400nm范围光的吸收强度;在常压、100℃条件下可以实现CO2与C2H4的光催化反应,生成丙烯酸的选择性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半导体材料ZnO-TiO2 光催化剂 CO2光还原 吸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nO-TiO_2复合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春 钟顺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31-1136,共6页
O引言ZnO和TiO2两种宽禁带半导体由于在光催化方面显示出的优异性能而倍受关注[1].但是单一半导体在反应中存在易发生光腐蚀、光子利用率低以及氧化还原电势无法调变等缺陷[2],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基于此种原因,目前的研究多以ZnO或TiO2... O引言ZnO和TiO2两种宽禁带半导体由于在光催化方面显示出的优异性能而倍受关注[1].但是单一半导体在反应中存在易发生光腐蚀、光子利用率低以及氧化还原电势无法调变等缺陷[2],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基于此种原因,目前的研究多以ZnO或TiO2为基础,通过金属离子掺杂、金属负载以及半导体复合等手段进行修饰以优化其性能[3],但是对于ZnO和TiO2复合体系的研究较少,且制备方法集中于机械混合法[4,5].ZnO和TiO2具有相近的禁带宽度(Eg=3.2 eV)[2]和交错的能带位置[6],若将二者在分子水平上混合并加入金属进行调变,其结果及性质的变化将对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及制备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金属负载的复合型半导体材料Cu/ZnO-TiO2,并着重研究了这种材料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以及光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半导体材料 光催化剂 制备 溶胶凝胶法 晶体结构 化学组成 光响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半导体掺杂复合材料的光学非线性增强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柏峰 张程祥 田德诚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1,14,共2页
本文研究了半导体掺杂复合材料微结构的各向异性对材料的光学非线性增强的影响。利用Stroud Hui的表达式 ,我们给出了半导体掺杂复合材料的有效三阶光学非线性极化率的频率响应。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微结构的各向异性能够使得整体复合材... 本文研究了半导体掺杂复合材料微结构的各向异性对材料的光学非线性增强的影响。利用Stroud Hui的表达式 ,我们给出了半导体掺杂复合材料的有效三阶光学非线性极化率的频率响应。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微结构的各向异性能够使得整体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光学增强达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非线性增强 半导体复合材料 各向异性微结构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制备
4
作者 王彦斌 祝钧 周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13,共3页
综述了纳米半导体的特性及应用,以及复合半导体纳米微粒的类型及其制备等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复合半导体纳米材料 制备方法 光学特性 光电转换特性 表面效应 电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复合半导体NiO-TiO_2的制备与光响应性能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希涛 贺忠 钟顺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5-220,共6页
采用模板剂法制备了系列NiO-TiO2复合半导体,用N2吸附-脱附、XRD、TPR、TEM和UV-Vis DRS等方法对半导体材料的孔结构、表面构造、能带结构与其吸光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iO-TiO2为介孔结构的纳米管或带,其比表面积超过100m2... 采用模板剂法制备了系列NiO-TiO2复合半导体,用N2吸附-脱附、XRD、TPR、TEM和UV-Vis DRS等方法对半导体材料的孔结构、表面构造、能带结构与其吸光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iO-TiO2为介孔结构的纳米管或带,其比表面积超过100m2/g;NiO在TiO2表面分散均匀,并部分形成NiTiO3固熔体;NiO与TiO2间存在明显的复合效应,当NiO含量由2%增加至10%时,其Eg值由3.82eV降至3.49eV,有效地拓展了光响应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 复合半导体材料 NiO-TiO2 光响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半导体颗粒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安超 李盛涛 李建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66-69,共4页
综述了无机半导体颗粒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重点介绍了填充半导体ZnO颗粒和SiC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导电特性,以及填充高介电常数BaTiO_3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的介电特性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这些材料在抑制电气绝缘材料老化问题... 综述了无机半导体颗粒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重点介绍了填充半导体ZnO颗粒和SiC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导电特性,以及填充高介电常数BaTiO_3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的介电特性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这些材料在抑制电气绝缘材料老化问题方面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半导体颗粒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 绝缘材料 场强依赖性 电导性 ZNO SIC BATI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S/ZnO异质复合材料的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7
作者 王洪涛 张耀丹 +3 位作者 谢沅晁 马佳楠 韩丹 桑胜波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7-191,共5页
通过水热法结合原位生长法,制备了CdS纳米颗粒修饰的ZnO纳米棒(CdS/ZnO)异质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CdS/ZnO复合材料的形貌、尺寸、元素组成以及表面化学吸附氧含量进行了分析表征。气敏测... 通过水热法结合原位生长法,制备了CdS纳米颗粒修饰的ZnO纳米棒(CdS/ZnO)异质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CdS/ZnO复合材料的形貌、尺寸、元素组成以及表面化学吸附氧含量进行了分析表征。气敏测试结果表明在460nm LED灯珠激发下,CdS/ZnO异质复合材料对浓度5ppm的NO_(2)响应度可达28,检测下限低至100ppb,同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选择性和抗湿性。CdS/ZnO异质复合材料优异的气敏性能得益于CdS的可见光吸收能力以及CdS与ZnO之间的异质界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可见光激发 半导体异质复合材料 氧化锌 硫化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激发态性质的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 被引量:1
8
作者 汪茫 孙景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5,共3页
高度评价了国内在三线态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有机半导体复合材料中的光伏极性反转、共轭聚合物中的光致极化反转的研究中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旨在增加研究者对有机半导体材料激发态及其性质的研究这一新兴领域的了解和认识,引起学术界对激... 高度评价了国内在三线态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有机半导体复合材料中的光伏极性反转、共轭聚合物中的光致极化反转的研究中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旨在增加研究者对有机半导体材料激发态及其性质的研究这一新兴领域的了解和认识,引起学术界对激发态有机半导体材料的深思与讨论,共同探索有机光电信息材料研究领域中创新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半导体材料 激发态 有机半导体复合材料 光伏极性反转 共轭聚合物 光致极化反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十二烷基胺支撑的四碘化锡层状半导体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崭 石高全 +1 位作者 陈凤恩 马明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85-1190,共6页
合成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层状半导体材料,(C12H25NH3)2SnI4。测得其电导率为5×10-3S·cm-1。粉末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在有机层中的烷基链间有较高的链交叉。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变温拉曼光谱(Raman)和变温... 合成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层状半导体材料,(C12H25NH3)2SnI4。测得其电导率为5×10-3S·cm-1。粉末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在有机层中的烷基链间有较高的链交叉。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变温拉曼光谱(Raman)和变温红外光谱(IR)研究了其微观结构随温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十二烷基胺支撑 四碘化锡 有机-无机复合层状半导体材料 钙钛矿结构 碘化亚锡 相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响应Cu-Cu_(2+1)O复合材料的水热法一步合成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长玉 刘守新 马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55-1560,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Cu(NO3)2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为表面活性剂,一步合成可见光响应Cu-Cu2+1O金属-半导体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观测复合材料的相...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Cu(NO3)2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为表面活性剂,一步合成可见光响应Cu-Cu2+1O金属-半导体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观测复合材料的相结构、表观形貌、粒子尺寸和光谱特征.以苯酚为模型物,氙灯照射下测试催化剂活性.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PVP的加入对产物晶相结构不产生影响,但促进Cu2+1O还原,并影响Cu和Cu2+1O两种粒子的尺寸分布和界面结合,进而影响产物的催化性能.活性测试结果表明,Cu-Cu2+1O金属-半导体复合材料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其对苯酚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活性 可见光响应 Cu-Cu2+1O 金属-半导体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氧钛/卟啉氧钒复合体系光导性能的协同增强效应 被引量:10
11
作者 汪茫 孙景志 周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8-452,共5页
在酞菁氧钛 (Ti OPc) /卟啉氧钒 (VOTPP)复合光生材料中发现了光敏性的非线性增强现象 ,对复合体系的电子跃迁光谱和 X射线衍射图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基态下两种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相互作用 ,光致放电研究说明 ,该现象来自光激发状态下复... 在酞菁氧钛 (Ti OPc) /卟啉氧钒 (VOTPP)复合光生材料中发现了光敏性的非线性增强现象 ,对复合体系的电子跃迁光谱和 X射线衍射图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基态下两种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相互作用 ,光致放电研究说明 ,该现象来自光激发状态下复合体系中的隙间态跃迁对光导的贡献 ,XPS测试结果表明酞菁氧钛与卟啉氧钒分子之间存在着定向的部分电荷转移 ,光致激发状态下的电荷转移是协同增强效应的起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增强 光敏性 酞菁氧钛 卟啉氧钒 光电导性能 有机半导体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促CO_2和乙烯合成丙烯酸ZnO-TiO_2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春 钟顺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9-354,共6页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半导体光催化材料ZnO-TiO2,并用热分析(DTATG)、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术(TEM)、BET比表面测试(BET)、程序升温还原(TPR)、红外吸收光谱(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及多相光催化反应等实验技...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半导体光催化材料ZnO-TiO2,并用热分析(DTATG)、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术(TEM)、BET比表面测试(BET)、程序升温还原(TPR)、红外吸收光谱(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及多相光催化反应等实验技术对其晶体结构、表面组成、吸附性能、吸光性质以及光催化反应性能进行了表征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催化剂粒径处于10~20nm之间,比表面积为725m2/g,晶体结构以锐钛矿型TiO2为主;ZnO和TiO2复合后,Zn2+进入氧四面体和八面体中心,形成Zn2-TiO4晶相,提高了250~400nm范围光的吸收强度;在常压、100℃条件下可以实现CO2与C2H4的光催化合成反应,CO2转化率为028%,生成丙烯酸的选择性超过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半导体材料ZnO-TiO2 光催化剂 CO2光还原 吸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计算机——化学家的乐园
13
作者 宋心琦 《化学教学》 CAS 2011年第8期3-5,77,共4页
作者注:计算机的发明和进步,是20世纪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文明进化史上的一件大事。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由此得到最有力的证明,而且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这个技术的发展,除去和物理学、教学以及工程学的贡献有... 作者注:计算机的发明和进步,是20世纪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文明进化史上的一件大事。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由此得到最有力的证明,而且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这个技术的发展,除去和物理学、教学以及工程学的贡献有关外,化学的贡献也是不可或缺的。作为芯片材料的高纯硅的制造,原料竞然是价格低廉、唾手可得的石英砂;为了改善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质,它们的纽成由单一元素扩展为多种元素的复合(称为化合物半导体),且多为Ⅲ一V或Ⅱ一Ⅵ主族元素,如GaAs、InP、InSb、ZnSe、CdTe等。从它们的组成看出,外电子总数均等于8。其他复合半导体材料,如A1GaAs、InGaAs、ZnSSe、CdHgTe、InGaAlP等,虽然组成元素多于两个,但只要把同族元素视为"一体",仍然符合上述规则。所以不仅超纯材料的制备方法要由化学提供。在设计和制造新型化合物半导体时,元素周期系对组成元素的选择也起着无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分子计算机的研制隐含着以下的作用:(D分子计算机的功能不仅可控而且可调.甚至于可以实现微调。因为分子器件的功能可以通过分子组成结构的改变而变化;②计算机的微型化可以节约大量能源,有利于推进计算机应用范围的继续扩展;③有利于促进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④有利于促进化学合成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广义的全合成化学的进步。本文中包含了不少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术语,这在介绍分子计算机时是难以避免的。希望不会影响读者读完本文的耐心。如果能够尽量地从化学的角度来接受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从而提高对化学重要性的认同,就会减少陌生感,反而能够萌生许多有趣的,甚至是有启发性的设想和看法。这是在中学化学和物理基础上就可能做到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的萌发,是"知识就是力量"的另一注解,是作者在为了撰写本文不得不阅读一些化学领域之外的书刊时得到的领悟,希望能和读者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计算机 化学家 复合半导体材料 科学技术发展 化合物半导体 INGAAS INGAALP 计算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掺Er SiN薄膜的光致荧光谱
14
作者 丁武昌 郑军 +6 位作者 左玉华 成步文 余金中 王启明 郭亨群 吕蓬 申继伟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98-300,共3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生长了掺Er SiN薄膜,在高温退火后测试了薄膜的光致荧光谱。薄膜在可见光区域以及红外光区域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光致发光,观察到了Er离子各高能级到基态的跃迁。对样品进行了RBS等物性分析,给出了薄膜的元素组成,并对Er离... 采用磁控溅射法生长了掺Er SiN薄膜,在高温退火后测试了薄膜的光致荧光谱。薄膜在可见光区域以及红外光区域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光致发光,观察到了Er离子各高能级到基态的跃迁。对样品进行了RBS等物性分析,给出了薄膜的元素组成,并对Er离子的跃迁发光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半导体材料 氮化硅 光效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唐立平 贾晶晶 +2 位作者 胡莹莹 王健 王新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9-74,共6页
半导体光催化剂在解决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而石墨氮化物(g-C_(3)N_(4))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光学和电学等特性在光催化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和广泛研究。综述了g-C_(3)N_(4)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纳米结构设计、... 半导体光催化剂在解决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而石墨氮化物(g-C_(3)N_(4))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光学和电学等特性在光催化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和广泛研究。综述了g-C_(3)N_(4)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纳米结构设计、原子级掺杂和分子级修饰改性,以及g-C_(3)N_(4)基半导体复合材料的类型及催化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石墨氮化物 掺杂 半导体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