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蛇床子素通过阻断钙通道降低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幅度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如廷 韦慧芳 +7 位作者 覃翊杰 熊柳淇 沈宝如 王运踊 黄东湄 黄婕 何爽 伍冠一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136,I0002-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作用以及离子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外空气间隔法诱导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观察蛇床子素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蛇床子素剂量依赖降低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幅度。胞外0钙能够减小蛇床子素的抑...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作用以及离子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外空气间隔法诱导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观察蛇床子素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蛇床子素剂量依赖降低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幅度。胞外0钙能够减小蛇床子素的抑制效应。广谱钙通道阻断剂氯化镉,氯化镧阻断蛇床子素的抑制效应。L型钙通道阻断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P/T型钙通道阻断剂氯化镍都能阻断蛇床子素的抑制效应。结论蛇床子素通过抑制钙通道降低蛙的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蛙坐骨神经 复合动作电位 蛇床子素 钙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谷氨酸对豚鼠耳蜗复合动作电位及微音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于宁 刘军 +2 位作者 谭祖林 孙建和 李兴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9-240,共2页
为观察和研究灌流外源性谷氨酸时复合动作电位 (CAP)和微音电位(CM)的变化特点 ,行全耳蜗灌流不同浓度谷氨酸 (1、5、10mmol/L) 2h,由圆窗记录CAP和CM。结果显示 :CAP的阈值变化与谷氨酸的灌流浓度有剂量依赖关系 ,灌流谷氨酸可以明显影... 为观察和研究灌流外源性谷氨酸时复合动作电位 (CAP)和微音电位(CM)的变化特点 ,行全耳蜗灌流不同浓度谷氨酸 (1、5、10mmol/L) 2h,由圆窗记录CAP和CM。结果显示 :CAP的阈值变化与谷氨酸的灌流浓度有剂量依赖关系 ,灌流谷氨酸可以明显影响CAP的幅度和阈值 ,但对CM幅度及输入输出曲线的非线性特点没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表明谷氨酸对内毛细胞有选择性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谷氨酸 灌流 耳蜗 豚鼠 复合动作电位 微音电位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注射液对外源性谷氨酸致豚鼠耳蜗复合动作电位和内耳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贾琳琳 赵晓莲 +4 位作者 张建华 张涤 李佳明 李春雨 张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08-2010,共3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谷氨酸、外源性谷氨酸与刺五加注射液联合应用全耳蜗灌流复合动作电位和内耳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健康白色红目豚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行全耳蜗灌流人工外淋巴液、外源性谷氨酸(20 mmol/L)、不同浓度刺五加注射液(3、5 ... 目的观察外源性谷氨酸、外源性谷氨酸与刺五加注射液联合应用全耳蜗灌流复合动作电位和内耳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健康白色红目豚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行全耳蜗灌流人工外淋巴液、外源性谷氨酸(20 mmol/L)、不同浓度刺五加注射液(3、5 mmol/L)+外源性谷氨酸20 mmol/L 2 h,记录灌流前、后耳蜗复合动作电位及观察灌流后耳蜗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灌流后外源性谷氨酸组复合动作电位阈值明显升高(P<0.01);与外源性谷氨酸组相比,高、低浓度刺五加注射液+外源性谷氨酸组复合动作电位阈值降低(P<0.05);扫描电镜下对照组毛细胞形态正常,外源性谷氨酸组内毛细胞静纤毛出现倒伏、散乱等病理改变,第三排外毛细胞有轻度病理改变,高、低浓度刺五加注射液+外源性谷氨酸组内外毛细胞病理改变与外源性谷氨酸组相比明显减轻。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对外源性外源性谷氨酸所致耳毒性具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注射液 谷氨酸 复合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式阿曲库铵对大鼠骨骼肌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莹 马传根 +3 位作者 徐靖宇 洪道先 陈宗 刘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5-277,共3页
目的:观察肌松药顺式阿曲库铵对大鼠骨骼肌复合动作电位(CMAP)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只。实验组腹腔内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2mg/kg),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等体积等渗生理盐水。于用药前及用药后每隔5min,刺激... 目的:观察肌松药顺式阿曲库铵对大鼠骨骼肌复合动作电位(CMAP)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只。实验组腹腔内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2mg/kg),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等体积等渗生理盐水。于用药前及用药后每隔5min,刺激坐骨神经,于股二头肌记录CMAP,观察肌松药作用下CMAP潜伏期、波幅的变化规律。结果:2组间CMAP的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潜伏期:F组间=8.654,P=0.010;F时间=6.753,P=0.030;波幅:F组间=6.634,P=0.030;F时间=7.134,P=0.020)。实验组CMAP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诱导期,表现为潜伏期逐渐延长,波幅逐渐下降,但与用药前相比,波幅下降幅度〈50%,该期持续15—20min;抑制期,表现为潜伏期逐渐延长,CMAP波形消失或波幅下降,幅度〉50%,该期持续10~15min;恢复期,表现为潜伏期逐渐缩短,波幅逐渐增高,直至恢复用药前水平,该期持续20—25min。结论:顺式阿陆库铵对CMAP的影响可分为诱导期、抑制期和恢复期3个阶段。为正确评价神经肌肉功能状况,术中肌电检测时应争取在恢复期(用药后40~45min)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阿曲库铵 骨骼肌复合动作电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直电极阻抗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阈值观测在儿童人工耳蜗调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敏 苏振忠 +2 位作者 陈锡辉 熊观霞 周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93-895,共3页
目的:观察人工耳蜗弯、直两种电极植入后不同时间段的电极阻抗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阈值的变化,探讨其对调试间隔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7例植入Nucleus24M型和15例植入Nucleus24R型人工耳蜗的患儿术中及术后30d开机时、开机使用10、20、3... 目的:观察人工耳蜗弯、直两种电极植入后不同时间段的电极阻抗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阈值的变化,探讨其对调试间隔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7例植入Nucleus24M型和15例植入Nucleus24R型人工耳蜗的患儿术中及术后30d开机时、开机使用10、20、30、40、50、60、90、150d的电极阻抗值和开机后的ECAP阈值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①两种植入体不同时间点阻抗值的两两比较,术中和术后30d两个时间点与其他各时间点的阻抗值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其余各点间比较结果未发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两种植入体电极的ECAP阈值变化趋势不同:M型植入体多数电极的ECAP阈值在开机后10d明显高于开机时,而R型植入体多数电极的ECAP阈值在开机10d后明显低于开机时,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两种植入体均在开机使用后2个月时ECAP降至最低,继续使用后又有上升。结论:①两种人工耳蜗植入电极的阻抗和ECAP阈值在开机使用后10d均有明显改变;②在开机使用后的开始3个月内需经常对言语处理器和植入体的有关参数进行调试,之后可以根据患者的表现适当推迟下次调试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阻抗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测试在人工耳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冀飞(综述) 杨仕明(审校)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232-235,共4页
1ECAP测试概述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compoundae—tionpotentials.ECAP)最早用于研究动物听神经对电刺激信号的反应。随着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的发展,人们已可通过植入的电极进行电刺激。
关键词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人工耳蜗植入技术 电位测试 电刺激信号 应用 听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教学实验平台的研制
7
作者 宫琴 黎婷婷 刘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16,141,共4页
为了加深学生对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原理、检测方法和分析处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开发了一套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值和调谐曲线的教学实验平台。该平台采用外置声卡作为信号采集系统,基于C#语言编写配套程序完成对声卡的控制,实时检测... 为了加深学生对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原理、检测方法和分析处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开发了一套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值和调谐曲线的教学实验平台。该平台采用外置声卡作为信号采集系统,基于C#语言编写配套程序完成对声卡的控制,实时检测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阈值和调谐曲线的信号,进行结果显示,并可保存实验结果以备后续分析研究。该教学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掌握基础知识的必要实验条件,而且为学生设计、验证开放性实验,激发创新性思维创造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验平台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调谐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和复合动作电位测定
8
作者 王亮 董明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5-957,共3页
目的:对比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功能评估中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及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的作用。方法:对53例Nucleus24R型人工耳蜗植入者行第10电极EABR及ECAP测试。EABR测试参数:刺激频率48Hz,脉宽25μs/相。ECAP测试参数:脉宽25... 目的:对比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功能评估中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及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的作用。方法:对53例Nucleus24R型人工耳蜗植入者行第10电极EABR及ECAP测试。EABR测试参数:刺激频率48Hz,脉宽25μs/相。ECAP测试参数:脉宽25μs/相,刺激频率900Hz。比较EABR和ECAP波形出现率。结果:EABR波形出现率为96.22%,高于ECAP波形出现率(88.68%,χ2=61.3,P<0.05)。结论:EABR是对人工耳蜗植入者听功能进行客观评价的有效方法,在对人工耳蜗术后听功能评价方面优于ECAP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人工耳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动作电位传播速度的逐次提取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心东 蒋大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4-131,共8页
本文在复时谱(cepstrum)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复会动作电位传播速度的逐次提取法,指出了这个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采用指教加权和参考曲线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一方法的特点是速度分辨率高,并且不要求测量... 本文在复时谱(cepstrum)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复会动作电位传播速度的逐次提取法,指出了这个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采用指教加权和参考曲线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一方法的特点是速度分辨率高,并且不要求测量点到刺激点有很大的距离。仿真实验和动物实验均表明,这一方法准确,简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动作电位 速度 复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手法对家兔失神经支配骨骼肌复合动作电位及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汝宝 张喜林 严隽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延缓周围神经损伤后失神经肌萎缩的作用效应和途径。方法:将失神经支配的家兔9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6只、模型对照组42只和手法治疗组42只,手法治疗组家兔采用按揉法治疗,模型对照组与正常组家兔不做处理。在...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延缓周围神经损伤后失神经肌萎缩的作用效应和途径。方法:将失神经支配的家兔9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6只、模型对照组42只和手法治疗组42只,手法治疗组家兔采用按揉法治疗,模型对照组与正常组家兔不做处理。在实验造模成功后的第1、2、3周以及第1、2、4、6月逐月取每个小组的6只新西兰家兔进行实验指标检测腓肠肌肌电图、腓肠肌收缩力、收缩位移。结果:手法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收缩力和收缩位移均大与模型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手法能改善失神经骨骼肌电生理及骨骼肌收缩功能,促进骨骼肌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支配 骨骼肌萎缩 推拿手法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蕈碱和烟碱受体阻断剂对沙鼠耳蜗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伍伟景 谢鼎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07-410,共4页
为探讨内侧橄榄耳蜗( MOC) 传出神经及其递质乙酰胆碱对耳蜗机械特性和听觉传入神经活动的调节机制,在沙鼠动物模型上观察了对侧噪声和毒蕈碱( M) 及烟碱( N) 受体阻断剂对耳蜗复合动作电位(CAP) 的影响。结果发现,... 为探讨内侧橄榄耳蜗( MOC) 传出神经及其递质乙酰胆碱对耳蜗机械特性和听觉传入神经活动的调节机制,在沙鼠动物模型上观察了对侧噪声和毒蕈碱( M) 及烟碱( N) 受体阻断剂对耳蜗复合动作电位(CAP) 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侧噪声对CAP 产生明显抑制作用,阿托品和庆大霉素均能有效地消除这一抑制效应。表明沙鼠MOC 系统通过M 和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复合动作电位 沙鼠 MOC 毒蕈碱 烟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对兔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及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春燕 陈禹彤 +3 位作者 欧吉兵 肖熠斐 刘锋 姚黎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评估单侧小腿后方放散式体外冲击波(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reatment,rESWT)处理后兔的双侧腓肠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和肌组织形态学。方法:体重2±0.2kg雄性新西兰兔63只,其中3只兔进行预实验确定rESWT强度,对剩余6... 目的:评估单侧小腿后方放散式体外冲击波(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reatment,rESWT)处理后兔的双侧腓肠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和肌组织形态学。方法:体重2±0.2kg雄性新西兰兔63只,其中3只兔进行预实验确定rESWT强度,对剩余60只兔左小腿三头肌肌腹最粗大的位置稍偏外侧行强度1.5bar,频率10Hz的2000次冲击。分为6组,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处理当天和处理后第1、2、4、6、8周在麻醉情况下用日本光电MEB-9100K肌电图仪记录双侧腓肠肌外侧头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比较两侧波幅、潜伏期,每组抽取一个样本对其双侧腓肠肌外侧头行重复电刺激,记录不同频率刺激后波幅衰减情况。肌电图检查完成立即取下双侧腓肠肌外侧头肌组织,冰冻切片后进行HE染色,观察肌肉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前三组实验兔(处理当天和处理后第1、2周)实验侧动作电位波幅降低,与对照侧比较差异显著(P<0.05),后三组实验兔实验侧动作电位波幅与对照侧无明显差异。所有实验兔双侧动作电位潜伏期差异不明显,HE染色未见肌组织形态学明显异常。结论:运用rESWT对兔小腿三头肌肌腹最肥大处行强度1.5bar,频率10Hz的2000次冲击可降低其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但作用持续时间较短且对肌组织形态学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散式体外冲击波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和肌力的相关性在危重病瘫痪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明生 崔丽英 +3 位作者 管宇宙 李毅 周翔 胡晓芸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和肌力的相关性在协助重症患者肢体瘫痪定位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床旁肌电图测定,对30例伴有肢体无力的重症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测定,同时收集测定神经所支配肌肉... 目的探讨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和肌力的相关性在协助重症患者肢体瘫痪定位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床旁肌电图测定,对30例伴有肢体无力的重症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测定,同时收集测定神经所支配肌肉的肌力,与CMAP波幅进行比较。结果 5例患者神经传导测定CMAP波幅和速度均正常,其中3例为明显无力,符合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6例肢体明显无力的患者,发现有运动神经传导阻滞和传导速度减慢,CMAP波幅下降,符合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19例表现为CMAP波幅下降,其中8例波幅明显下降(3例未引出波形),无潜伏期延长或传导速度减慢,临床查体可见8例明显无力,10例轻度无力,1例肌力正常,支持神经肌肉病变的诊断。结论将CMAP波幅和肌力结合进行分析有助于重症患者肢体瘫痪的定位,尤其在明显无力的肢体测定时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瘫痪 危重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人神经传导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参数值正常范围的建立 被引量:4
14
作者 党静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8-560,共3页
目的确定正常成人神经传导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末端潜伏时和波幅的正常值范围,为诊断周围神经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45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及腓总神经进行常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分析其末端潜伏时和波幅,其... 目的确定正常成人神经传导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末端潜伏时和波幅的正常值范围,为诊断周围神经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45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及腓总神经进行常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分析其末端潜伏时和波幅,其结果按照不同年龄段、性别、体重、左右侧肢体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性别、体重、左右侧肢体对远端CMAP参数值的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年龄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40岁前后变化最大,主要影响的是各神经远端CMAP的波幅和正中神经末端潜伏时,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波幅逐渐减低,末端潜伏时逐渐延长。结论正常成人远端CMAP各参数的正常值范围按40岁前后两个年龄段确定比较合理和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末端潜伏时 波幅 神经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与乙醛对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逊 戴长亮 +2 位作者 罗远琪 李烨 陈湘定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8-102,共5页
将含有不同浓度的乙醇、乙醛的任氏液滴加到蟾蜍坐骨神经表面,30s后测定神经干刺激阈值、最大刺激值、复合动作电位峰值和不应期等电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乙醇在86~515mmol/L浓度范围内能使神经标本的不应期缩短,刺激阈值、最大刺激... 将含有不同浓度的乙醇、乙醛的任氏液滴加到蟾蜍坐骨神经表面,30s后测定神经干刺激阈值、最大刺激值、复合动作电位峰值和不应期等电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乙醇在86~515mmol/L浓度范围内能使神经标本的不应期缩短,刺激阈值、最大刺激值减小,复合动作电位峰值升高;而乙醛在8.4~42.8mmol/L浓度范围内即能对标本产生上述影响.如果乙醇浓度提高至0.76~1.5mol/L,则神经标本表现出不应期延长,刺激阈值、最大刺激值提高,复合动作电位降低(仍高于空白对照组)等现象;而使神经标本表现出相同现象的乙醛浓度只相应地提升为0.085~0.4mol/L.用高于1.5mol/L浓度的乙醇处理神经标本,可能对其造成不可恢复性损伤,而乙醛的最低损伤浓度为0.5mol/L左右.因此,乙醛对神经标本产生影响和造成损伤所要求的浓度较乙醇低,其生理影响作用较乙醇大,提示乙醛在饮酒的生物学效应中是十分重要的效应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乙醛 刺激阈值 最大刺激值 复合动作电位 不应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邻甲苯基磷酸酯诱导母鸡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特性的时效性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利平 郭新 +2 位作者 王青山 朱英建 谢克勤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7-392,共6页
目的研究三邻甲苯基磷酸酯(TOCP)诱发母鸡迟发性神经毒性(OPIDN)发生过程中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特性的时间效应关系及其与症状分级间的关系,寻找敏感指标,为探讨TOCP引起OPIDN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成年罗曼母鸡,一次po750mg&... 目的研究三邻甲苯基磷酸酯(TOCP)诱发母鸡迟发性神经毒性(OPIDN)发生过程中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特性的时间效应关系及其与症状分级间的关系,寻找敏感指标,为探讨TOCP引起OPIDN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成年罗曼母鸡,一次po750mg·kg-1TOCP,在d0,5,10,15和21测定母鸡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结果TOCP处理母鸡逐渐出现下肢行走不协调、站立行走困难等症状,至d15完全瘫痪。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特性随各时间点及症状分级变化。在d5,10,15和21与d0对照组相比,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分别降低16%(P<0.05),33%,47%和47%(P<0.01);复合动作电位(CAP)潜伏期渐延长,分别增加27%(P<0.05),39%,45%和73%(P<0.01);波幅分别减小6%(P>0.05),22%,37%和40%(P<0.01);最大刺激强度分别增加10%和10%(P>0.05),31%和34%(P<0.01);阈值强度在各时间点变化不明显;痛觉阈值分别升高30%,56%,79%和80%(P<0.01)。在OPIDN症状分级为1~2,3~4,5~6和7~8级时与0级时相比,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降低16%(P<0.05),33%,43%和50%(P<0.01);潜伏期分别升高27%(P<0.05),33%,40%和73%(P<0.01);波幅分别降低6%和9%(P>0.05),36%和39%(P<0.01);最大刺激强度分别升高10%和10%(P>0.05),21%和35%(P<0.01);阈强度变化不明显。结论TOCP诱导母鸡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特性随时间延长及症状加重进行性变化,以神经传导速度及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变化最早、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邻甲苯基磷酸酯 复合动作电位 坐骨神经 有机磷化合物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强噪声暴露后听神经动作电位及神经丝蛋白表达的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伟 孙建军 +3 位作者 江平 姜伟 梁荣 林勇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7-178,211,T001,共4页
目的 观察豚鼠暴露于稳态强噪声后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CAP)及神经丝蛋白 (NFP)的变化。方法 选用 2 0只 ( 4 0耳 )Preyer反射正常的健康豚鼠 ,分为 4组 ,噪声暴露后存活 7天组 (N - 7d)、14天组 (N - 14d)和 2个月组 (N - 2m)各 5只 ... 目的 观察豚鼠暴露于稳态强噪声后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CAP)及神经丝蛋白 (NFP)的变化。方法 选用 2 0只 ( 4 0耳 )Preyer反射正常的健康豚鼠 ,分为 4组 ,噪声暴露后存活 7天组 (N - 7d)、14天组 (N - 14d)和 2个月组 (N - 2m)各 5只 ,空白对照组 (C) 5只。噪声强度 130dB(A)SPL ,连续暴露 5小时 ,于暴露前、暴露后 3、7、14天、暴露后 2个月分别测试CAP -N1波反应阈。免疫组化反应分别检测对照组、暴露后 7、14天组、暴露后 2个月组动物耳蜗内NFP的表达。结果 稳态强噪声暴露后CAP -N1波反应阈明显增高 ,于暴露后 7天基本稳定。暴露后7、14天NFP表达无明显变化 ,暴露后 2月NFP表达显著减弱。结论  130dB(A)SPL稳态强噪声暴露 5小时可以导致豚鼠CAP中重度永久性阈移 ,噪声损伤的早期NFP改变不明显 ,耳蜗NFP染色反应随着存活时间延长逐渐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动作电位 神经丝蛋白 噪声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圆窗内耳开放后不同时间豚鼠听功能电生理变化研究
18
作者 郑文蕊 张斯 王林娥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580,共5页
目的 探讨豚鼠经圆窗内耳开放后不同时间豚鼠听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7只(14耳)健康成年豚鼠,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3只(6耳)于经圆窗内耳开放前、开放后即刻、1、2、3、4、5、10 min时行圆窗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 目的 探讨豚鼠经圆窗内耳开放后不同时间豚鼠听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7只(14耳)健康成年豚鼠,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3只(6耳)于经圆窗内耳开放前、开放后即刻、1、2、3、4、5、10 min时行圆窗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nerve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ECAP)检测,比较分析豚鼠各检测时间ECAP阈值、总和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summating potentials,ESP)阈值、ECAP幅值及ESP幅值;第2组4只(8耳)于上述相同时间点行圆窗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检测,比较分析豚鼠各检测时间EABR阈值、Ⅲ波潜伏期。结果 经圆窗内耳开放后5 min及10 min时,豚鼠ECAP阈值明显升高。经圆窗内耳开放后即刻、1、2、3、4、5 min及10 min豚鼠EABR阈值及Ⅲ波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圆窗内耳开放后,健康豚鼠听功能可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豚鼠听功能变化与耳蜗暴露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经圆窗内耳开放后4 min内豚鼠听功能无明显变化,5 min及10 min时豚鼠听功能有所下降。经圆窗内耳开放>4 min对健康豚鼠的听功能会造成一定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窗 内耳开放 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术后电诱发镫骨肌反射、神经反应电位与舒适阈值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洪梦迪 王倩 +3 位作者 陈艾婷 李进 李佳楠 冀飞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1-797,共7页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s,ESRT)、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potential,ECAP)阈值与主观最大舒适阈(most comfortable leve...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s,ESRT)、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potential,ECAP)阈值与主观最大舒适阈(most comfortable level,M值)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2020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研究对象,42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43耳,年龄11~58岁,男22例,女20例,人工耳蜗植入体品牌型号分别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CI512型16例,奥地利MED-EL公司SONATAti100型或Mi10xx型23例,美国Advance Bionics公司HiRes90K型4例。通过人工耳蜗调机软件映射编程模块选择M值测量,获得各个电极通道主观最大舒适阈值。使用丹麦国际听力公司Titan听力测试平台中ESRT模块测得相同通道的植入耳同侧和对侧ESRT,再利用人工耳蜗调机软件ECAP测试模块测试相同通道ECAP阈值,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42耳ESRT测试植入耳同侧ESRT引出率为71.43%,对侧ESRT测试引出率为97.54%。人工耳蜗植入耳对侧ESRT与主观M值高度相关(Cochlear公司r=0.48,P<0.001;MED-EL公司r=0.76,P<0.001;AB公司r=0.78,P<0.001)。植入耳同侧ESRT与主观M值相关性低。ECAP阈值与主观M值有显著的相关性(Cochlear r=0.78,P<0.001;MED-EL公司r=0.43,P<0.01;Advance Bionics公司r=0.78 P=0.07)。人工耳蜗植入侧对侧ESRT与ECAP阈值有显著相关性。Cochlear公司r=0.78,P<0.001;MED-EL公司r=0.44,P<0.05,Advance Bionics公司r=0.53,P=0.27)。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耳对侧ESRT测试所得结果与主观M值相关性高,临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编程调试中ESRT可以用于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最大舒适阈电刺激参数调整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调机 电诱发镫骨肌反射 电刺激最大舒适阈 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豚鼠不同直径刺激电极圆窗ECAP比较分析
20
作者 郑文蕊 刘攀 +1 位作者 张斯 王林娥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7-821,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直径刺激电极对健康豚鼠圆窗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nerve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ECAP)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豚鼠12只(24耳),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只(12耳),A组使用直径为0.7mm的银...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直径刺激电极对健康豚鼠圆窗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nerve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ECAP)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豚鼠12只(24耳),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只(12耳),A组使用直径为0.7mm的银球电极,B组使用直径为1mm的银球电极。吸入麻醉后打开听泡,刺激电极正极置于圆窗膜,在电刺激条件下通过体表电极记录ECAP波形,比较两组ECAP引出率、阈值、幅值、潜伏期;总和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summating potentials,ESP)幅值、潜伏期。结果刺激电极直径愈大,ESP阈值愈小,潜伏期愈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5)。但刺激电极直径不同时ECAP的引出率、阈值、幅值与潜伏期及ESP幅值、阈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全麻下豚鼠圆窗ECAP可以稳定地记录到,其引出率、阈值与刺激电极直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与直径为1 mm的银球电极相比,使用直径为0.7 mm的银球电极可以更快引出ESP,但刺激电极直径为1 mm时ECAP、ESP波形分化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电极 直径 圆窗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