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制冷循环间冷系统制冷剂/工质的选择论证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善让 雷扬 +2 位作者 赵波 盛杰 陈立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3-79,共7页
该文旨在从目前80余种制冷剂(包括替代工质)中筛选出能满足复合制冷循环间冷系统(以下简称复间冷)要求的中间传热介质(制冷剂/工质)。筛选步骤如下:1)按制冷剂的臭氧损耗潜势和全球变暖潜势挑选出满足环保要求的"环保型制冷剂"... 该文旨在从目前80余种制冷剂(包括替代工质)中筛选出能满足复合制冷循环间冷系统(以下简称复间冷)要求的中间传热介质(制冷剂/工质)。筛选步骤如下:1)按制冷剂的臭氧损耗潜势和全球变暖潜势挑选出满足环保要求的"环保型制冷剂";2)根据环保型制冷剂的物性对复间冷要求的满足程度,挑出合适度比较高的若干种;3)从前两轮筛选出的制冷剂/工质挑出做功能力最大者。最终氨成为3轮筛选唯一胜出的自然物质。考虑到氨的气味对人的呼吸道有刺激性,条件具备时可燃可爆,故再次仔细分析了其安全性,指出其燃爆可防、易防,拟定了相应防范措施,并列举了应用实例。全文结论为:氨物性对复间冷的合适度最高,环境最友好,安全可靠,性价比高。作为复间冷的制冷剂/工质,氨虽非最佳,但目前尚无更佳的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空气冷却系统 复合制冷循环 制冷 工质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驱动的压缩吸收式复合制冷循环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曹毅然 张小松 鲍鹤灵 《流体机械》 CSCD 2002年第10期51-53,共3页
根据传统太阳能空调的不足 ,提出了一个由太阳能驱动的新型压缩 -吸收式复合制冷循环 ,同时通过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热力系数的比较 ,建立了该新型循环的热力学模型 ,并以一个典型的太阳日照为例 ,将新循环的性能系数与传统循环进行... 根据传统太阳能空调的不足 ,提出了一个由太阳能驱动的新型压缩 -吸收式复合制冷循环 ,同时通过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热力系数的比较 ,建立了该新型循环的热力学模型 ,并以一个典型的太阳日照为例 ,将新循环的性能系数与传统循环进行比较后得出 :新循环在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吸收式复合制冷循环 制冷 复合循环 太阳能 性能系统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柴油机驱动的复合制冷循环 被引量:1
3
作者 蒋皓波 陈光明 张肇剡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5-58,共4页
介绍了一个用柴油机驱动的复合制冷循环,即用柴油机主机带动压缩式循环,同时利用柴油机排气和缸套水的热量作热源驱动吸收式循环。热力学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此复合循环由于实现了不同品位热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了不可逆损失,其能效... 介绍了一个用柴油机驱动的复合制冷循环,即用柴油机主机带动压缩式循环,同时利用柴油机排气和缸套水的热量作热源驱动吸收式循环。热力学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此复合循环由于实现了不同品位热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了不可逆损失,其能效比普通压缩式循环或直燃式吸收循环可分别提高19%和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技术 复合制冷循环 柴油机 热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和吸收式制冷复合循环电站空冷系统性能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立军 杨善让 +1 位作者 王升龙 卢洪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7-12,共6页
针对电站传统空冷技术的种种缺陷,曾提出蒸汽动力循环耦合以氨为制冷剂的正、逆制冷循环的电站空冷系统(以下简称复合循环空冷系统)。复合循环的正制冷循环可根据机组负荷特性和安装地的气象条件选用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或氨水吸收式制... 针对电站传统空冷技术的种种缺陷,曾提出蒸汽动力循环耦合以氨为制冷剂的正、逆制冷循环的电站空冷系统(以下简称复合循环空冷系统)。复合循环的正制冷循环可根据机组负荷特性和安装地的气象条件选用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或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为便于设计选型,简要介绍复合循环空冷系统的两制冷循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复合循环空冷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并根据模拟计算机组安装地的典型年-气温分布进行2种方案的性能评价指标的计算分析及2种方案能级和能耗的对比分析。算例表明:氨水吸收式制冷复合循环空冷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和能级和能耗均明显优于氨蒸气压缩式制冷复合循环空冷系统,前者还有望用于高温时段长的南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空冷系统 复合制冷循环空冷系统 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动力/制冷循环空冷系统电站的经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立军 米利俊 +2 位作者 徐超 雷扬 杨善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4-58,共5页
当前,电力行业的发展面临节能减排的压力。简要回顾动力循环优化和提高热能综合利用方面的工作,对前期提出的复合动力/制冷循环电站空冷系统(以下简称复合循环空冷系统)进行经济分析,并分析其节能减排的贡献。以压缩制冷复合循环空冷为... 当前,电力行业的发展面临节能减排的压力。简要回顾动力循环优化和提高热能综合利用方面的工作,对前期提出的复合动力/制冷循环电站空冷系统(以下简称复合循环空冷系统)进行经济分析,并分析其节能减排的贡献。以压缩制冷复合循环空冷为例的模拟计算表明复合空冷系统的可行性,指出新形势下空冷系统面临的重新选择,间冷系统将会受到重视和发展,采用制冷剂的复合动力/制冷循环空冷系统将成为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循环 制冷循环 复合动力/制冷循环 电站空冷 技术经济分析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吸收式串联型制冷和动力复合循环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猛 张娜 蔡睿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该文对采用氨水混合工质的串联型制冷/动力复合循环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基础循环主要参数为:氨水工质浓度为0.3,透平进气参数为400℃/8.4MPa,热源为415℃/0.1043MPa的热空气。循环采用火用效率、经济火用效率、功冷比作为评价准则。对... 该文对采用氨水混合工质的串联型制冷/动力复合循环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基础循环主要参数为:氨水工质浓度为0.3,透平进气参数为400℃/8.4MPa,热源为415℃/0.1043MPa的热空气。循环采用火用效率、经济火用效率、功冷比作为评价准则。对透平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再沸器出口工质温度、冷却水温度等关键循环参数的变化对循环热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存在最佳透平进气温度及最佳再沸器出口工质温度使得火用效率和经济火用效率达到最大。此外,研究表明循环最佳基本工质浓度随冷、电价格比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制冷/动力复合循环 氨水混合工质 串联型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双效溴化锂制冷-热泵复合循环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少君 卢玫 +1 位作者 朱家贤 李凌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1,共5页
在热电冷联产系统中,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制冷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废热,这些废热品味低,难以直接回收利用。在此提出了两级双效溴化锂制冷-热泵复合循环,该循环具有冷凝温度较高的特点,便于直接回收冷凝排放热。系统以背压汽轮机的背压... 在热电冷联产系统中,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制冷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废热,这些废热品味低,难以直接回收利用。在此提出了两级双效溴化锂制冷-热泵复合循环,该循环具有冷凝温度较高的特点,便于直接回收冷凝排放热。系统以背压汽轮机的背压蒸汽为热源,制冷的同时利用循环所排出的废热加热锅炉补充水至较高温度。以具有相同功效的双效溴冷机与单效溴化锂热泵联合运行作为对比循环,制冷-热泵复合循环系统省去了一台蒸发器与冷凝器,减少了两个换热温差,并且通过热力计算、能量分析和分析表明,该循环的能量利用率与效率均有很大的提高,效率比对比循环提高了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制冷-热泵复合循环 两级双效 溴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喷射-压缩复合循环制冷系统节能运行优化工况点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郭静 张小松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53,共7页
CCRS是使用机械压缩机的制冷循环 (RAC/MC)和使用喷射器的冷却循环 (EJC)复合的一种新型节能循环系统。其中EJC是由RAC/MC的余热驱动的 ,并作为RAC/MC的底部循环。通过分析表明 ,CCRS的COP值比单独压缩制冷循环系统的COP有明显提高 ,而... CCRS是使用机械压缩机的制冷循环 (RAC/MC)和使用喷射器的冷却循环 (EJC)复合的一种新型节能循环系统。其中EJC是由RAC/MC的余热驱动的 ,并作为RAC/MC的底部循环。通过分析表明 ,CCRS的COP值比单独压缩制冷循环系统的COP有明显提高 ,而且合理的喷射冷却循环工况对COP值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在喷射工况一定时 ,发生器中温度的变化 ,使得系统的制冷量和COP存在极限值 ,此时对应的工况即系统的最佳工况 ,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还比较了系统使用R2 2和R1 34a作为压缩式制冷循环制冷剂的性能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 压缩 复合循环制冷系统 节能 COP 运行工况 优化 R22 R134A 制冷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一喷射复合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顾兆林 蒋立本 +1 位作者 冯诗愚 王彦峰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共4页
综述了吸收一喷射复合制冷技术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分析了目前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提出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吸收一喷射复合制冷循环 工质对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热源喷射式发电制冷复合系统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彬 翁一武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9-474,共6页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一种新型低温热源喷射式发电制冷复合系统进行了分析,并以R600a作为工质对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热源入口温度为420 K、热源热水流量为0.2kg/s、热源蒸发温度为370 K的标准工况下,系统净发电量为2.74 ...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一种新型低温热源喷射式发电制冷复合系统进行了分析,并以R600a作为工质对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热源入口温度为420 K、热源热水流量为0.2kg/s、热源蒸发温度为370 K的标准工况下,系统净发电量为2.74 kW,系统制冷量为11.99 kW,系统的效率达到25.83%,系统能量利用率为45.34%;系统损失主要发生在蒸汽发生器和喷射器中.在热源蒸发温度提高过程中,系统内部工质流量发生改变,导致系统净发电量和效率小幅下降,制冷量和能量利用率先增后降.当热源蒸发温度为370 K时,系统能量利用率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热源 发电制冷复合循环系统 有机物朗肯循环 喷射式制冷循环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