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_(3)N_(4)/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还原Cr(Ⅵ)试验研究
1
作者 秦玉馨 查雨心 +6 位作者 何新雨 史小舟 陈琳 陈国壮 马越 马丙瑞 李金成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研究了采用水热法制备g-C_(3)N_(4)/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并探究了其在可见光下催化还原Cr(Ⅵ)的性能及机制。结果表明:g-C_(3)N_(4)/Bi_(2)WO_(6)为纳米片堆积成的花瓣状结构,比表面积比g-C_(3)N_(4)和Bi_(2)WO_(6)更大,可为光催... 研究了采用水热法制备g-C_(3)N_(4)/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并探究了其在可见光下催化还原Cr(Ⅵ)的性能及机制。结果表明:g-C_(3)N_(4)/Bi_(2)WO_(6)为纳米片堆积成的花瓣状结构,比表面积比g-C_(3)N_(4)和Bi_(2)WO_(6)更大,可为光催化反应提供更多活性位点;在40 min黑暗条件下,g-C_(3)N_(4)/Bi_(2)WO_(6)对Cr(Ⅵ)的吸附率为43.2%,其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见光照射100 min后,g-C_(3)N_(4)/Bi_(2)WO_(6)对Cr(Ⅵ)的光催化还原率为81.3%,其光催化还原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g-C_(3)N_(4)与Bi_(2)WO_(6)复合后形成了Z型异质结,拓宽了其光吸收范围,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从而显示出优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光催化 还原 g-C_(3)N_(4)/Bi_(2)WO_(6) 制备 Cr(Ⅵ) Z型异质结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镀温度对CuO@rGO/TiO_(2)复合光催化涂层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爱莲 吴奕楠 +3 位作者 杨翟平 仇兆忠 巴什科夫·奥·维 徐家文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9-77,119,共10页
目的克服粉体TiO_(2)光催化剂回收困难、易团聚、催化活性受限等问题,提高对可见光的利用率。方法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TiO_(2)复合微弧氧化层,然后继续进行化学镀与水热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 目的克服粉体TiO_(2)光催化剂回收困难、易团聚、催化活性受限等问题,提高对可见光的利用率。方法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TiO_(2)复合微弧氧化层,然后继续进行化学镀与水热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谱等对复合涂层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表面元素价态等进行表征;将亚甲基蓝溶液作为降解目标,评价了试验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TC4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层呈典型火山口形貌,加入rGO使微弧氧化膜层孔隙率增加,微孔尺寸缩小,rGO/TiO_(2)复合膜层经化学镀-水热处理在表面原位生长出垂直于膜层分布的纳米CuO。rGO的加入提高了微弧氧化TiO_(2)膜层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而CuO@rGO/TiO_(2)复合光催化涂层降解率随施镀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施镀温度为40℃时复合光催化涂层具有最高的降解率,达83.45%。结论膜层多孔结构和纳米片修饰为光催化反应增加了表面活性位点增强了光吸收能力,促进了电荷分离与传输,CuO、rGO和TiO_(2)多相共存产生协同催化效应。此外,利用微弧氧化、化学镀制备的光催化材料以金属基体为载体,回收简单易行,降低了TiO_(2)光催化剂的成本,使其在污水的降解处理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镀温度 CuO@rGO/TiO_(2)复合光催化涂层 微弧氧化 化学镀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MoS_(2)/ZnIn_(2)S_(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和还原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兰 张硕 +3 位作者 岳峰 马威浩 谭棒 张宏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3-219,227,共8页
首先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片层结构组装而成的花朵状二硫化钼/硫化铟锌(MoS_(2)/ZnIn_(2)S_(4))微球异质结构,该方法实现了ZnIn_(2)S_(4)和MoS_(2)间紧密的界面接触,形成了良好的电子传输通道有利于光生电荷载流子的传输。其次利用光沉积法... 首先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片层结构组装而成的花朵状二硫化钼/硫化铟锌(MoS_(2)/ZnIn_(2)S_(4))微球异质结构,该方法实现了ZnIn_(2)S_(4)和MoS_(2)间紧密的界面接触,形成了良好的电子传输通道有利于光生电荷载流子的传输。其次利用光沉积法将Ag纳米粒子负载在MoS_(2)/ZnIn_(2)S_(4)微球异质结构上,得到三元Ag/MoS_(2)/ZnIn_(2)S_(4)复合光催化剂。得益于Ag纳米粒子的等离子体效应及电子助催化剂作用,Ag/MoS_(2)/ZnIn_(2)S_(4)复合光催化剂在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罗丹明B(RhB)、亚甲基蓝(MB)和六价铬Cr(Ⅵ)的实验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Ag/MoS_(2)/ZnIn_(2)S_(4)对RhB、MB和Cr(Ⅵ)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和光催化还原效率分别达到100%、100%和99.3%,说明Ag/MoS_(2)/ZnIn_(2)S_(4)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等论证了复合催化剂的优异性能并提出了光催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Ag/MoS_(2)/ZnIn_(2)S_(4)复合光催化 光催化降解与还原 有机染料 六价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TiO_2/CoFe_2O_4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9
4
作者 左显维 费鹏 +2 位作者 胡常林 苏碧桃 雷自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33-1237,共5页
以磁性CoFe2O4为核,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磁性TiO2/CoFe2O4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VSM(振动样品磁强计)技术对其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该法所得的TiO2/CoFe2O4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虽稍弱于纯CoFe2O4纳米... 以磁性CoFe2O4为核,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磁性TiO2/CoFe2O4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VSM(振动样品磁强计)技术对其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该法所得的TiO2/CoFe2O4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虽稍弱于纯CoFe2O4纳米材料,但其矫顽力则优于CoFe2O4。TEM、XRD、UV-Vis等的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材料中的TiO2为锐钛矿结构;与TiO2相比,纳米复合材料对光的吸收拓展到了整个紫外-可见区,且吸收强度大大增强。对染料废水光催化降解的模拟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在紫外光下,6h可以使亚甲基蓝染料溶液的脱色率达95%,且重复使用3次时染料溶液的脱色率仍能保持在90%,明显优于纯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COFE2O4 磁性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改性膨润土复合光催化材料制备及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金媛 孙国良 +1 位作者 张单平 沈华立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320-324,共5页
利用TiCl4明胶溶液和有机膨润土制备复合光催化材料,以高压汞灯为光源,光催化降解活性艳红X-3B模拟染料废水。通过改变催化剂投加量、pH值、温度、光源等条件试验,研究了TiO2/有机膨润土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投配比为Ti... 利用TiCl4明胶溶液和有机膨润土制备复合光催化材料,以高压汞灯为光源,光催化降解活性艳红X-3B模拟染料废水。通过改变催化剂投加量、pH值、温度、光源等条件试验,研究了TiO2/有机膨润土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投配比为Ti/有机膨润土=6∶5的复合材料其降解效果要比单独的TiO2和有机膨润土好,且具备重复使用的功效,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说明利用该复合光催化材料降解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改性膨润土 复合光催化材料 活性艳红X-3B 光催化降解 吸附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wAC复合光催化剂的酸催化水解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8
6
作者 陈孝云 刘守新 +1 位作者 陈曦 孙承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7-522,共6页
以TiCl4为钛源,采用酸催化水解法合成了活性炭(AC)复合光催化剂TiO2/wAC(w:AC的质量分数,%).通过对苯酚、甲基橙以及六价铬的光催化降解,考察了AC含量、反应溶液初始pH值、使用次数对TiO2/wAC光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并采用重力沉降法... 以TiCl4为钛源,采用酸催化水解法合成了活性炭(AC)复合光催化剂TiO2/wAC(w:AC的质量分数,%).通过对苯酚、甲基橙以及六价铬的光催化降解,考察了AC含量、反应溶液初始pH值、使用次数对TiO2/wAC光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并采用重力沉降法测试了催化剂分离性能.采用XRD、DRS、FTIR、SEM、低温液氮吸附等对光催化剂晶相结构、光谱特征、表面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宜AC含量的TiO2/wAC(wAC=5%,记为5AC)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AC掺杂可减小TiO2粒子凝聚,而对TiO2的晶相结构、晶粒大小以及表面性质影响不大,对TiO2能阈结构不产生影响.TiO2与AC结合牢固,接触界面处有Ti—O—C键生成.TiO2/5AC表现出高光催化活性的主要原因是,AC所提供的适宜高浓度环境及对纳米尺寸TiO2团聚的有效抑制.TiO2/5AC的高活性,不易失活,易分离以及活性受pH变化影响较小的特性,使其在实际废水处理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活性炭 催化水解 TiO2/AC复合光催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铁-TiO_2/膨润土复合光催化材料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谭惠 李殿超 +1 位作者 杨殿范 王瑛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4-208,共5页
采用酸性溶胶法制备掺铁-TiO2/膨润土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IR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测试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对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性能,在太阳光照射下,对pH=... 采用酸性溶胶法制备掺铁-TiO2/膨润土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IR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测试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对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性能,在太阳光照射下,对pH=4、质量浓度为20mg/L的甲基橙溶液进行降解时,其脱色率可达95%以上,COD去除率可达85%以上。该催化剂在经过200℃焙烧活化2.5h后可多次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光催化 膨润土 脱色率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 被引量:18
8
作者 董如林 莫剑臣 +3 位作者 张汉平 姜苏 陈智栋 金长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9-684,共6页
采用水热法,以钛酸四正丁酯及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在水性体系中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GO质量分数的TiO2/GO复合光催化剂。FE-SEM分析结果表明,分散的钛酸四正丁酯以多分子层的形式吸附到氧化石墨烯的表面,最后在水热过程中转化为锐钛型... 采用水热法,以钛酸四正丁酯及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在水性体系中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GO质量分数的TiO2/GO复合光催化剂。FE-SEM分析结果表明,分散的钛酸四正丁酯以多分子层的形式吸附到氧化石墨烯的表面,最后在水热过程中转化为锐钛型TiO2粒子。当氧化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低于3%时,产物中含有纯TiO2微球及TiO2/GO复合物;当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大于5%时,产物为单纯的TiO2/GO复合物。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GO复合后,TiO2电极中载流子的传输效率提高。氧化石墨烯复合量为10%时,复合光催化剂显示了对亚甲基蓝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当复合氧化石墨烯转化为石墨烯后,其光催化活性可得到进一步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 TIO2 GO复合光催化 氧化石墨烯 电化学 催化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SnO_2复合光催化剂的耦合效应 被引量:45
9
作者 刘平 周廷云 +1 位作者 林华香 傅贤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5-269,共5页
采用改进的 sol-gel技术制备 TiO_2/SnO_2耦合型半导体光催化剂 ,利用 XRD、气相色谱仪、粒度仪和表面光电压装置等研究了耦合型半导体光催化机理和光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 ,并通过降解甲醛探讨其在空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 采用改进的 sol-gel技术制备 TiO_2/SnO_2耦合型半导体光催化剂 ,利用 XRD、气相色谱仪、粒度仪和表面光电压装置等研究了耦合型半导体光催化机理和光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 ,并通过降解甲醛探讨其在空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添加 20% (mol) SnO_2的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 ,其光催化效率比纯 TiO_2高一倍以上 .据实验结果和粒子紧密堆积原理 ,提出强耦合效应和弱耦合效应的光催化反应模型 ,并用此模型较好地解释了 TiO_2/SnO_2复合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效率随 SnO_2含量变化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耦合效应 二氧化钛 二氧化锡 复合光催化 制备 溶胶-凝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TiO_2/漂珠复合光催化剂制备及其降解高效氯氰菊酯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姚秉华 郑怀礼 +2 位作者 杨丽芹 田萍 庞秀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0-1014,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了CdS/TiO2/漂珠复合光催化剂,通过SEM,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高效氯氰菊酯(BEC)杀虫剂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研究了CdS/TiO2/漂珠的光催化性能,探讨了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及采用太阳光作光源处理BEC的...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了CdS/TiO2/漂珠复合光催化剂,通过SEM,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高效氯氰菊酯(BEC)杀虫剂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研究了CdS/TiO2/漂珠的光催化性能,探讨了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及采用太阳光作光源处理BEC的可行性。结果表明,CdS/TiO2/漂珠投加量为3000mg·L-1,初始浓度为45mg·L-1、初始pH为6.5,通气量为200mL.min-1,时间为60min,BEC降解率分别为92.1%(125W高压汞灯)和79.3%(5W紫外灯),采用太阳光照射300min,BEC降解率可达93.4%。BEC的降解反应遵从L-H动力学模型,测得反应速率常数9.80mg.(L.min)-1,吸附常数4.36×10-3L·m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TiO2复合光催化 漂珠 光催化降解 高效氯氰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Sn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敌敌畏 被引量:47
11
作者 李晓红 颜秀茹 +2 位作者 张月萍 霍明亮 郭伟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5,共4页
以 Sn Cl4· Ti( OBu) 4、氨水、乙醇为原料 ,采用活性层包覆法 ,制备出 Ti O2 / Sn O2 复合光催化剂 ,并用IR、XRD、TEM和 BET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研究其对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与单一半导体催化剂 Sn O2 、Ti ... 以 Sn Cl4· Ti( OBu) 4、氨水、乙醇为原料 ,采用活性层包覆法 ,制备出 Ti O2 / Sn O2 复合光催化剂 ,并用IR、XRD、TEM和 BET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研究其对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与单一半导体催化剂 Sn O2 、Ti O2 做了简单对比 .结果表明 :所制 Ti O2 / Sn O2 样品为包覆型结构 ,由锐钛矿型 Ti O2 金红石型 Sn O2 组成 ,与 Sn O2 及 Ti O2 晶体粉末相比所制 Ti O2 / Sn O2 包覆粒子光催化活性得到明显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型催化 光催化降解 敌敌畏 二氧化钛 二氧化锡 复合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文礼 刘佳琪 +3 位作者 吴朝阳 刘梦凡 张恒强 韩伟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2-507,共6页
本文用水热法制备了正交晶系的纳米球状结构的二氧化锡和正交晶系的由片状聚集成球状结构的钨酸铋,并且对二者进行了复合,制备出了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测试仪(BET)、紫... 本文用水热法制备了正交晶系的纳米球状结构的二氧化锡和正交晶系的由片状聚集成球状结构的钨酸铋,并且对二者进行了复合,制备出了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测试仪(BET)、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技术对复合样品的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用碘钨灯模拟太阳光,分别以二氧化锡、钨酸铋和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材料为催化剂降解罗丹明B(RhB),研究所制备的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光催化90 min时二氧化锡、钨酸铋和二氧化锡/钨酸铋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分别是9%、22%和30%。实验结果表明,在可见光下,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要高于单一的二氧化锡和钨酸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钨酸铋 水热法 复合光催化材料 光催化性能 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日光催化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马琦 张保住 +2 位作者 张志强 任建国 张智敏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53-155,共3页
采用水热法,在温和的条件下制备了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的CeO2 TiO2复合光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以罗丹明B的光降解为模型反应研究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适量Ce的掺杂能有效提高TiO2的日光催化活性。用FT IR、TG DTA和XRD等进行了性... 采用水热法,在温和的条件下制备了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的CeO2 TiO2复合光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以罗丹明B的光降解为模型反应研究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适量Ce的掺杂能有效提高TiO2的日光催化活性。用FT IR、TG DTA和XRD等进行了性能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TiO2复合光催化 光催化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结构的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余长林 杨凯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0年第6期16-21,共6页
较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具有异质结构的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状况,综述了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异质结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其应用的研究新进展.认为异质结是提高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和光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最后提出了该领域今后发展... 较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具有异质结构的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状况,综述了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异质结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其应用的研究新进展.认为异质结是提高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和光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最后提出了该领域今后发展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 复合光催化材料 环境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Ag_2CO_3/ZnO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6
15
作者 魏龙福 余长林 +1 位作者 陈建钗 樊启哲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47-53,共7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Ag2CO3含量的新型Ag2CO3/ZnO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等系列手段对所制备的光...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Ag2CO3含量的新型Ag2CO3/ZnO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等系列手段对所制备的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紫外光(254 nm)为光源,评价了催化剂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活性,考察了不同Ag2CO3复合量、不同水热温度对ZnO复合光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g2CO3含量为2%、水热温度为140℃,复合光催化剂具有最大的光催化活性,降解率达到86.31%.Ag2CO3/ZnO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主要原因是复合光催化剂对紫外光有很强的吸收能力,适量Ag2CO3能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并改善催化剂的物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异质结 复合光催化 紫外光 甲基橙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银-介孔炭复合光催化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洁 祝建中 +2 位作者 丁莹 凌小佳 吉栋梁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80,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将介孔炭与磷酸银结合,制备出磷酸银-介孔炭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对所制备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介孔炭负载量的增大,生成的磷酸银粒子尺寸减小。所制... 采用共沉淀法将介孔炭与磷酸银结合,制备出磷酸银-介孔炭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对所制备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介孔炭负载量的增大,生成的磷酸银粒子尺寸减小。所制备材料中的磷酸银为立方体型,介孔炭的加入不会影响其晶体结构,可以制得性能稳定的复合材料。采用氮气吸-脱附测试对复合光催化材料进行光催化性能的评价,主要考察了不同介孔炭负载量对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光催化实验发现,当介孔炭负载量为10%时,所得的磷酸银-介孔炭复合光催化材料光催化效果最佳,并且所制备的复合光催化材料具有再循环使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炭 磷酸银 复合光催化材料 硝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异质结型CdS/BiOBr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1
17
作者 高晓明 代源 +2 位作者 费娇 张裕 付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49-1256,共8页
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了CdS/BiOBr复合光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手段对其物相、表面结构、光响应性等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CdS/BiOBr... 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了CdS/BiOBr复合光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手段对其物相、表面结构、光响应性等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CdS/BiOBr复合材料是n-p型异质结,由CdS颗粒裹附在BiOBr纳米球的表面构成,这种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响应范围,且有利于光生电子的迁移,并有效地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通过光催化降解模拟染料废水和光催化脱除模拟含硫燃料评价了CdS/BiOBr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6%(质量分数)CdS/BiOBr降解次甲基蓝的拟一级动力学常数分别为BiOBr和CdS的5.3和9.6倍,脱除噻吩的拟一级动力学常数分别为BiOBr和CdS的1.9和3.2倍.CdS/BiOBr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稳定性,循环使用5次后,降解率仍能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BiOBr复合光催化 异质结 次甲基蓝 脱硫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共掺杂纳米TiO2/MWCNT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艺 黄可龙 +1 位作者 杨波 朱志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61,共5页
以Gd3+和Eu3+为掺杂剂,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了稀土共掺杂纳米TiO2/MWCNT(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复合光催化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致荧光光谱仪(PL)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 以Gd3+和Eu3+为掺杂剂,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了稀土共掺杂纳米TiO2/MWCNT(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复合光催化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致荧光光谱仪(PL)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对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得的复合光催化剂样品中,二氧化钛颗粒基本均匀分布在碳纳米管上,同时,其光催化活性也比溶胶-凝胶法制得的样品高;Gd3+和Eu2+共掺杂能有效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当Gd3+和Eu2+掺杂量为分别为0.1%和1.0%时,TiO2/MWCNT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复合光催化 二氧化钛 多壁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BiVO_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活性(英文)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爱平 张进治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37-1342,共6页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Cu掺杂的BiVO4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借助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XRD分析显示所有催化剂都呈现单斜结构.XPS结果显示掺杂元素均以其稳定氧化...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Cu掺杂的BiVO4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借助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XRD分析显示所有催化剂都呈现单斜结构.XPS结果显示掺杂元素均以其稳定氧化态形式存在于催化剂表面.DRS谱中掺杂样品的吸收边比纯BiVO4都有不同程度的红移.以甲基橙(MO)的可见光催化降解反应为探针,研究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经Cu掺杂改性的催化剂的催化能力比纯BiVO4有所提高.对其掺杂增强催化能力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BIVO4 复合光催化 可见光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修饰碳纳米管/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环颖 李文军 +2 位作者 常志东 周花蕾 郭会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29-2532,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修饰的碳纳米管表面均匀沉积纳米级二氧化钛粒子制得复合光催化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手段对复合光催化剂进行...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修饰的碳纳米管表面均匀沉积纳米级二氧化钛粒子制得复合光催化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手段对复合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二氧化钛粒子是呈球形、团聚,随机沉积在未修饰碳纳米管任意表面,甚至部分碳纳米管表面是完全裸露的。经PVP修饰后的碳纳米管,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均匀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二氧化钛为纯锐钛矿晶体结构,没有金红石和板钛矿相。表面修饰碳纳米管/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降解亚甲基蓝,相比纯的二氧化钛和碳纳米管/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二氧化钛 聚乙烯吡咯烷酮 表面修饰 复合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