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沿空留巷巷旁复合充填体分层材料优选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贞智
刘萍
+3 位作者
罗畅
高方玲
黄鑫康
陈镇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32,共12页
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分为让压层和抗压层,让压层材料应具有大变形的特性,减缓基本顶岩梁的剧烈活动;抗压层材料应具有强度高、刚性大等特点,柔性让压之后实现对上覆岩梁的有效控制。因此对让压层和抗压层材料的不同配比进行力学特性分析...
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分为让压层和抗压层,让压层材料应具有大变形的特性,减缓基本顶岩梁的剧烈活动;抗压层材料应具有强度高、刚性大等特点,柔性让压之后实现对上覆岩梁的有效控制。因此对让压层和抗压层材料的不同配比进行力学特性分析,并通过电镜扫描(SEM)对让压层和抗压层的对照组和优化组进行微观结构分析,最后对让压层和抗压层的最优配比进行组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让压层材料的最优配比为水灰质量比1.5∶1,发泡剂掺量0.06%,纤维掺量0.2%;优化组28 d时抗压强度达到了8.84 MPa;不同期龄下的应变力,优化组为对照组的1.8~2.6倍。抗压层材料配比中细矸率为40%,料浆质量分数78%,水泥掺量为20%时为最优,其平均抗压强度为13.21 MPa,抗拉强度为0.97 MPa,弹性模量为0.75 GPa,内摩擦角为26°,黏聚力为2.85 MPa;该配比下的充填体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后期强度逐渐增大。组合试件中让压层占比10%~20%时,具有较好的让压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关键承载能力。研究结果为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材料配比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巷旁
充
填
充
填
材料
复合充填体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会宝岭铁矿全尾砂废石复合充填体沉降试验
被引量:
4
2
作者
饶运章
张中亚
+1 位作者
舒太镜
彭立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7-41,共5页
全尾砂废石复合充填体沉降是一个复杂的非牛顿流体与固体混合物的连续介质力学加载过程,难以通过经验估算或理论推导获得其沉降规律。为研究会宝岭铁矿全尾砂-废石复合充填体沉降问题,通过相似模型试验的方法,对不同比例(高度)全尾砂、...
全尾砂废石复合充填体沉降是一个复杂的非牛顿流体与固体混合物的连续介质力学加载过程,难以通过经验估算或理论推导获得其沉降规律。为研究会宝岭铁矿全尾砂-废石复合充填体沉降问题,通过相似模型试验的方法,对不同比例(高度)全尾砂、废石组成的复合充填进行室内试验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复合充填体中废石所占比例与其总沉降量呈递减函数关系;复合充填体总沉降量与时间的拟合关系为递减对数关系,且拟合曲线在15 d时斜率明显减小,故在15 d后复合充填体沉降量趋于稳定,可进行顶板胶结作业;比较不同废石比例的复合充填体沉降稳定所需时间,1/2废石比例的复合充填体沉降稳定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
废石
复合充填体
沉降规律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充填结构体承载破坏演化特征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其虎
杨帆
+3 位作者
王杰
贺耀华
熊淦麟
姚囝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50,共8页
针对力学性质存在差异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充填结构体在承载过程中内部应力分布不均的现象,开展了由不同强弱介质组合而成的复合充填结构体的单轴压缩试验。结合声发射特征分析,研究了复合充填结构体的承载特征、损伤演化和破坏特征。...
针对力学性质存在差异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充填结构体在承载过程中内部应力分布不均的现象,开展了由不同强弱介质组合而成的复合充填结构体的单轴压缩试验。结合声发射特征分析,研究了复合充填结构体的承载特征、损伤演化和破坏特征。研究表明:①单轴压缩状态下复合体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强介质内部应力大于弱介质内部应力,整体荷载主要由强介质承担;②当复合体中强介质强度一定时,复合体整体强度与弱介质强度呈正相关;③当弱介质强度小于等于3.21 MPa时,复合体应力—应变曲线出现两个弹性阶段,且第一弹性阶段的斜率大于第二弹性阶段,随着弱介质强度增加,第一弹性阶段增长、第二弹性阶段缩短,当弱介质强度大于3.21 MPa时,第二弹性阶段消失;④声发射信号演化特征表明:两个弹性阶段的拐点处弱介质出现大量损伤破坏,弱介质先于强介质破坏,当弱介质强度大于3.21 MPa时,损伤主要发生在压密和屈服后阶段,弱介质与强介质同时破坏。研究成果可为地下采场复杂应力场控制措施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充
填
结构
体
承载
强度
应力—应变
损伤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沿空留巷巷旁复合充填体分层材料优选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贞智
刘萍
罗畅
高方玲
黄鑫康
陈镇
机构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32,共12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基础研究重点资助项目(黔科合基础[2020]1Z047)。
文摘
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分为让压层和抗压层,让压层材料应具有大变形的特性,减缓基本顶岩梁的剧烈活动;抗压层材料应具有强度高、刚性大等特点,柔性让压之后实现对上覆岩梁的有效控制。因此对让压层和抗压层材料的不同配比进行力学特性分析,并通过电镜扫描(SEM)对让压层和抗压层的对照组和优化组进行微观结构分析,最后对让压层和抗压层的最优配比进行组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让压层材料的最优配比为水灰质量比1.5∶1,发泡剂掺量0.06%,纤维掺量0.2%;优化组28 d时抗压强度达到了8.84 MPa;不同期龄下的应变力,优化组为对照组的1.8~2.6倍。抗压层材料配比中细矸率为40%,料浆质量分数78%,水泥掺量为20%时为最优,其平均抗压强度为13.21 MPa,抗拉强度为0.97 MPa,弹性模量为0.75 GPa,内摩擦角为26°,黏聚力为2.85 MPa;该配比下的充填体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后期强度逐渐增大。组合试件中让压层占比10%~20%时,具有较好的让压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关键承载能力。研究结果为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材料配比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巷旁
充
填
充
填
材料
复合充填体
抗压强度
Keywords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filling beside gob
filling material
composite filling body
compressive strength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会宝岭铁矿全尾砂废石复合充填体沉降试验
被引量:
4
2
作者
饶运章
张中亚
舒太镜
彭立正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能源临沂矿业集团会宝岭铁矿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7-4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364010)
文摘
全尾砂废石复合充填体沉降是一个复杂的非牛顿流体与固体混合物的连续介质力学加载过程,难以通过经验估算或理论推导获得其沉降规律。为研究会宝岭铁矿全尾砂-废石复合充填体沉降问题,通过相似模型试验的方法,对不同比例(高度)全尾砂、废石组成的复合充填进行室内试验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复合充填体中废石所占比例与其总沉降量呈递减函数关系;复合充填体总沉降量与时间的拟合关系为递减对数关系,且拟合曲线在15 d时斜率明显减小,故在15 d后复合充填体沉降量趋于稳定,可进行顶板胶结作业;比较不同废石比例的复合充填体沉降稳定所需时间,1/2废石比例的复合充填体沉降稳定最快。
关键词
全尾砂
废石
复合充填体
沉降规律
模型试验
Keywords
Unclassified tailings
Waste rock
Compound filling body
Settlement law
Model test
分类号
TD861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充填结构体承载破坏演化特征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其虎
杨帆
王杰
贺耀华
熊淦麟
姚囝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钢资源集团乌龙泉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5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804224,51704213)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0BCA082)
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编号:T2020002)。
文摘
针对力学性质存在差异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充填结构体在承载过程中内部应力分布不均的现象,开展了由不同强弱介质组合而成的复合充填结构体的单轴压缩试验。结合声发射特征分析,研究了复合充填结构体的承载特征、损伤演化和破坏特征。研究表明:①单轴压缩状态下复合体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强介质内部应力大于弱介质内部应力,整体荷载主要由强介质承担;②当复合体中强介质强度一定时,复合体整体强度与弱介质强度呈正相关;③当弱介质强度小于等于3.21 MPa时,复合体应力—应变曲线出现两个弹性阶段,且第一弹性阶段的斜率大于第二弹性阶段,随着弱介质强度增加,第一弹性阶段增长、第二弹性阶段缩短,当弱介质强度大于3.21 MPa时,第二弹性阶段消失;④声发射信号演化特征表明:两个弹性阶段的拐点处弱介质出现大量损伤破坏,弱介质先于强介质破坏,当弱介质强度大于3.21 MPa时,损伤主要发生在压密和屈服后阶段,弱介质与强介质同时破坏。研究成果可为地下采场复杂应力场控制措施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
复合
充
填
结构
体
承载
强度
应力—应变
损伤破坏
Keywords
composite filling structure
bearing
strength
stress-strain
damage and failure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沿空留巷巷旁复合充填体分层材料优选研究
刘贞智
刘萍
罗畅
高方玲
黄鑫康
陈镇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会宝岭铁矿全尾砂废石复合充填体沉降试验
饶运章
张中亚
舒太镜
彭立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复合充填结构体承载破坏演化特征
王其虎
杨帆
王杰
贺耀华
熊淦麟
姚囝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