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生物反应器MBR耦合高级氧化法水污染处理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1
作者 倪常彪 刘一凡 +3 位作者 牛笑飞 程馨 刘佳朋 肖凤娟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2,共8页
多种技术联合使用是解决严峻水污染现状、提高水处理效率的重要策略。膜生物反应器(MBR)是膜分离与活性生物污泥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废水处理系统,具有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但也存在接触反应效率低和运行不稳定的问题。高级氧... 多种技术联合使用是解决严峻水污染现状、提高水处理效率的重要策略。膜生物反应器(MBR)是膜分离与活性生物污泥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废水处理系统,具有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但也存在接触反应效率低和运行不稳定的问题。高级氧化技术(AOPs)具有反应性强、解毒快速、处理周期短的优势,但能耗高、二次污染的缺陷降低了其使用价值。MBR与AOPs联用兼顾了过滤、生物法和AOPs的优势并形成协同效应,近年来在处理毒性大、污染物浓度高的废水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概述了MBR系统水污染处理研究现状,总结了MBR-AOPs耦合方法的系统构成、工作原理、污染物清除效率、应用的可行性与发展;包括MBR耦合光催化氧化(ICPB)、MBR耦合电催化(EMBR)、MBR耦合光/电催化氧化、MBR-芬顿、MBR-臭氧体系等。从材料选择、优势特征、处理效果、适用范围等方面分析了各类耦合体系的差别;阐述了MBR-AOPs耦合系统构成、运行与应用中面临的瓶颈与挑战,提出了耦合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光/电催化耦合生物反应器 芬顿电生物反应器 臭氧生物 耦合水处理技术 污染物清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反应器中杨木催化气化制清洁合成气
2
作者 丁阿静 周巧巧 顾学红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16-2723,共8页
在“双碳”背景下,生物质作为一种零碳甚至负碳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热解气化技术,生物质可用于生产合成气,合成气可用于燃料电池,或进一步加氢可生产甲醇、二甲醚、航煤等高附加值产品。然而,合成气中含有的焦油和固体颗粒(par... 在“双碳”背景下,生物质作为一种零碳甚至负碳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热解气化技术,生物质可用于生产合成气,合成气可用于燃料电池,或进一步加氢可生产甲醇、二甲醚、航煤等高附加值产品。然而,合成气中含有的焦油和固体颗粒(particulate Matter,PM)是其在下游加工中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传统生物质气化系统中,气化、焦油重整和气固分离单元独立运行,导致粗合成气需降温至300℃以下以适应除尘设备的操作温度要求,引发焦油冷凝堵塞、设备腐蚀及热损失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在杨木气化反应中利用膜反应器与催化剂耦合实现合成气原位净化。其中,碳化硅(SiC)膜用于截留挥发分中的PM,铁/镍负载的碳基催化剂用于催化裂解焦油组分。研究发现,在最佳温度800℃、水蒸气与生物质的质量比为1.5时,利用SiC膜反应器耦合Fe-Ni负载的活化后的碳基催化剂,合成气收率为56mmol/g(H_(2)/CO~1.9),合成气中的焦油收率为8.4g/m^(3),焦油脱除率为91.6%;固体颗粒产量为0.08g/m^(3),颗粒截留率为89.0%,该合成气组成符合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用合成气技术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反应器 碳基催化 清洁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军 江定国 +4 位作者 刘红 何建平 孟光辉 杨晓东 宋玮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1-274,共4页
采用以粉末活性炭(PAC)作为填料的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小区生活污水.该反应器在不人为排泥,不对膜进行任何处理(不空曝、不清洗)的情况下,连续运行100d.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优良(COD<25mg/L,NH4+-N<0.6mg/L,无色无... 采用以粉末活性炭(PAC)作为填料的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小区生活污水.该反应器在不人为排泥,不对膜进行任何处理(不空曝、不清洗)的情况下,连续运行100d.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优良(COD<25mg/L,NH4+-N<0.6mg/L,无色无味,无SS,没有检测出大肠杆菌).PAC不仅改善了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污泥混合液的沉淀性能与可过滤性,同时也改善了膜表面滤饼层的水力特性,从而达到了减小膜过滤阻力,延缓膜污染的目的,而且还降低了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物反应器 粉末活性炭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复合膜反应器中异丁烷催化脱氢反应 被引量:6
4
作者 郭杨龙 卢冠忠 +2 位作者 陈荣 汪仁 王筠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72-575,共4页
Pd-Ag/ceramic composite membrane, which was prepared by improved electroless plating with osmosis , exhibited higher hydrogen flux,reaching 0.619 mol·s -1 ·m -2 (673 K,Δ p =0.196 MPa). The catalytic dehydro... Pd-Ag/ceramic composite membrane, which was prepared by improved electroless plating with osmosis , exhibited higher hydrogen flux,reaching 0.619 mol·s -1 ·m -2 (673 K,Δ p =0.196 MPa). The catalytic dehydrogenation of isobutane in the Pd-Ag/ceramic composite membrane reactor was studie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operating parameters,such as reaction temperature, linear velocity of feed gas, linear velocity of purge gas, molar ratio of nitrogen to isobutane in feed gas, and pressure of feed gas on conversion of isobutane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conversion of isobutane (50.5% at 723 K) in the membrane reactor exceeded the equilibrium conversion (18.8% at 723 K) and that in the fixed-bed reactor (15.5% at 723 K). From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dehydrogenation of isobutane in the membrane reactor, it was found that when a certain partial pressure of hydrogen was maintained in the reaction-side of the reactor, the formation of accumulative carbon overlayers on the surface of dehydrogenation catalyst and membrane was inhibited to some extent, which reduced the deactivation rate of catalyst and membra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复合 异丁烷 催化脱氢 异丁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袁宏林 杜于蛟 +2 位作者 李成成 付莎 刘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3-248,共6页
在传统膜生物反应器(CMBR)的生物反应区内投加一定量的悬浮填料作为生物载体,组成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系统用于处理城市污水.经过连续实验,结果表明:HMBR较CMBR能更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氨氮、TN和TP;随着载体上生物膜的形成及增多,T... 在传统膜生物反应器(CMBR)的生物反应区内投加一定量的悬浮填料作为生物载体,组成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系统用于处理城市污水.经过连续实验,结果表明:HMBR较CMBR能更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氨氮、TN和TP;随着载体上生物膜的形成及增多,TN和TP去除率显著提高,当生物膜量达到1400mg/L时,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由挂膜前的28.7%和71.2%提高到60.3%和82.3%;HMBR生物脱氮除磷的效果受生物膜量和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物反应器 生物载体 生物 污水处理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小区污水回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常颖 王宝贞 高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156,共5页
采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HMBR)工艺进行了小区污水处理和回用的试验研究 .工艺设计的特点为通过曝气对水流的循环作用实现膜表面截留的污泥与硝化液的自动回流 ,简化A/O系统的运行 .该工艺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系统温度为 2 5℃左右... 采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HMBR)工艺进行了小区污水处理和回用的试验研究 .工艺设计的特点为通过曝气对水流的循环作用实现膜表面截留的污泥与硝化液的自动回流 ,简化A/O系统的运行 .该工艺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系统温度为 2 5℃左右、进水 pH值为 6 1~ 7 0、DO为 1 0~ 1 5mg/L时 ,HMBR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COD、BOD5、NH4+ -N和TN ,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4 5 %、99 3%、99 4 %和 84 7% ,并且膜出水中检测不出SS和大肠菌群 ,浊度 <2NTU .出水满足CJ2 5 1- 89《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经消毒后可用于小区绿化、冲厕、扫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研究 污水回用 复合生物反应器 HMBR 工艺 污水处理 建筑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除磷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迟军 王宝贞 吕斯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49,共3页
本文通过对比实验 ,研究了不同工艺组合条件下一体化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 HCMBR)的除磷效果。研究表明 ,在无厌氧段的情况下 ,反应器内保持好氧状态的同时 ,填料内部存在厌氧环境 ,TP的去除率为 2 2 % ;在有厌氧段 ( A/ O)的情况下 ,T... 本文通过对比实验 ,研究了不同工艺组合条件下一体化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 HCMBR)的除磷效果。研究表明 ,在无厌氧段的情况下 ,反应器内保持好氧状态的同时 ,填料内部存在厌氧环境 ,TP的去除率为 2 2 % ;在有厌氧段 ( A/ O)的情况下 ,TP的去除率可达 70 % ;采用化学方法时 ,TP去除率可达 82 .1 % ,但过高的 n( Al3+ ) / n( TP)值将会影响污泥的活性。并且 HCMBR对NH3- N、CODCr、TN等污染物有十分良好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磷 一体化复合生物反应器 去除率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SMBR-IVCW)系统处理混合废水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袁莉英 梁威 +2 位作者 肖恩荣 常军军 吴振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1-365,共5页
本文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组合工艺(SMBR-IVCW)系统,研究了该系统对复合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当系统进水为CODCr397~890mg.L-1、氨氮9.40~27.1mg.L-1、TP4.30~10.7mg.L-1、TN45.9~75.8mg.L-... 本文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组合工艺(SMBR-IVCW)系统,研究了该系统对复合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当系统进水为CODCr397~890mg.L-1、氨氮9.40~27.1mg.L-1、TP4.30~10.7mg.L-1、TN45.9~75.8mg.L-1的条件下,在SMBR和IVCW的水力负荷分别为1000L.d-1和375mm.d-1的最优工况下运行,系统CODCr、NH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7.5%、99.0%、59.6%和65.2%;系统进出水中氮的形态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SMBR-IVCW系统在高浓度综合污水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BR—IVCW 生物反应器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组合工艺 混合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中生物膜的特性 被引量:22
9
作者 赵庆良 黄汝常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7,共4页
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中加入废弃轮胎颗粒作为生物膜载体形成的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 ,在颗粒浓度为 40 g/ L时 ,稳定运行条件下在轮胎颗粒表面可形成约 50 mg/ g的生物膜量 ,即在传统曝气池的 2 0 0 0~ 30 0 0 mg/ L悬浮生长污泥的基础上 ... 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中加入废弃轮胎颗粒作为生物膜载体形成的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 ,在颗粒浓度为 40 g/ L时 ,稳定运行条件下在轮胎颗粒表面可形成约 50 mg/ g的生物膜量 ,即在传统曝气池的 2 0 0 0~ 30 0 0 mg/ L悬浮生长污泥的基础上 ,可增加 2 0 0 0mg/ L的附着生物膜量。此时生物膜的厚度为 2 55μm,其活性以比耗氧速率 (SOUR)表示为 40~ 70 mg/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生物 反应器 废水处理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采油废水的挂膜及污泥驯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静雯 单士亮 +2 位作者 胡筱敏 董怡华 李学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29,共6页
向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投加聚丙烯(PP)填料作为生物膜载体,构建复合膜生物反应器(HMBR)。为了改善HMBR对采油废水的生化处理效果,对系统内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及挂膜培养。分别研究了驯化期系统内污泥性能、填料挂膜效果、微生物相... 向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投加聚丙烯(PP)填料作为生物膜载体,构建复合膜生物反应器(HMBR)。为了改善HMBR对采油废水的生化处理效果,对系统内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及挂膜培养。分别研究了驯化期系统内污泥性能、填料挂膜效果、微生物相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经过25 d的驯化培养后,评价污泥浓度与沉降性能的指标如MLSS、MLVSS、SVI等明显改善。填料挂膜成熟,填料上的生物量稳定在1 500 mg/L,生物膜厚2~3 mm,在生物膜表面以及悬浮污泥中,一些表征污泥成熟的微生物相包括菌胶团、轮虫、纤虫大量出现。系统出水的CODCr去除率为88%,含油量去除率为95.6%,表现出了对采油废水的良好处理效果与抗冲击负荷能力。相比传统MBR,HMBR中的膜孔阻力Rp和滤饼层阻力Rc分别降低了48.7%和51.8%,说明HMBR能够有效控制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复合生物反应器 采油废水 污泥驯化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凤君 周海林 +1 位作者 沈福东 徐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66-669,共4页
通过在膜生物反应器中添加填料,在保持良好出水水质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悬浮污泥浓度,从而减轻膜表面的污泥沉积,减轻膜污染。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中,膜表面泥饼层阻力在总阻力中的比例下降到10%,而膜孔吸附阻力中由溶解性有机物所造成... 通过在膜生物反应器中添加填料,在保持良好出水水质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悬浮污泥浓度,从而减轻膜表面的污泥沉积,减轻膜污染。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中,膜表面泥饼层阻力在总阻力中的比例下降到10%,而膜孔吸附阻力中由溶解性有机物所造成的阻力占到83.3%,这表明由于膜表面的污泥沉积降低,膜组件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吸附增加,因而应当选择合适的污泥浓度以得到最佳的综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物反应器 污染 阻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运行特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强 王晓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6-139,共4页
将常规膜生物反应器(CMBR)和生物膜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工艺。采用该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对其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h、污泥停留时间(SRT)为10d时,HMBR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 将常规膜生物反应器(CMBR)和生物膜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工艺。采用该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对其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h、污泥停留时间(SRT)为10d时,HMBR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对COD和BOD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1%和98.5%,比CMBR分别提高了4.6%和3.8%;HMBR能够有效去除营养物质,对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8%、50.9%和82.2%,比CMBR分别提高了5.4%、13.8%和0.9%;HMBR表现出了良好的膜污染控制能力,当跨膜压差(TMP)到达20kPa时,HMBR运行了143d而CMBR仅运行了5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物反应器 生物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菌剂用于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泥减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香杰新 蔡勋江 +1 位作者 范洪波 吕斯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8-101,共4页
将复合菌技术与膜生物反应器结合处理校园生活废水,考察其污泥减量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内MLSS的质量浓度由投加微生物前的9000mg·L-1降到了投加后的5000mg·L-1,MLSS降低了44.4%,MLVSS同MLSS的变化基本一致;m(MLVSS)/m... 将复合菌技术与膜生物反应器结合处理校园生活废水,考察其污泥减量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内MLSS的质量浓度由投加微生物前的9000mg·L-1降到了投加后的5000mg·L-1,MLSS降低了44.4%,MLVSS同MLSS的变化基本一致;m(MLVSS)/m(MLSS)的变化不是很大,投加微生物后的m(MLVSS)/m(MLSS)较没投加前的平均0.83略有提高;而对COD、NH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由未投加时的93.78%、78.38%、75.56%增大到96.03%、88.25%、84.79%,所有指标都有所提高。研究表明,利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对泥水高效分离的特点,通过投加复合菌剂,抑制了不利菌和"无用菌"的生长,改善污泥性能和代谢活性,可以在实现MBR污泥零排放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去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剂 生物反应器 污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悬浮填料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的过滤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期勇 陈季华 陈亦军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32,共5页
介绍了颗粒填料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在运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普通膜生物反应器(MBR)和颗粒填料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进行了对比实验,着重研究了颗粒填料在膜污染控制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由于投加填... 介绍了颗粒填料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在运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普通膜生物反应器(MBR)和颗粒填料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进行了对比实验,着重研究了颗粒填料在膜污染控制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由于投加填料颗粒,HMBR的沉积层阻力减少了86%,临界通量增长了约20%;在长期运行过程中MBR的膜污染速率是HMBR的3.3倍.在膜生物反应器中投加颗粒填料可以有效地改善其过滤性能,减缓膜通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物反应器 污染 填料 临界通量 过滤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中EPS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膜污染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爱宁 张驰 刘永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65,共4页
采用复合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Hybrid Membrane Bioreactor,HMBR)处理城市污水,对反应器污水处理效果、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在反应器中的分布及其与膜污染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 采用复合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Hybrid Membrane Bioreactor,HMBR)处理城市污水,对反应器污水处理效果、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在反应器中的分布及其与膜污染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出水中SS、COD、BOD5、氨氮的去除率都在93%以上,出水水质稳定。反应器混合液中松散态EPS(Loosely Bond EPS,LB-EPS)和固着态EPS(Tightly Bond EPS,TB-EPS)都随着运行时间而增加,并且与跨膜压差(Trans-Membrane Pres-sure,TMP)的变化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R2=0.89);填料生物膜上EPS的质量比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也有上升趋势,但与膜污染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R2=0.55);泥饼层中TB-EPS的质量比远高于LB-EPS,EPS与表征膜污染程度的TMP明显相关(R2=0.91),EPS在泥饼层中的积累是造成膜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复合生物反应器 胞外多聚物 污染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艾翠玲 贺延龄 +1 位作者 董良飞 周孝德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55-57,69,共4页
通过对投加填料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投加填料的膜生物反应器的上清液及系统出水COD浓度低于不加填料的 ;反应器稳定运行后膜的通透性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缓慢下降 ,且较投加填料前明显增大 ... 通过对投加填料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投加填料的膜生物反应器的上清液及系统出水COD浓度低于不加填料的 ;反应器稳定运行后膜的通透性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缓慢下降 ,且较投加填料前明显增大 ;反应器中 ,附着相和悬浮相污泥共存 ,并以附着生长的微生物为主 ,悬浮污泥浓度低可以有效的减缓膜过滤阻力的上升和膜的堵塞 .维持反应器内总污泥浓度较高的条件下 ,使随混合液进入膜分离的悬浮污泥量保持很低 ,减少了其对膜的通透能力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填料 通透性 污泥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立辉 曹国民 +2 位作者 黄海苏 盛梅 刘勇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4-600,共7页
将膜分离技术与细胞固定化技术结合起来,研究了一种可用于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复合膜生物反应器(CMBR),并分别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复合膜生物反应器的最佳脱氮条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MBR平板状固定化细胞适宜的制备条件... 将膜分离技术与细胞固定化技术结合起来,研究了一种可用于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复合膜生物反应器(CMBR),并分别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复合膜生物反应器的最佳脱氮条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MBR平板状固定化细胞适宜的制备条件:厚度4 mm,w=15%聚乙烯醇溶液中细菌包埋量20 g/L,地下水反硝化脱氮适宜的碳氮比、温度、pH分别为6∶1、30°C、7.0~8.0;适宜的反硝化碳源为乙醇,反硝化速率与硝酸盐初始质量浓度成正比。在最佳脱氮条件下,出水中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耗氧量等水质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 反硝化 复合生物反应器 固定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辅助膜生物反应器体系中Co纳米催化膜处理焦化废水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安路阳 宋迪慧 +4 位作者 杨爽 张立涛 屈泽鹏 李红欣 柳丽芬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9-1138,共10页
为探究电辅助膜生物反应器(electrical membrane bioreactor, EMBR)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效果、产电性能及抗膜污染性能,以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为前驱体,通过碳化制备具有高催化氧还原(oxygen reduction... 为探究电辅助膜生物反应器(electrical membrane bioreactor, EMBR)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效果、产电性能及抗膜污染性能,以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为前驱体,通过碳化制备具有高催化氧还原(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活性的负载Co纳米颗粒的氮掺杂碳催化剂(Co-NPs),以碳纤维布作为基体组装Co-NPs/PVDF碳纤维基催化膜,并构建催化膜耦合EMBR体系处理实际焦化废水.考察碳化温度、Co/N协同作用、N掺杂含量及形态对ORR活性的影响,探究了催化膜在EMBR体系中处理实际焦化废水的污染物去除效率、抗污染特性和产能效果.结果表明:①Co-NPs的ORR反应为4电子转移还原途径,还原产物为水.②Co-NPs/PVDF碳纤维基催化膜在微电场下保持稳定的高膜通量.催化膜污染在运行初期符合膜孔堵塞模型,后期表现为滤饼层污染模型控制,膜污染以滤饼层污染为主.微电场可以降低滤饼层比阻,能有效解决膜污染问题.③EMBR体系处理实际焦化废水,COD、TN、NH_(4)^(+)-N和挥发酚的去除率分别为97.2%、43.8%、82.9%和99.8%.④系统最大产电功率密度为823.8 mW/m^(3),库仑效率为8.3%.研究显示,以MOFs为前驱体制备的Co-NPs纳米催化剂,以碳纤维布作为基体制备Co-NPs/PVDF碳纤维基催化膜,耦合EMBR体系在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表现出了高效的污染物降解效率、能源转化效率,并且微电场环境可达到抗膜污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辅助生物反应器 金属有机骨架 纳米材料 催化 焦化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苯胺废水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建鹏 完颜华 胡建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4-57,共4页
本研究利用新型的复合式好氧生物膜反应器处理苯胺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浓度的苯胺废水。当反应器在HRT为15.87h和容积负荷为1.31~1.95kgCOD/m3.d下稳定运行时,COD、苯胺、色度、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60%、59.46%、80%和55.38... 本研究利用新型的复合式好氧生物膜反应器处理苯胺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浓度的苯胺废水。当反应器在HRT为15.87h和容积负荷为1.31~1.95kgCOD/m3.d下稳定运行时,COD、苯胺、色度、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60%、59.46%、80%和55.38%。出水浓度低,为苯胺废水的后续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废水 复合生物反应器 附着生长 悬浮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干法腈纶废水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辛旺 田智勇 +1 位作者 李法云 宋永会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05-310,共6页
采用新型Biofringe(BF)填料并结合A/O工艺设计了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采用连续进水的动态自然培养挂膜方式,并对处理干法腈纶废水做了中试启动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挂膜过程简单迅速,启动周期短,系统稳定性强,BF填料对反应器内的污泥具... 采用新型Biofringe(BF)填料并结合A/O工艺设计了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采用连续进水的动态自然培养挂膜方式,并对处理干法腈纶废水做了中试启动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挂膜过程简单迅速,启动周期短,系统稳定性强,BF填料对反应器内的污泥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挂膜稳定后控制HTR为36 h,硝化液回流比为100%,进水流量为600 L/h,反应器出水水质稳定,出水NH4+-N浓度基本在5 mg/L以下,优于GB 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NH4+-N浓度小于15 mg/L),TN平均去除率可达55.86%,对腈纶废水具有较强的脱氮能力。膜的截留作用对CODCr的去除有一定的效果,对NH4+-N没有去除效果,反应器内存在同步硝化和反硝化(SND)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物反应器 腈纶废水 中试试验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