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淬对MlNi_3.55Co_0.75Mn_0.4Al_0.3/5wt% Mg_2Ni复合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田晓 特古斯 +1 位作者 海山 姚占全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79-1184,共6页
为了改善AB5型储氢合金的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研究了快淬速度对MlNi3.55Co0.75Mn0.4Al0.3/5wt%Mg2Ni复合储氢合金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ED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为了改善AB5型储氢合金的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研究了快淬速度对MlNi3.55Co0.75Mn0.4Al0.3/5wt%Mg2Ni复合储氢合金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ED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表明,铸态复合合金由LaNi5相和少量的Mg2Ni相组成,而快淬态复合合金却由(La,Mg)Ni3新相和LaNi5相组成.当快淬速度≥15 m/s时,复合合金中形成明显的纳米晶组织并伴有部分非晶化倾向.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快淬态复合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和容量保持率随快淬速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变化规律,其中快淬速度为20 m/s时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达最大值344 mAh/g,经100次充放电循环后该电极的容量保持率为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淬 复合储氢合金 微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含量对MmNi_(5-x)(CoAlMn)_x/Mg复合储氢合金吸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朱文辉 高岩 +2 位作者 罗堪昌 李伯林 朱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11,共3页
借助扫描电镜、X- ray及吸氢性能测试装置研究了镁含量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 Mm Ni5- x ( Co Al Mn) x/Mg纳米晶复合储氢材料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镁含量的增加 ,合金的活化性能表现出差 -好 -差的变化趋势。当镁含量达到50 wt%... 借助扫描电镜、X- ray及吸氢性能测试装置研究了镁含量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 Mm Ni5- x ( Co Al Mn) x/Mg纳米晶复合储氢材料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镁含量的增加 ,合金的活化性能表现出差 -好 -差的变化趋势。当镁含量达到50 wt%时 ,材料无法被活化。镁含量对吸氢量也有影响 ,具体表现为 ,随着镁含量的增加 ,材料的吸氢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储氢合金 吸氢性能 MmNi5-x(CoA1Mn)x/Mg 机械合金化 镁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0.10)Zr_(0.15)V_(0.35)Cr_(0.10)Ni_(0.30)+5wt% LaNi_5复合储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与协同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艳芝 赵敏寿 +4 位作者 翟静 刘潘 彭锂 沈文卓 马维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17-2224,共8页
为了改善钛钒基固溶体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利用两步电弧熔炼法制备复合储氢合金Ti0.10Zr0.15V0.35Cr0.10Ni0.30+5wt%LaNi5,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FESEM-EDS)显示:复合储氢合金的主相是体心立方结构的钒基固溶体相和六方... 为了改善钛钒基固溶体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利用两步电弧熔炼法制备复合储氢合金Ti0.10Zr0.15V0.35Cr0.10Ni0.30+5wt%LaNi5,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FESEM-EDS)显示:复合储氢合金的主相是体心立方结构的钒基固溶体相和六方结构的C14 Laves相,复合过程中生成了第二相。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复合合金电极的P-C-T特征、活化性能、最大放电容量、循环稳定性、低温放电性能和动力学特性均较母体合金有显著改善。复合合金电极的活化周期数为5,最大放电容量为353.9 mAh.g-1,233 K时低温放电能力为50.26%。该复合合金电极的最大储氢容量、平台压、电荷转移电阻和交换电流密度均存在协同效应;在任意循环、在高/低温下以及在高倍率放电过程中,该复合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均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钒基固溶体 复合储氢合金 电化学性能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对复合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敏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5-76,共2页
采用二步重熔法制备了Mm0.3Ml0.7Ni3.55Co0.75Mn0.4Al0.3/5%Mg2Ni复合材料。通过电池程控测试仪测定了Ni添加对复合储氢合金Mm0.3Ml0.7Ni3.55Co0.75Mn0.4Al0.3/5%Mg2Ni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i粉的合金电极经两个循环就可达... 采用二步重熔法制备了Mm0.3Ml0.7Ni3.55Co0.75Mn0.4Al0.3/5%Mg2Ni复合材料。通过电池程控测试仪测定了Ni添加对复合储氢合金Mm0.3Ml0.7Ni3.55Co0.75Mn0.4Al0.3/5%Mg2Ni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i粉的合金电极经两个循环就可达到最大的放电容量,而未添加Ni的储氢合金电极需要13个循环才能够活化;当羟基镍粉由100%增加到200%时,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增幅分别达到7%、11.8%;在大电流放电试验中,添加Ni粉的合金电极呈良好的高倍率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储氢合金 羟基镍粉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V基固溶体/AB_5型镧镁基合金复合储氢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艳芝 赵敏寿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3-468,共6页
两步电弧熔炼法制备Ti0.10Zr0.15V0.35Cr0.10Ni0.30+5wt%La0.85Mg0.25Ni4.5Co0.35Al0.15复合储氢合金,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显示:复合储氢合金的主相是体心立方结构的钒基固溶体相和六方结构的C14Laves相,复合过程中... 两步电弧熔炼法制备Ti0.10Zr0.15V0.35Cr0.10Ni0.30+5wt%La0.85Mg0.25Ni4.5Co0.35Al0.15复合储氢合金,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显示:复合储氢合金的主相是体心立方结构的钒基固溶体相和六方结构的C14Laves相,复合过程中生成了第二相.电化学研究表明:复合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在303 K时,复合合金电极的实际最大放电容量为361.8 mAh/g;在233 K时,复合合金电极的低温放电能力(LTD)是母体合金电极的4.05倍.与母体合金电极相比,复合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HRD)提高了26.87%,电荷转移电阻(Rct)减小了37.25 m,同时交换电流密度(I0)增大了115.45 mA/g,合金体内氢的扩散系数(D)增大了6.13×10 10c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钒基固溶体 复合储氢合金 电化学性能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Mm(NiCoMnAl)_5/5wt%Mg_2Ni储氢合金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田晓 云国宏 +2 位作者 尚涛 王鸿钰 海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859-2863,共5页
采用二步熔炼法制备了Mm(NiCoMnAl)5/5%(质量分数)Mg2Ni复合储氢合金,并对其在不同温度(1023、1123和1223K)下进行退火热处理10h。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合金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 采用二步熔炼法制备了Mm(NiCoMnAl)5/5%(质量分数)Mg2Ni复合储氢合金,并对其在不同温度(1023、1123和1223K)下进行退火热处理10h。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合金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Mm(NiCoMnAl)5/5%(质量分数)Mg2Ni复合合金由LaNi5相和少量的Mg2Ni相组成,而退火态合金由LaNi5相和(La,Mg)Ni3新相组成。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和高倍率放电性能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规律,其中退火温度为1023K时,合金电极的上述性能均达到最佳。合金的容量保持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单调地增大,6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从铸态合金的86.6%增大到退火合金(1223K)的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复合储氢合金 微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V1.1Mn0.9Ni0.5+20%ZrCr2储氢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7
作者 王艳芝 谌新艳 赵敏寿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9-252,共4页
用两步电弧熔炼法制备储氢复合合金材料TiV1.1Mn0.9Ni0.5+20%ZrCr2,用XRD、能谱(ED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学发射光谱(ICP-OES)和SEM分析研究储氢复合合金材料电极的微观结构、循环稳定性和协同效应。复合合金具有与母体合金相同的双... 用两步电弧熔炼法制备储氢复合合金材料TiV1.1Mn0.9Ni0.5+20%ZrCr2,用XRD、能谱(ED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学发射光谱(ICP-OES)和SEM分析研究储氢复合合金材料电极的微观结构、循环稳定性和协同效应。复合合金具有与母体合金相同的双相结构;复合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存在协同效应,在任何一次循环时,实际放电容量均有明显的协同效应;母体合金电极第15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仅为5.84%,复合合金电极第15次和第8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6.22%和68.72%,原因可能是ZrCr2合金的添加能提高合金电极在KOH溶液中抗腐蚀、抗氧化和抗粉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NI电池 钛钒基固溶体 储氢复合合金材料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