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氧微粒氧化石墨烯-丙三醇复合修饰电流变液及其性能研究
1
作者 谭锁奎 宋晓平 +2 位作者 纪松 赵红 郭红燕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134-138,共5页
通过研究氧化石墨烯-丙三醇复合修饰钛氧微粒的结构、电流变液的性能,比较了石墨烯修饰前后以及不同添加量对丙三醇复合钛氧微粒电流变液微粒的结构、性能变化规律,发现石墨烯-丙三醇复合修饰微粒可大幅提高电流变液的剪切强度,并提高... 通过研究氧化石墨烯-丙三醇复合修饰钛氧微粒的结构、电流变液的性能,比较了石墨烯修饰前后以及不同添加量对丙三醇复合钛氧微粒电流变液微粒的结构、性能变化规律,发现石墨烯-丙三醇复合修饰微粒可大幅提高电流变液的剪切强度,并提高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丙三醇复合修饰微粒 电流变液 复合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酚在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4
2
作者 董永平 张超 张千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16-1318,共3页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pH7.0的磷酸盐支持电解质中,在-1.0~1.0 V(vs.SCE)电位范围内,邻苯二酚在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膜对邻苯二酚的电化学反应具有非常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催化效...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pH7.0的磷酸盐支持电解质中,在-1.0~1.0 V(vs.SCE)电位范围内,邻苯二酚在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膜对邻苯二酚的电化学反应具有非常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催化效果强于单独的金纳米粒子或碳纳米管修饰电极。邻苯二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受到表面吸附过程控制。可利用该修饰电极对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和间苯二酚进行同时测定。邻苯二酚在4.0×10-5~1.0×10-3mol.L-1范围内呈线性,检出限(3S/N)达到1.0×10-5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修饰玻碳电极 金纳米粒子 碳纳米管 邻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钢表面钛酸酯和PVC复合修饰膜的耐蚀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宋诗哲 王维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81-387,共7页
金属表面修饰,是一种有效的提高耐蚀性的手段。化学修饰同电化学修饰相比,操作简便,节能,而且实用性强,具有实际推广的意义。 钛酸酯是由美国Kenrich石油化学公司开发的一类以Ti为中心元素的新型偶联剂。它有比较独特的分子结构,一端能... 金属表面修饰,是一种有效的提高耐蚀性的手段。化学修饰同电化学修饰相比,操作简便,节能,而且实用性强,具有实际推广的意义。 钛酸酯是由美国Kenrich石油化学公司开发的一类以Ti为中心元素的新型偶联剂。它有比较独特的分子结构,一端能与无机物表面的羟基反应,生成牢固的化学键,另一端能与有机物发生交联。由于钛酸酯的这一特点,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在涂料、粘合剂、塑料和橡胶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Sugerman和SalVatore研究了钛酸酯在水基和高固涂料中的耐蚀性能,探讨了烷基钛酸酯与金属表面清漆耐蚀性的关系。Yoshitaka等研究了α-Fe_2O_3经钛酸酯修饰后表面性质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了钛酸酯与金属的成键方式。总之,钛酸酯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 化学修饰 复合修饰 钛酸酯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复合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4
作者 胡军福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4,共3页
制备了由阳离子交换聚合物AQ和阴离子聚合物PVP组成的复合修饰电极。考察了该电极在pH为1时0.05mol.L-1H2SO4底液和含亚硝酸根H2SO4底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该电极对亚硝酸根具有明显电催化作用。
关键词 聚合物 复合修饰电极 亚硝酸根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性颗粒表面复合修饰及用于固定化α-淀粉酶载体的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孙宁 胡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90-294,共5页
磁性Fe_3O_4材料应用于固定化酶具有易分离和回收、操作简便等优点。为保持磁性材料优良的性能,更好的与酶结合,需要对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进行修饰。使用低共熔试剂、二氧化硅等材料对制备的超顺磁性Fe_3O_4颗粒进行表面复合修饰,经修... 磁性Fe_3O_4材料应用于固定化酶具有易分离和回收、操作简便等优点。为保持磁性材料优良的性能,更好的与酶结合,需要对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进行修饰。使用低共熔试剂、二氧化硅等材料对制备的超顺磁性Fe_3O_4颗粒进行表面复合修饰,经修饰后的颗粒用于固定化α-淀粉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综合物性分析、酶活力测定等手段研究了颗粒的结构组成、理化特性。结果表明,载体颗粒呈球形,粒径均在100 nm以下,表面有不规则物,Fe_3O_4纳米颗粒较均匀镶嵌于其中,分散性好。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饱和磁化强度为65.42 emu/g,固定化酶后饱和磁化强度仍在21.90 emu/g以上。颗粒表面有丰富的功能基团,且修饰较稳定,其中DES3修饰的复合颗粒酶固载量达145.2μg/(10 mg),且催化活性最高,是良好固定化酶的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光谱分析 物理性能 超顺磁性 复合修饰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吡啶钌/氮掺杂石墨烯/Nafion复合修饰电极电化学分析盐酸异丙嗪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飞跃 吴芳辉 +3 位作者 江彬彬 徐帆 黄晓洁 梁秀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87-1692,共6页
本文采用电化学性能独特的联吡啶钌(Ru(bpy)32+)、氮掺杂石墨烯(NG)和Nafion膜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盐酸异丙嗪电化学传感器。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氮掺杂石墨烯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在Nafion膜中添加导电性好、比表面积大... 本文采用电化学性能独特的联吡啶钌(Ru(bpy)32+)、氮掺杂石墨烯(NG)和Nafion膜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盐酸异丙嗪电化学传感器。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氮掺杂石墨烯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在Nafion膜中添加导电性好、比表面积大的氮掺杂石墨烯可以增加电子传递速度并且可以防止联吡啶钌扩散到Nafion膜的非电活性区域而增加电极使用寿命。在p 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盐酸异丙嗪在Ru(bpy)32+/NG/Nafion修饰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表明,与单一的裸玻碳电极、Ru(bpy)32+/Nafion修饰电极以及NG/Nafion修饰电极相比,该修饰电极使盐酸异丙嗪得氧化峰电流显著增加,而峰电位明显负移,表明采用Ru(bpy)32+/NG/Nafion膜制备的复合修饰电极对盐酸异丙嗪呈现出较强的电化学催化作用。优化实验条件后,发现在1.0×10^-6mol·L^-1~1.0×10^-4mol·L^-1.浓度范围内,盐酸异丙嗪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6×10^-7mol·L^-1。而且该电极的重现性、稳定性和选择性良好,采用标准加入法可成功用于商业盐酸异丙嗪注射液中盐酸异丙嗪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吡啶钌 氮掺杂石墨烯 复合修饰电极 盐酸异丙嗪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L-半胱氨酸/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同时测定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 被引量:3
7
作者 余芬 万其进 +3 位作者 朱丽娜 邹菁 喻德忠 艾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5-379,383,共6页
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L-半胱氨酸溶液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将上述电极在pH6.9的B-R缓冲溶液中,于-1.0~2.5V的电位范围内进行电聚合,制备了聚L-半胱氨酸/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Poly-L-Cys/MWCNTs/GCE)。研究发... 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L-半胱氨酸溶液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将上述电极在pH6.9的B-R缓冲溶液中,于-1.0~2.5V的电位范围内进行电聚合,制备了聚L-半胱氨酸/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Poly-L-Cys/MWCNTs/GCE)。研究发现,邻苯二酚和对苯-2-酚在聚L-半胱氨酸/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上分别出现了一对氧化还原峰,且两者的氧化峰电位差达101mV,提出了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同时测定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方法。氧化峰电流与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浓度在1.0×10^-5~1.0×10^-3mol·L^-1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均达1.0×10^-6mol·L^-1。修饰电极用于模拟样品中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测定,回收率在82.0%~107.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半胱氨酸 多壁碳纳米管 复合修饰电极 邻苯二酚 对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乙烯亚胺复合修饰电极伏安测定鸢尾苷
8
作者 王安亭 卫应亮 +1 位作者 王芳 李永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8-994,共7页
制备了石墨烯/聚乙烯亚胺(GR/PEI)复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交流阻抗方法对复合物进行表征,由此制备了石墨烯/聚乙烯亚胺复合修饰电极(GR/PEI/GCE)。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支持电解质、pH、扫描速度等对鸢尾苷电化学行为的... 制备了石墨烯/聚乙烯亚胺(GR/PEI)复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交流阻抗方法对复合物进行表征,由此制备了石墨烯/聚乙烯亚胺复合修饰电极(GR/PEI/GCE)。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支持电解质、pH、扫描速度等对鸢尾苷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同时,调查了GR/PEI/GCE复合修饰电极的重现性、稳定性,不同物质对测定鸢尾苷的干扰。在5.0×10^(-7)~1.0×10^(-5) mol·L^(-1)浓度范围,鸢尾苷氧化峰(P_(3))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检出限为1.67×10^(-7) mol·L^(-1)。加标回收结果显示:鸢尾苷的回收率在94.0%~105.0%左右,表明该方法测量的准确度较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了测量对比,发现该方法与HPLC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苷 石墨烯/聚乙烯亚胺复合修饰电极 伏安法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PB-GO复合膜修饰电极的研制及其在快速检测亚硝酸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林 赵敏 +2 位作者 鲍彦舟 胡杰 颜家保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0-155,共6页
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合成氧化石墨烯,将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滴涂至玻碳电极表面,然后利用电聚合法将聚溴酚蓝(PBPB)修饰到电极上,成功制备出PBPB-GO复合膜修饰的NO^(-)_(2)检测电极。利用扫描电镜对电极材料的形貌进行表征,并对NO^(-)_... 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合成氧化石墨烯,将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滴涂至玻碳电极表面,然后利用电聚合法将聚溴酚蓝(PBPB)修饰到电极上,成功制备出PBPB-GO复合膜修饰的NO^(-)_(2)检测电极。利用扫描电镜对电极材料的形貌进行表征,并对NO^(-)_(2)在复合材料上的电化学氧化机理进行了探讨。采用计时电流法对NO^(-)_(2)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膜修饰电极响应电流与NO^(-)_(2)浓度在1.0×10^(-6)~1.0×10^(-)_(2)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41×10^(-7)mol/L(S/N=3),电极稳定性高、重现性好、抗干扰能力强。依据国标法提取榨菜中的亚硝酸盐,用该复合电极对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为104.90%~112.80%,与分光光度法相比,该法的相对误差为3.49%~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NO^(-)_(2)传感器 复合修饰电极 氧化石墨烯 聚溴酚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无氟修饰与碱刻蚀协同制备涤纶织物超疏水表面 被引量:8
10
作者 皇甫志杰 郝尚 张维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6,42,共7页
基于荷叶超疏水仿生理念,通过碱刻蚀和无氟疏水剂复合修饰的方法制备超疏水涤纶织物表面,探讨碱刻蚀工艺参数和三种无氟疏水剂的复合使用对织物超疏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质量浓度30g/L、处理时间10min、反应温度90℃;的条件下,... 基于荷叶超疏水仿生理念,通过碱刻蚀和无氟疏水剂复合修饰的方法制备超疏水涤纶织物表面,探讨碱刻蚀工艺参数和三种无氟疏水剂的复合使用对织物超疏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质量浓度30g/L、处理时间10min、反应温度90℃;的条件下,以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复合使用处理涤纶织物,可实现超疏水效果,其中静态接触角为152.45°,滑移角为5°,透气率为90.06mm/s,透湿率为2993.64g/(m^2·24h),制备的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洗和耐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整理 碱刻蚀 复合修饰 无氟疏水剂 涤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ds-DNA/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复合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于过氧化氢无酶传感器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飞 贾丽萍 +3 位作者 霍瑞伟 侯关伟 李娟 王怀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2-768,共7页
在室温水相中,通过电化学方法在玻碳电极上先聚合了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PEDOT),然后又电沉积了双链DNA(ds-DNA)和银纳米粒子(Nano-Ag),制备了Nano-Ag/ds-DNA/PEDOT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GCE)。对该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该复合膜... 在室温水相中,通过电化学方法在玻碳电极上先聚合了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PEDOT),然后又电沉积了双链DNA(ds-DNA)和银纳米粒子(Nano-Ag),制备了Nano-Ag/ds-DNA/PEDOT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GCE)。对该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该复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以及对过氧化氢(H2O2)的电催化还原。结果显示,施加工作电位为-0.3 V时,修饰电极对H2O2有着很好的电催化还原能力,达到稳态电流的响应时间小于5 s。因此,该修饰电极可作为无酶传感器用于对H2O2的快速检测。传感器的催化还原电流与H2O2浓度在10μmol/L~16 m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36μmol/L(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酶传感器 H2O2 导电聚合物 复合材料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氰根和聚组氨酸复合膜修饰电极用于多巴胺的电催化测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军 马心英 +1 位作者 李洪坤 张国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3-85,90,共4页
首次制备了铁氰根和聚组氨酸(PLH)复合膜修饰电极,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该电极对DA的电化学氧化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6)中,多巴胺和抗坏血酸(VC)氧化峰峰电位差(△E... 首次制备了铁氰根和聚组氨酸(PLH)复合膜修饰电极,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该电极对DA的电化学氧化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6)中,多巴胺和抗坏血酸(VC)氧化峰峰电位差(△Ep)为200mV,从而消除了VC对DA的干扰。用示差脉冲伏安法(DPV)法测DA,线性范围为1.0×10^-7~2.2×10^-5mol·l^-1,检出限(信噪比=3)为2.0×10^-8mol·L^-1。此电极于多巴胺针剂的分析,结果的RSD为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测定 聚L-组氨胺酸-铁氰根复合修饰电极 多巴胺 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酶-壳聚糖复合改性对鱼明胶凝胶特性的影响及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成成 孙婉怡 +2 位作者 湛胜楠 楼乔明 黄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69-75,共7页
鱼明胶(FG)较差的凝胶特性限制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壳聚糖(CS)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G)已被证明可以用于改善FG的凝胶特性。本研究采用CS和TG对FG进行改性,制备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改性明胶:FGTG、FG-TG-CS。对比研究了两种改性方式对FG凝胶... 鱼明胶(FG)较差的凝胶特性限制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壳聚糖(CS)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G)已被证明可以用于改善FG的凝胶特性。本研究采用CS和TG对FG进行改性,制备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改性明胶:FGTG、FG-TG-CS。对比研究了两种改性方式对FG凝胶强度、质构特性、流变学性质、荧光强度、红外光谱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TG改性和复合改性均能显著提高FG的凝胶强度和质构特性。CS添加量为0.7%时,复合改性的FG有最高的凝胶强度和硬度,分别为522.02±0.07 g和11.79±0.30 N。流变结果表明复合改性组有最高的粘度(η50=0.53±0.04 mPa·s)、凝胶点(23.04±0.17℃)和融胶点(31.30±0.25℃)。改性后样品荧光强度降低,且复合修饰组有更高的荧光猝灭效率。傅里叶红外光谱红移表明复合修饰增加了体系中α-螺旋含量,有助于稳定胶体的形成。因此,TG-CS复合修饰可以有效解决FG凝胶特性较弱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明胶 复合修饰 凝胶特性 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CG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日落黄检测中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锁柱 刘丽芳 +1 位作者 伊莉 郭红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48-255,共8页
为预防和避免由滥用日落黄引发的食品安全隐患,建立快速、灵敏、准确测定日落黄的分析方法。该研究基于氧化铜-羧基化石墨烯(Copper Oxide-Carboxylated Graphene,CuO-CG)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构建了一种用于日落黄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 为预防和避免由滥用日落黄引发的食品安全隐患,建立快速、灵敏、准确测定日落黄的分析方法。该研究基于氧化铜-羧基化石墨烯(Copper Oxide-Carboxylated Graphene,CuO-CG)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构建了一种用于日落黄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采用电沉积法制备CuO-CG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日落黄在CuO-CG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对影响日落黄检测的条件优化后,得出较佳的试验条件为先沉积CG后沉积CuO、CG的沉积时间和沉积电压分别为900 s和-1.4 V、Cu的沉积时间和沉积电压为120 s和-1.1 V、氢氧化钠浓度为0.10 mol/L、计时电流法测定日落黄的施加电压为0.55 V。在优选试验条件下,该电化学传感器对日落黄的响应时间在5 s以内、线性范围为0.20μg/mL~4.07 mg/mL、检出限为79.36 ng/mL。进一步将此传感器用于饮料样品检测,无需复杂的样品处理步骤,测定回收率为99.35%~105.88%。该研究建立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响应时间短、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重现性好、稳定性佳、选择性和准确度高等优点,为快速准确检测食品着色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优化 氧化铜 羧基化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 电化学传感器 日落黄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与生物分子在镍(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闻宇 权茂华 +2 位作者 樊宇 张乔 贾琦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10期8-10,44,共4页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以检测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电化学行为,从而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电极的表面修饰技术不仅可极大地提高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且具有很高的识别专一性。综述了金属镍及其复合材料修饰电极上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电...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以检测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电化学行为,从而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电极的表面修饰技术不仅可极大地提高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且具有很高的识别专一性。综述了金属镍及其复合材料修饰电极上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金属镍(复合)修饰电极研究概况,对该电极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镍修饰电极 金属镍复合材料修饰电极 药物与生物分子 电化学行为 离子液体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铂聚苯胺/聚砜复合膜修饰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行为研究
16
作者 任莉君 胡中爱 +1 位作者 李宗孝 王晓梅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520-524,528,共6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聚苯胺(PAN)/聚砜(PSF)复合膜修饰电极,在其上电沉积铂粒子,制得载铂聚苯胺/聚砜复合膜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它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复合膜的化学组分用FTIR进行表征,复合膜内层载铂后的表面形...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聚苯胺(PAN)/聚砜(PSF)复合膜修饰电极,在其上电沉积铂粒子,制得载铂聚苯胺/聚砜复合膜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它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复合膜的化学组分用FTIR进行表征,复合膜内层载铂后的表面形态用SEM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膜的内层(与工作电极接触的一面)是聚苯胺,外层(与溶液接触的一面)是聚砜,铂粒子在复合膜内层的多孔聚苯胺上均匀沉积,从而使载铂聚苯胺/聚砜复合膜修饰电极对甲醇有好的电催化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铂聚苯胺/聚砜(PAN/PSF) 复合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 交流阻抗谱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DNA/血红蛋白/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焦翠玲 王学亮 +1 位作者 同元辉 郁章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8,共4页
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分散在壳聚糖(CTS)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烘干后依次滴加血红蛋白(Hb)、DNA及CTS溶液.制成了壳聚糖/DNA/血红蛋白/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的GCE(简示为CTS/DNA/Hb/MWCNTs/GCE)。采用方波伏安法及循环伏安法研... 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分散在壳聚糖(CTS)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烘干后依次滴加血红蛋白(Hb)、DNA及CTS溶液.制成了壳聚糖/DNA/血红蛋白/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的GCE(简示为CTS/DNA/Hb/MWCNTs/GCE)。采用方波伏安法及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膜内DNA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5.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复合膜内的DNA在电极上于0.46 V(vs.SCE)处有一个明显的氧化峰,DNA氧化峰电流与其质量在1.0~5.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5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DNA血红蛋白 多壁碳纳米管 复合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修饰镁铝复合金属氧化物脱除二氧化碳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凯 史翊翔 +3 位作者 湛志钢 徐齐胜 朱炫灿 李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6454-6459,6611,共6页
镁铝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中温(250~450℃)条件下吸收增强水气变换反应的吸收剂具有较好潜力。文中通过碳酸钾浸渍增加吸收剂表面碱性以提高镁铝复合金属氧化物CO_2吸收能力。热重分析研究了煅烧温度、碳酸钾修饰量、反应温度等对其CO_... 镁铝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中温(250~450℃)条件下吸收增强水气变换反应的吸收剂具有较好潜力。文中通过碳酸钾浸渍增加吸收剂表面碱性以提高镁铝复合金属氧化物CO_2吸收能力。热重分析研究了煅烧温度、碳酸钾修饰量、反应温度等对其CO_2吸收能力的影响规律,结合吸收剂表征结果,得出中温下吸收剂最佳煅烧温度为400℃左右,最佳碳酸钾修饰含量为25%。利用钾修饰镁铝复合金属氧化物恒温多循环吸收解吸实验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实验结果,推测镁铝复合金属氧化物吸收剂CO_2吸收机理。研究发现钾修饰镁铝复合金属氧化物对CO_2的吸收是部分可逆的,仅通过改变CO_2分压即可完成吸收剂的部分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饰镁铝复合金属氧化物 二氧化碳 水气变换反应 煅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半胱氨酸在环糊精复合碳纳米管电极上的伏安测定 被引量:8
19
作者 肖素芳 王宗花 +1 位作者 罗国安 王义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33-1835,共3页
A novel modified electrode was constructed by casting α-cyclodextrin-incorporated carbon nanotubes on graphite surface to form a functionalized interfacial layer. The modified electrode exhibits an excellent electroc... A novel modified electrode was constructed by casting α-cyclodextrin-incorporated carbon nanotubes on graphite surface to form a functionalized interfacial layer. The modified electrode exhibits an excellent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oxidation of L-cysteine. The currents(measured by different pulse voltammetric techniques) increase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L-cysteine in the range from 1×10 -6 to 2×10 -3 mol/L. The detection limit is 2×10 -7 mol/L. The modified electrode has the best properties of the two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such as the electr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the molecular recognition and accumulation abilities of α-cyclodextrin. The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it has a good s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and is available in the detection of L-cysteine in ur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环糊精 碳纳米管 复合修饰电极 伏安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TiO2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维生素K3 被引量:5
20
作者 卫应亮 邵晨 +3 位作者 李超 张路平 孙刚 张小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31-1235,共5页
利用碳纳米管、二氧化钛两种纳米材料制成碳纳米管-TiO2复合膜修饰电极,进行了维生素K3电化学行为的研究。维生素K3在碳纳米管-TiO2复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响应优于碳纳米管修饰电极,表明前者具有更好的催化作用。通过条件实验的优化,... 利用碳纳米管、二氧化钛两种纳米材料制成碳纳米管-TiO2复合膜修饰电极,进行了维生素K3电化学行为的研究。维生素K3在碳纳米管-TiO2复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响应优于碳纳米管修饰电极,表明前者具有更好的催化作用。通过条件实验的优化,结果表明维生素K3在pH=9.42的氨水-NH4Cl底液中,富集时间为10s,富集电位于-0.60V,扫描速度为0.1V/s时有稳定的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峰电流与维生素K3浓度在3.0×10-6~8.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7 mol/L。考查了修饰电极的重现性,5次平行测量的RSD为1.78%。该方法用于片剂药品中维生素K3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7.5%~10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TiO2复合修饰电极 维生素K3 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