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易堂九子的古文复古理论看清初文章之取径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将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19,共6页
作为清初著名的一个文人团体,以魏禧为首的易堂九子对明代文坛积弊进行了深刻反思,重倡复古,以正文风。在理论上,他们对明代秦汉派与唐宋派进行了整合,主张打破门户之见,由唐宋上追秦汉,而这正是清初文章复古的主流思想,在明清之际文风... 作为清初著名的一个文人团体,以魏禧为首的易堂九子对明代文坛积弊进行了深刻反思,重倡复古,以正文风。在理论上,他们对明代秦汉派与唐宋派进行了整合,主张打破门户之见,由唐宋上追秦汉,而这正是清初文章复古的主流思想,在明清之际文风的转变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学界在论及清初文章之取径时,大抵认为以唐宋八家为独宗,这实与事实不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堂九子 复古理论 文章取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日本诗话中的复古理论 被引量:1
2
作者 白鹤峰 《林业科技情报》 2010年第4期92-93,共2页
复古理论是中国古代诗学批评的一大主要论题,它在日本诗话中也受到了相当的关注。本文从格调论、性情论二个方面论述了日本诗话中的复古理论,并探寻了其文化和理论渊源。
关键词 日本诗话 复古理论 格调论 性情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子派文学复古理论的再认识 被引量:3
3
作者 谢旭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关于明代"七子"派复古运动,学界向来纠缠不清,褒贬不一,特别是自明代以后,七子的复古理论一直为世人所误解,所以,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七子的复古理论,是研究七子文学理论的关键。七子派文学复古理论的实质就是反对以程朱理学... 关于明代"七子"派复古运动,学界向来纠缠不清,褒贬不一,特别是自明代以后,七子的复古理论一直为世人所误解,所以,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七子的复古理论,是研究七子文学理论的关键。七子派文学复古理论的实质就是反对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宋学,七子派复古的目的就在于对于文学创作中的理学化倾向进行去魅,从而恢复情感在文学中的价值,可以说,重情就是七子派文学复古理论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子派 文学复古理论 再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滄浪诗话》看严羽复古理论的得失 被引量:1
4
作者 罗仲鼎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4期103-109,共7页
严羽的诗歌理论存在这样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标榜“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大抵禅道准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另一方面又鼓吹“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①”一般说来,前者每每强调一空依傍,独出己... 严羽的诗歌理论存在这样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标榜“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大抵禅道准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另一方面又鼓吹“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①”一般说来,前者每每强调一空依傍,独出己心,后者则常不免导致因袭固守、步趋前人。这是文学历史上习见的现象。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细加考察就会发现,这两种理论观点虽然泾渭各异。但是源头同归。它们都是严羽诗歌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古理论 诗歌理论 沧浪诗话 妙悟 汉魏晋 开元天宝 黄庭坚 矛盾现象 诗歌创作 美学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七子在诗论复古中对民间“真诗”的发微
5
作者 董晓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88-95,共8页
正统诗论是民俗文艺的营养源。在我国封建社会文学发展史上,这种不同阶层文艺观念的互补,往往是通过封建知识分子内部各种文艺见解冲突的形式完成的。越是两层文艺发展得不平衡,两种文艺思想的冲突就越激烈,民俗文艺也就越活跃地从... 正统诗论是民俗文艺的营养源。在我国封建社会文学发展史上,这种不同阶层文艺观念的互补,往往是通过封建知识分子内部各种文艺见解冲突的形式完成的。越是两层文艺发展得不平衡,两种文艺思想的冲突就越激烈,民俗文艺也就越活跃地从正统诗论中选择养料,丰富自己,直到双方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明七子在诗论复古中对民间“真诗”的发微,与明代中叶民歌理论产生的关系,正好体现了这一过程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七子 李梦阳 明代民歌 真诗 诗论 李东阳 诗歌 复古理论 文艺 “缘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