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素β1b对Th17细胞介导的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无效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晓燕 张琦 +3 位作者 石向群 尹榕 张志强 侯雪湄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1-753,共3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β1b(IFN-β1b)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中的疗效与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关系。方法收集11例RRMS患者,给予6个月IFN-β-1b治疗。评估治疗前后扩展残疾状态评分(EDSS)及核磁共振(MRI)T2病灶数的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干扰素β1b(IFN-β1b)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中的疗效与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关系。方法收集11例RRMS患者,给予6个月IFN-β-1b治疗。评估治疗前后扩展残疾状态评分(EDSS)及核磁共振(MRI)T2病灶数的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的数量。结果 11例RRMS患者根据EDSS评分的变化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两组之间EDSS评分及MRI T2病灶数在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有效组EDSS评分和MRI T2病灶数较无效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前PBMC中Th17细胞数量在无效组较有效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IFN-β-1b治疗对Th17细胞介导的RRMS无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 干扰素Β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与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ESWAN对比定量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璇 李咏梅 +4 位作者 罗天友 欧阳羽 吕发金 曾春 王忠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0-634,共5页
目的用3.0T MR 3D增强型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相位图测量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与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RNMO)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的铁含量。方法选取RRMS患者50例(RRMS组)、RNMO患者50例(RNMO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0名健康志愿... 目的用3.0T MR 3D增强型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相位图测量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与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RNMO)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的铁含量。方法选取RRMS患者50例(RRMS组)、RNMO患者50例(RNMO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 ESWAN扫描。以上3组分别分为20~39岁和40~59岁两个亚组,测量双侧苍白球(GP)、壳核(PUT)、尾状核头(HCN)、丘脑(THA)、黑质(SN)、红核(RN)及齿状核(DN)的平均相位值(MPVs),比较3个研究组间上述核团MPV在同年龄亚组间的差异。结果 RRMS患者20~39岁组双侧SN与同年龄对照组(左:t=-5.04,P<0.01;右:t=-2.82,P=0.02)和RNMO组(左:t=-4.79,P<0.01;右:t=-3.2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RNMO患者脑深部核团MPVs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MS患者双侧HCN(左:r=-0.42,P=0.01;右:r=-0.43,P=0.01)和双侧DN(左:r=-0.42,P=0.02;右:r=-0.36,P=0.04)的MPV与病程呈负相关,但其扩展残疾状态量表评分与脑深部核团MPV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RNMO患者脑深部各核团MPV与病程之间亦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ESWAN相位图可量化评价脑铁含量;探讨上述两种病变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变化有助于理解脑深部灰质核团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 复发视神经脊髓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纵向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富洪 李咏梅 +4 位作者 吕发金 欧阳羽 侯焕新 曾春 王静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32-1636,共5页
目的利用3.0T MR 3D磁敏感加权成像(ESWAN)技术纵向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RMS患者30例,间隔2年进行2次ESWAN及常规MR检查。结合轴位及矢状位T2FLAIR图像,观... 目的利用3.0T MR 3D磁敏感加权成像(ESWAN)技术纵向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RMS患者30例,间隔2年进行2次ESWAN及常规MR检查。结合轴位及矢状位T2FLAIR图像,观察病灶的变化,并将其分为病灶增加组(n=15)、无变化组(n=9)和病灶减少组(n=6)。测量脑深部灰质核团的平均相位值(MPVs),比较ROI内铁含量的变化及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与第1次相比,第2次检查结果中,除丘脑的相位值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各核团的相位值均降低,以黑质的变化最为显著(t=2.92,P=0.007)。病灶增加组及无变化组各核团的相位值均减低,病灶增加组各核团相位值降低幅度相对较大,其中以黑质的相位值降低最明显(t=5.40,P=0.001)。在病灶减少组,除齿状核的相位值降低外,其余核团的相位值均增加。在复发次数<2次的患者中,各核团的相位值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复发次数≥2次的患者中,除丘脑(P=0.212)、苍白球(P=0.891)外,其余各核团的相位值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2次EDSS评分之差与各核团相位值的变化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除丘脑(r=0.332,P=0.073)外,病灶负荷与其余各核团相位值的变化间均明显相关(P<0.05)。结论 RRMS患者丘脑的铁含量相对稳定,其余深部灰质核团的铁含量变化与病灶的负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 3D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 铁沉积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表现正常的脑干白质纤维束 被引量:3
4
作者 周福庆 ZEE Chi-Shing +2 位作者 龚洪翰 张兴伟 SHIROISHI Mark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0-463,共4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定量分析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表现正常的脑干白质纤维束的改变。方法对50例RRMS患者(RRMS组)及25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磁共振扫描,获取常规MR图像和DTI图像。比较两组...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定量分析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表现正常的脑干白质纤维束的改变。方法对50例RRMS患者(RRMS组)及25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磁共振扫描,获取常规MR图像和DTI图像。比较两组脑干主要纤维束(皮质脊髓束/皮质脑桥束、小脑上、中、下脚纤维束和内侧丘系纤维束)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弥散系数(MD)的变化。结果排除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后,经ANCOVA协方差分析,RRMS组患者皮质脊髓束/皮质脑桥束(L:P=0.030;R:P=0.020)、小脑下脚(L:P=0.030;R:P=0.037)、小脑上脚(L:P=0.036;R:P=0.041)、内侧丘系(L:P=0.014;R:P=0.035)的FA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RRMS组患者皮质脊髓束/皮质脑桥束(L:P=0.004;R:P=0.046)、小脑下脚(L:P=0.047;R:P=0.011)、小脑上脚(L:P=0.021;R:P=0.011)、内侧丘系(L:P=0.002;R:P=0.044)的MD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小脑中脚的MD值及FA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MS患者表现正常脑干白质纤维束的MD值及FA值与脑实质分数(BPF)、T2病灶容积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RRMS患者表现正常脑干白质纤维束DTI的异常发现,提示上述纤维束存在微观病变,推测病变可能是局部隐匿性病灶导致的髓鞘脱失、轴突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 弥散张量成像 部分各向异性分数 神经纤维 脑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丘脑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段云云 李坤成 +5 位作者 刘亚欧 任卓琼 黄靖 叶静 董会卿 陈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研究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常规MRI表现正常的丘脑扩散参数异常,以及与临床残疾程度和认知损害间的相关性。方法 24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和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分别接受常规MRI和扩散张量... 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研究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常规MRI表现正常的丘脑扩散参数异常,以及与临床残疾程度和认知损害间的相关性。方法 24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和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分别接受常规MRI和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利用兴趣区法测量影像正常的丘脑扩散参数,比较两组受试者丘脑平均扩散率和部分各向异性间的差异性,并评价患者丘脑扩散参数与临床相关评分及病灶体积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组患者丘脑平均扩散率[(85.34±14.68)×10-3mm2/s]低于正常对照组[(98.42±13.10)×10-3mm2/s],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7,P=0.002);丘脑部分各向异性(0.40±0.04)高于正常对照组(0.36±0.0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3.163,P=0.003)。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组患者丘脑平均扩散率与同步听觉连续加法测验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11,P=0.000)。结论对常规MRI表现正常的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扩散张量成像可以发现丘脑异常。而且丘脑扩散异常与患者认知损害存在相关性,提示扩散张量成像作为评价临床功能的重要指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 磁共振成像 弥散 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脑白质的多体素磁共振波谱成像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聚葆 李新瑜 +3 位作者 高秀菊 李小潘 倪莉 宋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29-532,537,共5页
目的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大脑白质微观结构发生的异常改变的多体素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特征。资料与方法对17例RRMS患者与2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全脑常规MRI及多体素MRS,在MRI结构像所显示的正常表现白质(NAWM)区域... 目的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大脑白质微观结构发生的异常改变的多体素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特征。资料与方法对17例RRMS患者与2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全脑常规MRI及多体素MRS,在MRI结构像所显示的正常表现白质(NAWM)区域内选取相应的体素检测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NAA和Cho/Cr比值。结果全局分析结果显示,RRMS组脑内NAWM区域内的NAA/Cr低于对照组(P<0.001),而RRMS组Cho/NAA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Cho/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RMS组在额叶、顶叶及顶-枕叶3个NAWM子区内NAA/Cr较对照组分别下降11%、23%和12%(P<0.001),顶叶区NAA/Cr的下降程度高于其他2个被检子区(P<0.05)。结论RRMS患者白质内轴突结构的损伤或破坏并非仅局限于MRI图像上显示的局灶性病变。代谢物水平的微观异常改变在顶叶NAWM区内较额叶及顶-枕叶NAWM区内敏感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视放射区的扩散张量成像表现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晓娅 李咏梅 +3 位作者 尹平 韩永良 付佳亮 向雅芸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基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追踪成像(DTT)方法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视放射区的结构改变。资料与方法收集伴有单侧视力受损RRMS患者10例,双侧视力受损RRMS患者11例,无视力受损RRMS患者13例,健康对照15... 目的基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追踪成像(DTT)方法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视放射区的结构改变。资料与方法收集伴有单侧视力受损RRMS患者10例,双侧视力受损RRMS患者11例,无视力受损RRMS患者13例,健康对照15例。4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使用DTI及DTT方法,将4组受试者的视放射区作为感兴趣区,分别追踪双侧视放射纤维束,并计算视放射纤维的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轴向扩散系数(λ⊥)、横向扩散系数(λ∥),并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1)单侧视力受损组患侧FA值、λ∥值比健侧明显减低(P<0.05),其余各组组内双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单侧视力受损组、双侧视力受损组及无视力受损组FA值明显减低(P<0.05),λ⊥值明显升高(P<0.05),双侧视力受损组的ADC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双侧视力受损组FA值比单侧视力受损组及无视力受损组明显减低(P<0.05),ADC值及λ⊥值明显增高(P<0.05),而单侧视力受损组的FA值与无视力受损组比较明显减低(P<0.05)。结论 RRMS在单侧视力损伤、双侧视力损伤及无视力损伤情况下,其视放射区域均可能存在脱髓鞘损伤的改变。RRMS双侧视力损伤的视放射区域损伤程度最严重,其次分别为单侧视力损伤及无视力损伤。不同情况下的视力损伤与相应的视放射区域损伤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视觉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灰质灌注与体积改变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
8
作者 顾瑶 付佳亮 +4 位作者 陈晓娅 谢敏 郑桥 孔丽娜 李咏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01-804,808,共5页
目的应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CASL)分析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灰质脑血流量(CBF)改变及其与灰质体积、临床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及病程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31例RRMS患者和37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行常规MRI、3D p... 目的应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CASL)分析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灰质脑血流量(CBF)改变及其与灰质体积、临床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及病程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31例RRMS患者和37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行常规MRI、3D pCASL及3D T1WI扫描,并应用Matlab平台的SPM 8和VBM 8软件分别对3D pCASL和3D T1WI图像进行预处理。首先分析RRMS组与对照组间灰质CBF改变;将灰质体积作为协变量,分析RRMS组与对照组间灰质CBF改变情况。进一步提取灰质灌注改变脑区的CBF值,并分析EDSS评分和病程的相关性。结果校正灰质体积前与对照组比较,RRMS组患者表现出多个脑区CBF下降(P<0.01,Alphasim多重比较校正,体素>93);校正灰质体积后与对照组比较,RRMS组患者上述CBF下降脑区仅右侧额上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左侧枕中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phasim多重比较校正,体素>73);RRMS组患者右侧额上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左侧枕中回CBF与病程呈负相关(r_s=-0.501、-0.508、-0.473,P均<0.05),与EDSS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RRMS患者存在广泛灰质灌注下降,其中存在与灰质体积萎缩无关的灌注改变,可为RRMS灰质灌注的病理改变提供更多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 磁共振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灰质 脑血管循环 血液灌注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孤立综合征和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MR弥散张量成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亚欧 于春水 +4 位作者 李坤成 林富春 段云云 秦文 王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96-1000,共5页
目的探讨MS最早期阶段即CIS是否已存在可被DTI发现的异常改变及其严重程度,揭示其可能反映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状态的关系,从而更加深入认识CIS与MS的关系。方法选择19例CIS患者、19例临床确诊的RRMS患者和19例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 目的探讨MS最早期阶段即CIS是否已存在可被DTI发现的异常改变及其严重程度,揭示其可能反映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状态的关系,从而更加深入认识CIS与MS的关系。方法选择19例CIS患者、19例临床确诊的RRMS患者和19例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采集数据,包括常规T1WI、T2WI、DTI,经后处理得到:T2WI上病灶的体积、平均弥散率及各向异性分数,全脑(WB)、表现正常脑组织(NABT)的平均弥散率、各向异性分数直方图,其中提取出下列指标:平均值、直方图峰高和峰位置。应用社会统计软件包(SPSS11.5)对以上观察内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IS与RRMS患者病灶体积、平均弥散率、平均各向异性分数均无显著性差异。WB及NABT平均弥散率正常对照组、CIS组、RRMS组依次增高,平均各向异性分数正常,对照组、CIS组、RRMS组依次减低,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NABT平均弥散率图峰高正常对照组、CIS组、RRMS组依次降低,平均各向异性分数图峰位置正常,对照组、CIS组、RRMS组依次左移,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IS患者各项DTI指标与扩展残疾状态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相关。RRMS患者病灶平均分数各向异性(r=-0.566,P=0.012)、WB的平均弥散率(r=0.497,P=0.030)、NABT的平均弥散率(r=0.692,P=0.001)与EDSS评分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本研究表明DTI可以敏感的显示CIS及MS全脑病变,作为MS最早期表现的CIS患者全脑包括病灶、NABT均已发生了病理改变,但其病灶与M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NABT的严重程度较MS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孤立综合征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髓方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睡眠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雪松 樊永平 +4 位作者 杨涛 齐崇 王思佳 杨松 孟蓝熙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762-1765,1770,共5页
目的:研究补肾益髓方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n=30),选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10),观察组口服补肾益髓方... 目的:研究补肾益髓方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n=30),选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10),观察组口服补肾益髓方,治疗半年,治疗前后测疲劳量表(Fatigue Scale-1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多发性硬化生命质量问卷(MSQOL-54)。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atigue Scale-14得分显著升高(P<0.01),MSQOL-54显著降低(P<0.01),PSQI中的入睡时间得分、睡眠效率得分、睡眠障碍得分、日间障碍得分和总得分显著升高(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atigue Scale-14降低(P<0.05),MSQOL-54升高(P<0.05),PSQI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服用补肾益髓方后,生命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 生命质量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测疲劳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miR-132、miR-146a与认知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阳 刘梦兰 +2 位作者 罗思维 孟仁亮 吕志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507-2510,共4页
目的:探究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外周血清miR-132、miR-146a与认知障碍(CI)的关系。方法:连续入组80例RRMS患者,根据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将其分为认知障碍组(CI组)39例(其中轻度CI组18例,中度CI组13例,重度CI组8例)及... 目的:探究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外周血清miR-132、miR-146a与认知障碍(CI)的关系。方法:连续入组80例RRMS患者,根据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将其分为认知障碍组(CI组)39例(其中轻度CI组18例,中度CI组13例,重度CI组8例)及无CI组41例。RT-PCR法检测各组血清中miR-132、miR-146a水平,并对相关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RRMS患者CI组的外周血清中miR-132、miR-146a水平均高于无CI发生组(P<0.05),而重度CI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较其他组升高更明显(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RRMS伴有CI组的miR-132、miR-146a水平与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r 2分别为0.9076、0.9167,P均<0.05),且miR-132、miR-146a是RRMS患者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56,95%CI:1.038~1.771;OR=5.218,95%CI:2.634~10.340)。结论:RRMS患者外周血miR-132及miR-146a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有关,高表达的miR-132及miR-146a是RRMS 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缓解多发性硬化 认知障碍 miR-132 MIR-146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看似正常脑白质区脑血流量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笑笑 吕晋浩 +3 位作者 唐静 黄德晖 马林 娄昕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70-275,共6页
目的采用三维准连续脉冲动脉自旋标记(3D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p CASL)技术研究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患者看似正常的脑白质区(normal appearing white matter,NA... 目的采用三维准连续脉冲动脉自旋标记(3D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p CASL)技术研究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患者看似正常的脑白质区(normal appearing white matter,NAWM)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变化,并分析其临床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9例RRMS患者及年龄性别完全匹配的17名健康志愿者。所有受试者通过GE公司的3.0 T MR采集了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e,T2WI)、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imensional fast spoiled gradient echo,3D-FSPGR)及3D p CASL。将3D p CASL标准化配准后在半卵圆中心NAWM、侧脑室旁NAWM手绘感兴趣区,得到两个区域的平均CBF值。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RRMS和健康志愿者的NAWM CBF值的差异,并将CBF值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志愿者比较,RRMS患者半卵圆中心NAWM及侧脑室旁NAWM的CBF值明显降低(半卵圆中心NAWM:32.5452±4.5848 vs 35.4865±5.7968,P=0.036;侧脑室旁NAWM:30.7788±4.1746 vs 34.0530±4.4821,P=0.006)。RRMS患者半卵圆中心NAWM及侧脑室旁NAWM的CBF值与患者的年龄、发病年龄、发病次数、病程、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采用3D p CASL技术定量分析RRMS患者微循环的脑血流灌注情况发现,在常规MRI没有明显病变的NAWM的CBF值明显降低。该研究表明RRMS患者NAWM存在潜在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进一步提示血流动力学因素在RRMS患者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 脑白质病 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MRI连贯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福庆 龚洪翰 《磁共振成像》 CAS 2011年第4期314-316,共3页
患者,男性,26岁,因头晕不适月余于2009年3月来我院就诊,查体、神经生理学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EDSS评分为0。体温36.9℃,脉搏7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0/65mmHg。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中IL-12p40和IFN-γ水平
14
作者 吕洁 王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16-817,共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2p40、干扰素(interferon,IFN)-γ在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 remitting form of multiple sclerosis,RRMS)发病中的病生机制。方法:选取RRMS急性期患者24例及作为对照组的非炎性神经系...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2p40、干扰素(interferon,IFN)-γ在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 remitting form of multiple sclerosis,RRMS)发病中的病生机制。方法:选取RRMS急性期患者24例及作为对照组的非炎性神经系统疾病(non-inflammatory neurological diseases,NIND)患者12例,应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血清及脑脊液中IL-12p40、IFN-γ水平。结果:RRMS组血清中IL-12p40水平明显下降,IFN-γ水平与NIND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脑脊液中IL-12p40、IFN-γ水平在两组中可检测到的阳性例数均低,相比之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12p40参与了多发性硬化发病的免疫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解复发多发性硬化 IL-12P40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12p40和IL-18在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中的作用及相关分析
15
作者 吕洁 王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21-921,923,共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2p40、IL-18及干扰素γ(IFN-γ)在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R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RRMS急性期患者24例,对照组为非炎性神经系统疾病(NIND)患者12例,应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血清中IL-12p40、IL-18及IFN-γ...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2p40、IL-18及干扰素γ(IFN-γ)在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R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RRMS急性期患者24例,对照组为非炎性神经系统疾病(NIND)患者12例,应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血清中IL-12p40、IL-18及IFN-γ水平。结果:与NIND组相比,RRMS组血清中IL-18水平明显升高,而IL-12p40明显下降(P<0.05)。血清IFN-γ水平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而与IL-18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IL-18与IL-12p40均参与了多发性硬化发病的免疫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解复发多发性硬化 血清 IL-12P40 IL-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扣带束白质完整性与扣带皮质灌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桥 李咏梅 +3 位作者 谢敏 曾春 韩永良 陈晓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1,30,共6页
目的采用扩散张量成像(DTI)及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技术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扣带束微结构与扣带皮层灌注改变及其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24名RRMS患者(MS组)及26名体检者(对照组)行临床扩展残疾状... 目的采用扩散张量成像(DTI)及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技术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扣带束微结构与扣带皮层灌注改变及其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24名RRMS患者(MS组)及26名体检者(对照组)行临床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及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所有研究对象行DTI及3D-pCASL扫描,测量左、右扣带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与平均扩散率(MD)值,以及扣带皮层8个亚区脑血流量(CBF)值,并评估其与EDSS及神经心理学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S组患者左侧前扣带皮层尾部、右侧后扣带皮层和峡部CBF值以及右侧扣带皮层平均CBF值均显著减低(P<0.05)。MS组双侧扣带束扣带部(CGC)FA值降低,MD值升高;右侧扣带束海马部(CGH)FA值降低,双侧CGH部MD值升高(P均<0.05)。符号数字转换测验(SDMT)评分与左侧前扣带皮层尾部、右侧后扣带皮层及扣带皮层峡部CBF值、双侧CGC部FA值以及与右侧CGH部MD值存在相关性(r=0.391、0.346、0.307、0.389、0.374、-0.371,P均<0.05)。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与双侧CGC部FA值及MD值存在相关性(r=-0.296、-0.338、0.324、0.343,P均<0.05)。控制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后,SDMT评分与双侧CGC部FA值仍显著相关。结论 RRMS患者扣带束及扣带皮层出现改变,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相关,可能体现出扣带回的功能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认知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扣带皮层结构和灌注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桥 李咏梅 +4 位作者 顾瑶 谢敏 陈晓娅 付佳亮 韩永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06-1610,共5页
目的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扣带皮层各亚区结构和灌注改变及其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探讨扣带皮层亚区结构及灌注改变对RRMS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8例RRMS患者(MS组)和2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集头颅3D-T1WI和3D伪连... 目的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扣带皮层各亚区结构和灌注改变及其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探讨扣带皮层亚区结构及灌注改变对RRMS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8例RRMS患者(MS组)和2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集头颅3D-T1WI和3D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CASL)序列图像,并进行认知评分;比较2组间双侧扣带皮层8个亚区皮层厚度和脑血流量(CBF),分析MRI参数与认知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相比对照组,MS组左侧前扣带皮层尾部、左侧和右侧扣带皮层峡部及后扣带皮层CBF值均减低(t=-2.28、-2.95、-2.13、-2.66、-2.04,P均<0.05),左侧和右侧扣带皮层峡部及左侧后扣带皮层变薄,右侧前扣带皮层喙部皮层厚度值增高(t=-3.01、-3.05、-2.41、2.07,P均<0.05);且认知评分均减低(P均<0.01)。MS组认知评分与扣带皮层部分亚区CBF值及皮层厚度存在相关性(P均<0.05)。结论RRMS患者扣带皮层部分亚区出现的萎缩和灌注改变可能导致认知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 扣带回 磁共振成像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磁化率成像对比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深部灰质铁含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小花 李咏梅 +4 位作者 陈晓娅 丁爽 曾春 代林泉 郑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 以定量磁化率成像(QSM)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及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深部灰质铁含量差异及其与运动及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针对35例RRMS(RRMS组)、30例NMOSD(NMOSD组)患者及30名健康人(对照组)基于颅脑QSM... 目的 以定量磁化率成像(QSM)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及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深部灰质铁含量差异及其与运动及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针对35例RRMS(RRMS组)、30例NMOSD(NMOSD组)患者及30名健康人(对照组)基于颅脑QSM获取各灰质核团定量磁化率值(QSV),比较组间各QSV及功能评分差异,以相关分析评估灰质核团QSV异常与患者运动及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 3组间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数字广度测验(DST)、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DMT)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RMS组与NMOSD组各认知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丘脑及黑质Q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NMOSD组及对照组,RRMS组丘脑QSV显著降低(P均<0.05)、黑质QSV显著升高(P均<0.05)。NMOSD组与对照组各灰质核团Q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RMS组患者丘脑QSV与DST评分呈正相关(r=0.41,P=0.02)。结论 RRMS患者深部灰质存在明显铁紊乱,且与其认知障碍相关;NMOSD患者深部灰质铁含量尚无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 视神经脊髓炎 灰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MRI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深部灰质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小花 丁爽 +3 位作者 陈晓娅 曾春 殷菲悦 李咏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27,共5页
目的 使用多模态MRI量化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患者疾病相对早期脑深部灰质改变,并探究其与白质病变及临床残疾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40例RRMS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 目的 使用多模态MRI量化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患者疾病相对早期脑深部灰质改变,并探究其与白质病变及临床残疾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40例RRMS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组,行3D-T1WI、3D-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定量磁敏感图(quantitative sensitivity mapping,QSM)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获得灰质核团体积、定量磁化率值(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value,QSV)、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值及白质病灶体积(white matter lesion volume,WM-LV)。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灰质核团体积、QSV、FA和MD值差异,相关分析评估核团各指标与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及WM-LV的相关性。结果 (1)与HC相比,RRMS组各核团体积均减小(P均<0.05),丘脑QSV减低(P<0.05),尾状核及丘脑FA值减低、MD值升高(P均<0.05);(2)相关性分析示各核团体积及尾状核FA值与WM-LV呈负相关(r=-0.315、r=-0.531、r=-0.563、r=-0.635、r=-0.543,P均<0.05),尾状核、壳核及丘脑MD值与WM-LV呈正相关(r=0.620、r=0.671、r=0.558,P均<0.01),余核团FA、MD值及QSV与WM-LV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3)丘脑QSV与ED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s=-0.370,P=0.019)。结论 RRMS疾病相对早期深部灰质明显萎缩,伴有微结构损伤及铁紊乱,且灰质异常部分独立于白质局灶性脱髓鞘;丘脑受累是RRMS的重要特征,其铁浓度可能成为MS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并监测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缓解多发性硬化 深部灰质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定量磁敏感图 扩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序列MRI评估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大脑皮层厚度改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严子淳 陈晓娅 +3 位作者 曾春 郑桥 史卓伟 李咏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84-988,共5页
目的观察多序列MRI所示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大脑皮层厚度改变,并探讨其与皮层病灶及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1例RRMS患者(RRMS组)及30名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其数字广度测验(DST)及符号数字转换测验(SDMT)评分。... 目的观察多序列MRI所示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大脑皮层厚度改变,并探讨其与皮层病灶及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1例RRMS患者(RRMS组)及30名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其数字广度测验(DST)及符号数字转换测验(SDMT)评分。基于颅脑3D-T1W、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及双反转恢复(DIR)序列获取2组颅脑体积、皮层厚度及RRMS组皮层病灶数量和体积,分析RRMS组皮层厚度与皮层病灶数量、病灶体积及临床认知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RRMS组DST及SDM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灰质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白质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于36例(36/41,87.80%)RRMS共检出186个皮层病灶,总体积为16880 mm^(3)。相比对照组,RRMS组皮层萎缩范围更广(P均<0.05),主要集中于额叶和颞叶,且部分脑区皮层萎缩与皮层病灶数量、体积及DST评分具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RRMS患者存在广泛大脑皮层萎缩,并与皮层病灶数量、体积及认知功能损害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 大脑皮层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