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活血汤联合常规治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万彦荣 任杏杏 +3 位作者 肖惠冬子 卫爱武 李霄 高境远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4-1397,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联合常规治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8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4例)和观察组(1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于妊娠4周开始至妊娠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凝...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联合常规治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8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4例)和观察组(1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于妊娠4周开始至妊娠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凝血功能指标(PLT、D-D、APTT)、子宫动脉血流指标(RI、PI、S/D)、性激素(β-HCG、P、E_(2))、不良反应发生率、妊娠成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D-D、子宫动脉血流指标降低(P<0.05),性激素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PLT、APTT、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医证候、凝血功能、子宫动脉血流情况,并调节性激素水平,有助于妊娠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汤 常规治疗 复发性流产 中医证候评分 凝血功能 子宫动脉血流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eathia sanguinegens在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价值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付菊 胡贤洋 +5 位作者 刘璐 黄茜茜 王菲菲 高晶 杜美蓉 应春妹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6,138,共9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Sneathia sanguinegens(S.sanguinegens)在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价值。方法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比较65例URSA患者与18例健康对照女性的阴道菌... 目的本研究探讨Sneathia sanguinegens(S.sanguinegens)在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价值。方法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比较65例URSA患者与18例健康对照女性的阴道菌群特征;细胞水平分析S.sanguinegens对人子宫颈表皮癌细胞ME-180、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及人胎盘绒毛膜癌细胞JEG-3的毒性特征,以评估其在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作用机制;在动物水平分析S.sanguinegens感染C57BL/6J小鼠后对机体的毒性反应。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RSA患者阴道的Sneathi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与流产次数呈正相关,种水平发现组间差异是由S.sanguinegens引起。在细胞水平发现S.sanguinegens可破坏ME-180、JEG-3和HUVEC细胞,细胞损伤程度与细胞中的菌浓度呈正相关。在动物水平发现,静脉感染S.sanguinegens后可引发小鼠多个脏器炎症性损伤,脾脏出现髓外造血现象。结论S.sanguinegens与URSA密切相关,当患者阴道该菌高载量时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eathia sanguinegens(S.sanguinegens)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 不良妊娠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调节复发性流产小鼠子宫内膜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李梦元 李冠杉 +7 位作者 韩倩 李思瑶 郑舒畅 辛明蔚 尹晓丹 王景尚 武颖 何军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2-972,共11页
背景复发性流产(RSA)是常见的生殖障碍性疾病,在胚胎植入过程中,子宫内膜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RSA的发生与该过程减弱密切相关。子宫内膜来源外泌体及其携带的miRNA参与细胞间通讯,影响细胞EMT,与RSA关系密切,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 背景复发性流产(RSA)是常见的生殖障碍性疾病,在胚胎植入过程中,子宫内膜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RSA的发生与该过程减弱密切相关。子宫内膜来源外泌体及其携带的miRNA参与细胞间通讯,影响细胞EMT,与RSA关系密切,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本研究聚焦于外泌体在细胞EMT中的功能,通过实验验证子宫内膜来源外泌体及其分泌的miRNA-221对RSA小鼠子宫内膜细胞EMT的调控作用。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5月,选取SPF级、健康8周龄雌性小鼠24只,随机选取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12只小鼠制作RSA模型,造模结束后雌雄合笼,妊娠第4日处死雌性小鼠,分离和培养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并收集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和免疫印迹法(WB)进行外泌体鉴定;通过CCK-8、Transwell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泌体干预前后两组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细胞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MMP-9]及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CD81、TSG101)的表达;外泌体处理后的细胞EMT标志蛋白(CD24-APC、CD44-FITC)的表达;转染miRNA-221模拟物和抑制物分析外泌体源性miRNA-221对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MT的作用,并通过WB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进行分析。结果RSA组小鼠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具有异常的EMT,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能够分泌外泌体。添加外泌体的RSA组细胞增殖率、迁移能力、侵袭能力、CD44^(+)/CD24^(+)表达水平高于细胞上清液RSA组(P<0.05)。与细胞上清液RSA组相比,添加外泌体的RSA组细胞的EMT标志蛋白E-cadherin水平降低,间质样标志蛋白N-cadherin和Vimentin以及基质标志蛋白MMP-7、MMP-9蛋白水平升高(P<0.05)。RSA组miRNA-22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对照随机miRNA相比,miRNA-221模拟物激活了PI3K-AKT通路、NF-κB通路和p38通路(P<0.05)。与对照随机miRNA相比,miRNA-221模拟物降低了PTEN mRNA的表达水平(P<0.05),而miRNA-221抑制剂转染则增加了PTEN 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子宫内膜来源外泌体miRNA-221可通过负向调控Pten基因,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MT,影响RSA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上皮间充质转化 外泌体 miRNA-221 PTEN基因 PI3K-AK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寿汤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影响
4
作者 徐广立 田超 +4 位作者 郭晶晶 郭婧 景竹青 李思梦 陈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丹寿汤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12只CBA/J雌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丹寿汤组灌胃丹寿汤1 mL/次,2次/d,模型组则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7 d。停药3 d后,将雌鼠与DBA/2雄鼠合笼交配,诱导复... 目的:探讨丹寿汤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12只CBA/J雌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丹寿汤组灌胃丹寿汤1 mL/次,2次/d,模型组则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7 d。停药3 d后,将雌鼠与DBA/2雄鼠合笼交配,诱导复发性流产,雌鼠继续灌胃蒸馏水或丹寿汤。于受孕第15天安乐处死孕鼠,称重胚胎并计算胚胎吸收率。收集蜕膜组织,免疫磁珠法分选蜕膜巨噬细胞,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透射电镜下观察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CD63表达。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外泌体miRNA表达情况,筛选差异miRNA,并与miRanda、miRWalk和miRDB数据库进行比对,筛选差异miRNA靶基因,对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丹寿汤组小鼠胚胎质量大于模型组,胚胎吸收率小于模型组(P<0.05)。共筛选出14个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差异miRNA,其中5个(miR-466m-3p、miR-497a-3p、miR-7015-3p、miR-744-3p和miR-7679-5p)在丹寿汤组表达上调,9个(miR-222-5p、miR-541-5p、miR-3963、miR-669o-5p、miR-3062-5p、miR-34c-3p、miR-6976-5p、miR-3473g和miR-434-5p)表达下调。预测的靶基因有1 490个,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靶基因功能主要为参与蜕膜巨噬细胞的细胞过程及组成等,主要涉及PI3K-Akt和MAPK等信号通路。结论:丹寿汤可能通过调控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miRNA的表达,发挥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丹寿汤 蜕膜巨噬细胞 外泌体 MIRNA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抑郁、神经质与复发性流产的因果关系: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5
作者 袁昊 李霄 +1 位作者 孙志玉 卫爱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8-384,F0003,共8页
目的分别探究焦虑、抑郁、神经质等3种负面情绪与复发性流产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提取与焦虑、抑郁、神经质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分别利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众数法及MR-Egger回归法... 目的分别探究焦虑、抑郁、神经质等3种负面情绪与复发性流产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提取与焦虑、抑郁、神经质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分别利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众数法及MR-Egger回归法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评价焦虑、抑郁、神经质与复发性流产之间的因果效应,并进行异质性、基因多效性与敏感性分析。结果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中提取共46个SNPs作为工具变量(焦虑数据5个,抑郁数据9个,神经质数据32个),经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众数法及MR-Egger回归法计算OR值与95%CI,焦虑数据结果分别为1.07(0.86~1.32)、1.10(0.85~1.43)、1.14(0.81~1.59)、1.18(0.53~2.61),抑郁数据结果分别为1.11(0.93~1.32)、1.05(0.83~1.32)、0.96(0.67~1.38)、0.57(0.25~1.31),神经质数据结果分别为1.01(0.75~1.36)、1.07(0.73~1.56)、1.02(0.49~2.12)、2.40(0.46~12.44),上述因果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可靠性分析,异质性评价Cochran’sQ检验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均>0.05),基因多效性评价MR-Egger回归截距均接近于0(P均>0.05),敏感性评价留一法检验后合并因果效应值相近。结论焦虑、抑郁、神经质与复发性流产之间不存在因果关联,可靠性检验提示结果相对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情绪 复发性流产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宁方对复发性流产大鼠蜕膜组织PI3K、Akt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尧小云 周意园 +3 位作者 张泰魏 华诏召 宋鸿碧 陈蓉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2,I0002,共6页
目的旨在探讨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胎宁方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8周龄SPF级CBA/J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胎宁方低剂量组、胎宁方中剂量组、胎宁方高剂量组,采用合笼交配发情的DBA/2雄鼠和CBA/J雌鼠(1∶2)... 目的旨在探讨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胎宁方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8周龄SPF级CBA/J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胎宁方低剂量组、胎宁方中剂量组、胎宁方高剂量组,采用合笼交配发情的DBA/2雄鼠和CBA/J雌鼠(1∶2),制备复发性流产模型;合笼交配发情的BALB/c雄性大鼠和CBA/J雌鼠(1∶2),制备正常的妊娠模型。造模成功后胎宁方各处理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的胎宁方灌胃14 d,检测大鼠子宫脏器指数、胚胎丢失率、流产率及蜕膜组织中相关指标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CG、t-PA、APC、AT-Ⅲ水平,Western blot法及qPCR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子宫脏器指数、胚胎丢失率及流产率均较高(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子宫脏器指数、胚胎丢失率及流产率均显著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大鼠蜕膜组织细胞血管丰富,界限分明,排列有规律;模型组大鼠蜕膜组织细胞血管及间质血管数量减少,间质水肿,存在炎性细胞,部分蜕膜细胞坏死,排列紊乱,子宫内膜蜕膜样变;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蜕膜组织细胞血管数量增多,间质水肿减少,细胞排列规律,呈对照组变化,且蜕膜组织细胞形态改变情况与剂量呈正相关。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HCG、t-PA、APC、AT-Ⅲ均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HCG、t-PA、APC、AT-Ⅲ均显著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I3K、p-Akt蛋白均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PI3K、p-Akt蛋白均显著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I3K、p-AktmRNA均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PI3K、p-Akt mRNA均显著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宁方能够提高HCG、t-PA、APC、AT-Ⅲ水平,并且调控PI3K、Akt指标表达,有利于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信号通路 胎宁方 复发性流产 子宫脏器指数 胚胎丢失率 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复发性流产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石梦雨 贾志诚 +3 位作者 杨鑫鑫 李永谦 王培璇 郭颖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2-1219,共8页
复发性流产(RS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妊娠免疫失衡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在Th17/Treg平衡中,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比例增加,Th17/Treg平衡偏向Th17会诱发... 复发性流产(RS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妊娠免疫失衡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在Th17/Treg平衡中,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比例增加,Th17/Treg平衡偏向Th17会诱发母体免疫耐受障碍引起免疫炎症,导致移植排斥、妊娠障碍等不良妊娠结局。RS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期诊疗困难,西医目前采用多种治疗策略进行经验性治疗,其临床疗效欠佳。RSA在中医学中属于“滑胎”范畴,强调预培其损,补肾健脾,益气养血。动物实验中,中医药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改善孕鼠蜕膜组织形态和血流供应,增加子宫净重治疗RAS,诸多临床试验也证明了中医药以其多靶点、多途径、低毒性的优势调节Th17/Treg平衡改善RSA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来降低复发性流产率。中医药可提高RSA患者的Treg水平,降低Th17水平,调控Th17/Treg平衡,提高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中医药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 CD4^(+)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S1基因多态性与包头地区汉族人群复发性流产的关联性
8
作者 赵萍萍 吴涤 +1 位作者 李得春 王艳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目的探究PROS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包头地区汉族人群复发性流产(RSA)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SA患者及对照人群各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活性;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 目的探究PROS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包头地区汉族人群复发性流产(RSA)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SA患者及对照人群各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活性;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PROS1基因rs13062355、rs6441600和rs12634349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PROS1基因三种SNP与RSA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RSA患者的蛋白S、抗凝血酶-Ⅲ活性下降(P<0.05);PROS1 SNP rs13062355在显性模型下与RSA发病风险相关:与携带TT基因型患者比较,携带CT+CC基因型的患者RSA发病风险下降(OR=0.398,95%CI:0.249~0.638)。SNP rs6441600、rs12634349与RSA的发病风险无关联。在PROS1 rs13062355、rs6441600、rs12634349构建的单体型中,单体型C-C-C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阶交互模型rs13062355-rs6441600-rs12634349与RSA发病风险相关。结论PROS1 SNP rs13062355可能与包头地区汉族女性RSA患病风险相关;PROS1 rs13062355、rs6441600、rs12634349的单体型C-C-C降低了RSA发病风险;三阶模型rs13062355-rs6441600-rs12634349的交互作用在RSA的发生中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S PROS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复发性流产 PCR-RFLP 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对复发性流产模型子宫内膜容受性及RhoA/ROCK2信号通路的影响
9
作者 王娇 李素叶 +4 位作者 焦艳 王磊 崔家璐 冀雪霞 张聪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5-581,共7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群盒蛋白1(HMGB1)在复发性流产(RSA)模型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以及其与RhoA/ROCK2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雌性CBA/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Con组(正常妊娠小鼠),RSA组(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sh-HMGB1组(RS...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群盒蛋白1(HMGB1)在复发性流产(RSA)模型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以及其与RhoA/ROCK2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雌性CBA/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Con组(正常妊娠小鼠),RSA组(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sh-HMGB1组(RSA小鼠体内转染sh-HMGB1组)、sh-HMGB1+LPA组(RSA小鼠体内转染sh-HMGB1组并注射RhoA激活剂溶血磷脂酸)、C3组(RSA小鼠注射Rho A抑制剂C3外酶)。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ELISA试剂盒检测子宫内膜组织炎症因子水平。检测子宫内膜厚度与腺体数目。TUNEL检测组织细胞凋亡。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HMGB1、HOXa10、VEGF、Caspase-9、Caspase-3、RhoA和ROCK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RSA组的TNF-α、IFN-γ、IL-6水平、TUNEL阳性细胞减少(P<0.05),RhoA、ROCK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平均胚胎着床点、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目数、HOXa10、VEGF、Caspase-9和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RSA组相比,sh-HMGB1组和C3组的TNF-α、IFN-γ、IL-6水平、TUNEL阳性细胞减少(P<0.05),RhoA、ROCK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平均胚胎着床点、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目数、HOXa10、VEGF、Caspase-9和Caspase-3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sh-HMGB1组相比,sh-HMGB1+LPA组TNF-α、IFN-γ、IL-6水平、TUNEL阳性细胞减少(P<0.05),RhoA、ROCK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平均胚胎着床点、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目数、HOXa10、VEGF、Caspase-9和Caspase-3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HMGB1在RSA模型中通过促进炎症反应,抑制子宫内膜的细胞凋亡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产生负面影响,其机制可能与Rho A/ROCK2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群盒蛋白1 复发性流产 子宫内膜容受性 RhoA/ROCK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评估价值
10
作者 邵丹卉 徐杨 +1 位作者 韩秋峪 孙礼强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56-25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2例作为URSA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产检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CTLA4、HMGB1水平,检测两组Th17及Treg水平,并计算Th17/Treg,收集记录两组一般资料。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CLTA4、HMGB1水平与Th17、Treg、Th17/Treg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RSA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LA4、HMGB1水平评估URSA发生的价值。结果URSA组血清CTLA4水平低于健康组,HMGB1水平高于健康组,Th17水平、Th17/Treg高于健康组,Treg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CTLA4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负相关,与Treg水平呈正相关(P<0.05)。HMGB1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正相关,与Treg水平呈负相关(P<0.05)。孕次、血清CTLA4水平、血清HMGB1水平、Th17水平、Treg水平、Th17/Treg是URSA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CTLA4、HMGB1水平及两种指标联合评估URS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1、0.787、0.908,约登指数分别为0.652、0.491、0.656。结论URSA患者血清CTLA4水平降低、HMGB1水平升高,与Th17/Treg平衡改变相关,血清CTLA4、HMGB1水平对URSA具有辅助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子宫内膜容受性参数和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对复发性流产再孕早期流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戴小颖 沈亚 谭小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2-1406,共5页
目的基于超声子宫内膜容受性参数和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探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再妊娠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4-8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再次妊娠患者166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成功分娩组和再次... 目的基于超声子宫内膜容受性参数和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探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再妊娠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4-8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再次妊娠患者166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成功分娩组和再次流产组,检测子宫内膜容受性参数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筛查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流产的影响因素。结果166例患者中成功分娩102例(61.45%),再次流产64例(38.55%)。成功分娩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容积、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均高于再次流产组(P<0.05)。成功分娩组患者的CD4^(+)、CD4^(+)/CD8^(+)低于再次流产组(P<0.05)。CD4^(+)、CD4^(+)/CD8^(+)是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容积、VFI是妊娠失败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再妊娠的妊娠结局与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容积、VFI、CD4^(+)、CD4^(+)/CD8^(+)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不明原因 妊娠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肠道菌群特征观察及证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晓玲 王士萌 +1 位作者 涂许许 陈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I0001-I0010,共15页
目的观察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未孕状态下肠道微生态特点及与正常女性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差异;探讨URSA肾虚血瘀型与肠道菌群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9月—2... 目的观察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未孕状态下肠道微生态特点及与正常女性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差异;探讨URSA肾虚血瘀型与肠道菌群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1年1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和住院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30例)为URSA肾虚血瘀型未孕患者、对照组(40例)为正常未孕女性。收集基本信息、中医证候等资料,采集粪便标本,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肠道菌群,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URSA肾虚血瘀型患者与正常女性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丰度,Alpha、Beta多样性存在差异。URSA患者年龄与粪球菌、梭状杆菌、厌氧菌、双歧杆菌成正相关;流产次数与罗氏菌属、丹毒丝菌科正相关,与真杆菌属负相关;中医证候积分与粪球菌属呈正相关,与巨球型菌属、卡氏伯克霍氏菌、毛螺菌属呈负相关;变形杆菌门在URSA肾虚细化证型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URSA肾虚血瘀型患者与正常女性肠道优势菌群的丰度比例存在差异,造成差异的主要贡献菌群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肾虚血瘀型 肠道菌群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尿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联分析
13
作者 王梅 王维静 王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9-744,共6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联。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选择2019年9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771例RS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UA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HUA)组和非HUA组,比较...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联。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选择2019年9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771例RS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UA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HUA)组和非HUA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SA患者发生IR的影响因素及血清UA水平和IR之间的关联,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层分析和交互作用检验。结果:①HUA组与非HUA组在居住地占比和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相关血糖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BMI、LDL-C、HDL-C、TG、ALT、UA水平为影响IR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在调整所有混杂因素后(模型2),RSA患者中随着血清UA每增加10μmol/L,发生IR的风险增加4%(OR 1.04,95%CI 1.02~1.07)。敏感性分析示,在模型2中,相对于低UA组,中UA组、高UA组发生IR的风险明显增加(OR>1,P<0.05),血清UA连续变量获得的结果与分组后趋势性检验的P值一致。④分层分析示,在年龄≥30岁、BMI≥24 kg/m^(2)、高中及以下学历、居住在农村、汉族、流产次数≥4次、TG及ALT值较高、LDL-C及HDL-C值较低的RSA患者中,HUA与IR关联性更强。各亚组中未观察到交互作用(P>0.05)。结论:RSA患者中随着UA水平的升高发生IR的风险增加,HUA导致IR的发生,尤其在特定人群中(年龄≥30岁、BMI≥24 kg/m^(2)、居住在农村、流产次数≥4次、TG、ALT升高和LDL-C、HDL-C降低)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高尿酸血症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助孕方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侯梓桐 隋娟 +3 位作者 任梦雪 秦瑜玲 毕红 陈瑞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4,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3月就诊于广安门医院妇科的符合复发性流产诊断的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 目的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3月就诊于广安门医院妇科的符合复发性流产诊断的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观测指标包括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月经情况评分、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和妊娠结局等。结果对照组有3例患者失访,治疗组有2例患者治疗期间未按规定试验方案服药剔除,最终95例患者完成本次研究,其中对照组47例,治疗组48例。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月经情况改善、临床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子宫内膜厚度、血流分布和Salle评分均得到明显优化,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流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发现治疗组临床妊娠率显著升高,妊娠失败例数低于对照组,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补肾助孕方可改善肾虚中医证候,提高RSA患者临床妊娠率。补肾助孕方具有明显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增加子宫内膜血流灌注、降低RI和PI的作用,验证了补肾助孕方孕前干预可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治疗R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助孕方 复发性流产 子宫内膜容受性 妊娠结局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脾固肾安胎汤治疗复发性流产对患者性激素、免疫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芳芳 毕冬华 梁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补脾固肾安胎汤治疗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abortion,RA)对患者性激素、免疫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补脾固肾安胎汤治疗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abortion,RA)对患者性激素、免疫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脾固肾安胎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免疫功能[CD_(4)^(+)、CD_(8)^(+)、CD_(4)^(+)/CD_(8)^(+)]、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t=6.708;t=4.243;t=3.532;t=3.138;t=3.947;t=2.383;t=4.65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2、P水平高于对照组,HCG水平低于对照组(t=5.619;t=5.638;t=11.360,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4)^(+)、CD_(4)^(+)/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t=6.155;t=5.228;t=7.327,P<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t=3.012;t=2.681;t=6.412,P<0.05);观察组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5.198,P<0.05)。结论补脾固肾安胎汤治疗RA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性激素、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提高妊娠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补脾固肾安胎汤 性激素 免疫功能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淑芬基于“亢害承制”理论调节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琪 张强 +2 位作者 韩鸳鹍 周海忆 张淑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9,共3页
目的介绍导师张淑芬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淑芬老师临诊,总结张淑芬老师基于“亢害承制”理论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举隅。结果导师认为本病辨证脾肾亏虚、肺卫不足为本,瘀、热阻滞为... 目的介绍导师张淑芬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淑芬老师临诊,总结张淑芬老师基于“亢害承制”理论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举隅。结果导师认为本病辨证脾肾亏虚、肺卫不足为本,瘀、热阻滞为标,孕前重于活血化瘀,平“亢害之乱”,孕后重培补肾元、健脾益肺,调“承制自稳”之职,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导师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有独特的临床经验和疗效,值得深入学习与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亢害承制 免疫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调控蜕膜巨噬细胞在复发性流产中的相关研究
17
作者 毛伴云 张夏兰 +2 位作者 税国鑫 梅劼 岳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4-559,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对蜕膜巨噬细胞(DMs)分化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及正常妊娠人工流产患者各20例,分别作为复发性流产组(RSA组)和正常妊...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对蜕膜巨噬细胞(DMs)分化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及正常妊娠人工流产患者各20例,分别作为复发性流产组(RSA组)和正常妊娠组(NP组)。取两组患者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olt)技术检测绒毛组织中PD-L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Ms类型及其PD-1的表达情况。分组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分化,设立对照组和PD-1阻断组,加入不同试剂诱导分化,测定不同条件下分化后DMs类型占比。结果:两组患者绒毛组织中均表达PD-L1蛋白及mRNA,但RSA组中PD-L1蛋白及mRNA的表达较NP组减少(P<0.05)。两组患者蜕膜组织中均有M1和M2型巨噬细胞,RSA组中M2型/M1型DMs比值较NP组降低(P<0.05),即DMs向M1型极化;PD-1在两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THP-1细胞经过刺激可分化出M1和M2型巨噬细胞,PD-1阻断后,M2型/M1型巨噬细胞比值降低(P<0.05),即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绒毛组织PD-L1表达下降,DMs向M1型方向极化;阻断PD-1/PD-L1通路可使巨噬细胞更多向M1型方向极化。PD-1/PD-L1通路对巨噬细胞极化方向的影响可能会给研究RSA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 蜕膜巨噬细胞 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
18
作者 高倩倩 任佳杰 +2 位作者 牛丁忍 郭鲁秦 冯晓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5-1502,共8页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URPL)的病理机制复杂,是困扰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作为表观遗传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能够调节蛋白质表达、增加其...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URPL)的病理机制复杂,是困扰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作为表观遗传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能够调节蛋白质表达、增加其多样性,还能调控蛋白质与其他分子间相互作用。PTMs在URPL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甲基化修饰可阻碍蜕膜化进程,调控滋养细胞迁移和侵袭;磷酸化修饰可调控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Treg)/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s,Th17)平衡,巨噬细胞极化,改变树突状细胞数量,促进滋养细胞凋亡;乙酰化修饰可诱发滋养细胞自噬,抑制M2型巨噬细胞极化;泛素化修饰可调控滋养细胞迁移和侵袭,干扰免疫微环境;糖基化修饰可抑制滋养层细胞迁移和侵袭;乳酸化修饰可维持子宫内膜容受性。PTMs在URPL中的作用可能使其成为URPL的研究切入点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甲基化 磷酸化 乙酰化 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通过RORA/SENP1调控复发性流产中的滋养层细胞-巨噬细胞相互作用
19
作者 陈娅莉 何啸兰 +2 位作者 谈秀娟 刘莉 周月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3-740,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丹酚酸B(SalB)调控受体相关的孤儿受体α(RORA)/Sentrin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对滋养层细胞和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复发性流产(RSA)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alB、oe-RORA、oe-SENP1转染载体等用于处理HTR-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丹酚酸B(SalB)调控受体相关的孤儿受体α(RORA)/Sentrin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对滋养层细胞和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复发性流产(RSA)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alB、oe-RORA、oe-SENP1转染载体等用于处理HTR-8/SVneo细胞,使用Transwell共培养系统将HTR-8/SVneo细胞和M1巨噬细胞共培养以实现二者信息交流。CCK-8检测HTR-8/SVneo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HTR-8/SVneo细胞侵袭能力,TUNEL检测HTR-8/SVneo细胞凋亡,qRT-PCR检测HTR-8/SVneo细胞中极化标志物CD86和CD163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ORA和SENP1表达。建立RSA小鼠模型,探究SalB在体内对RSA的作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lB以剂量依赖性促进HTR-8/SVneo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并抑制细胞凋亡。与M1巨噬细胞共培养促进HTR-8/SVneo细胞中M1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表达并抑制HTR-8/SVneo细胞生长,而SalB处理显著抑制CD86表达,促进CD163表达,诱导HTR-8/SVneo细胞增殖与侵袭。相较于对照组,SalB干预显著抑制RORA表达,而过表达RORA显著抑制HTR-8/SVneo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并显著促进凋亡。与HTR-8/SVneo+M1组相比,过表达RORA显著抑制SENP1蛋白表达,过表达SENP1则逆转了RORA对HTR-8/SVneo细胞的影响。体内实验表明,SalB治疗显著降低RSA小鼠胚胎吸收率和流产率。结论SalB通过抑制RORA和激活SENP1进而调控滋养层细胞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减缓RSA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受体相关的孤儿受体α 巨噬细胞 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菟丝子三阴交穴位贴敷改善复发性流产大鼠妊娠结局及母胎界面Th1/Th2平衡
20
作者 陈雪梅 朱争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85-2590,共6页
目的:探究菟丝子三阴交穴位贴敷对复发性流产大鼠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及其对母胎界面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SD雌性孕鼠随机分为正常孕鼠组、流产模型组、菟丝子穴位贴敷组、菟丝子灌胃组、淀粉穴位贴敷组,每组15只。除正常孕鼠组外... 目的:探究菟丝子三阴交穴位贴敷对复发性流产大鼠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及其对母胎界面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SD雌性孕鼠随机分为正常孕鼠组、流产模型组、菟丝子穴位贴敷组、菟丝子灌胃组、淀粉穴位贴敷组,每组15只。除正常孕鼠组外,其余各组孕鼠于孕6~8 d时皮下注射溴隐亭0.3 mg/kg,1次/d,建立流产模型,并于妊娠第1天给药治疗,于妊娠第12天取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清催乳素(PRL)及孕酮(P)水平;处死孕鼠,取离体子宫,计算胚胎流产率并称量子宫重量,以评估孕鼠妊娠结局变化;取蜕膜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孕激素受体(PR)阳性表达;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蜕膜组织Th1型(TNF-α、IFN-γ)/Th2型(IL-4、IL-10)细胞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孕鼠组相比,流产模型组孕鼠胚胎流产率升高,子宫重量、孕激素PRL、P及PR表达降低,蜕膜组织Th1型(TNF-α、IFN-γ)细胞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而Th2型(IL-4、IL-10)细胞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菟丝子穴位贴敷、菟丝子灌胃治疗均可降低流产率,提高PRL、P及PR表达,纠正Th1/Th2失衡,且菟丝子穴位贴敷治疗效果优于菟丝子灌胃(P<0.05)。结论:菟丝子三阴交穴位贴敷可改善流产模型大鼠不良妊娠结局,纠正Th1/Th2失衡,降低流产率,且其作用效果优于菟丝子灌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 三阴交穴 穴位贴敷 复发性流产 妊娠结局 TH1/TH2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