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治/复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化学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杜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299-1301,共3页
关键词 难治急性白血病 复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 化学治疗 时间序贯化疗 拓扑异构酶 老年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血小板疾病伴急性髓系白血病倾向致病基因RUNX1新变异c.509-2A>G的识别和致病性
2
作者 马菁菁 张成成 +3 位作者 邓梅 林伟霞 郭丽 宋元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6-374,共9页
目的:家族性血小板疾病伴急性髓系白血病倾向(familial platelet disorder with predisposition to acute myeloid leukemia, FPD/AML)是RUNX1(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基因变异导致的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研究报告... 目的:家族性血小板疾病伴急性髓系白血病倾向(familial platelet disorder with predisposition to acute myeloid leukemia, FPD/AML)是RUNX1(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基因变异导致的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研究报告了1例FPD/AML 3日龄男婴患儿的临床表型和RUNX1基因型特征,旨在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整理患儿的临床信息,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运用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方法寻找可能的遗传学病因,基于Minigene剪接变异体分析技术研究了剪接位点新变异的异常剪接机制,并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分析新变异的致病性。结果:患儿因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2 d入院。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和骨髓巨核细胞发育不良。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患儿是RUNX1基因c.509-2A>G变异的杂合子,为国内外文献所未曾报道的新生变异。Minigene基因分析发现该变异导致异常转录本r.509_515del (p.Gly170Alafs*3)的形成,可明确诊断为FPD/AML。经对症支持处理,患儿血小板数量稳定,但仍明显低于正常,远期预后尚有待随访观察。结论:本研究识别了1个新生RUNX1基因剪接位点变异,并通过Minigene技术确认了其可导致FPD/AML,拓展了RUNX1基因变异谱,对FPD/AML的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1基因 家族血小板疾病伴急性白血病倾向 Minigene剪接变异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T与MAT化疗方案治疗难治和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旖然 郭梅 +3 位作者 余长林 孙琪云 乔建辉 胡锴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84-888,共5页
为了研究联合化疗提高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有效率,回顾分析99例难治和复发AML,其中难治性AML 56例,复发性AML 43例,分别给予伊达比星联合阿糖胞苷、替尼泊苷(IAT)方案28例和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替尼泊苷(MAT)方案71... 为了研究联合化疗提高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有效率,回顾分析99例难治和复发AML,其中难治性AML 56例,复发性AML 43例,分别给予伊达比星联合阿糖胞苷、替尼泊苷(IAT)方案28例和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替尼泊苷(MAT)方案71例。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OR)为65.7%,完全缓解(CR)率49.5%,部分缓解(PR)率16.2%。IAT组总有效率64.3%,CR率46.4%;MAT组总有效率66.2%,CR率50.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T组患者2年总生存率25%,MAT组患者2年总生存率15.5%。两组化疗患者中出现严重感染的分别为25%和9.9%。结论:IAT/MAT方案是难治和复发AML的有效治疗方案,两组CR率、总体有效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两方案毒副作用患者可以耐受,本研究为患者争取移植机会和疾病长期存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T化疗方案 MAT化疗方案 难治/复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复发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眼底出血病例报道 被引量:1
4
作者 邱婷 靳婧 +3 位作者 崔元玥 宋蕾 李谐 渠继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25,共3页
患者为16岁女性,因“视力逐渐下降4个月”就诊,眼底检查发现其双眼黄斑区黄白色陈旧出血,右眼颞侧视网膜浅层片状新鲜出血。患者有既往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骨髓复发史。经血液肿瘤科骨髓移植治疗后,患者于... 患者为16岁女性,因“视力逐渐下降4个月”就诊,眼底检查发现其双眼黄斑区黄白色陈旧出血,右眼颞侧视网膜浅层片状新鲜出血。患者有既往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骨髓复发史。经血液肿瘤科骨髓移植治疗后,患者于眼科复查发现双眼视力提高、眼底出血吸收。该病例在被确诊为AML复发之前,其视力已有所下降,未及时到眼科就诊。对于白血病患者,医务人员需进行充分宣教,告知可能出现的髓外其他症状,并建议定期到眼科会诊。若有伴发症状出现,建议多学科医师合作诊治,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恢复患者视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细胞白血病 复发 白血病视网膜病变 眼底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迪 王琰 +1 位作者 汤欣雨 徐瑞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73-2378,共6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系统髓系原始细胞的克隆性和侵袭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白血病发病率中的排名最高,占比为58.7%,其中复发难治性AML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约10%,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免疫疗法被认为是临床上治疗AML...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系统髓系原始细胞的克隆性和侵袭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白血病发病率中的排名最高,占比为58.7%,其中复发难治性AML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约10%,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免疫疗法被认为是临床上治疗AML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免疫逃逸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解决免疫逃逸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必要手段。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是参与调控免疫逃逸的重要一环,它能够通过介导AML细胞产生免疫逃逸而削弱抗肿瘤治疗的效果。这一过程主要受到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细胞外囊泡等的影响,促进MDSCs的生成和免疫抑制。本文就MDSCs在AML中的活化机制、免疫调节机制及以其为靶点的免疫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抑制细胞 免疫治疗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6
作者 吴晓雄 达万明 +4 位作者 李红华 赵瑜 王全顺 王书红 朱海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94-396,共3页
为了探讨FLAG方案治疗难治和复发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refractoryandrelapsedacutemyeloidleukemia)的疗效,本研究采用FLAG方案(氟达拉宾50mg,静脉点滴,30分滴完,第1-5天;阿糖胞苷1000mg/m2,静脉点滴,第1-5天;GCSF150-300μg皮下注射第0-... 为了探讨FLAG方案治疗难治和复发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refractoryandrelapsedacutemyeloidleukemia)的疗效,本研究采用FLAG方案(氟达拉宾50mg,静脉点滴,30分滴完,第1-5天;阿糖胞苷1000mg/m2,静脉点滴,第1-5天;GCSF150-300μg皮下注射第0-5天)治疗27例难治和复发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其中难治性AML10例,复发AML17例。结果表明:27例患者中,13例难治和复发AML达完全缓解(CR率48.2%),4例达部分缓解(PR率14.8%),总有效率63.0%。CR的患者中有3例已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3例均处于无病存活状况,其中存活最长的20个月,仍处于CR期。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轻度肝功异常。结论:FLAG方案对部分难治和复发AML仍有效,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可用于治疗对其他化疗方案无效的难治和复发AML,并为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创造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G方案 急性细胞白血病 难治急性细胞白血病 复发性急性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A突变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7
作者 陈惠娟 曹阳 +3 位作者 缪颖洁 周怡芳 刘月 顾伟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3-998,共6页
目的:探讨DTA(DNMT3A、TET2、ASXL1)突变在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80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患者的150种基因突变情况,采用log... 目的:探讨DTA(DNMT3A、TET2、ASXL1)突变在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80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患者的150种基因突变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80例AML患者中,有83例(46.1%)患者检出DTA基因突变。与无DTA突变组相比,DTA突变组患者年龄更大(P<0.001)。DTA突变型组较无DTA突变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及无病生存时间(DFS)均明显缩短(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P<0.001)、伴DTA突变(P=0.018)、预后中等(相对于预后良好)(P=0.005)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DTA突变的AML患者年龄偏大,中位OS和中位DFS时间短,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A突变 克隆造血 急性白血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联合FLAG方案治疗复发急性髓性白血病及对白血病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春霞 姚小健 +2 位作者 易娟 陈静 魏虎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15-917,共3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联合改良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粒系集落刺激因子(F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疗效以及对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的作用。方法:10例难治和复发AML患者采用AT联合F...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联合改良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粒系集落刺激因子(F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疗效以及对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的作用。方法:10例难治和复发AML患者采用AT联合FLAG方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骨髓中LSC和P-gp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10例患者经AT联合FLAG方案治疗,持续缓解时间平均8个月(4~12个月),完全缓解率(CR)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80%、60%和25%。10例患者均出现了Ⅳ度骨髓抑制,但未出现其它严重不良反应,无1例在治疗过程中死亡。骨髓中P-gp^+细胞由治疗前的(23.55±2.75)%降为治疗后的(11.67±3.50)%;骨髓中LSC(CD34^+CD38^-CD123^+)的相对含量显著降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为(4.30±1.30)%和(2.60±0.70)%。结论:AT联合改良FLAG方案可有效诱导难治和复发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缓解,并降低患者骨髓中白血病干细胞(LSC)和P-gp^+细胞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FLAG方案 白血病干细胞 P—gp 急性白血病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转急性髓系白血病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林萍 谢若腾 +1 位作者 张雅兰 张学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1-417,共7页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认识,并探讨JAK2 V617F基因突变与疾病转化的关系。方法:对本院3例ET转AML患者在转变前后进行骨髓形态学、细胞遗传学、JAK2 V617F基因检测及转变后进行免疫学检测,比较...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认识,并探讨JAK2 V617F基因突变与疾病转化的关系。方法:对本院3例ET转AML患者在转变前后进行骨髓形态学、细胞遗传学、JAK2 V617F基因检测及转变后进行免疫学检测,比较转变前、后的特点,以及临床特征、诊治经过。结果:例1患者诊断ET 5年后转化为AML-M2a,患者放弃治疗出院;例2患者诊断ET 6年后转化为AML,化疗1个疗程后骨髓部分缓解,后血小板持续上升达702×10^9/L,呈ET骨髓象,1年后AML复发,再行化疗未缓解;例3患者诊断ET 7年后转化为AML-M6a,患者放弃治疗出院。3例ET转化为AML的形态学异形性较初诊急性白血病更明显,单纯依靠形态学均未能准确分型,结合免疫学检测后才能较准确分型。例1和例2 ET患者转变前、后JAK2 V617F基因均阳性,例3患者ET时期阳性,转AML后阴性。例1患者ET转化AML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复杂染色体核型,而例2和例3患者均显示为正常核型。结论:ET转化的AML形态学异形性较初诊的急性白血病更显著,需结合免疫学检测才能较准确分型;ET转化为AML可能未涉及JAK2 V617F基因突变,可能与异常染色体核型的出现相关;ET转化的AML病情凶险,化疗疗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急性白血病 JAK2 V617F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验方参芪杀白汤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舟 江劲波 +4 位作者 杨琳 郝敬全 刘文华 王跃 赵复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155-156,共2页
目的 评估验方参芪杀白汤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60例,随机抽签分为中药组、常规化疗组各30例,前组接受验方参芪杀白汤联合化... 目的 评估验方参芪杀白汤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60例,随机抽签分为中药组、常规化疗组各30例,前组接受验方参芪杀白汤联合化疗治疗,后组仅接受化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有效率、血细胞输注量、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治疗后总有效率66.7%,其中完全缓解率为43.3%,部分缓解率为23.3%,常规组总有效率43.3%,其中完全缓解率26.7%,部分缓解率16.7%(P<0.05);中药组治疗后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较常规组更短,悬浮红细胞输注量、血小板输注份数均较常规组更少(P<0.05);中药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P<0.05)。结论验方参芪杀白汤结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较单纯化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急性细胞白血病 验方参芪杀白汤 化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诊断复发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再生耐药
11
作者 何明生 陈燕 +1 位作者 喻东姣 李慧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9-411,共3页
为研究临床多参数诊断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再生耐药的标准和方法 ,选择 2 0例复发 AML,用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细胞周期中 S期细胞百分比 (S% )和细胞内柔红霉素 (DNR)浓度 ,检测白血病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 L)和 MTT药敏试验 ,用碱... 为研究临床多参数诊断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再生耐药的标准和方法 ,选择 2 0例复发 AML,用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细胞周期中 S期细胞百分比 (S% )和细胞内柔红霉素 (DNR)浓度 ,检测白血病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 L)和 MTT药敏试验 ,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 (APAAP)检测 P- 170蛋白的表达 ,经多参数诊断 2 0例复发 AML,11例为再生耐药。提示 :多参数检测可作为诊断 AML 再生耐药的方法 ,并提出了诊断标准 ,为 A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耐药 急性细胞白血病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伴三系病态造血的形态学特征及预后意义
12
作者 姚海勤 庄昱洲 +2 位作者 王学文 薛晓虹 杨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17-20,共4页
对275例初发性(denovo)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的骨髓片回顾分析,结果36例AML有粒、红、巨三系病态造血(AML-TMDS),占13.7%。其中M1、M2、M4、M5、M6型病态造血比率分别为10.0%... 对275例初发性(denovo)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的骨髓片回顾分析,结果36例AML有粒、红、巨三系病态造血(AML-TMDS),占13.7%。其中M1、M2、M4、M5、M6型病态造血比率分别为10.0%、17.8%、20.0%、10.2%、37.5%。同时36例AML-TMDS与性别一致、年龄相匹配的无三系病态造血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象以及完全缓解(CR)率、CR1、持续期、生存期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血小板计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缓解期、生存期亦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三系病态造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粒、红、巨三系病态造血的初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13
作者 王学文 庄昱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68-71,共4页
初发性(denovo)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发病时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作为前驱病变,亦非继发性白血病,初诊时骨髓白血病细胞之外的成熟细胞显示粒、红、巨核三系有骨髓增生异常(或病态造血)的表现,称之为伴三系... 初发性(denovo)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发病时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作为前驱病变,亦非继发性白血病,初诊时骨髓白血病细胞之外的成熟细胞显示粒、红、巨核三系有骨髓增生异常(或病态造血)的表现,称之为伴三系病态造血(TMDS)的初发性A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造血 急性白血病 临床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FLT3^+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筱姝 龙慧 +4 位作者 黄宇贤 许剑辉 朱俊谕 杜庆锋 吴秉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FLT3^+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索拉非尼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7例FLT3^+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并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7例FLT3^+复发难...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FLT3^+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索拉非尼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7例FLT3^+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并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7例FLT3^+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5例达完全血液学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2例达部分血液学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总有效率(overall remission rate,ORR)为100%。7例均未发生严重出血、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索拉非尼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可以诱导复发难治性FLT3^+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缓解并具有一定疗效,因此值得进一步对其研究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 复发性 急性白血病 FLT3 索拉非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婷婷 张雨 +2 位作者 邵玥明 殷鑫 温晓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27-1828,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5岁,因“乏力伴皮肤黄染6个月余”于2017年4月26日在本院经相关检查提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按体质量标准给予熊去氧胆酸250 mg,2次/d。治疗后肝功能无明显改善,2019年3月1日再次于本院就诊。
关键词 发性胆汁胆管炎 白血病 急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6
作者 温静 王浩 +5 位作者 谢佳 李光 李真真 张晓波 史瑞 宋艳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合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和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本院血液内科并接受规律化疗的13例PNH克隆阳性的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诱导化疗后完...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合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和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本院血液内科并接受规律化疗的13例PNH克隆阳性的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CR)率;使用配对t检验对化疗前后PNH病态细胞水平进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3例患者中,11例初次诱导化疗后达CR,CR率为84.6%。中位总生存期(OS)为17(0-3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6(2-26)个月。13例患者治疗前后PNH病态细胞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性别、初诊时血红蛋白、血小板数与OS无关(P> 0.05);初诊时白细胞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及危险度分层对OS存在影响(P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初诊时白细胞水平小于10×10^(9)/L的AML合并PNH患者OS率明显高于白细胞大于10×10^(9)/L (P=0.0261)的患者。低、中危较高危患者生存率高(P=0.0010)。结论:AML合并PNH患者初次诱导化疗后疗效较好,初诊时白细胞数量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对AML合并PNH患者OS有影响,初诊时白细胞低于10×10^(9)/L及低、中危患者OS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激方案CAG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被引量:20
17
作者 陈懿建 张立群 +4 位作者 李晓林 赵谢兰 吴登蜀 舒毅刚 陈方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5-251,共7页
目的:评价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的CAG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5例老年初治AML分为CAG预激治疗组及常规方案化疗组,34例患者予以CAG预激方案治疗... 目的:评价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的CAG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5例老年初治AML分为CAG预激治疗组及常规方案化疗组,34例患者予以CAG预激方案治疗,41例患者予以常规吡柔比星+阿糖胞苷(TA)或高三尖杉脂碱+阿糖胞苷(HA)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在第1疗程后间歇14d左右进行第2个疗程。结果:CAG预激治疗组2疗程完全缓解率为67.6%,总有效率达到82.4%,而常规化疗组2疗程的完全缓解率仅为39.0%,总有效率为56.1%;有预后差染色体核型的患者化疗疗效差,CAG预激治疗组的3年无病生存时间长于常规化疗组;CAG预激组除肌肉酸痛发生率较高外,其他血液系统及非血液系统的毒性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常规化疗组。结论:CAG预激方案治疗初治AML患者较之传统常规治疗具有化疗强度温和、敏感性好、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高、毒副作用小,可以减少粒细胞缺乏恢复时间、减少合并感染率及增加幼稚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等优点,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细胞白血病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阿糖胞苷 阿克拉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Ph染色体和BCR-ABL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费新红 武淑兰 +8 位作者 孙瑞娟 周葭蕤 王静波 王彤 刘红星 王卉 童春容 吴彤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5-548,共4页
本研究对2004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12例Ph染色体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Ph+AM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与生存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Ph+AML的诊断根据WHO标准,且有t(9;22)(q34;q11)或变异的t(9;... 本研究对2004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12例Ph染色体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Ph+AM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与生存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Ph+AML的诊断根据WHO标准,且有t(9;22)(q34;q11)或变异的t(9;22)异常,诊断时和诱导治疗后没有CML慢性期的证据。结果表明,12例患者经形态和免疫分型检查确诊8例为AML,4例为髓系及B淋巴细胞系混合细胞白血病。12例患者中除2例初诊时未做染色体检查外其余患者均可检测到Ph染色体,且部分患者伴有复杂染色体或与正常核型共存。在12例患者中均可检测到BCR-ABL阳性,其中b3a2 7例,b2a2 1例,b2a2变异体1例,ela2 2例,e18a2 1例。12例患者经治疗均获得缓解,其中3例患者接受化疗联合格列卫治疗后2例死亡;9例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1例患者复发后死亡,1例死于移植后并发症,中位生存期为24(8-80)个月,3年总生存率为(51.4±17.7)%。结论:Ph+AML是一种预后较差的AML,格列卫联合化疗可使患者达完全缓解,缓解后尽快进行HSCT能获得长期生存,改善患者预后。BCR-ABL基因及其变异体的检测为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可作为初治白血病的常规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染色体 BCR-ABL融合基因 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8;21)急性髓性白血病特征和预后分析(英文) 被引量:9
19
作者 赖悦云 邱镜滢 +6 位作者 江滨 卢锡京 黄晓军 张艳 刘艳荣 史惠琳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33-740,共8页
t(8;21)是急性髓性白血病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之一。t(8;21)AML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化疗缓解率较高,生存期较长,但亦有预后较差的报道。为进一步探讨中国人群t(8;21)AM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对75例t(8;21)AML患者,其中包括68例FABM2,5例... t(8;21)是急性髓性白血病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之一。t(8;21)AML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化疗缓解率较高,生存期较长,但亦有预后较差的报道。为进一步探讨中国人群t(8;21)AM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对75例t(8;21)AML患者,其中包括68例FABM2,5例M4,2例M5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39例患者骨髓中可见Auer小体(52%),而骨髓嗜酸细胞增多(>5%)见于5例(6.7%);免疫分型高表达CD34和HLADR,仅有13例患者表达CD19(20.9%);细胞遗传学分析示62.5%患者具有附加染色体异常,主要附加异常类型为性染色体丢失(LOS),+4,del(9q)及+8;通过常规诱导化疗,完全缓解率82.7%;随访1-96月,19例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0.5月(3-42月),中位生存时间是20个月,5年预期生存率为32.3%;多因素分析显示染色体核型,髓外白血病,年龄及缓解后治疗方式是影响生存的主要预后因素;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患者的生存期较单纯t(8;21)患者短(P=0.019),而不同附加异常之间无明显差异;髓外白血病亦是不良的预后因素(P=0.012),年龄≤15岁患者比年龄>15岁者生存期长(P=0.045);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的预后好于单纯化疗者(P=0.030)。结论:中国人群t(8;21)AML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特性,其预后相对较差,尤其是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及髓外白血病者预后更差;对于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t(8;21)AML患者应该建议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8 21) 附加染色体异常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T3-ITD阳性与阴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特征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婷婷 孙雪冬 +8 位作者 董征 余长林 孙琪云 乔建辉 胡锴勋 刘广贤 姚波 艾辉胜 郭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1-505,共5页
目的比较伴FLT3基因突变(FLT3-ITD+)与不伴FLT3基因突变(FLT3-ITD-)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实验室特征、疗效以及预后。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初诊AML患者93例,年龄10~66岁,包括21例FLT3-ITD+AML(22.6%)和72例FLT3-IT... 目的比较伴FLT3基因突变(FLT3-ITD+)与不伴FLT3基因突变(FLT3-ITD-)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实验室特征、疗效以及预后。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初诊AML患者93例,年龄10~66岁,包括21例FLT3-ITD+AML(22.6%)和72例FLT3-ITD-AML(77.4%,对照组)列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HOX11、EVI、ETO、MLL、NPM1基因表达情况,细胞学抗原(CD34/CD38、淋巴抗原、CD7和CD4)表达情况,细胞遗传学表现(正常核型、复杂核型),2年无事件生存(EFS)和2年总生存(OS)情况。结果 FLT3-ITD+AML初诊时合并外周血白细胞增高(>100×109/L)及出血者多于FLT3-ITD-组(P<0.01,P=0.004),但两组在年龄、免疫表型及染色体异常等方面无明显差异。FLT3-ITD+AML完全缓解(CR)率28.57%,显著低于FLT3-ITD-AML的55.56%(P=0.03)。FLT3-ITD+AML 2年无事件生存率为29.2%,低于FLT3-ITD-AML组(37.7%,P=0.04)。FLT3-ITD+AML联合表达NPM1者占33.33%,明显高于FLT3-ITD-AML组(1.39%,P=0.001)。FLT3-ITD+AML中表达NPM1的患者均未达完全缓解。结论 FLT3-ITD+AML易合并白细胞增高,完全缓解率低,无事件存活率低,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细胞 急性 易位 遗传 FLT3基因 NPM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