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处理中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11
1
作者 阮菲 林俊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81-883,共3页
复发性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recurrent pelvic endometriosis,RPEM),是指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手术或规则药物治疗后,症状、体征已消失,疾病治愈,但经过几个月(一般3个月)症状和(或)体征重新出现。
关键词 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专题讨论 临床处理 盆腔子宫内异位症 不孕 药物治疗 症状 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妈富隆治疗17例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雪聪 陆建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896-3897,共2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约10%,占普通妇科手术的30%以上,其主要症状是痛经、下腹痛和性交痛等,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EMS的手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术后又易于复发,因此药物治疗仍占重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约10%,占普通妇科手术的30%以上,其主要症状是痛经、下腹痛和性交痛等,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EMS的手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术后又易于复发,因此药物治疗仍占重要地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 妈富隆 生育年龄妇女 生存质量 药物治疗 多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注射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者治疗前、后血中VEGF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卢玉婷 卢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628-1630,共3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者治疗前、后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正常体检妇女1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者治疗前、后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正常体检妇女1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连续用药12周,观察不良反应及血清E2水平。采用正常对照组体检时、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空腹抽血5mL,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VEGF。结果:观察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患者痛经、闭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使血清E2保持在卵泡期水平,副作用少。治疗后两组VEGF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患者比单用米非司酮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且不出现雌激素缺乏症状,停药后排卵功能恢复快,月经复潮时间短,有利于早日受孕,VEGF水平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川芎嗪注射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穿刺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果及对妊娠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曹义娟 顾娟 +2 位作者 王一波 王鸣 权斌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 RHa)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100例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 RHa)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100例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未作任何处理,研究组(56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联合Gn RH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激素水平变化、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评分及妊娠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高于对照组,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联合Gn RHa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激素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穿刺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复发性子宫内异位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PVB治疗老年晚期及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魏顺英 王烈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62-964,共3页
目的分析TP(紫杉醇+顺铂)和PVB(顺铂+长春新碱+博来霉素) 2种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及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疗效。方法将165例老年患者依据接受化疗类型不同,分为TP组(n=97)、PVB组(n=68)。治疗结束3周后进行评效,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 目的分析TP(紫杉醇+顺铂)和PVB(顺铂+长春新碱+博来霉素) 2种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及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疗效。方法将165例老年患者依据接受化疗类型不同,分为TP组(n=97)、PVB组(n=68)。治疗结束3周后进行评效,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P组、PVB组治疗结束3周后,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有效率分别为83.5%、77.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浆液性腺癌、腺鳞癌)的有效率分别为70.1%、5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治疗方案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晚期及复发性子宫内膜腺癌,2种化疗方案相当;对于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浆液性腺癌、腺鳞癌),TP组优于PVB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 PVB 晚期及复发性子宫内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前后IL-6和TN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华 金松 +1 位作者 卢斋 陈曼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EMs术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治疗组和对照组(未用药),每组54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正常组,采用ELISA检测正...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EMs术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治疗组和对照组(未用药),每组54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正常组,采用ELISA检测正常组及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12周IL-6及TNF-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不同分期(I~Ⅱ期、Ⅲ~Ⅳ期)EMs患者及米非司酮治疗组、对照组IL-6及TNF-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1),术后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两组术后3d、12周IL-6、TNF-a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米非司酮治疗组术后12周IL-6、TNF-a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后IL-6与TNF-a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Ms术后应给予药物治疗,IL-6及TNF-a水平可用于监测EMs治疗效果,也可作为判断EMs早期复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a(TN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被引量:64
7
作者 黄薇 牛晓宇 韩燕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内在性子宫内异位症 发病机制 专题讨论 盆腔子宫内异位症 病因 子宫肌壁 子宫肌层 异位内 特殊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