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位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在体力学测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兴平 钟红刚 孟和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研究穿针复位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过程中牵引力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测力锁针器替代复位固定器远端2枚锁针器,对6例复位固定器治疗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前臂的牵引力进行临床在体连续测试。分别于术后第1、5、14... 目的研究穿针复位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过程中牵引力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测力锁针器替代复位固定器远端2枚锁针器,对6例复位固定器治疗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前臂的牵引力进行临床在体连续测试。分别于术后第1、5、14、21、28、35、42、49 d,记录静态牵引力值及握拳活动时牵引力增加值。结果测得静态牵引力值最大9.93 kg,最小2.26 kg,平均(4.93±1.79)kg;握拳活动时牵引力最大增加10.40 kg,最小增加0.13 kg,平均(3.17±2.42)kg。结论前臂肌肉张力及肌肉收缩活动可产生较大的轴向压应力,是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不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复位固定器 牵引力 力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超伸展复位固定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怀灿 杜靖远 +2 位作者 朱通伯 夏志道 夏南平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21-522,529,共2页
关键词 复位固定器 肩锁关节 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定量问题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钟红刚 张兴平 +4 位作者 金阳 李茂林 孟和 张连仁 刘庆生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47-149,共3页
本文介绍我们在中西医结合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基础上,利用我们在生物力学原理指导下研制的卡式骨圆针变形传感器(专利号ZL00201477.7),对骨折治疗过程定量研究的方法。试图通过定量监测临床骨折愈合过程中断端活动,使... 本文介绍我们在中西医结合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基础上,利用我们在生物力学原理指导下研制的卡式骨圆针变形传感器(专利号ZL00201477.7),对骨折治疗过程定量研究的方法。试图通过定量监测临床骨折愈合过程中断端活动,使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得到更好的疗效和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复位固定器 生物力学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撑开复位固定器(DRFS)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2
4
作者 杜明奎 杨传铎 +1 位作者 张金芝 李端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撑开复位固定器 治疗 胸腰椎骨折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骨折多功能复位固定器治疗胫骨多段骨折
5
作者 陈伟民 李旭升 张代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8-238,241,共2页
关键词 骨折多功能复位固定器 治疗 胫骨多段骨折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小腿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110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栾玉新 陈晓峰 +2 位作者 袁东利 曹德海 王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1-31,共1页
我院自1984年11月至1985年6月,应用小腿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110例,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全组110例,男92例,女18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7岁,其中15至20岁17例,占15.46%,21至30岁23例,占20.91%,31至40岁13例,占1... 我院自1984年11月至1985年6月,应用小腿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110例,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全组110例,男92例,女18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7岁,其中15至20岁17例,占15.46%,21至30岁23例,占20.91%,31至40岁13例,占11.82%,41至50岁30例,占27.27%,51至60岁22例,占20.00%,60岁以上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 骨折 复位固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股骨颈骨折1856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苏继承 刘明武 +1 位作者 徐海涛 焦凤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0-31,共2页
介绍应用三针锁针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股骨颈骨折1856例,治疗优良率达85.19%。并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和分析了股骨颈骨折的穿针部位,进针角度。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复位固定器 三针锁针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56例
8
作者 周怀明 刘明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24-324,共1页
笔者近4年来,应用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56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6例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16~46岁;原因:交通伤21例,跌伤24例,暴力伤11例;骨折部位:上1/3骨折16... 笔者近4年来,应用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56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6例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16~46岁;原因:交通伤21例,跌伤24例,暴力伤11例;骨折部位:上1/3骨折16例,中1/3骨折29例,下1/3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骨折复位固定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滑脱短节段固定器的初步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韦兴 侯树勋 +1 位作者 张美超 史亚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63-365,I003,共4页
目的:探讨有限元方法对腰椎滑脱复位固定器进行力学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腰椎滑脱复位固定器(HOIST)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在复位和负重两种载荷下的生物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该器械在复位和负重时的不同应力分布图显示连... 目的:探讨有限元方法对腰椎滑脱复位固定器进行力学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腰椎滑脱复位固定器(HOIST)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在复位和负重两种载荷下的生物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该器械在复位和负重时的不同应力分布图显示连接杆后方等处所受拉应力较大,但未超出器械设计强度。结论:利用有限元模型可对滑脱复位固定器械的受力进行分析,是一种对此类脊柱器械进行评价和预测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腰椎滑脱 复位固定器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撑开复位固定钢板治疗腰椎滑脱 被引量:4
10
作者 尹庆水 刘景发 +5 位作者 吴增晖 邓建业 夏虹 权日 张余 昌耕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49-249,共1页
关键词 撑开复位固定器 钢板 治疗 腰椎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针疗法治疗股骨颈骨折450例疗效观察
11
作者 苏玉新 苏继承 焦凤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471-472,共2页
穿针疗法治疗股骨颈骨折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内涵 ,符合动态平衡原理和生物力学原则 ,最大限度保护血运 ,对全身干扰小 ,固定的范围灵活 ,便于相关的处理 ,术后还可进行必要的调整 ,以矫正残余的轴线偏差 ,有利于关节活动、降低... 穿针疗法治疗股骨颈骨折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内涵 ,符合动态平衡原理和生物力学原则 ,最大限度保护血运 ,对全身干扰小 ,固定的范围灵活 ,便于相关的处理 ,术后还可进行必要的调整 ,以矫正残余的轴线偏差 ,有利于关节活动、降低医疗成本等优点。股骨颈骨折后 ,易产生股骨头缺血坏死。根据直梁原理 ,控制变曲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弯曲正应力 ,也是穿针位置的最佳优选依据。股骨距是股骨颈坚强有力的部分 ,正常的股骨颈的负荷 ,大部分由股骨距负担 ,所以 ,股骨颈骨折后力的负荷就得靠穿入的克氏针负担。因此 ,克氏针在股骨距部分穿入最有力。进针工具应以高速电钻为佳 ,操作时 ,术者要单手持电钻 ,抵于胸腹之间 ,准确地掌握进针部位及角度 ,以低角度为好 ,应一次成功。治疗中体会到 ,整复良好、穿针准确、骨折部位稳定愈合就快 ,功能恢复也快。否则 ,并发症多 ,疗效不佳。在骨折治疗过程中合理地配合苏氏正骨法并完美地结合 ,使之骨折治疗更加趋于简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穿针疗法 骨科复位固定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氏正骨与孟氏疗法结合的探讨
12
作者 苏纪武 苏继承 +1 位作者 张广智 李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57-358,共2页
目的:通过采用苏氏正骨与孟氏疗法结合治疗四肢骨折,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的特色和优势。方法:采用两法治疗四肢骨折10058例。结果:经随访总愈合率89%,不愈合率11%。结论:在骨折治疗过程中,苏氏正骨法与孟氏疗法(骨科复位固定... 目的:通过采用苏氏正骨与孟氏疗法结合治疗四肢骨折,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的特色和优势。方法:采用两法治疗四肢骨折10058例。结果:经随访总愈合率89%,不愈合率11%。结论:在骨折治疗过程中,苏氏正骨法与孟氏疗法(骨科复位固定器疗法)结合,使之骨折治疗更加趋于简单,并为患者所接受。具有提供多种方式的力学作用;最大限度保护血运;对全身干扰小;固定的范围灵活;便于相关伤的处理;术后还可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矫正残余的轴线偏差;有利于关节活动;利于降低医疗成本等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正骨手法 骨科复位固定器 四肢骨折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