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狄亚与窦氏——中西文学中复仇女性形象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晓莲 罗均丽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60-65,共6页
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的著名悲剧人物美狄亚和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窦氏》中的窦氏是中西文学中的两位典型的复仇女性。通过对她们的比较,我们能够看到以她们为代表的中西复仇女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挖掘出中西... 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的著名悲剧人物美狄亚和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窦氏》中的窦氏是中西文学中的两位典型的复仇女性。通过对她们的比较,我们能够看到以她们为代表的中西复仇女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挖掘出中西方社会的文化背景、民族意识和社会意义,最后引发出对女性问题的再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狄亚 窦氏 复仇女性 悲剧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仇女性的简史
2
作者 张氏垂扬 《电影评介》 2012年第6期1-4,共4页
两种性别的斗争从默片时代至今一直是一个不间断的话题。有时爱情和美好未来成为这种战斗的结局 , 其余则以悲伤与暴力告终。二十世纪有许多影片聚焦在一些用暴力报复男性的女性人物身上,而且,她们的报复行为可能导致两败俱伤,也可能使... 两种性别的斗争从默片时代至今一直是一个不间断的话题。有时爱情和美好未来成为这种战斗的结局 , 其余则以悲伤与暴力告终。二十世纪有许多影片聚焦在一些用暴力报复男性的女性人物身上,而且,她们的报复行为可能导致两败俱伤,也可能使男性在吸取"教训"之后有所改善。各个时期银幕上所出现的经典复仇女性形象都有所不同,但最终都是为了表达现实生活中女性的某种愿望,而女性地位和复仇女性形象在电影中的变化也多少反射了当今社会中两性地位的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仇电影 复仇女性 男性 暴力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山剑侠传》女性因爱生恨复仇的主题史开创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卫英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39,共4页
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中黄畹秋因爱生恨的非理性复仇,来自传统女性偏执报复的劣根性叙写,复仇模式较大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复仇叙述套路。其复仇母题深受西方文学影响,女性复仇动因属"早期创伤型"变态复仇,类似"美狄亚&qu... 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中黄畹秋因爱生恨的非理性复仇,来自传统女性偏执报复的劣根性叙写,复仇模式较大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复仇叙述套路。其复仇母题深受西方文学影响,女性复仇动因属"早期创伤型"变态复仇,类似"美狄亚"报情仇,复仇效应为多米诺骨牌式"连锁反应"复仇。这一因爱生恨的狠毒女性类型,也影响到金庸小说,并因此形成了一个"黄畹秋"式形象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山剑侠传》 还珠楼主 女性复仇 武侠小说 金庸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电影中女性角色分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6-78,共3页
20世纪80年代,轰轰烈烈的"影迷革命"在一定程度推动了韩国本土电影的发展,不仅成为亚洲电影的优秀代表,还屡获世界级奖项。本文将聚焦近年来韩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以《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我的野蛮女友》《美女的烦恼... 20世纪80年代,轰轰烈烈的"影迷革命"在一定程度推动了韩国本土电影的发展,不仅成为亚洲电影的优秀代表,还屡获世界级奖项。本文将聚焦近年来韩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以《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我的野蛮女友》《美女的烦恼》《夺宝联盟》《爱的色放》等影片为重点研究对象,从压迫中的复仇女性、新时代的女权女性以及消费里的欲望女性入手,对韩国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进行分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电影 复仇女性 女权女性 欲望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恒主题下的文化投影——中西文学中复仇与爱情关系片论
5
作者 刘卫英 王立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4期126-130,共5页
一仇与爱,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中西方文学中的复仇与爱情两大主题,集中反映了中西不同的文化模式与观念倾向。本文不拟全面地描述评价,而只是就复仇与爱情关系上不同的价值取向,进行约略的归纳剖析。西方文学中的复仇主题,常常与复... 一仇与爱,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中西方文学中的复仇与爱情两大主题,集中反映了中西不同的文化模式与观念倾向。本文不拟全面地描述评价,而只是就复仇与爱情关系上不同的价值取向,进行约略的归纳剖析。西方文学中的复仇主题,常常与复仇主体或其亲属的情爱紧紧地纠葛在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恒主题 中西文学 爱情婚姻 成吉思汗 女性复仇 《中国孤儿》 西方文学 情爱婚姻 复仇主题 《罗密欧与朱丽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影《消失的爱人》《双食记》《三更之饺子》的人称与视点
6
作者 朱西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89-94,共6页
电影《消失的爱人》《双食记》《三更之饺子》分别讲述了三个不同的女性复仇故事,"魔女"们在遭受爱人背叛和家庭变故之后的奋力反抗,看似演绎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实际上却是对女性追求独立自主的性别意识的极大背离。电影叙事... 电影《消失的爱人》《双食记》《三更之饺子》分别讲述了三个不同的女性复仇故事,"魔女"们在遭受爱人背叛和家庭变故之后的奋力反抗,看似演绎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实际上却是对女性追求独立自主的性别意识的极大背离。电影叙事人作为具体文本的叙事机制呈现为人称与视点两个层面,以影片叙事人称和叙事视点的编排作为考察重心,对这三部作品的表意结构进行探索,有利于挖掘影像故事中隐含的性别话语及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复仇 性别话语 电影叙事 人称与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