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近五年华语复仇主题电影的价值观更迭与伦理观探究 |
陆生发
王心玥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对《呼啸山庄》复仇主题的原型分析 |
蒲若茜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11
|
|
3
|
论现代作家笔下的复仇主题─—兼与传统复仇文学主题比较 |
王立
贺雪飞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4
|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侠女复仇主题 |
王立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4
|
|
5
|
冥法与复仇——复仇主题中“冥法”对阳世之法的补弊纠偏 |
王立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4 |
1
|
|
6
|
复仇主题的审美效应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7
|
主题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评王立《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 |
吴海勇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1
|
|
8
|
永恒主题下的文化投影——中西文学中复仇与爱情关系片论 |
刘卫英
王立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0 |
|
9
|
鬼灵文化与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 |
王立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2 |
1
|
|
10
|
复仇与变形——《白毛女》主题意义琐谈 |
谢伟民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1 |
1
|
|
11
|
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片论──侠义复仇对象及练技雪恨 |
王立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0 |
|
12
|
新武侠:超越传统的复仇模式 |
王立
|
《浙江学刊》
CSSCI
|
1999 |
5
|
|
13
|
《三国志通俗演义》复仇观与孙吴文化 |
王立
铁晓娜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14
|
复仇之心与功业之念──魏晋六朝“年少慕侠”心态略探 |
王立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3
|
|
15
|
中国古代复仇精神的文化催奋力 |
刘卫英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16
|
复仇报怨母题与唐代豪侠精神 |
王立
金红华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7
|
国别文学主题学研究的重大收获 |
高飞卫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8
|
《白鲸》的象征意蕴探源 |
何海伦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0 |
6
|
|
19
|
跨文化比较:中国古代为什么缺少文体意义上的悲剧 |
朱玲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1 |
2
|
|
20
|
“《赵氏孤儿》现象”研讨会侧记 |
赵兴红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