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备课过程中准确解读和处理化学教材
1
作者 毛建春 包朝龙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73,共3页
新课程的推广和实施,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多年从事教学的一线教师仅凭原先的一些知识积累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化学新课程的教材在编排上和老教材相比,知识的呈现方式有较大差异,同时也新增了... 新课程的推广和实施,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多年从事教学的一线教师仅凭原先的一些知识积累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化学新课程的教材在编排上和老教材相比,知识的呈现方式有较大差异,同时也新增了一些新的知识点。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一些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教材 备课过程 化学新课程 解读 一线教师 教学要求 知识积累 呈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气堪悲未必然——《故都的秋》备课体会
2
作者 初黎晨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5,共2页
2024年10月16日至19日,我有幸代表北京市参加了第八届“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所执教的《故都的秋》获得高中组一等奖。在此将备课过程中的一些体会记下,期待同人指正。一、思想引领,方向明确《故都的秋》是现代文学的名... 2024年10月16日至19日,我有幸代表北京市参加了第八届“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所执教的《故都的秋》获得高中组一等奖。在此将备课过程中的一些体会记下,期待同人指正。一、思想引领,方向明确《故都的秋》是现代文学的名篇,“前人之述备矣”,我当如何在已有的解读基础上生发出新意?如何在教学形式上指向核心又不落窠臼?北京市中学语文教研员夏宇、连中国两位老师做出了明确的指导:不追求内容的新奇,而是用新理念、新方式引导学生;选择学生感兴趣、有困难的问题集中讨论;抓住郁达夫审美特征的“本脉”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都的秋》 备课过程 高中组 中青年教师 方向明确 思想引领 教学形式 新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数学备课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韩汉鹏 冯子华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68-71,78,共5页
从备好课的前提、关键、保证及教学后记 4个方面 。
关键词 高等数学 教学过程 备课过程 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搞好教学的重要环节──备课与讲课
4
作者 齐怀琴 吴树凯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4-66,共3页
谈搞好教学的重要环节──备课与讲课齐怀琴,吴树凯从电影艺术的角度看,一部优秀影片,必须有好的剧本、杰出的导演和优秀的演员,三者缺一不可。那么,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师要走上成功之路,就必须具备自编、自导、自演的能力。所谓... 谈搞好教学的重要环节──备课与讲课齐怀琴,吴树凯从电影艺术的角度看,一部优秀影片,必须有好的剧本、杰出的导演和优秀的演员,三者缺一不可。那么,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师要走上成功之路,就必须具备自编、自导、自演的能力。所谓“自编”,就是任课教师亲自编写上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效果 任课教师 电影艺术 自导 吴树 堂课 语言艺术 备课过程 启发诱导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教师的备课
5
作者 刘舒生 《课程.教材.教法》 1982年第2期81-84,90,共5页
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这是每一位有经验的教师的共同体会。备课为什么如此重要,有无规律可循,如何备课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好课。本文试从分析备课入手,从理论上做一些探索,和大家共同讨论。一备课过程的实质(一) 备课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 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这是每一位有经验的教师的共同体会。备课为什么如此重要,有无规律可循,如何备课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好课。本文试从分析备课入手,从理论上做一些探索,和大家共同讨论。一备课过程的实质(一) 备课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发挥主导作用,来完成自己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目的 教师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大纲 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主导作用 备课过程 实际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6
作者 李培运 张连喜 《当代教育科学》 1991年第4期61-,45,共2页
一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具体而言,它是教师通过钻研教学大纲,研究教学内容,了解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的一种活动或过程。教师的课上得好坏,教学过程的进行是否有效,教学质量的高低... 一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具体而言,它是教师通过钻研教学大纲,研究教学内容,了解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的一种活动或过程。教师的课上得好坏,教学过程的进行是否有效,教学质量的高低等在某种意义上说与教师的备课具有重要关系,在既定的教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 备课过程 教学效果 教学管理 教学评价 学法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备课莫忘备自己
7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5,共1页
陆珺在《践行新课程:备课莫忘备自己》一文中认为: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充分学习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学的基础。备课一般包含备教材、备教学、备学生等环节,但事实... 陆珺在《践行新课程:备课莫忘备自己》一文中认为: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充分学习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学的基础。备课一般包含备教材、备教学、备学生等环节,但事实上,在备课的过程中还隐含着一项容易被人忽视的工作,那就是教师的“备自己”。备自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断研究自己、充实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课过程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备教材 教师 新课程 学生 课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解读的阅读教学改进——以《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欣歆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16,共3页
常有年轻教师问,初中阶段的叙述类文本大多浅显易懂.怎样才能教出深度?其实教学内容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本解读的深度.备课过程中要反复追问自己——我是否理解了文本的思想内涵,我的理解能否再深入一步?下面以《肓孩子... 常有年轻教师问,初中阶段的叙述类文本大多浅显易懂.怎样才能教出深度?其实教学内容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本解读的深度.备课过程中要反复追问自己——我是否理解了文本的思想内涵,我的理解能否再深入一步?下面以《肓孩子和他的影子》为例分析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文本解读 教学改进 阅读 年轻教师 初中阶段 思想内涵 备课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课功能再探 被引量:6
9
作者 丁俊明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8年第10期32-32,共1页
说课作为教学研究的一种新型方式,早已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和接纳,说课对于学校进一步开展教研活动无疑开辟了一条成功的道路。本文就自己的一点认识对说课功能再作一些探究。一、说课将教师的隐性思维变成了显性思维——备课思维外现... 说课作为教学研究的一种新型方式,早已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和接纳,说课对于学校进一步开展教研活动无疑开辟了一条成功的道路。本文就自己的一点认识对说课功能再作一些探究。一、说课将教师的隐性思维变成了显性思维——备课思维外现化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大纲的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课过程 教师 思维活动 群体行为 个体行为 口头语言 过程 教学常规管理 江苏油田 教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语文课感的特征与内化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雨来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3-34,共2页
课感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敏感性和心里预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课堂教学效果呈现的一种预设感觉,是教师对课堂实践的一种本能心理感受。它是在长期的实践和积淀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直觉、一种经验、一种期待、一种迁移和一种自信。一、小... 课感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敏感性和心里预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课堂教学效果呈现的一种预设感觉,是教师对课堂实践的一种本能心理感受。它是在长期的实践和积淀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直觉、一种经验、一种期待、一种迁移和一种自信。一、小学语文课感的基本特征要形成良好课感,关键要做到两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 备课过程 课堂实践 课堂教学效果 心理感受 内化策略 课感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心设计板书 学习区域地理
11
作者 何婷婷 《地理教学》 2015年第3期62-63,共2页
构建各地理要素联系的板书一般情况下,学习一个大洲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两大方面,自然地理特征包括位置、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人文特征包括工业、农业、人口、城市、民族、文化、交通等要素。如果学习每个... 构建各地理要素联系的板书一般情况下,学习一个大洲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两大方面,自然地理特征包括位置、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人文特征包括工业、农业、人口、城市、民族、文化、交通等要素。如果学习每个大洲都一一罗列各理要素采用提纲式板书,会造成学生庞大的记忆负担。知识点的堆砌形成的是机械的、模糊的记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整合教材,构建知识网,提炼成板书,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特征 机械记忆 设计板书 地理要素 区域地理 知识网 备课过程 区域特征 人文特征 地理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问”牵全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德福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3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备课过程 中学 语文 教学策略 课堂提问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小助手”作用
13
作者 胡继兰 潘文朝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25-25,共1页
所谓“小助手”作用是指班级体育委员、体育小组长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在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及课的组织方法的前提下,协助体育教师担任部分教学组织任务. 利用“小助手”教学的好处是: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体育委员 教学组织 组织能力 课堂气氛 可由 工作能力 备课过程 身体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口语交际切莫“越教越不会说”
14
作者 何捷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5期51-52,共2页
笔者在统编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商量”的备课过程中,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教学之前,学生还知道怎么说话,如何商量;教学后,他们却变得不懂如何说话,当然也不会商量。“越教越不会说”,你能相信是教学的“效果”么?
关键词 口语交际 二年级上册 备课过程 教学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体育课教案的改革
15
作者 周德潜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66-68,共3页
教案是教师上好一堂课不可缺少的教学文件。它是上好一堂课的设计方案,又是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计划。 教师写教案的过程,就是构思、绘图、设计如何上好这堂课的备课过程。一堂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教... 教案是教师上好一堂课不可缺少的教学文件。它是上好一堂课的设计方案,又是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计划。 教师写教案的过程,就是构思、绘图、设计如何上好这堂课的备课过程。一堂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能否学到手,与教案的质量关系极大。当然,上好课的因素很多,教师对教材要吃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教案 教师教学质量 设计方案 写教案 教学文件 学习质量 质量关系 语言 备课过程 直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控制A B C
16
作者 杨肖凤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0-21,共2页
●教师的主导控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教师在控制中还要受到学生反馈信息的控制。●学生不仅仅被动地接受控制,还要通过对自己视听、思维等的控制,积极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把负反馈调节原则与传统教学法共同应用于课堂教学,将会... ●教师的主导控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教师在控制中还要受到学生反馈信息的控制。●学生不仅仅被动地接受控制,还要通过对自己视听、思维等的控制,积极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把负反馈调节原则与传统教学法共同应用于课堂教学,将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A B C 反馈信息 主导控制 教学质量 负反馈调节 思维过程 心理活动 认识规律 备课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谢谢你——课程网
17
作者 赵娜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287-287,共1页
关键词 课程 教师需要 备课过程 教学方法 教学思路 年轻教师 网络教育 公开课 课堂气氛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人墓碑记》辨正二则
18
作者 张永杨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20,共1页
《五人墓碑记》辨正二则湖南阮陵四中张永杨在备课过程中,这台发现《五人墓碑记》的某些碑文与史实不相符合,因此很有必要加以列举辨正,以供教学参考。一、周公被逮,不在了卯,而在丙寅。史载,明末苏州市民的反阉暴动,缘周顺昌被... 《五人墓碑记》辨正二则湖南阮陵四中张永杨在备课过程中,这台发现《五人墓碑记》的某些碑文与史实不相符合,因此很有必要加以列举辨正,以供教学参考。一、周公被逮,不在了卯,而在丙寅。史载,明末苏州市民的反阉暴动,缘周顺昌被捕而起。这件史事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参考 周顺昌 周公 备课过程 周起元 天启 明思宗 佩韦 乡先生 明熹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
19
作者 阮翠莲 《当代教育科学》 1994年第6期63-64,共2页
课堂提问是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合理而又巧妙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了解“教”、“学”双方的情况,有条不紊地推进教学进程;而且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开扩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智力。所以,一位称职的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课堂提问是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合理而又巧妙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了解“教”、“学”双方的情况,有条不紊地推进教学进程;而且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开扩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智力。所以,一位称职的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总是在了解学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科学而精当地设计课堂提问。 那么,课堂提问的设计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一)适应学生的接受心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被动在于学生学习课文的心理过程,总要顺从教师的引导,受制于课文的内容和形式。主动则在于学生要停止无关的心理活动,排除内外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堂提问 提问方式 备课过程 语文教师 设计问题 接受心理 学生思维 钻研教材 小说 中小学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织》两题
20
作者 毕泗建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11期34-34,38,共2页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备课过程中,我发现了两个对深入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试以管见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 《促织》 《聊斋志异》 备课过程 社会意义 课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