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多级服务设施备用覆盖选址决策模型 被引量:19
1
作者 宋艳 滕辰妹 姜金贵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78,共8页
为了应对跨区域突发事件过程中受灾点服务差异化需求的问题,建立了应急储备设施点的多级备用覆盖选址决策模型,即一个需求点由多个应急设施提供不同质量水平的服务,并考虑设施繁忙状态下由其他设施点提供服务的状况,使模型更加符合实际... 为了应对跨区域突发事件过程中受灾点服务差异化需求的问题,建立了应急储备设施点的多级备用覆盖选址决策模型,即一个需求点由多个应急设施提供不同质量水平的服务,并考虑设施繁忙状态下由其他设施点提供服务的状况,使模型更加符合实际应用。首次通过设计分段的染色体编码方式改进NSGA-Ⅱ算法提升运算效率以更好地解决多目标选址决策问题,将改进方法下得到的Pareto解分布与NSGA-Ⅱ算法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设施点的部署策略得到不同的空间布局方案。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及改进NSGA-Ⅱ算法在解决设施点多目标选址决策问题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化需求 多级备用覆盖模型 染色体编码 改进NSGA—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实时市场平衡费用的含风电日前市场电能-备用联合出清模型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志成 王秀丽 王帅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27,共9页
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为日前市场出清带来了挑战。提出一种风电参与的日前电能-备用联合出清模型,采用多场景技术描述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基于场景集合求解模型达到出清结果。所提出的模型引入风电出力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备用购买费用和实... 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为日前市场出清带来了挑战。提出一种风电参与的日前电能-备用联合出清模型,采用多场景技术描述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基于场景集合求解模型达到出清结果。所提出的模型引入风电出力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备用购买费用和实时市场的平衡费用来考虑日前市场出清结果对实时市场的影响,以达到减少实时市场的平衡压力,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效果。同时该模型考虑弃风和失负荷惩罚费用来保障风电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改进的IEEE30系统算例结果对比及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充分利用风电资源,有效降低日前市场电能生产成本,并减少弃风量,降低失负荷风险。在风电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不确定性 日前市场出清 多场景技术 电能-备用联合出清模型 实时市场平衡费用 弃风 失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采暖负荷群建模及备用优化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玉龙 王彤 +3 位作者 赵磊洋 刘劲松 韩月 刘芮彤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87,共7页
在北方地区,迅猛增长的电采暖负荷蕴藏着丰富的调节潜能,挖掘其调节能力,可提高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文中建立分布式电采暖负荷模型并分析模型参数,利用聚类分组控制的方法实现异质电采暖负荷聚合;建立基于风电功... 在北方地区,迅猛增长的电采暖负荷蕴藏着丰富的调节潜能,挖掘其调节能力,可提高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文中建立分布式电采暖负荷模型并分析模型参数,利用聚类分组控制的方法实现异质电采暖负荷聚合;建立基于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区间的备用计划优化模型;从可行性与经济性两方面对该备用方式与现有备用方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备用方式能够经济、有效地为风电提供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采暖负荷 聚合模型 备用模型 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区间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系统一致性运行可靠性指标及其优化模型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辉 娄素华 +3 位作者 吴耀武 侯云鹤 吴复立 毛承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72-79,共8页
通过类比金融领域中的风险价值和条件风险价值等风险度量方法,定义风险备用和条件风险备用,作为发电系统运行可靠性度量指标。建立条件风险备用最优化的普适模型。提出一个效能函数,通过对该效能函数求极大值即可获得使系统可靠性最高... 通过类比金融领域中的风险价值和条件风险价值等风险度量方法,定义风险备用和条件风险备用,作为发电系统运行可靠性度量指标。建立条件风险备用最优化的普适模型。提出一个效能函数,通过对该效能函数求极大值即可获得使系统可靠性最高所对应的风险备用和条件风险备用,从而避免直接通过定义这一较繁琐的方式计算可靠性指标。以发电容量市场购电决策最优化为例建模并进行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文中所述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系统 可靠性指标 一致可靠性度量 条件风险备用 条件风险备用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备用背根猫脊髓背核组织提取液对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薛庆善 吴良芳 保天然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93-198,共6页
应用Liu和Chambers创立的备用背根模型,切除成年雄猫(5只)一侧的L_1~L_5、L_7~S_2背根节,保留L_6背根为备用背根,术后动物存活5d。分别制备脊髓T_(12)~L_3节段手术侧(实验组)、非手术侧(对照组)背核组织及其条件培养液。以Hanks平衡... 应用Liu和Chambers创立的备用背根模型,切除成年雄猫(5只)一侧的L_1~L_5、L_7~S_2背根节,保留L_6背根为备用背根,术后动物存活5d。分别制备脊髓T_(12)~L_3节段手术侧(实验组)、非手术侧(对照组)背核组织及其条件培养液。以Hanks平衡盐溶液的条件培养液作为参照组。用实验组、对照组以及参照组条件培养液对Hamburger 35期Leghorn鸡胚腰段背根部进行悬滴法培养,每只动物进行一批实验。于培养24h,48h观察测量各个背根节神经突起的平均长度。在各组背根节从培养24h到48h神经突起明显增长的基础上,求出每批培养物实验组、对照组背根节平均突起长度与参照组平均突起长度的比值以及5批培养物之平均比值。比较实验组、对照组平均比值在同一观测时间内的差异,发现两个观测时间实验组平均比值都明显大于对照组者。结果提示,猫脊髓经部分去后肢背根传入后,背核组织提取液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突起生长 背根 备用背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备用DRG的NGF及其mRNA阳性大、中、小神经元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罗敏 王廷华 +2 位作者 保天然 陈彦红 柯青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研究观察了 NGF及其 m RNA阳性神经元在 DRG大、中、小神经元中的数量变化 ,目的在于探讨 DRG各类神经元NGF变化与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的关系。对 5只成年猫进行双侧备用根手术。术后当日开始针刺一侧 L6 脊神经后肢分布区的两组穴位... 本研究观察了 NGF及其 m RNA阳性神经元在 DRG大、中、小神经元中的数量变化 ,目的在于探讨 DRG各类神经元NGF变化与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的关系。对 5只成年猫进行双侧备用根手术。术后当日开始针刺一侧 L6 脊神经后肢分布区的两组穴位即足三里和悬中、伏兔和三阴交 ,每天一次 ,每次 3 0 min,连续针刺 7d后处死动物。取针刺侧与非针刺侧 L6 的 DRG制成 2 0μm厚冰冻纵切片。分别用 NGF抗血清和 NGF的 c RNA探针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及原位杂交染色。计数两侧 DRG相同面积内大 (>5 7μm)、中 (4 2~ 5 7μm)、小 (<42 μm)型 NGF及其 m RN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显示 :针刺侧备用 DRG NGF及其 m RNA阳性大、小型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增加 (P<0 .0 5 ) ,而对中型神经元数量影响不明显。结论 :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可能与备用 DRG大、小神经元表达 NGF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针刺 备用模型 可塑性 神经元数量 脊髓 NGF MRNA DR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备用根大鼠脊髓后角提取液中神经营养活性组分的分离及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园山 章尧 +1 位作者 郭畹华 罗超权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6-50,共5页
制作备用根大鼠脊髓后角提取液,取其分子量大于10kD的组分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发现手术侧和非手术侧的电泳区带数目大致相同,但手术侧样品的第四条蛋白质区带扫描的吸收峰面积百分比大于非手术侧样品的第四条区带,两者... 制作备用根大鼠脊髓后角提取液,取其分子量大于10kD的组分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发现手术侧和非手术侧的电泳区带数目大致相同,但手术侧样品的第四条蛋白质区带扫描的吸收峰面积百分比大于非手术侧样品的第四条区带,两者在量上可能有差别。将手术侧样品经交联葡聚精G-75凝胶层析,得到两个洗脱峰.第一峰洗脱液有促进体外培养的背根节神经元存活及其突起生长的作用,其电泳分析显示4条主带,分子量在40~80kD之间.实验结果提示部分去传入纤维支配的脊髓后角组织含有神经营养活性物质,该物质的分子量约在40~78kD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后角 备用模型 细胞培养 神经营养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备用根大鼠脊髓后角组织的两种分子量组分提取液对培养的鸡胚背根节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曾园山 章尧 +1 位作者 郭畹华 罗超权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1-234,共4页
应用Centricon-10微浓缩器和组织培养方法,探讨备用根大鼠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脊髓后角组织小于10kD和大于10kD两种分子量组分提取液对鸡胚背根节神经元的神经突起的促生长作用。结果显示:给予备用根大鼠手术侧脊髓... 应用Centricon-10微浓缩器和组织培养方法,探讨备用根大鼠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脊髓后角组织小于10kD和大于10kD两种分子量组分提取液对鸡胚背根节神经元的神经突起的促生长作用。结果显示:给予备用根大鼠手术侧脊髓后角组织大于10kD组分的提取液时,背根节神经元的神经突起密度较非手术例小于10kD组分、非手术侧大于10kD组分和手术侧小于10kD组分者密度明显增大.提示部分去传人纤维支配的脊髓后角组织大于10kD组分的提取液,可能含有某些促进培养鸡胚背根节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的神经营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神经突起 脊髓后角提取液 备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备用背根猫脊髓Ⅱ板层组织对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廖德阳 吴良芳 +1 位作者 保天然 李秀琼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14,共5页
用10只存活5d的单侧后肢备用根猫(切除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背根),取手术侧(实验组)和非手术侧(对照组)脊髓Ⅱ板层组织块及提取液分别与Hamburger35期鸡胚背根节进行悬滴培养,并以不加植块的... 用10只存活5d的单侧后肢备用根猫(切除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背根),取手术侧(实验组)和非手术侧(对照组)脊髓Ⅱ板层组织块及提取液分别与Hamburger35期鸡胚背根节进行悬滴培养,并以不加植块的背根节培养作参照。比较各组在同一观测时间的差异.结果:(1)各组背根节从培养24h到48h,其神经突起均明显增长;(2)同一观测时间内,对照组与参照组的神经突起少而短,从背根节迁出的细胞较多,而实验组神经突起多且长,迁出的细胞较少;(3)在两个观测时间,植块与提取液培养的实验组背根节神经突起平均长度均显著长于对照组者,而对照组与参照组背根节神经突起长度的差异无显著性.表明部分腰骶背根切除猫,其脊髓Ⅱ板层及其提取液的促神经突起生长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用背根模型 脊髓Ⅱ板层 神经突起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网络的客运专线网络承载能力研究
10
作者 张红斌 董宝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2-148,共7页
根据道路交通承载能力研究方法,提出综合考虑网络拥挤、服务水平、择路行为和能力约束等因素的客运专线路网承载能力的研究方法.在假设条件下使旅客可以直接分配到没有旅客列车的物理网上.将旅客的出行阻抗定义为包括出行票价、时间价... 根据道路交通承载能力研究方法,提出综合考虑网络拥挤、服务水平、择路行为和能力约束等因素的客运专线路网承载能力的研究方法.在假设条件下使旅客可以直接分配到没有旅客列车的物理网上.将旅客的出行阻抗定义为包括出行票价、时间价值和拥挤价值的广义费用,服务水平定义为旅客的实际出行阻抗与最小阻抗之间的比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物理网络的客运专线承载能力模型,并设计了包含两阶段算法的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对给定的客运专线网络进行实例计算,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承载能力 备用能力模型 客运专线网络 物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vibrations from underground trains on Beijing metro line 15 被引量:7
11
作者 丁德云 刘维宁 +2 位作者 GUPTA S LOMBAERT G DEGRANDE 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1109-1118,共10页
The impact of vibrations due to underground trains on Beijing metro line 15 on sensitive equipment in the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Tsinghua University was discussed to propose a viable solution to mitigate the... The impact of vibrations due to underground trains on Beijing metro line 15 on sensitive equipment in the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Tsinghua University was discussed to propose a viable solution to mitigate the vibrations.Using the state-of-the-art three-dimensional coupled periodic finite element-boundary element(FE-BE) method,the dynamic track-tunnel-soil interaction model for metro line 15 was used to predict vibrations in the free field at a train speed of 80 km/h.Three types of tracks(direct fixation fasteners,floating slab track and floating ladder track) on the Beijing metro network were considered in the model. For each track,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in the free field was obtained.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vibrations from underground trains on sensitive equipment depends on the track types.At frequencies above 10 Hz,the floating slab track with a natural frequency of 7 Hz can be effective to attenuate the vib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ion prediction underground trains coupled periodic FE-BE method track typ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o-stage stochastic approach for spinning reserve allocation in dynamic economic dispatch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明 张利 +1 位作者 韩学山 程凤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577-586,共10页
A novel approach was proposed to allocate spinning reserve for dynamic economic dispatch.The proposed approach set up a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 model to allocate reserve.The model was solved using a decompose... A novel approach was proposed to allocate spinning reserve for dynamic economic dispatch.The proposed approach set up a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 model to allocate reserve.The model was solved using a decomposed algorithm based on Benders' decomposition.The model and the algorithm were applied to a simple 3-node system and an actual 445-node system for verification,respectively.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save 84.5 US $ cost for the testing three-node system,and the algorithm can solve the model for 445-node system within 5 min.The test results also illu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efficient and suitable for large system cal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system dynamic economic dispatch spinning reserve response risk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 Benders' decompos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