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常见十一种批评与处分方式严重性的模糊评量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永建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5-40,共6页
一、引言 “批评与处分都是一种教育。”其教育意义在于使学生认识某些思想品德的不当,促使学生克服、纠正和彻底根除这些思想和行为。批评和处分的教育方式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假如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使用批评处分教育... 一、引言 “批评与处分都是一种教育。”其教育意义在于使学生认识某些思想品德的不当,促使学生克服、纠正和彻底根除这些思想和行为。批评和处分的教育方式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假如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使用批评处分教育方式如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又是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过去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受教育者是如何看待和评价学校常见批评处分教育方式的。教育者使用批评与处分的教育方式,如果缺乏来自受教育者的反馈信息,就难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教育目的,也难以适应当前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分方式 严重性 评量 助学金 女生 教育方式 通告 毕业证 内点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朝行政处分制度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艾永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8-163,共6页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认为“以刑为主”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人们往往不注意研究中国古代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清朝的行政法律表明,清朝的行政处分制度已经十分完备,而且行政处分已经独立于刑罚;这种独立...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认为“以刑为主”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人们往往不注意研究中国古代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清朝的行政法律表明,清朝的行政处分制度已经十分完备,而且行政处分已经独立于刑罚;这种独立是清朝行政法律高度发展、行政法律与刑事法律分立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法系不再“以刑为主”的一个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行政处分制度 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行政法律 刑事法律 处分方式 适用原则 处分程序 法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学生处分问题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洪成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7-69,共3页
目前我国对学生处分的法定方式有6种,即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 令退学、开除学籍。学校应在法定权限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学生处分权。否则,学校的 处分行为,不仅违法、无效,而且因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而必须承担相... 目前我国对学生处分的法定方式有6种,即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 令退学、开除学籍。学校应在法定权限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学生处分权。否则,学校的 处分行为,不仅违法、无效,而且因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而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 学生处分 处分方式 处分权限 处分程序 申诉制度 学生合法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