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壳聚糖/氧化石墨烯/硅藻土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茶叶中多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8
1
作者 胡高华 曹建荣 +6 位作者 杨蕾文宣 王晨 周苏娟 刘新 鲁成银 陈红平 马桂岑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9-262,共14页
利用前期合成的壳聚糖/氧化石墨烯/硅藻土固相萃取柱高效吸附茶叶基质,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茶叶中46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茶叶样品经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淋洗等样品前处理,UPLC-MS/MS分析46种农... 利用前期合成的壳聚糖/氧化石墨烯/硅藻土固相萃取柱高效吸附茶叶基质,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茶叶中46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茶叶样品经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淋洗等样品前处理,UPLC-MS/MS分析46种农药残留。结果表明,该新型固相萃取净化柱可以高效吸附去除茶叶基质,大大降低基质效应,绿茶、红茶和乌龙茶中农药的基质效应分别下降了4.7%~66.5%,3.2%~35.5%和4.4%~42.8%。在3个加标水平下,46种农药回收率在61.5%~118%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8。所建立方法具有吸附剂用量少、省时、无需基质标准溶液、可以检测不同茶类多农残和定量限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氧化石墨烯/硅藻土 基质净化 农药残留 茶叶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壳聚糖改性的磁性氧化石墨烯的半自动化管尖固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水中痕量铅快速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露 张敏会 +3 位作者 王芹 宋鑫 冯晓青 杨鹏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5-972,共8页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壳聚糖(CS)和四氧化三铁(Fe_(3)O_(4))修饰氧化石墨烯(GO),制备了Fe_(3)O_(4)-GO/CS复合物(吸附剂)。将20 mg Fe_(3)O_(4)-GO/CS填装于200μL微型枪头中,两端填上少量玻璃棉,枪头旁边放置磁铁。将12 mL塑料注射器...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壳聚糖(CS)和四氧化三铁(Fe_(3)O_(4))修饰氧化石墨烯(GO),制备了Fe_(3)O_(4)-GO/CS复合物(吸附剂)。将20 mg Fe_(3)O_(4)-GO/CS填装于200μL微型枪头中,两端填上少量玻璃棉,枪头旁边放置磁铁。将12 mL塑料注射器和枪头连接,用塑料注射器吸取1 mL水冲洗Fe_(3)O_(4)-GO/CS表面可能吸附的杂质。环境水样经0.22μm滤膜过滤后,将滤液酸度调至pH6.0,用塑料注射器吸取10 mL,固定在注射泵上,将水样以0.8 mL·min^(-1)流量通过枪头;再吸取1 mL 0.010 mol·L^(-1)盐酸溶液(洗脱剂),以0.5 mL·min^(-1)流量洗脱吸附在Fe_(3)O_(4)-GO/CS上的铅。收集洗脱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结果显示:Fe_(3)O_(4)-GO/CS对铅的平衡吸附容量为126 mg·g^(-1),可重复使用50次,吸附过程符合朗缪尔(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铅的质量浓度在0.01~10.00μg·L^(-1)内和响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5μg·L^(-1)。对实际水样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4.7%~10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9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壳聚糖 氧化三铁 管尖固相微萃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水凝胶中羟基磷灰石的制备
3
作者 姚成立 黄菊花 +3 位作者 丁爱民 黄子旋 李航 王新龙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66-71,共6页
羟基磷灰石(HA)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骨传导性,但其机械强度低,制约了它的广泛使用.而氧化石墨烯(GO)和壳聚糖(CS)的复合材料独特的多孔状结构使其具有优秀的力学性能,因此将HA、GO和CS三者结合在一起所得到的复合物更能符合人们的需... 羟基磷灰石(HA)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骨传导性,但其机械强度低,制约了它的广泛使用.而氧化石墨烯(GO)和壳聚糖(CS)的复合材料独特的多孔状结构使其具有优秀的力学性能,因此将HA、GO和CS三者结合在一起所得到的复合物更能符合人们的需求.文章探究了交联剂作用下CS/GO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并以其为载体和模板在配位和静电吸引的协同效应下诱导调控HA的结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线粉末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在水热反应体系中磷酸肌酸二钠缓慢水解释放磷酸根更有利于类球形复合物HA/CS/GO的形成.该方法为制备具有生物相容性的HA/凝胶复合物提供了一条途径,并为其在潜在应用提供了基础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氧化石墨 水凝胶 水热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去除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贺琼 李智利 傅春霞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7年第5期268-274,共7页
将天然硅藻土与Hummers法制得的氧化石墨烯进行复合,得到氧化石墨烯/硅藻土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过程。复合材料与亚甲基蓝染料处理时间为30min,初始溶液pH=8时,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和吸附量可达最大;吸附剂质... 将天然硅藻土与Hummers法制得的氧化石墨烯进行复合,得到氧化石墨烯/硅藻土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过程。复合材料与亚甲基蓝染料处理时间为30min,初始溶液pH=8时,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和吸附量可达最大;吸附剂质量浓度为2mg/mL时,脱色率可达95%以上。氧化石墨烯/硅藻土吸附亚甲基蓝的过程可以用二级动力学模型很好地拟合,说明吸附速率对初始浓度较为敏感,主要为化学吸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已测得亚甲基蓝在氧化石墨烯(GO)/硅藻土上的最大吸附量为12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硅藻土 亚甲基蓝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g-C_(3)N_(4)/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肖力光 寇红阳 +2 位作者 王敬维 杨猜霞 杨子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6-99,104,共5页
采用半封闭一步热解方法,以三聚氰胺为前驱物制备g-C_(3)N_(4),然后以圆筒状硅藻土(DE)为载体,合成DE/g-C_(3)N_(4)复合材料。并选取天然鳞片石墨为基本原料,运用Hummers法合成了氧化石墨烯(GO),在一定量的DE/g-C_(3)N_(4)粉末中加入不... 采用半封闭一步热解方法,以三聚氰胺为前驱物制备g-C_(3)N_(4),然后以圆筒状硅藻土(DE)为载体,合成DE/g-C_(3)N_(4)复合材料。并选取天然鳞片石墨为基本原料,运用Hummers法合成了氧化石墨烯(GO),在一定量的DE/g-C_(3)N_(4)粉末中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GO,得到DE/g-C_(3)N_(4)/GO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SEM、BET、EDS、XRD、FT-IR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等进行表征,研究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当GO的烯掺量为5%时,DE/g-C_(3)N_(4)/GO在可见光下,120min时,对RhB的降解率为93.74%,分别比DE/g-C_(3)N_(4)和g-C_(3)N_(4)提高了15.05%和3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筒状硅藻土 g-C_(3)N_(4) 氧化石墨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支架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博蔚 马瑞 +8 位作者 吴凡 刘志辉 李凌锋 张骁 刘定坤 杨楠 李美慧 杨德峰 孙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99-2106,共8页
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将不同量的氧化石墨烯与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复合,构建复合支架材料.研究了不同的氧化石墨烯含量(质量分数0,0.3%,0.5%,0.7%,1%)对支架材料微观结构、孔隙率、溶胀比、体外降解性能、机械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的影响,以确定... 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将不同量的氧化石墨烯与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复合,构建复合支架材料.研究了不同的氧化石墨烯含量(质量分数0,0.3%,0.5%,0.7%,1%)对支架材料微观结构、孔隙率、溶胀比、体外降解性能、机械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的影响,以确定复合支架中最佳氧化石墨烯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呈固态海绵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形态可塑性;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各组支架均为三维网状结构,随着氧化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孔隙尺寸逐渐降低,孔壁厚度增加,孔隙尺寸在140~240μm之间;随氧化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复合支架溶胀比和体外降解速率逐渐降低,而机械强度明显增强;体外细胞毒性显示,当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3%时,细胞存活率最高,而当氧化石墨烯含量增高时,细胞活性会被明显抑制,造成细胞死亡.因此,氧化石墨烯在复合支架中最佳含量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氧化石墨 海藻酸钠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层层自组装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何帅 梁靖媚 +3 位作者 胡慧兰 袁嘉男 何剑波 倪照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共5页
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氧化石墨烯与壳聚糖进行自组装,制备出一种新型的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并利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引入纳米银粒子。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吸收等分析方法对复合膜的自组... 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氧化石墨烯与壳聚糖进行自组装,制备出一种新型的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并利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引入纳米银粒子。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吸收等分析方法对复合膜的自组装行为和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与壳聚糖可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出新型复合膜,这种复合膜可包裹纳米银粒子,膜内纳米银粒子对4-硝基苯酚的催化活性较高,并且可实现循环使用。此外,在稳定性实验中,复合膜不会释放纳米银粒子或银离子,避免了给水体带来二次污染。因此,这种材料在水处理等环保领域中可能具有巨大的潜在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壳聚糖 层层自组装 纳米银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铜离子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贺琼 祁秀秀 +1 位作者 赵欢迎 樊帅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1-143,共3页
首先以石墨粉为原材料,通过Hummers方法合成了氧化石墨烯(GO);将GO溶胶与预处理的壳聚糖(CS)进行复合,制得GO/CS复合吸附材料,通过SEM扫描电镜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就其对水中铜离子(Cu2+)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最... 首先以石墨粉为原材料,通过Hummers方法合成了氧化石墨烯(GO);将GO溶胶与预处理的壳聚糖(CS)进行复合,制得GO/CS复合吸附材料,通过SEM扫描电镜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就其对水中铜离子(Cu2+)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9,用量为20mg,吸附时间为10min,吸附率达88%。吸附过程的研究显示,该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材料重复使用5次,吸附效果无下降,可用于水中微量Cu^(2+)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壳聚糖 吸附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红Ⅰ在壳聚糖-氧化石墨烯自组装膜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8
9
作者 罗宿星 代小容 +1 位作者 伍远辉 卢恒一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62-1566,共5页
制备了壳聚糖-氧化石墨烯自组装膜修饰玻碳电极(CS-GO/GC),并用电化学阻抗法进行表征,研究了苏丹红Ⅰ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苏丹红Ⅰ在该修饰电极上出现了1个氧化峰,为不可逆电化学反应。在50~250 mV.s-1扫速范围... 制备了壳聚糖-氧化石墨烯自组装膜修饰玻碳电极(CS-GO/GC),并用电化学阻抗法进行表征,研究了苏丹红Ⅰ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苏丹红Ⅰ在该修饰电极上出现了1个氧化峰,为不可逆电化学反应。在50~250 mV.s-1扫速范围内,氧化峰电流与扫速呈线性关系,该电极过程受吸附控制,苏丹红Ⅰ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子转移数和质子数均为1,扩散系数为1.70×10-6cm2.s-1。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苏丹红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苏丹红Ⅰ浓度与其氧化峰电流在6.0×10-8~5.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检出限为4.45×10-8mol/L。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简便、快捷、灵敏地检测咸鸭蛋黄中苏丹红Ⅰ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Ⅰ 氧化石墨 壳聚糖 差分脉冲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元庆 张大伟 顾继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1-74,95,共5页
以壳聚糖为基体、氧化石墨烯为活性增强相,采用溶液复合的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为使氧化石墨烯均匀地分散在壳聚糖溶液中,对氧化石墨烯的表面进行了功能化处理。通过TEM、SEM、XRD、TGA和力学实验对氧化石墨烯的... 以壳聚糖为基体、氧化石墨烯为活性增强相,采用溶液复合的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为使氧化石墨烯均匀地分散在壳聚糖溶液中,对氧化石墨烯的表面进行了功能化处理。通过TEM、SEM、XRD、TGA和力学实验对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性,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处理后的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于壳聚糖溶液中,未出现絮凝和团聚现象,复合材料中氧化石墨烯也以层片堆叠的方式存在。复合材料中壳聚糖基体的结晶峰位置和结晶度不随氧化石墨烯的加入而改变。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随着氧化石墨烯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断裂伸长率随氧化石墨烯含量增加而降低;当氧化石墨烯含量达到5%(质量分数)后,材料由韧性变为脆性,强度降低。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随着氧化石墨烯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氧化石墨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UO_2^(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乐乐 黄国林 +3 位作者 吕婷婷 彭炜 裘阳 张葭榕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34-1741,共8页
以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为原料,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活化剂,超声法制备了磁性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MCGO),并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UO_2^(2+)的吸附性能。SEM、FT-IR和XR... 以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为原料,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活化剂,超声法制备了磁性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MCGO),并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UO_2^(2+)的吸附性能。SEM、FT-IR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得了MCGO,且负载的Fe_3O_4尺寸为nm级。在温度为288K、pH=5.5、UO_2^(2+)初始浓度为160 mg/L、吸附时间为1.5h时,MCGO吸附容量为266.67mg/g。对实验数据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MCGO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吸附为吸热自发过程。MCGO第1次重复利用率高达98.47%,经过6次吸附-脱附后,重复利用率仍有74.43%,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壳聚糖 纳米复合材料 超声法 UO2^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静电组装棉织物的导电性能 被引量:11
12
作者 胡希丽 田明伟 曲丽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5,共5页
采用氧化石墨烯(GO)和壳聚糖(CS),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对棉织物进行表面改性,然后采用低温化学法还原改性棉织物,探讨了整理后织物的导电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改性棉织物的表观形态结构;采用两探... 采用氧化石墨烯(GO)和壳聚糖(CS),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对棉织物进行表面改性,然后采用低温化学法还原改性棉织物,探讨了整理后织物的导电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改性棉织物的表观形态结构;采用两探针法测定织物表面导电性能并得到相应的I-V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分子间静电吸附作用,CS与GO在棉织物表面层层自组装形成交联膜,在织物表面呈"奇偶交替"沉降规律;改性棉织物具有强导电性能,仅组装10次,表面电阻率即降至4.35×10-3Ω·m,且组装整理棉织物的导电性能耐水洗牢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整理 氧化石墨 壳聚糖 层层自组装 导电性能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莹 赵杰 +2 位作者 王鸣 刘颖 王朋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93-97,共5页
采用改性Hummer’s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将氧化石墨烯(GO)以不同的掺杂比与壳聚糖(CS)醋酸溶液进行混合后,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出壳聚糖/氧化石墨烯(CS/GO)复合膜,通过FT-IR、XRD技术对复合膜结构进行了初始表征,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水... 采用改性Hummer’s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将氧化石墨烯(GO)以不同的掺杂比与壳聚糖(CS)醋酸溶液进行混合后,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出壳聚糖/氧化石墨烯(CS/GO)复合膜,通过FT-IR、XRD技术对复合膜结构进行了初始表征,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水蒸气透过率、阻氧性、水溶性及透明度。实验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的含氧基团与壳聚糖分子之间有较强的氢键作用;氧化石墨烯的加入,能够提高膜的拉伸强度和水溶性,降低其水蒸气透过率、透明度及阻氧性,但对其断裂延伸率影响不大;与壳聚糖膜相比,CS膜液与GO溶液体积比为4∶6的复合膜综合性能最好,其拉伸强度和水溶性分别提高了38.8%、17.9%,水蒸气透过率、阻氧性及透明度分别降低了16.9%、42.5%、1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薄膜 氧化石墨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改性磁性壳聚糖复合材料对Cu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林波 马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61-264,共4页
以石墨粉和壳聚糖为原料,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再用四氧化三铁、二乙烯三胺和柠檬酸改性壳聚糖,合成了羧甲基氨基化改性磁性壳聚糖;通过超声分散制备氧化石墨烯水溶胶,再与改性磁性壳聚糖进行复合,成功制得氧化石墨烯/改性磁性... 以石墨粉和壳聚糖为原料,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再用四氧化三铁、二乙烯三胺和柠檬酸改性壳聚糖,合成了羧甲基氨基化改性磁性壳聚糖;通过超声分散制备氧化石墨烯水溶胶,再与改性磁性壳聚糖进行复合,成功制得氧化石墨烯/改性磁性壳聚糖复合吸附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在pH=6,吸附剂用量为50mg,吸附时间为90min条件下,氧化石墨烯/改性磁性壳聚糖复合吸附材料对100mL、50mg/L铜离子(Cu^2+)的吸附容量达到70.3mg/g,且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改性磁性壳聚糖 吸附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接枝原花青素负载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制备及其包装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莉 陈蕴智 张正健 《数字印刷》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89,共8页
本研究以壳聚糖接枝原花青素衍生物为基材,采用喷涂法制备了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壳聚糖原花青素负载氧化石墨烯薄膜(GO‒G‒CS/PC)用于奶酪包装。在5℃和25℃储存30天条件下,以聚乙烯膜(PE)、纯壳聚糖膜(CS‒control)、壳聚糖-原花青素物理... 本研究以壳聚糖接枝原花青素衍生物为基材,采用喷涂法制备了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壳聚糖原花青素负载氧化石墨烯薄膜(GO‒G‒CS/PC)用于奶酪包装。在5℃和25℃储存30天条件下,以聚乙烯膜(PE)、纯壳聚糖膜(CS‒control)、壳聚糖-原花青素物理共混膜(C‒CS‒PC)和壳聚糖接枝原花青素膜(G‒CS/PC)包装的奶酪作为对照物,对GO‒G‒CS/PC膜包装的奶酪感官评价、颜色、pH值、菌落总数和过氧化值进行测试。结果发现,GO-G-CS/PC膜包装的奶酪,在5℃储存30天时,其过氧化物值为1.65meq/kg,较PE膜包装的奶酪降低25.33%,较CS-control膜包装的奶酪降低24.65%。此外,GO-G-CS/PC膜包装的奶酪其菌落总数和感官评价优于其他包装材料。测试实验证明,GO‒G‒CS/PC膜是一种优良的奶酪包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原花青素 氧化石墨 奶酪 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改性聚酯非织造布的抗菌及亲水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勇 余琴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8-12,19,共6页
为了解决聚酯非织造布无抗菌性和亲水性差的问题,探讨聚酯非织造布经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整理后的抗菌和亲水效果。利用静电吸附作用,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对聚酯非织造布进行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整理,测试聚酯非织造布K/S值、抗菌性、回潮率... 为了解决聚酯非织造布无抗菌性和亲水性差的问题,探讨聚酯非织造布经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整理后的抗菌和亲水效果。利用静电吸附作用,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对聚酯非织造布进行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整理,测试聚酯非织造布K/S值、抗菌性、回潮率以及拉伸性能等。通过考察K/S值,定性地分析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在非织造布表面组装状态。发现当壳聚糖质量浓度为3 g/mL时,整理后的聚酯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亲水性,断裂强力也略有上升。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整理到聚酯非织造布,可以使其具有优良的抗菌性和较好的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氧化石墨 聚酯非织造布 抗菌性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材料对Cr(Ⅲ)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辉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25,共6页
将目前在重金属离子吸附处理方面最具研究价值的两种吸附材料,石墨烯材料和壳聚糖有机结合,制得一种新型复合吸附材料——功能化氧化石墨烯(E-GO)/壳聚糖(CS)复合材料(EGC),考察了EGC对Cr(Ⅲ)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EGC对Cr(Ⅲ)具有优秀... 将目前在重金属离子吸附处理方面最具研究价值的两种吸附材料,石墨烯材料和壳聚糖有机结合,制得一种新型复合吸附材料——功能化氧化石墨烯(E-GO)/壳聚糖(CS)复合材料(EGC),考察了EGC对Cr(Ⅲ)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EGC对Cr(Ⅲ)具有优秀的吸附能力,且重复使用性能良好,既克服了石墨烯材料易于团聚、不易回收和壳聚糖机械强度差的缺点,又充分发挥了石墨烯材料吸附容量大和壳聚糖螯合能力优秀的优点,实现了两种吸附材料的优势互补,对于处理含铬废水具有较高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功能化 壳聚糖 复合材料 铬(Ⅲ) 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氧化石墨烯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生华 李莹 贺亚亚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47-53,共7页
为了获得一种高效可回收再生利用的染料废水吸附剂,用壳聚糖、氧化石墨烯(GO)和磁性Fe3O4粒子通过反相乳液交联法制备出壳聚糖/GO磁性复合微球(MCGO).研究了油水比例对MCGO的粒径、形貌的影响,对MCGO的结构、形貌、热性能、磁性能... 为了获得一种高效可回收再生利用的染料废水吸附剂,用壳聚糖、氧化石墨烯(GO)和磁性Fe3O4粒子通过反相乳液交联法制备出壳聚糖/GO磁性复合微球(MCGO).研究了油水比例对MCGO的粒径、形貌的影响,对MCGO的结构、形貌、热性能、磁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CGO平均粒径为1-5μm,饱和磁化强度(Ms)为18.35emu/g.通过考察GO含量、溶液pH值、溶液初始浓度以及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MCGO对甲基橙水溶液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对于制备高效和可回收利用的染料废水用吸附剂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壳聚糖 磁性复合微球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改性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唤霞 王琛 +3 位作者 韩哲 张帅 马永强 百玉林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51-456,463,共7页
通过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采用层层自组装法将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CS)组装在涤纶织物表面构成CS/GO复合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表征氧化石墨烯的形貌、化学组成及层间距;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通过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采用层层自组装法将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CS)组装在涤纶织物表面构成CS/GO复合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表征氧化石墨烯的形貌、化学组成及层间距;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织物感应静电仪分析CS/GO复合膜织物的表面形貌结构和抗静电性能.研究发现,GO和CS成功地交替组装在涤纶织物表面,改性织物的吸水率和抗静电性得到改善.其中,CS质量浓度为2g/L,组装5层复合膜的织物,其静电半衰期值从181.54s下降至2.44s,且耐水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壳聚糖 层层自组装 吸水性 抗静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普鲁士蓝-壳聚糖纳米复合物的高灵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海艳 王贝贝 +2 位作者 李献锐 任聚杰 籍雪平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37-241,共5页
在电沉积制备普鲁士蓝-壳聚糖(PB-CS)膜修饰金电极的基础上,引入新型纳米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构建基于RGO/PB-CS纳米复合材料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由于RGO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RGO与PB之间的协... 在电沉积制备普鲁士蓝-壳聚糖(PB-CS)膜修饰金电极的基础上,引入新型纳米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构建基于RGO/PB-CS纳米复合材料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由于RGO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RGO与PB之间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此传感器的工作性能。在0.0V工作电位下,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5.3μA·(mmol/L)-1·cm-2)和较低的检测限(6μmol/L)。传感器具有较小的表观米氏常数(1.43mmol/L),表明该固定酶对葡萄糖具有较高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 普鲁士蓝 壳聚糖 葡萄糖氧化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