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和壳聚糖/二氧化硅溶胶-凝胶杂化膜漆酶传感电极的邻苯二酚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娄童芳 屈建莹 +2 位作者 邢欢欢 杜学萍 董莹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3,共7页
利用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和壳聚糖/二氧化硅(CS—SiO2)溶胶-凝胶复合材料固定漆酶(Lac),制得漆酶生物电极(Pt-Au-CS—SiO2-Lac/GC).采用循环伏安曲线(cV)研究了邻苯二酚(cc)在该漆酶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t... 利用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和壳聚糖/二氧化硅(CS—SiO2)溶胶-凝胶复合材料固定漆酶(Lac),制得漆酶生物电极(Pt-Au-CS—SiO2-Lac/GC).采用循环伏安曲线(cV)研究了邻苯二酚(cc)在该漆酶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t-Au—CS—SiO2-Lac/GC电极对邻苯二酚的电催化在8×10-7~1×10-4mol·L。浓度范围,其浓度与还原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3,检出限7.9×10-8mol·L-1,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壳聚糖/二氧化硅溶胶-凝胶 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 邻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催化正硅酸乙脂溶胶-凝胶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17
2
作者 殷明志 姚熹 +1 位作者 李振荣 张良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47-850,880,共5页
针对正硅酸乙脂 (TEOS)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的二氧化硅凝胶薄膜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龟裂现象 ,通过控制TEOS水解条件 ,使反应体的最初水解中间体以任意三维方向线状聚合 ,再水解时能形成线状 -粒状结构二氧化硅溶胶 .水解体系中引入的... 针对正硅酸乙脂 (TEOS)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的二氧化硅凝胶薄膜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龟裂现象 ,通过控制TEOS水解条件 ,使反应体的最初水解中间体以任意三维方向线状聚合 ,再水解时能形成线状 -粒状结构二氧化硅溶胶 .水解体系中引入的有机添加剂丙三醇与水解中间体结合后 ,改变了二氧化硅的聚集状态 ,而聚乙烯醇使二氧化硅溶胶具有无机 -有机网状结构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二氧化硅溶胶易于成膜 ;所形成的二氧化硅薄膜结构均匀 ,厚度可控 ,表面致密 ,其折射率为 1 5 43~ 1 5 80 ,热导率为 0 3W / (m·K)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催化 制备 正硅酸乙脂 溶胶-工艺 二氧化硅薄膜 纳米多孔薄膜 薄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及原位改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阙永生 杨辉 +3 位作者 汪海风 吴春春 潘崇根 陈远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17,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并成功进行了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原位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激光粒度仪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并成功进行了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原位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激光粒度仪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径大小为25-40 nm,类球形,粒度分布均匀,且有一定的结晶度;正硅酸乙酯(TEOS)8 mL/min的进料速度为该体系条件下二氧化硅转化率达到100%的最大进料速度;酸性(pH=3)与碱性(pH=9)改性条件相比,前者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边界不清晰,易粘连和团聚,而后者相反;KH570与二氧化硅物质的量比为20%时改性效果最佳,改性后物质在老化温度为60℃条件下在二甲苯中能够稳定750 h,并对相关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纳米二氧化硅 原位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可溶性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Ⅰ.溶胶一凝胶转变过程和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杨勇 朱子康 漆宗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8-81,共4页
选取可溶性聚酰亚胺(PI)作为有机高聚物基体.通过正硅酸四乙酯(TEOS)在聚酰胺酸(PAA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溶液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新型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用UV-Vis、XPS、IR和SEM... 选取可溶性聚酰亚胺(PI)作为有机高聚物基体.通过正硅酸四乙酯(TEOS)在聚酰胺酸(PAA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溶液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新型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用UV-Vis、XPS、IR和SEM等方法对其溶胶-凝胶转变过程和水解-缩合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解-缩合反应过程中,TEOS与聚酰胺酸发生反应,生成较为稳定的中间产物;在高温亚胺化的同时完成溶胶-凝胶转变,原位(in-situ)生成SiO2凝胶网络,最终制得PI/SiO2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单分散功能性二氧化硅球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岩 于清波 +2 位作者 白晓 李婷婷 沈启慧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0-883,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一步制备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该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富集大量的官能团,提供反应活性位点。具体研究配料比、搅拌速度、电解质浓度对微球粒径的影响。通过加入具有官能团的硅烷从而得到功能性二氧化硅微球,可以用于生物样品... 采用溶胶-凝胶法一步制备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该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富集大量的官能团,提供反应活性位点。具体研究配料比、搅拌速度、电解质浓度对微球粒径的影响。通过加入具有官能团的硅烷从而得到功能性二氧化硅微球,可以用于生物样品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SIO2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负载氧化锌催化剂的溶胶-凝胶和浸渍法制备及对仲丁醇分解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翟淑波 孙景辉 +5 位作者 高爽 于雪 霍维涛 颜见标 刘云凌 王振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82-2288,共7页
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ZnO-SiO2催化剂和ZnO/SiO2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以仲丁醇脱氢为探针反应,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表面ZnO物种存在状态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可制备高分散的负载型ZnO催化剂.在ZnO-... 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ZnO-SiO2催化剂和ZnO/SiO2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以仲丁醇脱氢为探针反应,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表面ZnO物种存在状态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可制备高分散的负载型ZnO催化剂.在ZnO-SiO2和ZnO/SiO2催化剂上,仲丁醇分别以脱水和脱氢反应为主.经过分析,催化剂上ZnO物种的存在状态是影响产物选择性的关键因素,而2种催化剂表面的粒径、比表面积和表面酸碱性不是影响该反应选择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浸渍法 负载 二氧化硅 氧化 仲丁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快速溶胶-凝胶法制备高纯二氧化硅单块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策 张亚红 +5 位作者 董林 付立民 白玉白 李铁津 刘志红 危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24-826,共3页
传统的溶胶-凝胶工艺存在几个严重的缺点,例如,凝胶时间过长(20d以上),体积收缩太大(>75%),形状和尺寸无法控制以及严重的龟裂等[1].这些缺点限制了它在技术上的应用.目前尚没有一种能在常温下短时间内制成具有良... 传统的溶胶-凝胶工艺存在几个严重的缺点,例如,凝胶时间过长(20d以上),体积收缩太大(>75%),形状和尺寸无法控制以及严重的龟裂等[1].这些缺点限制了它在技术上的应用.目前尚没有一种能在常温下短时间内制成具有良好光学性质的高纯度二氧化硅单块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硅酸乙酯 溶胶- 制备 二氧化硅单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溶胶-凝胶二氧化硅微孔增透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商孟莹 曹林洪 +5 位作者 刘淼 罗炫 任洪波 叶鑫 唐永建 蒋晓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72-876,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为造孔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酸催化条件下制备了二氧化硅溶胶;采用提拉法在K9玻璃基片上双面镀膜,经500℃热处理,制备得到一种新型单层微孔二氧化硅增透膜。通过改变造孔剂加入量,膜层峰值透...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为造孔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酸催化条件下制备了二氧化硅溶胶;采用提拉法在K9玻璃基片上双面镀膜,经500℃热处理,制备得到一种新型单层微孔二氧化硅增透膜。通过改变造孔剂加入量,膜层峰值透过率可达到99.7%,而硬度仍保持在2H以上,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摩擦性及粘附性。加速腐蚀实验表明,膜层的环境稳定性是常规膜层的10倍以上。由于该新型增透膜兼具高透过率、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很强的环境稳定性,因而在改善太阳能玻璃增透性能方面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玻璃 增透膜 二氧化硅 溶胶- 微孔 环境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纳米二氧化硅原位改性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毋伟 陈建峰 +2 位作者 李永生 杨万强 何少利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4,共4页
研究了原位改性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特性和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改性改善了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性,使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减小,分布更加均匀,外观形貌发生变化,但并不改变纳米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和体相成分.其改性机... 研究了原位改性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特性和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改性改善了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性,使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减小,分布更加均匀,外观形貌发生变化,但并不改变纳米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和体相成分.其改性机理是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物理吸附水和硅羟基被硅烷偶联剂的有机成分所代替.当硅烷偶联剂的用量适当时,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在阴极电泳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原位改性 阴极电泳漆 制备 硅烷偶联剂 应用性能 溶胶- 硅表面 晶体结构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聚醚砜-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被引量:9
10
作者 冯彩虹 矫庆泽 +1 位作者 李前树 闵恩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743-1746,共4页
以聚醚砜 ( PES)为基体 ,通过溶胶 -凝胶过程 ,得到了分散均匀的 PES/Si O2 杂化材料 ,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不同 Si O2 含量的 PES/Si O2 杂化材料材料性能 .结果表明 ,当PES/Si O2 杂化材料中 Si O2... 以聚醚砜 ( PES)为基体 ,通过溶胶 -凝胶过程 ,得到了分散均匀的 PES/Si O2 杂化材料 ,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不同 Si O2 含量的 PES/Si O2 杂化材料材料性能 .结果表明 ,当PES/Si O2 杂化材料中 Si O2 的质量分数大于 1 0 %时可获得有机聚合物链段与无机网络互穿的均匀分散的复合材料 .此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Tg)明显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溶胶-过程 杂化材料 正硅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聚氨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 被引量:17
11
作者 石智强 李赛 刘孝波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0-63,共4页
为了获取一种新型的聚氨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聚氨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详细研究了加水量、催化剂HCl用量、温度对溶胶-凝胶过程的影响以及偶联剂的加入对杂化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实验最佳条... 为了获取一种新型的聚氨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聚氨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详细研究了加水量、催化剂HCl用量、温度对溶胶-凝胶过程的影响以及偶联剂的加入对杂化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实验最佳条件为:n(H2O)∶n(TEOS)=4∶1,n(HCl)∶n(TEOS)=0.5∶1,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光电子能谱等手段考察了杂化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U/SiO2杂化材料中PU和SiO2形成了较强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共混,同时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材料的脆性逐渐增大,但加入偶联剂后,材料的韧性又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PU/SiO2 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改进的本体溶胶-凝胶过程制备单组分二氧化硅单块 被引量:3
12
作者 柳巍 张亚红 +5 位作者 郭娜 赵一阳 郝秀峰 张万金 王策 危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9-521,共3页
An improved bulk sol-gel process was found to prepare transparent, non-cracking, highly pure and mono-component monolithic silica gels with a low volume shrinkage. HSi(OC2H5)3 was used as a gel acceleration to short... An improved bulk sol-gel process was found to prepare transparent, non-cracking, highly pure and mono-component monolithic silica gels with a low volume shrinkage. HSi(OC2H5)3 was used as a gel acceleration to shorten the whole sol-gel processing time in the place of the carbonate powders in bulk sol-gel process. The mono-component silica gel monoliths prepared via the improved bulk sol-gel process possess a microporous structure and a good transmittance in the UV-Vis region, and the mass fraction of silica is 89%, the mass fraction of small molecules is 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组分溶胶-过程 单组分二氧化硅单块 促进剂 烷氧基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粒子-二氧化硅复合颗粒溶胶-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少华 李贵安 张玉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3,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不同浓度的银-二氧化硅复合颗粒.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对其形貌、结构及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15-20nin)具有良好的面心立方结构,...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不同浓度的银-二氧化硅复合颗粒.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对其形貌、结构及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15-20nin)具有良好的面心立方结构,且均匀分散于二氧化硅颗粒表面.银粒子等离子共振吸收峰位于410nin,吸收强度随银粒子浓度增加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粒子 二氧化硅 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锗-二氧化硅凝胶玻璃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合情 张邦劳 +1 位作者 张良莹 姚熹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8-52,共5页
本文以二氧化锗为原料合成了3-三氯锗丙酸,再以它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二氧化锗-二氧化硅凝胶玻璃。研究了凝胶的制备及其向玻璃的转化过程,确定了制备的工艺条件。研究了凝胶和凝胶玻璃的透射光谱。
关键词 玻璃 溶胶- 光学性质 二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湿凝胶的改性及其对木家具中有害物质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倩 夏美霞 +2 位作者 王晓旭 张涵 余金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76-279,302,共5页
采用改性共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壳聚糖气凝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X射线能谱、BET等手段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气凝胶既保留了气凝胶的轻质结构和介孔特性,又含有壳聚糖所具有的烷基、羟基、氨基、酰胺基等... 采用改性共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壳聚糖气凝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X射线能谱、BET等手段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气凝胶既保留了气凝胶的轻质结构和介孔特性,又含有壳聚糖所具有的烷基、羟基、氨基、酰胺基等活泼有机基团,且通过改性提高其活性,使其能吸附木家具中挥发性有机物和重金属。其中以戊二醛改性的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湿凝胶吸附能力最好,其对乙酸丁酯和正十一烷的吸附率为85%~95%,对重金属的吸附率大于50%,其吸附VOCs的能力为二氧化硅凝胶的1.92倍,吸附重金属能力为二氧化硅凝胶的6.8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湿 吸附 挥发性有机物 重金属 木家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氟二氧化硅低介电常数薄膜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佾 沈杰 +5 位作者 徐伟 严学俭 章壮健 华中一 周峥嵘 陶凤岗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4,共5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低介电常数SiO2 薄膜和SiOF薄膜 ,F的掺入明显地降低了SiO2 薄膜的介电常数。研究了F的掺杂量对薄膜介电常数的影响 ,测量了 10~ 3 0 0kHz范围内电容随频率变化的曲线 ,并计算了相应介电常数。二次离子质谱对薄...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低介电常数SiO2 薄膜和SiOF薄膜 ,F的掺入明显地降低了SiO2 薄膜的介电常数。研究了F的掺杂量对薄膜介电常数的影响 ,测量了 10~ 3 0 0kHz范围内电容随频率变化的曲线 ,并计算了相应介电常数。二次离子质谱对薄膜深度分析的结果表明 ,F在薄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讨论了溶胶 凝胶法制备掺F的SiO2 薄膜过程中各种因素对介电常数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常数 溶胶- 掺氟SiO2薄膜 二氧化硅薄膜 表面形貌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表面性能二氧化硅凝胶材料 被引量:10
17
作者 林健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55-159,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以不同的催化方式制备具有高表面性能的二氧化硅凝胶粉体材料,从理论上探讨了硅醇盐的水解、聚合机理对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发现催化剂的种类及其浓度、反应水量等因素对凝胶的结构及其表面性能均有明显影...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以不同的催化方式制备具有高表面性能的二氧化硅凝胶粉体材料,从理论上探讨了硅醇盐的水解、聚合机理对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发现催化剂的种类及其浓度、反应水量等因素对凝胶的结构及其表面性能均有明显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先酸后碱催化方式制备的材料比表面积可高达1700m2/g以上,这种凝胶粉体可用作高吸附性材料和高反应活性的催化剂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溶胶- 表面性能 二氧化硅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木质素-二氧化硅溶胶-凝胶合成纳米氮化硅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德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57-58,共2页
利用木质素-二氧化硅溶胶-凝胶合成氮化硅前驱体,然后碳热还原二氧化硅,两步法合成氮化硅纳米粉体材料,是一种能够增加硅、碳、氮物料间有效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度,极为经济、有效、可行的工艺路线;同时合成的氮化硅粉体尺寸选择性强、... 利用木质素-二氧化硅溶胶-凝胶合成氮化硅前驱体,然后碳热还原二氧化硅,两步法合成氮化硅纳米粉体材料,是一种能够增加硅、碳、氮物料间有效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度,极为经济、有效、可行的工艺路线;同时合成的氮化硅粉体尺寸选择性强、大小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二氧化硅 溶胶- 合成 纳米氮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光学膜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晓云 周引穗 陆治国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3-105,共3页
探讨了在线温度和提拉速度对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 Si O2 光学膜光学性质的影响 ,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 Si O2 光学膜表面散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溶胶 -凝胶法制成的 Si O2 光学膜随着在线温度的升高 ,膜的厚度呈线性减少 ,减少的速度为... 探讨了在线温度和提拉速度对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 Si O2 光学膜光学性质的影响 ,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 Si O2 光学膜表面散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溶胶 -凝胶法制成的 Si O2 光学膜随着在线温度的升高 ,膜的厚度呈线性减少 ,减少的速度为 0 .0 9nm/℃ ;室温下 Si O2 光学膜膜厚随提拉速度呈指数增长 ,指数等于 0 .54;Si O2 光学膜表面散射率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且在 40 0℃左右有一个增大的突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二氧化硅 散射率 光学膜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溶胶-凝胶-普鲁士蓝葡萄糖酶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淑萍 郭满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5-789,共5页
制备了二氧化硅溶胶-凝胶-普鲁士蓝葡萄糖酶修饰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伏安法对电极的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各种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在pH=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对葡萄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其还原峰电流值和葡... 制备了二氧化硅溶胶-凝胶-普鲁士蓝葡萄糖酶修饰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伏安法对电极的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各种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在pH=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对葡萄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其还原峰电流值和葡萄糖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6×10-6~3.1×10-5 mol/L,检测限为1.0×10-6 mol/L。该修饰电极的稳定性好,45d其响应值仍保持90%,并能有效消除抗坏血酸、尿酸等的干扰,可望用作葡萄糖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溶胶- 普鲁士蓝 葡萄糖酶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