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壳式纳米Al_2O_3/PS复合粒子的表征及增韧选区激光烧结聚苯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坚 郑海忠 +2 位作者 徐志锋 孙胜伟 刘越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7,共4页
运用TEM,FTIR对乳液聚合方法制备纳米Al2O3/PS复合粒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的复合粒子具备以纳米氧化铝为核、以聚苯乙烯为壳的核壳式结构;并将核壳式复合粒子用来增韧选区激光烧结聚苯乙烯,结果发现,其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2.1... 运用TEM,FTIR对乳液聚合方法制备纳米Al2O3/PS复合粒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的复合粒子具备以纳米氧化铝为核、以聚苯乙烯为壳的核壳式结构;并将核壳式复合粒子用来增韧选区激光烧结聚苯乙烯,结果发现,其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2.1kJ/m2,较纯聚苯乙烯提高了50%左右,比添加未经任何改性处理纳米氧化铝粒子的复合材料提高了30%;利用FE-SEM对试件的冲击断面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核壳式纳米Al2O3/PS复合粒子改善了纳米粒子与基体表面极性的差异,增强了其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从而改性了选区激光烧结制备聚苯乙烯基复合材料,并很好地起到增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PS复合粒子 结构 乳液聚合 选区激光烧结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SiO_2核壳式纳米磁性粒子的合成、性质表征及在细胞分离和细胞芯片上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小英 王永宁 +4 位作者 顾林岗 贺艳峰 张春秀 唐祖明 陆祖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25-1728,共4页
合成了Co@SiO2核壳式纳米粒子,并采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形状、尺寸、荧光及磁特性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其在细胞分离和细胞芯片上的应用和原理.
关键词 纳米磁珠 细胞芯片 细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式单分散二氧化硅磁性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12
3
作者 答鸿 朱以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67-871,共5页
利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粒径和组成可裁剪、具有核-壳式结构的单分散二氧化硅(SiO2)磁球.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能谱(EDS)对样品的形貌、组成进行了分析;用电位的变化考察了磁性多层膜在胶体表面的逐步生长.
关键词 -单分散二氧化硅 磁性微球 制备 自组装 单分散性 磁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式无机/有机复合粒子的表征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凯 范敬辉 +1 位作者 马艳 吴菊英 《绝缘材料》 CAS 2007年第2期23-25,共3页
核壳式无机/有机复合粒子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结合了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化工、电子、军事等领域。文章对核壳式无机/有机复合粒子的表征方法及主要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粒子 表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核壳式铜-锡双金属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牟国俊 赵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55-1060,共6页
润滑油中需要加入各种添加剂,使其润滑效果得以提高、使用寿命有所延长[1].其中纳米铜粉添加剂对润滑油极压抗磨性能的提高有显著效果[2].然而,单质铜粉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这将限制纳米铜粉在润滑油及润滑脂等各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纳米铜-锡双金属粉 制备 性能 润滑油 添加剂 抗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式纳米铜-锡双金属粉的组成分析法
6
作者 牟国俊 赵斌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0-473,共4页
探讨了测定核壳式纳米铜-锡双金属粉的各组分含量的重量分析法。由于纳米粉体中的铜元素在稀盐酸中有少量溶解现象,故在稀盐酸中添加一定量还原剂次亚磷酸钠,以达到盐酸只溶解该双金属粉中的锡而不溶解铜的目的,用称重法测定铜含量,再... 探讨了测定核壳式纳米铜-锡双金属粉的各组分含量的重量分析法。由于纳米粉体中的铜元素在稀盐酸中有少量溶解现象,故在稀盐酸中添加一定量还原剂次亚磷酸钠,以达到盐酸只溶解该双金属粉中的锡而不溶解铜的目的,用称重法测定铜含量,再计算出样品中锡的含量。同一样品的3次分析结果对平均值的偏差均不大于0.2%,与络合滴定法比较,结果相差不大于0.1%,说明该方法的重复性好且数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锡双金属粉 组成分析 重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Al/B/Fe_(2)O_(3)铝热剂的制备及点火性能研究
7
作者 谢强 李慧 +5 位作者 刘磊 杨永福 王猛 邹宗山 王光兵 王基禹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96-11202,共7页
铝热剂,是一类富有前景的复合含能材料。其组分为由金属铝和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经复合处理得到的金属基反应体系。为提升铝热剂的点火性能,通过表面功能化技术制备Al/B复合物,纳米铝粉与氧化剂提前反应,释放大量热量,为B粒子发火... 铝热剂,是一类富有前景的复合含能材料。其组分为由金属铝和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经复合处理得到的金属基反应体系。为提升铝热剂的点火性能,通过表面功能化技术制备Al/B复合物,纳米铝粉与氧化剂提前反应,释放大量热量,为B粒子发火提供能量,同时作为第二能源提升所制得的核壳式铝热剂的反应速率和反应活性。基于此,采用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Al/B/Fe_(2)O_(3)核壳式铝热剂。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此外,对铝热剂进行点火性能测试与点火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组分配比为Fe_(2)O_(3)占比65%、粘合剂5%、Al/B复合物占比30%的铝热剂最小发火能量为389.04 J/g,其燃烧最高温度为950.9℃且能成功引爆废弃生物质基破岩型燃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热剂 结构 表面功能化 形貌结构 点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纳米管有序阵列与Cu_2O纳米晶核壳结构的光电化学性能及全固态纳米结构太阳电池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郝彦忠 孙宝 +3 位作者 罗冲 范龙雪 裴娟 李英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3,共7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铟锡氧化物(I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高度有序的ZnO纳米管阵列,然后在ZnO纳米管阵列上电化学沉积Cu2O纳米晶颗粒,获得了一维有序Cu2O/ZnO核壳式纳米阵列结构,通过控制Cu2O纳米晶的沉积电量得到不同厚度的Cu2O壳...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铟锡氧化物(I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高度有序的ZnO纳米管阵列,然后在ZnO纳米管阵列上电化学沉积Cu2O纳米晶颗粒,获得了一维有序Cu2O/ZnO核壳式纳米阵列结构,通过控制Cu2O纳米晶的沉积电量得到不同厚度的Cu2O壳层,并对该核壳式纳米阵列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以Cu2O/ZnO一维核壳式纳米阵列结构为光电极组装全固态纳米结构太阳电池,研究了Cu2O壳层厚度对光电极光吸收性能、光电性能以及组装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优化了电池中对电极材料的喷金厚度.结果表明,以Cu2O沉积电量为1.5C的Cu20/ZnO为光活性层,以4mA电流下真空镀金20~25min的铜基底为对电极组装的简易太阳电池最高可获得0.013%的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管阵列 Cu2O纳米晶 结构 全固态纳米结构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包覆TiO_2纳米棒壳核结构有序阵列与P3HT杂化太阳电池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硕 李英品 +4 位作者 孙宝 范龙雪 王尚鑫 裴娟 郝彦忠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79-285,共7页
采用水热法在含氟二氧化锡导电玻璃(FTO)上制备了有序的金红石型TiO2纳米棒阵列,在TiO2纳米棒阵列上电沉积CdTe纳米晶构成了CdTe包覆TiO2壳核式纳米棒阵列(CdTe/TiO2),然后将聚3-己基噻吩(P3HT)的氯苯溶液旋涂到CdTe/TiO2壳核式纳米棒... 采用水热法在含氟二氧化锡导电玻璃(FTO)上制备了有序的金红石型TiO2纳米棒阵列,在TiO2纳米棒阵列上电沉积CdTe纳米晶构成了CdTe包覆TiO2壳核式纳米棒阵列(CdTe/TiO2),然后将聚3-己基噻吩(P3HT)的氯苯溶液旋涂到CdTe/TiO2壳核式纳米棒阵列上构成P3HT包覆CdTe/TiO2壳核式纳米棒阵列的复合结构(P3HT/CdTe/TiO2),在P3HT/CdTe/TiO2壳核式纳米棒阵列复合结构上使用离子溅射法喷镀Au膜构制Au-P3HT/CdTe/TiO2结构的杂化太阳电池,实验测得以Au-P3HT/CdTe/TiO2结构组装的杂化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为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太阳电池 纳米结构 金红石型TiO 纳米棒阵列 CdTe纳米晶 P3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Ni(OH)_x(x=2.01~2.15)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仲晓玲 黄可龙 +2 位作者 刘素琴 李亚娟 陈东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5,共7页
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碱性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Ni(OH)x。采用SEM、TEM、XRD等手段表征了样品的形貌及物相特征,测定了样品的平均氧化态,并考察了其作为镍氢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氧化处理的球形Ni(OH)2表面形成了... 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碱性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Ni(OH)x。采用SEM、TEM、XRD等手段表征了样品的形貌及物相特征,测定了样品的平均氧化态,并考察了其作为镍氢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氧化处理的球形Ni(OH)2表面形成了β-NiOOH,呈现出明显的核壳式结构,制备的样品中Ni的平均氧化态分别为:2.01、2.05、2.13,nNi3+/nNi介于1%~15%之间,以制备的样品为正极材料组装成镍氢模拟电池在0.2C倍率下充放电,样品的放电容量为275±10mAh·g-1;1C充放电条件下,Ni平均氧化态为2.05的样品首次放电容量为268mAh·g-1,27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H)x 结构 NI/MH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核壳结构Fe_3O_4/H_xMn_yO_4纳米粒子的制备
11
作者 施翔 王东光 +5 位作者 竺柏康 徐可染 余文婷 周宗锐 郑祥旭 温彬彬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42-648,共7页
采用自制的多通道撞击流反应器合成以纳米Fe3O4为内核,表面均匀包覆碳酸锰的核壳结构载体.用沉淀法在载体上包覆碳酸锂,再浸渍上一定量硝酸锂,形成"三明治"结构的锂离子筛前躯体,焙烧、脱锂后得到新型核壳结构的锂离子筛Fe3O4... 采用自制的多通道撞击流反应器合成以纳米Fe3O4为内核,表面均匀包覆碳酸锰的核壳结构载体.用沉淀法在载体上包覆碳酸锂,再浸渍上一定量硝酸锂,形成"三明治"结构的锂离子筛前躯体,焙烧、脱锂后得到新型核壳结构的锂离子筛Fe3O4/HxMnyO4.实验中制备四种锂离子筛前躯体:Fe3O4/MnCO3/Li2CO3,Fe3O4/MnCO3/LiOH,Fe3O4/MnCO3/LiNO3,Fe3O4/MnCO3/Li2CO3/LiNO3,以及Li2CO3与LiNO3不同比例的Fe3O4/MnCO3/Li2CO3/LiNO3,并对不同组合下得到的锂离子筛性能,包括Fe,Mn的溶损率和对Li脱附率进行表征、分析,得出包覆Li2CO3/0.65LiNO3制得的新型锂离子筛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锂离子筛 FE3O4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γ-Fe_2O_3/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姜炜 李凤生 +2 位作者 王英会 杨毅 刘宏英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0-773,共4页
采用一步法通过乳化交联法将纳米磁性γ-Fe2O3粒子包裹在壳聚糖中制备出纳米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并通过多种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呈壳-核式结构,纳米磁性核均匀地分散在微球中;复合微球粒径在30... 采用一步法通过乳化交联法将纳米磁性γ-Fe2O3粒子包裹在壳聚糖中制备出纳米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并通过多种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呈壳-核式结构,纳米磁性核均匀地分散在微球中;复合微球粒径在300 nm左右,呈均匀规则的球形;该复合微球作为牛血清蛋白的载体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γ-三氧化二铁 聚糖 微球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_2S_3纳米粒子修饰ZnO纳米片微纳分级结构的光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郝彦忠 郭志敏 +3 位作者 孙宝 裴娟 王尚鑫 李英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09-2116,共8页
采用恒电位方法,选择氯化钾和乙二胺(EDA)为添加剂,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高度有序的ZnO纳米片阵列,通过二次电沉积得到了ZnO纳米片上生长纳米棒的微纳分级结构.利用化学浴沉积法在ZnO基底上沉积Sb2S3纳米粒子制备出了Sb2S3/... 采用恒电位方法,选择氯化钾和乙二胺(EDA)为添加剂,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高度有序的ZnO纳米片阵列,通过二次电沉积得到了ZnO纳米片上生长纳米棒的微纳分级结构.利用化学浴沉积法在ZnO基底上沉积Sb2S3纳米粒子制备出了Sb2S3/ZnO纳米片壳核结构和Sb2S3/ZnO微纳分级壳核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瞬态光电流等对其形貌、结构组成和光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Sb2S3/ZnO纳米片上生长纳米棒分级壳核结构的光电流明显高于Sb2S3/ZnO纳米片壳核结构.在Sb2S3/ZnO纳米片壳核结构和Sb2S3/ZnO微纳分级壳核结构的基础上旋涂一层P3HT薄膜形成P3HT/Sb2S3/ZnO复合结构,以上述复合结构薄膜为光活性层组装成杂化太阳电池,其中,P3HT/Sb2S3/ZnO分级壳核结构杂化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最高,达到了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2S3纳米粒子 ZnO纳米片 ZnO纳米片上生长纳米棒微纳分级结构 壳核式结构 杂化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计算机系统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颖 范继璋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94-396,共3页
以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方法为指导,在对比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方法与GIS系统结构基础上,以GIS为平台,开发本计算机系统。核壳式结构是本系统开发的理论基础,进而提出本系统的工作原理、总体设计和一系列研究方法;
关键词 结构 矿产预测 计算机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葡聚糖/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微粒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文豪 沈玉华 +2 位作者 谢安建 桂东 裘灵光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72,共4页
通过对葡聚糖进行改性得到可溶性的羧甲基葡聚糖(CMG),以此为模板制备了羧甲基葡聚糖/羟基磷灰石(HA)纳米复合微粒,采用TEM、FTIR、XRD、Zeta电位等测试方法对复合微粒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羧甲基葡聚糖/羟基磷灰石纳... 通过对葡聚糖进行改性得到可溶性的羧甲基葡聚糖(CMG),以此为模板制备了羧甲基葡聚糖/羟基磷灰石(HA)纳米复合微粒,采用TEM、FTIR、XRD、Zeta电位等测试方法对复合微粒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羧甲基葡聚糖/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微粒为核壳式结构,大小较为均一,分散性较好,性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羧甲基葡聚糖 纳米复合微粒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_2S_3/TiO_2纳米棒的构筑及其在杂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尚鑫 李吉 +2 位作者 严金梅 赵朋松 王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5-428,共4页
采用水热法在F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一维有序的TiO_2纳米棒阵列。采用化学浴沉积方法在TiO_2纳米棒有序阵列上沉积Sb_2S_3纳米粒子,形成壳核式Sb_2S_3/TiO_2复合纳米棒阵列结构。通过控制化学浴的沉积时间,可以得到不同厚度Sb_2S_3... 采用水热法在F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一维有序的TiO_2纳米棒阵列。采用化学浴沉积方法在TiO_2纳米棒有序阵列上沉积Sb_2S_3纳米粒子,形成壳核式Sb_2S_3/TiO_2复合纳米棒阵列结构。通过控制化学浴的沉积时间,可以得到不同厚度Sb_2S_3纳米粒子壳层。通过电子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S)、以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等对样品形貌、结构组成以及光性能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最终基于P3HT/Sb_2S_3(3 h)/TiO_2为光电极所组装的杂化太阳电池能量转换效率最高,获得了1.15%的能量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Sb2S3纳米粒子 壳核式 P3HT 杂化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ATRP技术制备磁性甲基对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焦琳娟 徐先燕 +1 位作者 吴晓莹 赵存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100,共12页
基于DFT计算,优选出甲基对硫磷(MP)和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4-乙烯基吡啶(4-VP)的配比为1∶2∶1,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技术,制备了核壳式磁性甲基对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Fe3O4@MPIP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基于DFT计算,优选出甲基对硫磷(MP)和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4-乙烯基吡啶(4-VP)的配比为1∶2∶1,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技术,制备了核壳式磁性甲基对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Fe3O4@MPIP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该磁性印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结合磁固相萃取(M-SPE)技术和气相色谱(GC)研究了其对MP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Fe3O4@MPIPs对模板分子MP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在30 min内快速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为11.5 mg·g^-1;与乐果和马拉硫磷相比,Fe3O4@MPIPs对MP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4.57和5.10,相对选择性系数分别为4.11和4.18.气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该磁性印迹聚合物可用于土豆样品中MP的快速分离富集,其加标回收率为87.4%—99.4%,RSD为3.6%—4.5%;重复使用5次后,Fe3O4@MPIPs回收率仍在90.3%以上,吸附量仍保持在第1次吸附量的8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甲基对硫磷 功能单体 DFT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磁性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环境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四华 黄进 +3 位作者 许东芳 施阳 陈锐 何其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4-78,共5页
文章在Fe3O(4magnetite)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一层SiO(2silica),再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表面活性剂作为结构导向剂,包覆一层介孔SiO2,形成一种核壳式介孔磁性二氧化硅材料(MS),然后在其表面引进巯基(mercapto)从而成为... 文章在Fe3O(4magnetite)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一层SiO(2silica),再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表面活性剂作为结构导向剂,包覆一层介孔SiO2,形成一种核壳式介孔磁性二氧化硅材料(MS),然后在其表面引进巯基(mercapto)从而成为一种新型巯基修饰的磁性二氧化硅载体(MMS)。这种材料是介孔的,有磁性的,它的直径为300~450 nm,表面积为469 m2/g,孔径为3.1 nm,饱和磁化强度为28.1 emu/g。将MMS应用于溶液中对镉离子的吸附,结果发现:反应24 h后吸附基本达平衡;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有很大影响,pH越大吸附效果越佳;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载体的吸附容量也不断增加,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容量为172.4 mg/g,吸附处理之后,微球可以通过加入外界磁场很容易的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且可循环使用,对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 磁性二氧化硅 巯基改性 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