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壳幔过渡层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罗照华
辛后田
陈必河
柯珊
黄金香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1-425,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34010
40472038)
-
文摘
根据地震测量结果,造山带常见一个P波传播速度介于典型地壳和典型地幔之间的圈层,称为壳幔过渡层。这个圈层在地球物质科学领域常常被解释为壳幔混合层,形成机制不十分明确。提供了另一种选择,认为壳幔过渡层实际上可能是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和地壳分异作用的产物,其密度随压力的逐渐变化是其波速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岩石圈重力不稳定的标志;也可能是软流圈物质岩石圈化的结果,是区域岩石圈逐渐冷却的象征。这个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造山带岩石圈拆沉作用、壳幔物质交换和岩浆活动,因而壳幔过渡层的查明具有重要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
关键词
大陆动力学
壳幔过渡层
拆沉作用
底侵作用
地壳分异
-
Keywords
continental geodynamics
crust-mantle transition layer
delamination
underplating
crustal differentiation
-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88.1
[天文地球—岩石学]
-
-
题名壳-幔过渡层特征与大地构造演化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林舸
范蔚
郭锋
王岳军
-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11-18,共8页
-
基金
国家计委"95"科研项目
中国科学院"95"重大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252001
-
文摘
壳幔过渡层作为地壳深部地质作用的一个开放体系,是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的重要场所。壳幔过渡层在地震反射剖面上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不同的岩石矿物组合特征,反映不同的大地构造演化区域(或阶段).中国西藏地区,壳幔过渡层在地震剖面上为高低速薄层,呈网结状的反射层,厚度大,岩石矿物组成具有双重特征,既具有下地壳的镁铁质麻粒岩石类型、又具有上地幔的超镁铁质岩石类型,镁铁质岩石含量自壳幔过渡层向上(地壳)、向下(上地幔)都呈减少的趋势;反映了该区现代地壳处于剧烈活动期.中国华北地区,壳幔过渡层在地震剖面上为正的强梯度层.层较薄,在盆地区约2km,在隆起区可达6km,岩石矿物组成同样具有双重特征;华北地区目前为地洼发展的余动期,已经过了激烈活动期,但构造运动仍属活动期。中国大陆残存的地台盆地,地幔过渡层在地震剖面上不明显,近似于一级不连续间断面,岩石矿物组合上下界面较清晰,反映了地台发展阶段的深部地质作用特征。
-
关键词
壳幔过渡层
大地构造
-
Keywords
Crust-mantle transition layer, tectonics
-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