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滇西北兰坪铅锌银铜矿田含烃富CO_2成矿流体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56
1
作者
薛春纪
陈毓川
+2 位作者
杨建民
王登红
徐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在流体包裹体显微冷热台系统观测基础上,通过显微激光拉曼探针揭示出兰坪中—新生代盆地内金顶及外围矿床成矿主阶段原生流体包裹体含烃富CO_2,成分变化大。流体成分的耦合关系研究,并配合O、C同位素分析认为成矿流体中部分CO_2来自地幔...
在流体包裹体显微冷热台系统观测基础上,通过显微激光拉曼探针揭示出兰坪中—新生代盆地内金顶及外围矿床成矿主阶段原生流体包裹体含烃富CO_2,成分变化大。流体成分的耦合关系研究,并配合O、C同位素分析认为成矿流体中部分CO_2来自地幔,部分是沉积地层中碳酸盐岩和有机质分解成因,H_2O和烃主要起源于大气成因盆地卤水和地层有机质。地幔源CO_2对贱金属元素的搬运可能贡献突出,而烃类对金属元素的沉淀意义重大。成矿流体成分具有幔源(富CO_2和金属元素)和壳源(盆地流体富烃类和H_2O)两种流体混合的特征,暗示不同性质流体的混合可能是成矿作用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银铜矿田
流体
包裹体
云南
成矿
流体
含烃富CO2
壳幔流体混合
兰坪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兰坪盆地成矿流体性质:氧、碳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
11
2
作者
薛春纪
陈毓川
+3 位作者
杨建民
王登红
杨伟光
杨清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064-1067,共4页
在对兰坪盆地金顶、白秧坪矿床翔实矿相学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热液成因方解石O、C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内CO2的碳同位素组成。成矿主阶段热液方解石氧、碳同位素组成(δ18OSMOW=-2.5‰~5.5‰,平均0.2‰;δ13CPDB=-0....
在对兰坪盆地金顶、白秧坪矿床翔实矿相学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热液成因方解石O、C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内CO2的碳同位素组成。成矿主阶段热液方解石氧、碳同位素组成(δ18OSMOW=-2.5‰~5.5‰,平均0.2‰;δ13CPDB=-0.0‰~-0.6‰,平均-1.9‰)与超基性-基性岩浆、火成碳酸岩及地幔岩包体的相应值重合或接近;成矿主阶段热液天青石流体包裹体内CO2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PDB=-20.0‰~-2.2‰,平均-10.4‰)部分样品具有幔源CO2特点。成矿主阶段之后与粗晶自形黄铁矿、方铅矿及天青石、石膏共生的方解石O、C同位素组成(δ18OSMOW=19.4‰~22.6‰,平均20.8‰;δ13CPDB=-8.1‰~2.7‰,平均-4.5‰)反映晚阶段流体主要起源于沉积地层和大气水。推测幔源成矿流体升至地壳与盆地卤水混合可能是大规模基本成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方解石
流体
包裹体
氧、碳同位素组成
壳
幔
混合
流体
金顶和白秧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西北兰坪铅锌银铜矿田含烃富CO_2成矿流体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56
1
作者
薛春纪
陈毓川
杨建民
王登红
徐珏
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43201
文摘
在流体包裹体显微冷热台系统观测基础上,通过显微激光拉曼探针揭示出兰坪中—新生代盆地内金顶及外围矿床成矿主阶段原生流体包裹体含烃富CO_2,成分变化大。流体成分的耦合关系研究,并配合O、C同位素分析认为成矿流体中部分CO_2来自地幔,部分是沉积地层中碳酸盐岩和有机质分解成因,H_2O和烃主要起源于大气成因盆地卤水和地层有机质。地幔源CO_2对贱金属元素的搬运可能贡献突出,而烃类对金属元素的沉淀意义重大。成矿流体成分具有幔源(富CO_2和金属元素)和壳源(盆地流体富烃类和H_2O)两种流体混合的特征,暗示不同性质流体的混合可能是成矿作用基本方式。
关键词
铅锌银铜矿田
流体
包裹体
云南
成矿
流体
含烃富CO2
壳幔流体混合
兰坪矿田
Keywords
fluid inclusion
ore-forming fluid
CO_(2)-rich and hydrocarbon-bearing
mixing of mantle-crust fluid
Lanping orefield
分类号
P618.4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5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兰坪盆地成矿流体性质:氧、碳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
11
2
作者
薛春纪
陈毓川
杨建民
王登红
杨伟光
杨清标
机构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长安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云南地质三大队
出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064-1067,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2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联合资助
文摘
在对兰坪盆地金顶、白秧坪矿床翔实矿相学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热液成因方解石O、C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内CO2的碳同位素组成。成矿主阶段热液方解石氧、碳同位素组成(δ18OSMOW=-2.5‰~5.5‰,平均0.2‰;δ13CPDB=-0.0‰~-0.6‰,平均-1.9‰)与超基性-基性岩浆、火成碳酸岩及地幔岩包体的相应值重合或接近;成矿主阶段热液天青石流体包裹体内CO2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PDB=-20.0‰~-2.2‰,平均-10.4‰)部分样品具有幔源CO2特点。成矿主阶段之后与粗晶自形黄铁矿、方铅矿及天青石、石膏共生的方解石O、C同位素组成(δ18OSMOW=19.4‰~22.6‰,平均20.8‰;δ13CPDB=-8.1‰~2.7‰,平均-4.5‰)反映晚阶段流体主要起源于沉积地层和大气水。推测幔源成矿流体升至地壳与盆地卤水混合可能是大规模基本成矿方式。
关键词
热液方解石
流体
包裹体
氧、碳同位素组成
壳
幔
混合
流体
金顶和白秧坪
分类号
P6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滇西北兰坪铅锌银铜矿田含烃富CO_2成矿流体及其地质意义
薛春纪
陈毓川
杨建民
王登红
徐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5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兰坪盆地成矿流体性质:氧、碳同位素制约
薛春纪
陈毓川
杨建民
王登红
杨伟光
杨清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