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东南地洼区的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与壳体演化的关系
被引量:
3
1
作者
潘传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21-330,共10页
本文论述了东南地洼区的五种变质作用类型: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成矿变质作用;探讨了它们与华南亚壳体的演化-运动史的关系;总结了华南亚壳体自身演化-运动及其与相邻壳体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变...
本文论述了东南地洼区的五种变质作用类型: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成矿变质作用;探讨了它们与华南亚壳体的演化-运动史的关系;总结了华南亚壳体自身演化-运动及其与相邻壳体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变质作用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地洼区
壳体演化
变质作用
矿化
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湘西金(锑)矿带壳体演化与内生金成矿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伏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1-118,共8页
从壳体演化的角度,探讨湘西金(锑)矿带内的壳体由前地槽阶段形成陆元,经槽、台、洼各大地构造阶段的壳体演化过程及其与带内内生金成矿的关系。并从这个角度得出带内的金成矿主要发生在中一新生代和属于多阶段、多生因类型的看法,...
从壳体演化的角度,探讨湘西金(锑)矿带内的壳体由前地槽阶段形成陆元,经槽、台、洼各大地构造阶段的壳体演化过程及其与带内内生金成矿的关系。并从这个角度得出带内的金成矿主要发生在中一新生代和属于多阶段、多生因类型的看法,还对其内生金矿的分布进行了概略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
金矿床
锑矿带
壳体演化
内生金矿床
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壳体演化运动的动力模式
3
作者
李志安
施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5-88,共4页
在分析多种影响壳体演化运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解释壳体演化运动以及一些特殊的构造现象和重要的地质事件发生等方面总因的力源模式,阐述了壳体演化运动的动力过程和重要地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构造运动
壳体演化
地
壳
动力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洲大陆中部壳体东、西部历史-动力学的构造分异及其意义
被引量:
20
4
作者
陈国达
彭省临
戴塔根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6,共10页
从历史-因果论的角度,对亚洲大陆中部的演化-运动史,及其大地构造体制发展阶段的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重点阐述了东、西部构造差异的历史-动力学表现及其原因。研究表明:这种差异并非两个不同大陆壳体演化-运动上的差...
从历史-因果论的角度,对亚洲大陆中部的演化-运动史,及其大地构造体制发展阶段的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重点阐述了东、西部构造差异的历史-动力学表现及其原因。研究表明:这种差异并非两个不同大陆壳体演化-运动上的差异造成,而是在同一大陆壳体形成与平向增生进程中东早西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由于东部与西部中生代、新生代陆内深部地幔热能聚集增强的上升流与热能发散衰减的下降流,共同组成的垂向热流环发生反转变化造成的结果,并得出了主导亚洲大陆中部东、西构造分异的主动性因素是陆内地幔热能聚散动力学机制的结论。同时指出,中新生代出现在亚洲大陆中部的东、西构造分异,是同一大陆壳体即东-中亚壳体自身历史-动力学构造分异的表现,它是亚洲大陆动力学中,与陆内克拉通活化及活化造山区的出现、青藏高原的隆升、东亚陆缘扩张带的形成并列的 4个重大事件之一,并在这些重大事件的动力学研究中占据关键性的核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动力学
壳体演化
-运动
构造分异
地幔热能聚散
亚洲大陆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亚陆缘扩张带──一条离散式大陆边缘成因的探讨
被引量:
53
5
作者
陈国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85-293,共9页
亚洲东部大陆边缘,介于大陆与大洋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型的“沟弧盆”地带。该构造带的出现是亚洲大陆岩石圈演化-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它的成因问题流行假说颇多,本文侧重从亚洲东部壳体演化运动历史背景的分析入手,探讨该构造...
亚洲东部大陆边缘,介于大陆与大洋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型的“沟弧盆”地带。该构造带的出现是亚洲大陆岩石圈演化-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它的成因问题流行假说颇多,本文侧重从亚洲东部壳体演化运动历史背景的分析入手,探讨该构造带形成时期的历史动力环境,地壳结构及性质、壳体演化过程的特点,以及壳体增生扩展过程等,阐明了它是由于东亚陆缘扩张所成。并探讨了该陆线扩张带的形成与壳体演化运动的关系及其扩张机因。研究表明:亚洲陆缘扩张带的形成机理,并非“洋壳俯冲、弧后引张”所致。它们主要是陆缘壳体上的大陆类型活动区(华夏地洼型造山带),在其发展的余动期,由于陆缘扩张及陆壳薄化所致。作者认为,从壳体大地构造学这一新思路入手,对该陆缘扩张带成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该大陆架上广泛分布的有色、稀有金属内生矿床,以及泥炭、褐煤、油气田的构造类型、特点、分布规律及其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体演化
陆缘扩张带
离散式大陆边缘
大陆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东南地洼区的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与壳体演化的关系
被引量:
3
1
作者
潘传楚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21-330,共10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85"资助
文摘
本文论述了东南地洼区的五种变质作用类型: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成矿变质作用;探讨了它们与华南亚壳体的演化-运动史的关系;总结了华南亚壳体自身演化-运动及其与相邻壳体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变质作用的特征。
关键词
东南地洼区
壳体演化
变质作用
矿化
成矿
Keywords
Southeast China diwa region,Crustobody evolution,Contact metamorphism,regional metomorphism,dynamic metamorphism,migmatization,mineral-forming metamorphism,metamorphic features
分类号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47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湘西金(锑)矿带壳体演化与内生金成矿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伏泉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1-118,共8页
基金
湖南省科委"院士基金"项目
文摘
从壳体演化的角度,探讨湘西金(锑)矿带内的壳体由前地槽阶段形成陆元,经槽、台、洼各大地构造阶段的壳体演化过程及其与带内内生金成矿的关系。并从这个角度得出带内的金成矿主要发生在中一新生代和属于多阶段、多生因类型的看法,还对其内生金矿的分布进行了概略预测。
关键词
湘西
金矿床
锑矿带
壳体演化
内生金矿床
成矿
Keywords
West Hunan gold (stibnlte) belt, endogenic gold ore, crustobody evolution
分类号
P618.510.5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壳体演化运动的动力模式
3
作者
李志安
施龙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5-88,共4页
文摘
在分析多种影响壳体演化运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解释壳体演化运动以及一些特殊的构造现象和重要的地质事件发生等方面总因的力源模式,阐述了壳体演化运动的动力过程和重要地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构造运动
壳体演化
地
壳
动力模式
Keywords
crustobody, dynamic model,dynamic mechanism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洲大陆中部壳体东、西部历史-动力学的构造分异及其意义
被引量:
20
4
作者
陈国达
彭省临
戴塔根
机构
中南大学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6,共10页
基金
湖南省院士基金和高校博士点专项基金资助.
文摘
从历史-因果论的角度,对亚洲大陆中部的演化-运动史,及其大地构造体制发展阶段的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重点阐述了东、西部构造差异的历史-动力学表现及其原因。研究表明:这种差异并非两个不同大陆壳体演化-运动上的差异造成,而是在同一大陆壳体形成与平向增生进程中东早西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由于东部与西部中生代、新生代陆内深部地幔热能聚集增强的上升流与热能发散衰减的下降流,共同组成的垂向热流环发生反转变化造成的结果,并得出了主导亚洲大陆中部东、西构造分异的主动性因素是陆内地幔热能聚散动力学机制的结论。同时指出,中新生代出现在亚洲大陆中部的东、西构造分异,是同一大陆壳体即东-中亚壳体自身历史-动力学构造分异的表现,它是亚洲大陆动力学中,与陆内克拉通活化及活化造山区的出现、青藏高原的隆升、东亚陆缘扩张带的形成并列的 4个重大事件之一,并在这些重大事件的动力学研究中占据关键性的核心地位。
关键词
历史-动力学
壳体演化
-运动
构造分异
地幔热能聚散
亚洲大陆中部
Keywords
historistic-dynamic
crustobody’s evolution-movement
tectonic differentiation
congregating and exhaling of mantle heat energy
central Asia continent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亚陆缘扩张带──一条离散式大陆边缘成因的探讨
被引量:
53
5
作者
陈国达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85-293,共9页
文摘
亚洲东部大陆边缘,介于大陆与大洋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型的“沟弧盆”地带。该构造带的出现是亚洲大陆岩石圈演化-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它的成因问题流行假说颇多,本文侧重从亚洲东部壳体演化运动历史背景的分析入手,探讨该构造带形成时期的历史动力环境,地壳结构及性质、壳体演化过程的特点,以及壳体增生扩展过程等,阐明了它是由于东亚陆缘扩张所成。并探讨了该陆线扩张带的形成与壳体演化运动的关系及其扩张机因。研究表明:亚洲陆缘扩张带的形成机理,并非“洋壳俯冲、弧后引张”所致。它们主要是陆缘壳体上的大陆类型活动区(华夏地洼型造山带),在其发展的余动期,由于陆缘扩张及陆壳薄化所致。作者认为,从壳体大地构造学这一新思路入手,对该陆缘扩张带成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该大陆架上广泛分布的有色、稀有金属内生矿床,以及泥炭、褐煤、油气田的构造类型、特点、分布规律及其经济价值。
关键词
壳体演化
陆缘扩张带
离散式大陆边缘
大陆边缘
Keywords
evolution-movement of crustobody, continental marginal extensional belt, discrete continental margin. East Asia continent
分类号
P736.15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东南地洼区的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与壳体演化的关系
潘传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湘西金(锑)矿带壳体演化与内生金成矿
王伏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壳体演化运动的动力模式
李志安
施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亚洲大陆中部壳体东、西部历史-动力学的构造分异及其意义
陈国达
彭省临
戴塔根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东亚陆缘扩张带──一条离散式大陆边缘成因的探讨
陈国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7
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