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里曼极简声部进行思维的集合空间拓展
1
作者 张晨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8,共9页
在新里曼理论框架下,拓展极简声部进行思维至音级集合空间,保持了集合和声结构的基本型不变性和互为倒影的标准序结构二元对称。此方法解决了理论上对于分析超出三音集合(037)变换时的模糊性,并解决了变换标签多对一的解读等问题。另一... 在新里曼理论框架下,拓展极简声部进行思维至音级集合空间,保持了集合和声结构的基本型不变性和互为倒影的标准序结构二元对称。此方法解决了理论上对于分析超出三音集合(037)变换时的模糊性,并解决了变换标签多对一的解读等问题。另一方面,集合声部进行中的单位半音增减方式,归类了五种集合变换关系节点,并总结了半音关系基本型不变性及其生成变换的操作类型。同时从新里曼理论同构的角度,探讨了三种链条式变换循环操作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里曼理论 极简声部进行 音级集合空间 变换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音七和弦声部进行的转换——用新黎曼主义理论的观点分析流行音乐中的和声进行 被引量:6
2
作者 郭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34,47,共11页
新黎曼主义理论提供了研究浪漫主义后期和声实践的理论依据,也对调性和非调性音乐的创作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然而,这一理论亟待在分析实践中得以检验。文章运用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与功能和声理论相结合,将两种独立的体系统为一体用于对... 新黎曼主义理论提供了研究浪漫主义后期和声实践的理论依据,也对调性和非调性音乐的创作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然而,这一理论亟待在分析实践中得以检验。文章运用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与功能和声理论相结合,将两种独立的体系统为一体用于对流行音乐领域里自然音七和弦序进的分析。文中发明两种分析论点:一是在低音级进下行时,把上声部的七和弦视为三和弦与它的转换的总合,使两种独立的体系以横向交替或并置的形式结合;二是低音做五度循环运动时,把七和弦视为一个整体,使两种独立的体系以纵向重叠的形式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黎曼主义理论 三和弦转换 最俭省声部进行 功能和声体系 自然音七和弦序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声调式复调化声部处理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汝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35-36,共2页
由文化部主办、委托武汉音乐学院召开的"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已在不久前结束了。与会代表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部分已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以及本刊等学术季刊的八七年第一期上全文发表,还有一部分... 由文化部主办、委托武汉音乐学院召开的"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已在不久前结束了。与会代表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部分已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以及本刊等学术季刊的八七年第一期上全文发表,还有一部分论文也以摘要的形式集中载于《中国音乐学》今年第一期上。为了更全面地反映这次会议的成果,本刊继而刊出另外十五篇论文摘要以利于学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声调式 声部写作 传统和声 复调性 声部进行 中国音乐学 和声学 民族化 音乐思维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键盘和声教学改革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小玲 黄虹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1-44,55,共5页
多年来,音乐院校和声教学改革比较突出的一点是:改变以书面练习为主的教学状况,增加键盘练习的比例。本文针对在键盘和声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学生对键盘练习感到困难,总体效果也欠完整的问题,介绍笔者之一王小玲编写的键... 多年来,音乐院校和声教学改革比较突出的一点是:改变以书面练习为主的教学状况,增加键盘练习的比例。本文针对在键盘和声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学生对键盘练习感到困难,总体效果也欠完整的问题,介绍笔者之一王小玲编写的键盘和声教材(该书已出版,名为《简单键盘和声》),并把编写过程中所思考的问题、做法和效果与大家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盘和声 学习者 书面练习 声部进行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副三和弦 和弦连接 结构类型 七和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思维的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要义
5
作者 姚恒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3-107,I0006,共16页
在21世纪“后调性”的音乐创作中,如何应用线性思维在纵横两方面进行多声部写作的探索,从应用西方传统功能和声原则的习惯性接受方式中解脱出来,形成一种新的、适用于中国民族调式与“后调性”现代和声特点的多声部手法,使得作品在继承... 在21世纪“后调性”的音乐创作中,如何应用线性思维在纵横两方面进行多声部写作的探索,从应用西方传统功能和声原则的习惯性接受方式中解脱出来,形成一种新的、适用于中国民族调式与“后调性”现代和声特点的多声部手法,使得作品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同时还具备“时代感”,是摆在每一位作曲家面前的新课题。与西方音乐中旋律与和声的关系不同,中国民族调式旋律除了五声性骨干音组成的旋律之外,所有的“偏音”应属于调式的构成音,而不是“外音”的概念。即使五声性和声与西方功能和声之间存在着共同解释的音阶级别,也不要直接照搬。理论相通不等于音乐的风格就能一致。照搬音阶中的功能级别,其结果就会否定了民族调式中偏音的存在,在和声功能级别中将偏音当作“外音”处理,直接损害了调式旋法中细腻的风格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声性调式和声 线性思维 声部进行 非三度叠置和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声歌诀的运用 高师基础和声课教学法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民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2-65,共4页
四部和声写作练习是高师基础和声课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由于教学难度较大,学生感到最为困难的是和声进行中的规则繁多,难记难用。为了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归纳出一套和声歌诀,供学生作四部和声写作练习时运用。
关键词 和声 歌诀 四部和声 声部进行 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唱的协调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明恩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129-132,135,共5页
合唱的协调是在良好的音准与节奏的基础上,通过对音量、音色的适当调整。使音乐织体各组成部分之间达到音响平衡,进而求得丰富的音响层次和完美的音响效果。合唱织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在音量、音色上所形成的相互关系与比例构成了合唱音响... 合唱的协调是在良好的音准与节奏的基础上,通过对音量、音色的适当调整。使音乐织体各组成部分之间达到音响平衡,进而求得丰富的音响层次和完美的音响效果。合唱织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在音量、音色上所形成的相互关系与比例构成了合唱音响平衡关系。对合唱音响平衡关系的处理是指挥的重要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 节奏 作品 艺术表现 背景声 声部进行 平衡关系 音响平衡 合唱音响 音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级集合理论
8
作者 陈彬彬(译) 王中余(译)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4-82,167,共10页
音乐家们经常有层级地使用类似音阶的集合,一个集合嵌入到下一个集合中,并在每一个层级都运用移位和倒影。一种特别常见的技巧是用一个层面上的变换抵消由和弦自身音符构成的内在音阶中的类似变换。
关键词 新里曼理论 关联倒影 声部进行 20世纪理论 集合理论 层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音乐的民族风格与时代特点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振兴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37-38,共2页
由文化部主办、委托武汉音乐学院召开的"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已在不久前结束了。与会代表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部分已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以及本刊等学术季刊的八七年第一期上全文发表,还有一部分... 由文化部主办、委托武汉音乐学院召开的"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已在不久前结束了。与会代表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部分已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以及本刊等学术季刊的八七年第一期上全文发表,还有一部分论文也以摘要的形式集中载于《中国音乐学》今年第一期上。为了更全面地反映这次会议的成果,本刊继而刊出另外十五篇论文摘要以利于学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风格 时代特点 主旋律 专业音乐创作 三音列 中国音乐学 和声学 作曲家 声部进行 主要体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