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Detect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邓雅倩 曹春莉 +4 位作者 马金梅 李文肖 徐泽林 成静 李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49-2155,2171,共8页
背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是评估疾病进展和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亟需无创、准确的方法来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技术的融合展现出巨大潜力。其中,S-Detect技术具有强大的图像分析能力,结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 背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是评估疾病进展和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亟需无创、准确的方法来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技术的融合展现出巨大潜力。其中,S-Detect技术具有强大的图像分析能力,结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的精准量化评估,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提供了新的可能。目的探讨基于常规超声的人工智能S-Detect联合VTIQ技术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2月—2024年2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的14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共166个肿块)资料,依据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分为转移者(n=61)与未转移者(n=105)。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VTIQ及S-Detect检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观察指标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筛选有意义的指标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肿块边界(OR=0.619,95%CI=0.540~0.693)、边缘(OR=0.563,95%CI=0.484~0.640)、钙化(OR=0.559,95%CI=0.480~0.636)、纵横比(OR=0.540,95%CI=0.461~0.617)及剪切波速度平均值(SWVmean)(OR=0.794,95%CI=0.725~0.853)是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依此构建Logistic方程:Logistic(P)=-14.293+1.664×边界+1.315×边缘+1.757×钙化+1.341×纵横比+1.196×血流分级+0.736×SWV最大值(SWVmax)-3.942×SWV中间值(SWVcentre)+0.710×SWVmean。该联合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95%CI=0.847~0.943),均大于各独立影响因素的AUC(P<0.05),且联合预测模型的AUC值均大于常规超声(AUC=0.605,95%CI=0.526~0.680)、S-Detect(AUC=0.672,95%CI=0.595~0.743)以及VTIQ(AUC=0.794,95%CI=0.725~0.853)各独立预测模型的AUC(P<0.05),该联合预测模型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32,P<0.05)。结论基于常规超声的S-Detect联合VTIQ技术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常规超 S-Detect智能辅助诊断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评价正常成人睾丸生精功能 被引量:4
2
作者 邝斌 李明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采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测量正常成人睾丸剪切波速度(SWV),分析影响睾丸弹性硬度的主要因素,探讨其评价男性睾丸生精功能的价值。方法招募200名正常成年男性志愿者行睾丸常规超声检查,测量双侧睾丸体积。以VTIQ技术测量... 目的采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测量正常成人睾丸剪切波速度(SWV),分析影响睾丸弹性硬度的主要因素,探讨其评价男性睾丸生精功能的价值。方法招募200名正常成年男性志愿者行睾丸常规超声检查,测量双侧睾丸体积。以VTIQ技术测量双侧睾丸上极、中份、下极的SWV,比较双侧睾丸、不同年龄组睾丸SWV差异,并与年龄、睾丸体积和精子活动率和精子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0名正常成年男性左右侧睾丸SWV均为(1.23±0.18)m/s,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6,P=0.710)。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与51~60岁组间双侧睾丸SWV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睾丸SWV与年龄呈正相关(r=0.454,P<0.001),与睾丸体积、精子活动率和精子密度分别呈负相关(r=-0.649、-0.668、-0.675,P均<0.001)。结论 VTIQ技术可定量测量睾丸组织硬度,有望用于初步评估睾丸生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精子发生 检查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诊断唾液腺干燥综合征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彦清 聂芳 +2 位作者 王陇利 谭玉婷 朱阳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19-1823,共5页
目的观察二维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诊断唾液腺干燥综合征(SS)的价值。方法收集43例SS患者(SS组)和60例非SS患者(对照组),观察并对比其唾液腺病灶二维超声评分及剪切波速度(SWV),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二维... 目的观察二维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诊断唾液腺干燥综合征(SS)的价值。方法收集43例SS患者(SS组)和60例非SS患者(对照组),观察并对比其唾液腺病灶二维超声评分及剪切波速度(SWV),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二维超声评分、VTIQ及二者联合诊断唾液腺SS的效能。结果SS组唾液腺二维超声评分及唾液腺SW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以2.12、2.38 m/s为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SWV最佳截断值,其诊断唾液腺SS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3.70%、88.30%、0.72和0.90;以二维超声评分2分为最佳截断值,其诊断唾液腺SS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和AUC分别为76.70%、90.00%、0.67和0.91;以二维超声评分为1分且唾液腺SWV=2.12、2.38 m/s为最佳截断值,联合诊断唾液腺SS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和AUC分别为95.30%、60.00%、0.55和0.78。结论二维超声联合VTIQ技术有助于诊断唾液腺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涎腺 检查 触诊组织成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鉴别诊断不同大小乳腺结节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荣 王兴田 +2 位作者 刘洁 王玉乔 鹿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30-1833,共4页
目的观察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不同大小良恶性实性结节的价值。方法纳入175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共193个实性结节,根据结节最大径将其分为≤10 mm组、>10 mm且<20 mm组及≥20 mm组,行VTIQ成像检... 目的观察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不同大小良恶性实性结节的价值。方法纳入175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共193个实性结节,根据结节最大径将其分为≤10 mm组、>10 mm且<20 mm组及≥20 mm组,行VTIQ成像检查,获得结节内部的平均剪切波速度(SWVmean)。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SWVmean诊断乳腺不同大小实性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193个结节中,良性101个、恶性92个;良性结节中61.39%(62/101)为纤维腺瘤,恶性结节中80.43%(74/92)为浸润性导管癌。3组不同大小结节良恶性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良恶性结节间SWVmea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WVmean诊断≤10 mm组、>10 mm且<20 mm组及≥20 mm组良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95%CI(0.64,0.90)]、0.88[95%CI(0.79,0.97)]及0.92[95%CI(0.84,1.00)],截断值为3.93 m/s、4.16 m/s和4.60 m/s,敏感度分别为69.23%、90.90%和90.91%,特异度分别为82.86%、77.14%和87.10%,准确率分别为77.05%、83.82%、89.06%。SWV_(mean)对≤10 mm与≥20 mm乳腺良恶性结节的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992,P=0.046),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TI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实性结节具有一定价值,SWV_(mean)对≥20 mm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优于≤10 mm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检查 触诊组织成像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所测剪切波速度与乳腺癌病理分级及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媛娴 王兴田 +2 位作者 刘洁 王玉乔 周文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5-898,共4页
目的观察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所测剪切波速度(SWV)与乳腺癌病理分级及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超声及VTIQ检查,获得病灶剪切波速度(SWV),对比不同病理分级及分型病灶SWV,分析SWV... 目的观察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所测剪切波速度(SWV)与乳腺癌病理分级及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超声及VTIQ检查,获得病灶剪切波速度(SWV),对比不同病理分级及分型病灶SWV,分析SWV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70例乳腺癌患者共71个病灶,平均SWV为(6.30±1.87)m/s。SWV与Ki-67、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无关(P均>0.05)。病灶SWV与其最大径呈正相关(r=0.372,P=0.001)。Ⅰ级(n=7)、Ⅱ级(n=31)、Ⅲ级(n=26)乳腺癌的SWV分别为(5.31±1.74)、(6.05±1.99)及(7.05±1.62)m/s,Ⅰ、Ⅱ级SWV均低于Ⅲ级(P均<0.05)。Luminal-A型(n=14)、Luminal-B型(n=41)、HER-2过表达型(n=10)及三阴性型(n=6)乳腺癌的SWV分别为(4.09±1.15)、(6.70±1.77)、(7.08±1.57)及(6.53±2.04)m/s,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型SWV均高于Luminal-A型(P均<0.05)。结论VTIQ技术检测SWV有助于乳腺癌病理分级及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检查 剪切波速度 触诊组织成像量化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指标及超声图像特征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若兰 洪晓芳 +4 位作者 韩伟 张舒悦 胡玉娟 梁伟翔 刘韬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0-411,共12页
目的:探讨常规二维超声和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图像特征及定量指标与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并分析VTIQ定量指标联合二维超声图像类型在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 目的:探讨常规二维超声和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图像特征及定量指标与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并分析VTIQ定量指标联合二维超声图像类型在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的乳腺病变女性患者110例,共112个病变。术前行二维超声及VTIQ检查,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超声图像特征。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恶性组与良性组,记录恶性肿瘤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并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患者分为不同亚型。以乳腺病变的良、恶性及分子分型为因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剪切波速度最大值(SWVmax)、剪切波速度最小值(SWVmin)、剪切波速度平均值(SMVmean)定量参数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二维超声图像中肿块边缘、形态、高回声晕、钙化、后方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血流分级、VTIQ图像类型及SWVmax、SWVmean、SWVmin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Luminal A型不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及钙化,VTIQ图像以边缘型为主,SWVmax及SWVmean明显低于非Luminal型(P<0.05)。Her-2过表达型较Luminal A型更易出现钙化,其中SWVmax明显高于Luminal A型,SWVmin明显低于Luminal B型(P均<0.05)。三阴型乳腺癌后方易出现回声增强,VTIQ图像以中央型多见,其中SWVmin明显低于Luminal B型(P<0.05)。VTIQ定量、VTIQ定量联合图像类型、VTIQ定量联合图像类型及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在乳腺肿瘤良、恶性及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诊断效能均逐级提高。结论:VTIQ技术联合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对乳腺肿瘤良、恶性及乳腺癌分子分型的诊断效能较单一VTIQ技术均有提高,为临床术前无创评估乳腺肿瘤性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二维超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技术联合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指南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毛锋 徐辉雄 +6 位作者 张盛敏 张一峰 伯小皖 李小龙 李丹丹 刘博姬 徐军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585-2590,共6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VTIQ)技术联合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指南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11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9例,共109个甲状腺结节。患者行常规...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VTIQ)技术联合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指南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11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9例,共109个甲状腺结节。患者行常规甲状腺超声检查和VTIQ检查,并按照2015年ATA指南进行分组。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单独应用VTIQ检查、ATA指南以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结果 109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65个,恶性结节44个。良恶性结节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亚性结节内部成分、回声、边缘、钙化、纵横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结节剪切波速度(SWS)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均低于恶性结节(P<0.001);良恶性结节2015年ATA指南分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WS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4〔95%CI(0.758,0.911)〕、0.841〔95%CI(0.763,0.919)〕和0.861〔95%CI(0.790,0.933)〕,诊断界值分别为3.26、2.54、2.92 m/s。以SWS平均值2.92 m/s为诊断界值时,其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分别为79.5%(35/44)、83.1%(54/65)和81.7%(89/109)。以极低度可疑恶性组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结节,低度可疑恶性组及以上(包括未描述组)诊断为甲状腺恶性结节,其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分别为97.7%(43/44)、40.0%(26/65)和63.3%(69/109),AUC为0.689〔95%CI(0.591,0.786)〕。将极低度可疑恶性组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结节,高度可疑恶性组诊断为甲状腺恶性结节,低度、中度可疑恶性组及未描述组则根据SWS平均值<2.92 m/s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结节,SWS平均值≥2.92 m/s诊断为甲状腺恶性结节。VTIQ技术联合2015年ATA指南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分别为97.7%(43/44)、80.0%(52/65)、87.2%(95/109),AUC为0.889〔95%CI(0.824,0.954)〕。VTIQ技术联合2015年ATA指南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与单独应用2015年ATA指南相同,而特异度和正确率均升高(P<0.001)。VTIQ技术联合2015年ATA指南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较单独应用VTIQ技术升高(P=0.008),而特异度和正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27,P=0.210)。结论 VTIQ技术对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联合2015年ATA指南后较单独应用2015年ATA指南能明显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和正确率,同时不降低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检查 触诊组织成像定量 剪切波弹性成像 美国甲状腺学会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和定量技术联合ACR TI-RADS分类对不同直径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文 朱绘绘 +1 位作者 刘海珍 邰振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87,共7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和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技术联合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颁布的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对...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和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技术联合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颁布的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对不同直径(diameter,D)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华东疗养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2例患者共137个甲状腺结节的常规超声和VTIQ图像资料,所有结节按ACR TI-RADS分类进行评分。结节根据最大直径分为D≤10 mm组和D>10 mm组。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结节ACR TI-RADS分类与VTIQ技术之间的相关性。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生成ACR TI-RADS分类联合VTIQ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预测概率模型,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比较VTIQ技术、ACR TI-RADS分类以及两者联合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在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上,VTIQ技术与ACR TI-RADS分类呈中度相关(D>10 mm组:r=0.656,P<0.001;D≤10 mm组:r=0.615,P<0.001)。ACR TI-RADS分类、VTIQ技术和两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0.819、0.889(D>10 mm组)和0.802、0.807、0.827(D≤10 mm组)。结论VTIQ技术联合ACR TI-RADS分类可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无论是单独应用VTIQ技术、ACRTI-RADS分类,还是两者的联合应用,诊断效能在D>10 mm组均稍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R TI-RADS分类 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 甲状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RADS分类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蒲欢 吴蓉 +3 位作者 徐光 姚明华 赵丽霞 刘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95-1499,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BI-RADS分类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TIQ)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诊断为乳腺导管内病变的78例患者。分别统计出依据BI-...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BI-RADS分类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TIQ)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诊断为乳腺导管内病变的78例患者。分别统计出依据BI-RADS分类诊断的结果、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并进行分级矫正后诊断的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BI-RADS分类、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 BI-RADS分类诊断结果显示乳腺导管内良性病变15例、恶性病变63例,其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灵敏度为97.0%、特异度为31.1%、正确率为59.0%。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结果显示乳腺导管内良性病变38例、恶性病变40例,其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灵敏度为93.9%、特异度为80.0%、正确率为85.9%。BI-RADS分类、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0.85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16,P<0.001)。结论 BI-RADS分类联合VTIQ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纯BI-RADS分类,不降低灵敏度而提高特异度和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 导管 乳腺 触诊组织定量成像技术 BI-RADS分类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和弹性成像技术评价乳腺良、恶性肿瘤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渊 江泉 +3 位作者 陈剑 张云霄 何竹 顾晓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和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86例乳腺病变患者术前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弹性超声及VTQ检查,对各病灶进行弹性成像评分和VTQ速度分组,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弹性超声...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和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86例乳腺病变患者术前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弹性超声及VTQ检查,对各病灶进行弹性成像评分和VTQ速度分组,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弹性超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中弹性超声评分为1~3分者占为68.09%(32/47),恶性肿瘤中弹性超声4~5分者占82.05%(32/39)。乳腺良、恶性肿瘤的VTQ速度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弹性超声、VTQ技术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达91.86%。结论联合应用常规超声、弹性成像、VTQ技术,可显著提高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触诊组织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分析技术分期诊断慢性肾病 被引量:15
11
作者 胡巧 康利克 +3 位作者 王小燕 吴潮清 陈海宁 黄小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分期诊断慢性肾病(CKD)的价值。方法应用VTQ技术测量120例CKD患者双侧肾实质剪切波传播速度(SWV),构建ROC曲线,评价VTQ技术诊断CKD临床分期的价值。结果不同临床分期CKD患者肾实质的SWV测值差异有统计...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分期诊断慢性肾病(CKD)的价值。方法应用VTQ技术测量120例CKD患者双侧肾实质剪切波传播速度(SWV),构建ROC曲线,评价VTQ技术诊断CKD临床分期的价值。结果不同临床分期CKD患者肾实质的SWV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肾实质SWV测值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r=0.567,P<0.001),与CKD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616,P<0.001);以2.52、2.46、2.24和2.21m/s为界值诊断≥2期、≥3期、≥4期以及5期CKD的敏感度分别为84.4%、88.4%、84.9%和82.4%,特异度分别为70.0%、64.7%、68.7%和62.8%,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829、0.832和0.775。结论 VTQ技术可无创定量评价CKD肾实质弹性变化,进而分期诊断慢性肾病,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辐射力成像 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慢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军 袁美芹 +3 位作者 成静 杜婷婷 王甲嘉 芦桂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34-1237,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2D-US)、实时组织弹性成像(UE)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8例患者共213个乳腺病灶术前分别行2D-US、UE及VTQ检查,对各病灶2D-US声像图表现进行超声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2D-US)、实时组织弹性成像(UE)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8例患者共213个乳腺病灶术前分别行2D-US、UE及VTQ检查,对各病灶2D-US声像图表现进行超声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US)分类,UE采用5级评分法判断结节性质,VTQ技术定量测定结节内剪切波速度(SWV)。绘制ROC曲线,比较2D-US、UE、SWV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2D-US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2.35%(126/153),特异度为71.67%(43/60),准确率为79.34%(169/213)。UE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6.27%(132/153),特异度为73.33%(44/60),准确率为82.63%(176/213)。良性及恶性结节的SWV别为(3.09±1.26)m/s、(6.83±2.18)m/s(P<0.05);以3.59m/s作为诊断恶性病灶的最佳截断值,VTQ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6.93%(133/153),特异度为76.67%(46/60),准确率为84.04%(179/213)。2D-US、UE、SWV诊断乳腺IDC的AUC分别为0.811、0.843、0.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S、UE及VTQ均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性结节及乳腺IDC,UE优于2DUS,VTQ可获得客观的量化指标,重复性好,优于UE和2D-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弹性成像技术 触诊组织量化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慢性肾病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亮 吕珂 +3 位作者 陈丽萌 夏鹏 姜玉新 戴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00-1703,共4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评估慢性肾脏疾病(CKD)肾组织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对45例经肾组织活检证实的CKD患者进行VTQ以及常规超声检查。分析VTQ以及常规超声指标与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CKD分期、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管萎缩...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评估慢性肾脏疾病(CKD)肾组织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对45例经肾组织活检证实的CKD患者进行VTQ以及常规超声检查。分析VTQ以及常规超声指标与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CKD分期、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管萎缩面积以及肾间质纤维化面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肾皮质SWV值CKD 1期为(2.74±0.57)cm/s,CKD 2期为(2.30±0.27)cm/s,CKD 3期为(2.85±0.26)cm/s,CKD 4期为(2.60±0.40)cm/s。统计分析显示肾皮质SWV值与CKD分期及病理指标间无相关性。讨论VTQ技术可以测定的肾脏皮质的SWV值;但肾脏皮质SWV值与CKD分期及肾组织纤维化指标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剪切波速度 检查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诊断乳腺肿块的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增 吴蓉 +2 位作者 刘卉 姚明华 蒲欢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145,共4页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自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385例患者共387个肿块,对各病灶进行声触诊组织定量检...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自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385例患者共387个肿块,对各病灶进行声触诊组织定量检测,获取乳腺肿块VTQ值,肿块良恶性以病理(穿刺活检/手术切除)结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判断诊断价值。常规超声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2.59%、84.27%、81.34%。VTQ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11%、90.37%、87.21%。常规超声联合VTQ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52%、92.44%、92.32%。常规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常规超 乳腺肿块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风霞 李萍 +2 位作者 杨雪 初旭 王宏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6-559,共4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患者共143个肝脏病灶及周围肝实质的VTQ检查资料。测量病灶及同等深度周围肝实质的剪切波速度(SWV),并计算两者比值(R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患者共143个肝脏病灶及周围肝实质的VTQ检查资料。测量病灶及同等深度周围肝实质的剪切波速度(SWV),并计算两者比值(R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绘制病灶SWV值及R值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的ROC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143个病灶中,恶性病灶63个,良性病灶80个。恶性病灶SWV值[(2.81±0.71)m/s]高于良性病灶[(1.57±0.55)m/s,P<0.05]。恶性病灶SWV值高于周围肝实质[(1.93±0.46)m/s,P<0.05],良性病灶与周围肝实质SWV值[(1.43±0.45)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灶R值(1.49±0.42)高于良性病灶(1.13±0.34,P<0.05)。以病灶SWV值及R值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77。以SWV 2.23m/s为最佳截断点,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9%、89.1%;以R值1.22为最佳截断点,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5%、68.5%。结论通过VTQ技术获得病灶SWV值及R值均可较准确地鉴别肝脏良恶性病灶,且SWV值优于R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弹性成像技术 触诊组织定量 剪切波速度 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IgA肾病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亮 吕珂 +3 位作者 陈丽萌 夏鹏 姜玉新 戴晴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评价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4月30日北京协和医院经肾活检证实的28例IgAN患者,对所有患者左肾进行常规超声(肾脏长径、... 目的评价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4月30日北京协和医院经肾活检证实的28例IgAN患者,对所有患者左肾进行常规超声(肾脏长径、皮质厚度、叶间动脉阻力指数)及VTQ超声[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检查。分析常规超声与VTQ指标间,以及各超声指标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Lee分级、肾小球硬化指数(glomerular sclerosis index,GSI)、肾小管萎缩(tubular atrophy,TA)以及肾间质纤维化(interstitial fibrosis,IF)的相关性。结果 IgAN患者肾脏常规超声指标与其VTQ结果、临床/病理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VTQ测定的SWV与CKD分期(r=-0.382,P=0.045)、Lee分级(r=-0.407,P=0.031)及IF(r=-0.397,P=0.036)呈负相关,与GSI和TA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VTQ技术测定的肾皮质SWV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存在相关性,这一新型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IGA肾病 弹性成像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发进 徐金锋 +5 位作者 刘慧玉 张磊 熊奕 罗慧 焦阳 丁志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TQ)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收集4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及VTQ检查,获得结节及结节周围组织的剪切波速度(SWV),采用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结...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TQ)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收集4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及VTQ检查,获得结节及结节周围组织的剪切波速度(SWV),采用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结节及其周围组织的SWV分别为(2.05±0.25)m/s[95%可信区间(CI):1.95-2.15m/s]、(1.78±0.26)m/s(95%CI:1.68-1.88 m/s),恶性结节及其周围组织SWV分别为(3.57±1.29)m/s(95%CI:3.06-4.09m/s)、(1.85±0.29)m/s(95%CI:1.73-1.96m/s)。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良性结节与其周围组织、恶性结节与其周围组织间SWV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良性结节周围组织与恶性结节周围组织间SW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6)。应用SWV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27,截断值为2.416m/s,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8.89%(24/27)、96.43%(27/28)、96.00%(24/25)、90.00%(27/30)、24.89及0.12。结论 VTQ检查能够通过SWV值反映出结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硬度,在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诊组织定量 甲状腺结节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钙化结节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国强 李泉水 +4 位作者 李清山 陈胜华 熊华花 方凡 邓水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8-902,共5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技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钙化结节的价值。方法分析53例共58个甲状腺钙化结节的二维图像和弹性成像图,根据弹性图像灰度,将VTI图像分为6级,粗大钙化、分级≤3级判断为甲状腺良性钙化结节,微钙化、分级>3级...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技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钙化结节的价值。方法分析53例共58个甲状腺钙化结节的二维图像和弹性成像图,根据弹性图像灰度,将VTI图像分为6级,粗大钙化、分级≤3级判断为甲状腺良性钙化结节,微钙化、分级>3级判断为恶性钙化结节,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之间的钙化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4,P<0.005);以微钙化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4.29%(26/35)、73.91%(17/23)、74.14%(43/58)。甲状腺良恶性钙化结节之间VTI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9,P<0.005);以VTI分级>3级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71%(30/35)、91.30%(21/23)、87.93%(51/58)。结论 VTI技术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钙化结节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诊组织成像 甲状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慢性肾病应用的影响因素:肾-脾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亮 吕珂 +3 位作者 陈丽萌 夏鹏 姜玉新 戴晴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慢性肾病应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行肾活检的慢性肾病患者62例。在相同体位下,使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测量患者的左肾皮质及同一深度脾脏实质的组织弹性,各测...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慢性肾病应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行肾活检的慢性肾病患者62例。在相同体位下,使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测量患者的左肾皮质及同一深度脾脏实质的组织弹性,各测量15次。计算每例患者肾脏弹性测值的变异系数,并与脾脏测值对比,分析测量次数、测量深度、慢性肾病病理诊断及临床分期对肾脏弹性测值变异度水平的影响。结果测量次数的增加不能减低肾脏及脾脏的测值变异系数(P>0.05),但是可以增加测量均值的稳定性(P=0.000)。肾脏测值变异系数与测量深度呈正相关(r=0.370,P=0.003),而脾脏测值变异系数与测量深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慢性肾病分期及病理诊断与肾脏测值变异系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采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测量肾组织弹性时,需要在方法学上建立更为细致而统一的规范,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慢性肾病 弹性成像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定量分析正常甲状腺实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乔贝 杨军 +1 位作者 李银燕 姜镔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ARFI)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定量分析正常甲状腺实质的价值,确立正常成人甲状腺VTQ值参考范围。方法检测107名正常成人双侧甲状腺实质的VTQ值,对其数值按男女组每20岁年龄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成人甲状...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ARFI)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定量分析正常甲状腺实质的价值,确立正常成人甲状腺VTQ值参考范围。方法检测107名正常成人双侧甲状腺实质的VTQ值,对其数值按男女组每20岁年龄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成人甲状腺左侧叶与右侧叶VT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成人甲状腺VTQ值在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成人甲状腺VTQ值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VTQ技术可定量分析正常成人甲状腺组织的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正常成人甲状腺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