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燥综合征患者涎腺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检查与自身抗体唇腺活检结果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艳 程莲 戚庭月 《安徽医学》 2024年第8期986-989,共4页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涎腺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检查与自身抗体、唇腺活检结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4例疑似S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02年欧美国际联盟(AECG)诊断标准分成两组,SS组(...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涎腺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检查与自身抗体、唇腺活检结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4例疑似S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02年欧美国际联盟(AECG)诊断标准分成两组,SS组(n=64),非SS组(n=30)。通过二维超声及VTIQ的检查,研究两组患者的颌下腺和腮腺剪切波速度(SWV)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SWV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探究SWV诊断SS的价值。研究涎腺SWV与自身抗体、唇腺活检结果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颌下腺及腮腺SW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颌下腺中,SWV诊断S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2%和83.3%,AUC为0.866(95%CI:0.764~0.969);在腮腺中,SWV诊断S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3%和76.7%,AUC为0.867(95%CI:0.779~0.956)。抗SSA/SSB抗体阳性患者的颌下腺及腮腺SWV值较阴性患者的高,唇腺活检结果阳性患者的颌下腺及腮腺SWV值较阴性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涎腺VTIQ技术在SS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涎腺SWV值与自身抗体、唇腺活检结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干燥综合征 颌下腺 腮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与声触诊定量技术对乳腺肿瘤诊断效能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冯景 王洲 +1 位作者 李健 任永凤 《安徽医学》 2020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比较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与声触诊定量技术(VTQ)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5类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BI-RADS 3~5类乳腺肿瘤患者60例,根据术后... 目的比较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与声触诊定量技术(VTQ)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5类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BI-RADS 3~5类乳腺肿瘤患者60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33例与恶性组27例,分别以术前VTQ及VTIQ弹性成像检查所获取的病灶剪切波速度(SWV)作为观察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两种技术对BI-RADS 3~5类乳腺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VTIQ与VTQ技术的有效检出率分别为100%与86.67%(P<0.01)。采用VTIQ检查,良、恶性组SWV均值为(3.79±0.87)m/s、(5.40±0.81)m/s(P<0.01),以4.29 m/s为鉴别界值,VTI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2.59%、特异性为84.85%;采用VTQ检查,良、恶性组SWV均值为(4.03±0.92)m/s、(4.70±0.72)m/s(P<0.01),以4.02 m/s为鉴别界值,VT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4.21%、特异性为69.70%;VTIQ与VTQ技术的曲线下面积(AUC)对比提示,VTIQ诊断效能优于VTQ(0.89比0.75)。结论VTIQ与VTQ技术均可用于BI-RADS 3~5类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但VTIQ技术较VTQ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触诊定量技术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US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检测兔VX2乳腺癌转移前哨淋巴结 被引量:6
3
作者 侯佳慧 荆慧 +5 位作者 王秋程 刘钊 孙一欣 魏靖 杨凡 程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3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对荷瘤兔乳腺癌转移前哨淋巴结(SLN)的诊断价值。方法建立24只兔VX2乳腺癌模型,建模2~3周后对其行CEUS、VTIQ以及联合两种诊断方法,检测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比较3种方法对SLN...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对荷瘤兔乳腺癌转移前哨淋巴结(SLN)的诊断价值。方法建立24只兔VX2乳腺癌模型,建模2~3周后对其行CEUS、VTIQ以及联合两种诊断方法,检测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比较3种方法对SLN的检出率,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CEUS、VTIQ及CEUS联合VTIQ三种方法对SLN的检出率分别为84.38%(27/32)、75%(24/32)、90.63%(2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诊断转移性SLN(MSLN)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0%、71.43%、70.37%,VTIQ诊断MSLN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4.71%、85.71%、70.83%,CEUS联合VTIQ诊断MSLN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45%、71.43%、89.66%,三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联合VTIQ有助于提高诊断MSLN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动物模型 前哨淋巴结 造影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VTIQ与VTQ技术在鉴别甲状腺TI-RADS 4级结节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何丽英 江峰 刘表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582-585,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TI-RADS 4级结节的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VTIQ)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进行鉴别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甲状腺TI-RADS 4级结节患者76例(88个结节)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VTIQ、VTQ诊断,与临床病... 目的:探讨甲状腺TI-RADS 4级结节的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VTIQ)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进行鉴别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甲状腺TI-RADS 4级结节患者76例(88个结节)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VTIQ、VTQ诊断,与临床病理切片进行比较,并分析结节内部剪切波速度值(SWV)、截断值、诊断效能。结果:VTIQ的SWV平均值高于VTQ的SWV平均值(P<0.05),最佳采样参数为SWV平均值,VTQ、VTIQ的SWV平均值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26,P=0.000);VTIQ诊断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2.99 m/s、87.50%、89.58%、88.64%,VTQ分别为2.77 m/s、72.50%、79.17%、76.13%。结论:VTIQ对甲状腺TI-RADS 4级结节鉴别诊断效能优于VTQ,采样参数宜选择结节SWV平均值,截断值为2.99 m/s时可同时取得较好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TI-RADS 4级结节 触诊组织成像定量 触诊组织定量 剪切波速度值 截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P敷贴+曲安奈德序贯治疗皮肤瘢痕疙瘩近期疗效及其VTIQ评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惠瑜 邓咏梅 +5 位作者 张金山 姚红霞 刘韬 李园 卢健林 袁晓燕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目的:探讨^(32)P敷贴近距离放疗+瘤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混合液序贯综合治疗皮肤瘢痕疙瘩的近期疗效及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对其疗效评估的初步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对在本院核医学门诊就诊的23例皮肤瘢痕疙瘩患... 目的:探讨^(32)P敷贴近距离放疗+瘤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混合液序贯综合治疗皮肤瘢痕疙瘩的近期疗效及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对其疗效评估的初步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对在本院核医学门诊就诊的23例皮肤瘢痕疙瘩患者(观察组),采用^(32)P敷贴近距离放疗+瘤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混合液序贯综合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行改良法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同时对病灶进行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测定剪切波速度(SWV,m/s),用以评估其近期疗效;收集本院核医学门诊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仅行^(32)P敷贴近距离放疗的共29例皮肤瘢痕疙瘩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对23例观察组患者的34个病灶共完成了102次注射和68次^(32)P敷贴近距离放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为79.41%(27/34),对照组29例患者的42个病灶共进行了173次^(32)P敷贴近距离放疗,总有效率为80.95%(34/4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P=0.867);观察组的每病灶^(32)P治疗次数(次数/病灶)和总疗程(d)较对照组显著减少[2.00(2.00,2.00)比4.00(3.25,5.00);66.00(63.25,72.00)比169.0(132.2,194.0),P<0.01)]。(2)观察组治疗后SWVmax(m/s)和SWVmean(m/s)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5.79±3.05比6.75±3.80,4.68±1.92比5.35±2.38,P<0.05),治疗后改良法VSS评分(分)较治疗前减少(9.04±1.85比11.03±2.33,P<0.05),治疗前SWVmean与改良法VSS评分呈一定程度的相关性(r=0.44,P<0.05)。结论:^(32)P敷贴近距离放疗+瘤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混合液序贯治疗皮肤瘢痕疙瘩的近期疗效满意,与单独^(32)P敷贴相比,在不降低疗效的同时显著减少了^(32)P敷贴治疗次数和缩短了总疗程;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可望为早期疗效评估提供敏感、客观的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32)P敷贴 近距离放射治疗 曲安奈德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Q与ETE诊断微小乳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松年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7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与组织弹性成像技术(ETE)诊断微小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对78例(97个结节)患者最大直径≤1cm的乳腺结节在麦默通旋切术或手术切除前分别采用VTIQ及ETE二种超声弹性成像方法测量其平均剪切波速度(SWVm)...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与组织弹性成像技术(ETE)诊断微小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对78例(97个结节)患者最大直径≤1cm的乳腺结节在麦默通旋切术或手术切除前分别采用VTIQ及ETE二种超声弹性成像方法测量其平均剪切波速度(SWVm)、弹性面积与二维声像图面积的比值(AR)作为硬度参数.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根据结节良恶性结果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确定二种方法诊断微小乳腺癌的阈值并分别探讨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97个结节中,良性58个,恶性39个,恶性组结节SWVm及AR大于良性组结节(P<0.001).VTIQ及ETE二种方法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0.818,当诊断阈值分别为3.5m/s、1.21时约登指数最大,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9.74%、74.36%,特异性分别为84.48%、74.14%,准确性分别为86.60%、74.23%,χ^2检验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的差异,P=0.003、0.147、0.020,灵敏度及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TIQ与ETE均可作为临床诊断微小乳腺癌的可行方法,VTIQ比ETE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乳腺癌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组织弹性成像技术 弹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Q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睾丸穿刺取精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顾怡栋 邓学东 +2 位作者 张迎春 姜纬 汪璐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381-1385,共5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睾丸穿刺取精术(testicular sperm aspiration,TES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8例患者分为VTIQ组与常规超声组,并依据睾丸体积分为3...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睾丸穿刺取精术(testicular sperm aspiration,TES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8例患者分为VTIQ组与常规超声组,并依据睾丸体积分为3个亚组,比较各亚组的年龄、不育年限、穿刺侧睾丸体积、生殖激素水平之间有无统计学的显著差异。以生殖中心胚胎实验室及病理科报告均发现精子为诊断标准,比较各亚组获精患者数有无统计学显著差异。结果各亚组患者在年龄、不育年限、穿刺侧睾丸体积、生殖激素水平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体积6.0~8.0 ml与≥10.1 ml两亚组,VTIQ组与常规超声组在获精患者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体积8.1~10.0 ml亚组,VTIQ组与常规超声组在获精患者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TIQ作为第三代SWV成像技术,具有无创、易于操作、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对于可能存在局灶性的生精区域的睾丸,VTIQ通过提供睾丸组织的绝对量化指标来评估生精功能,为NO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超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精子症 睾丸 检查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