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干燥综合征患者涎腺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检查与自身抗体唇腺活检结果的关系 |
杨艳
程莲
戚庭月
|
《安徽医学》
|
2024 |
0 |
|
2
|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与声触诊定量技术对乳腺肿瘤诊断效能的比较 |
冯景
王洲
李健
任永凤
|
《安徽医学》
|
2020 |
4
|
|
3
|
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与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
盛莉
汪纯洁
杨铃
|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
2022 |
4
|
|
4
|
常规超声与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对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
叶虹
|
《现代医院》
|
2015 |
3
|
|
5
|
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联合常规超声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 |
林小琼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 |
2
|
|
6
|
CEUS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检测兔VX2乳腺癌转移前哨淋巴结 |
侯佳慧
荆慧
王秋程
刘钊
孙一欣
魏靖
杨凡
程文
|
《医学影像学杂志》
|
2019 |
6
|
|
7
|
二维超声与声触诊组织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对比研究 |
李新云
丁红宇
|
《医学影像学杂志》
|
2014 |
3
|
|
8
|
声触诊组织成像修正BI—RADS分类在乳腺肿块中的应用价值 |
许晓蓉
林海棠
杨雪梅
王瑜
毛连梅
|
《浙江临床医学》
|
2017 |
0 |
|
9
|
甲状腺髓样癌超声结合声触诊组织弹性成像与病理基础对照 |
管林军
陈胜华
郭国强
杨雅洁
吴英
贡雪灏
|
《医学影像学杂志》
|
2017 |
10
|
|
10
|
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技术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初步应用研究 |
郑华
郑曙光
徐岩
|
《中国血液净化》
|
2016 |
2
|
|
11
|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 |
刘丽娟
徐晓红
杨永光
戴海霞
刘尔球
程锐
|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15 |
2
|
|
12
|
甲状腺实性结节的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诊断研究 |
段韵
周佩
向慧娟
|
《浙江临床医学》
|
2015 |
2
|
|
13
|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 |
贾红靖
徐晓红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2
|
|
14
|
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 |
马金梅
史欣辉
康燕飞
曹春莉
刘文
成静
李军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VTIQ技术对<0.6cm实性低回声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
吴松年
|
《浙江临床医学》
|
2018 |
0 |
|
16
|
常规超声检查联合VTI技术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探析 |
王晖
左莉莉
|
《医学影像学杂志》
|
2018 |
9
|
|
17
|
常规超声与VTIQ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效能评价 |
吕琛
项春媛
马锐
俞莉丽
|
《浙江临床医学》
|
2021 |
1
|
|
18
|
剪切波弹性成像VTIQ与VTQ技术在鉴别甲状腺TI-RADS 4级结节中的对比研究 |
何丽英
江峰
刘表虎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19 |
6
|
|
19
|
^(32)P敷贴+曲安奈德序贯治疗皮肤瘢痕疙瘩近期疗效及其VTIQ评估的临床研究 |
郑惠瑜
邓咏梅
张金山
姚红霞
刘韬
李园
卢健林
袁晓燕
|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
1
|
|
20
|
VTI弹性面积比、应变率比对合并与未合并弥漫性病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
杨杰
李杰
商蒙蒙
刘青
孙霄
|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