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慢性肾病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亮 吕珂 +3 位作者 陈丽萌 夏鹏 姜玉新 戴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00-1703,共4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评估慢性肾脏疾病(CKD)肾组织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对45例经肾组织活检证实的CKD患者进行VTQ以及常规超声检查。分析VTQ以及常规超声指标与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CKD分期、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管萎缩...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评估慢性肾脏疾病(CKD)肾组织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对45例经肾组织活检证实的CKD患者进行VTQ以及常规超声检查。分析VTQ以及常规超声指标与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CKD分期、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管萎缩面积以及肾间质纤维化面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肾皮质SWV值CKD 1期为(2.74±0.57)cm/s,CKD 2期为(2.30±0.27)cm/s,CKD 3期为(2.85±0.26)cm/s,CKD 4期为(2.60±0.40)cm/s。统计分析显示肾皮质SWV值与CKD分期及病理指标间无相关性。讨论VTQ技术可以测定的肾脏皮质的SWV值;但肾脏皮质SWV值与CKD分期及肾组织纤维化指标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剪切波速度 检查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诊断乳腺肿块的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曾增 吴蓉 +2 位作者 刘卉 姚明华 蒲欢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145,共4页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自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385例患者共387个肿块,对各病灶进行声触诊组织定量检...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自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385例患者共387个肿块,对各病灶进行声触诊组织定量检测,获取乳腺肿块VTQ值,肿块良恶性以病理(穿刺活检/手术切除)结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判断诊断价值。常规超声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2.59%、84.27%、81.34%。VTQ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11%、90.37%、87.21%。常规超声联合VTQ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52%、92.44%、92.32%。常规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常规超 乳腺肿块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IgA肾病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亮 吕珂 +3 位作者 陈丽萌 夏鹏 姜玉新 戴晴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评价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4月30日北京协和医院经肾活检证实的28例IgAN患者,对所有患者左肾进行常规超声(肾脏长径、... 目的评价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4月30日北京协和医院经肾活检证实的28例IgAN患者,对所有患者左肾进行常规超声(肾脏长径、皮质厚度、叶间动脉阻力指数)及VTQ超声[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检查。分析常规超声与VTQ指标间,以及各超声指标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Lee分级、肾小球硬化指数(glomerular sclerosis index,GSI)、肾小管萎缩(tubular atrophy,TA)以及肾间质纤维化(interstitial fibrosis,IF)的相关性。结果 IgAN患者肾脏常规超声指标与其VTQ结果、临床/病理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VTQ测定的SWV与CKD分期(r=-0.382,P=0.045)、Lee分级(r=-0.407,P=0.031)及IF(r=-0.397,P=0.036)呈负相关,与GSI和TA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VTQ技术测定的肾皮质SWV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存在相关性,这一新型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IGA肾病 弹性成像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慢性肾病应用的影响因素:肾-脾对比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亮 吕珂 +3 位作者 陈丽萌 夏鹏 姜玉新 戴晴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慢性肾病应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行肾活检的慢性肾病患者62例。在相同体位下,使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测量患者的左肾皮质及同一深度脾脏实质的组织弹性,各测...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慢性肾病应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行肾活检的慢性肾病患者62例。在相同体位下,使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测量患者的左肾皮质及同一深度脾脏实质的组织弹性,各测量15次。计算每例患者肾脏弹性测值的变异系数,并与脾脏测值对比,分析测量次数、测量深度、慢性肾病病理诊断及临床分期对肾脏弹性测值变异度水平的影响。结果测量次数的增加不能减低肾脏及脾脏的测值变异系数(P>0.05),但是可以增加测量均值的稳定性(P=0.000)。肾脏测值变异系数与测量深度呈正相关(r=0.370,P=0.003),而脾脏测值变异系数与测量深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慢性肾病分期及病理诊断与肾脏测值变异系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采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测量肾组织弹性时,需要在方法学上建立更为细致而统一的规范,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慢性肾病 弹性成像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评估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弹性 被引量:9
5
作者 付晓丹 王艳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应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测量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实质、肾窦部的弹性,探讨VTQ在2型DN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5例糖尿病患者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N-1组)及早期肾病组(DN-2组)及临床肾病组(DN-3组),3... 目的:应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测量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实质、肾窦部的弹性,探讨VTQ在2型DN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5例糖尿病患者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N-1组)及早期肾病组(DN-2组)及临床肾病组(DN-3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肾脏实质及肾窦区行VTQ,测量反映组织弹性顺应力的横向剪切波速度(Vs),比较分析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1)所有研究对象肾脏Vs均肾实质>肾窦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左、右肾实质及肾窦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比,DN-3组肾实质Vs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P=0.02),肾窦部Vs则无明显差异(P>0.05)。(3)DN-1组、DN-2组肾实质、肾窦部Vs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TQ可以量化评估DN患者肾脏损害程度,为DN患者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无创的定量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费正东 邹大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46-1649,共4页
目的:采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检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研究其对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1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 目的:采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检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研究其对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1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的143个甲状腺结节,采用VTQ技术检测其横向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ic,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评价诊断效能,确定区分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结节良恶性SWV值的临界点。结果:143个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结节中,良性69个,恶性74个,良性结节SWV的均值为(2.52±0.41)m/s,恶性结节SWV的均值为(3.98±0.50)m/s,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良性及恶性结节SWV值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8±0.01,分析得出良恶性结节的SWV值临界点为3.38,其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0%(60/74)、81.1%(56/69)、81.1%(116/143)、82.2%(60/73)和80.0%(56/70)。结论:VTQ技术可定量评价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桥本氏甲状腺炎 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章生龙 邓克学 +1 位作者 隋秀芳 刘卫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61-1163,共3页
99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分为两组:Graves病(GD)组45例;桥本甲状腺炎(HT)组54例。另选取甲状腺功能及超声图像正常者64例进行对照比较,对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甲状腺组织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检查,记录各甲状腺组织的剪切波传播速度... 99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分为两组:Graves病(GD)组45例;桥本甲状腺炎(HT)组54例。另选取甲状腺功能及超声图像正常者64例进行对照比较,对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甲状腺组织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检查,记录各甲状腺组织的剪切波传播速度(SWV)。比较3组甲状腺组织的SWV。GD组、正常对照组、HT组SWV值依次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变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当SWV≥2.20 m/s时,诊断H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7%和84.4%,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5.81和0.11,约登指数为75.1%。结果表明VTQ技术在常规超声的基础上能对甲状腺组织的硬度进行定量测算,有助于临床鉴别GD及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检查 甲状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诊断不同时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樊韵玲 杨萍 +3 位作者 杨橙 季正标 何婉媛 王文平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9-593,共5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诊断不同时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者行VTQ检查的时间以及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将肾移植术后4周内和术后4周后的受者分为...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诊断不同时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者行VTQ检查的时间以及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将肾移植术后4周内和术后4周后的受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41例和51例)、急性排斥反应组(22例和56例)。比较肾移植术后不同时期肾功能正常组和急性排斥反应组的临床超声参数情况;分析超声参数在肾移植术后不同时期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肾移植术后4周内,急性排斥反应组的阻力指数(RI)和剪切波速度(SWV)均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均为P<0.001);术后4周后,急性排斥反应组SWV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01)。术后4周内,RI、SWV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9、0.803;术后4周后,RI、SWV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AUC分别为0.478、0.794,SWV的诊断价值高于RI(P<0.05)。术后4周内SWV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截断值高于术后4周后。结论VTQ技术能有效辅助诊断不同时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剪切波速度 阻力指数 收缩期峰值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etect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雅倩 曹春莉 +4 位作者 马金梅 李文肖 徐泽林 成静 李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49-2155,2171,共8页
背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是评估疾病进展和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亟需无创、准确的方法来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技术的融合展现出巨大潜力。其中,S-Detect技术具有强大的图像分析能力,结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 背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是评估疾病进展和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亟需无创、准确的方法来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技术的融合展现出巨大潜力。其中,S-Detect技术具有强大的图像分析能力,结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的精准量化评估,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提供了新的可能。目的探讨基于常规超声的人工智能S-Detect联合VTIQ技术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2月—2024年2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的14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共166个肿块)资料,依据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分为转移者(n=61)与未转移者(n=105)。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VTIQ及S-Detect检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观察指标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筛选有意义的指标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肿块边界(OR=0.619,95%CI=0.540~0.693)、边缘(OR=0.563,95%CI=0.484~0.640)、钙化(OR=0.559,95%CI=0.480~0.636)、纵横比(OR=0.540,95%CI=0.461~0.617)及剪切波速度平均值(SWVmean)(OR=0.794,95%CI=0.725~0.853)是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依此构建Logistic方程:Logistic(P)=-14.293+1.664×边界+1.315×边缘+1.757×钙化+1.341×纵横比+1.196×血流分级+0.736×SWV最大值(SWVmax)-3.942×SWV中间值(SWVcentre)+0.710×SWVmean。该联合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95%CI=0.847~0.943),均大于各独立影响因素的AUC(P<0.05),且联合预测模型的AUC值均大于常规超声(AUC=0.605,95%CI=0.526~0.680)、S-Detect(AUC=0.672,95%CI=0.595~0.743)以及VTIQ(AUC=0.794,95%CI=0.725~0.853)各独立预测模型的AUC(P<0.05),该联合预测模型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32,P<0.05)。结论基于常规超声的S-Detect联合VTIQ技术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常规超 S-Detect智能辅助诊断 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分析技术分期诊断慢性肾病 被引量:15
10
作者 胡巧 康利克 +3 位作者 王小燕 吴潮清 陈海宁 黄小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分期诊断慢性肾病(CKD)的价值。方法应用VTQ技术测量120例CKD患者双侧肾实质剪切波传播速度(SWV),构建ROC曲线,评价VTQ技术诊断CKD临床分期的价值。结果不同临床分期CKD患者肾实质的SWV测值差异有统计...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分期诊断慢性肾病(CKD)的价值。方法应用VTQ技术测量120例CKD患者双侧肾实质剪切波传播速度(SWV),构建ROC曲线,评价VTQ技术诊断CKD临床分期的价值。结果不同临床分期CKD患者肾实质的SWV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肾实质SWV测值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r=0.567,P<0.001),与CKD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616,P<0.001);以2.52、2.46、2.24和2.21m/s为界值诊断≥2期、≥3期、≥4期以及5期CKD的敏感度分别为84.4%、88.4%、84.9%和82.4%,特异度分别为70.0%、64.7%、68.7%和62.8%,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829、0.832和0.775。结论 VTQ技术可无创定量评价CKD肾实质弹性变化,进而分期诊断慢性肾病,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辐射力成像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慢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指标及超声图像特征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若兰 洪晓芳 +4 位作者 韩伟 张舒悦 胡玉娟 梁伟翔 刘韬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0-411,共12页
目的:探讨常规二维超声和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图像特征及定量指标与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并分析VTIQ定量指标联合二维超声图像类型在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 目的:探讨常规二维超声和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图像特征及定量指标与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并分析VTIQ定量指标联合二维超声图像类型在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的乳腺病变女性患者110例,共112个病变。术前行二维超声及VTIQ检查,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超声图像特征。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恶性组与良性组,记录恶性肿瘤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并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患者分为不同亚型。以乳腺病变的良、恶性及分子分型为因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剪切波速度最大值(SWVmax)、剪切波速度最小值(SWVmin)、剪切波速度平均值(SMVmean)定量参数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二维超声图像中肿块边缘、形态、高回声晕、钙化、后方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血流分级、VTIQ图像类型及SWVmax、SWVmean、SWVmin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Luminal A型不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及钙化,VTIQ图像以边缘型为主,SWVmax及SWVmean明显低于非Luminal型(P<0.05)。Her-2过表达型较Luminal A型更易出现钙化,其中SWVmax明显高于Luminal A型,SWVmin明显低于Luminal B型(P均<0.05)。三阴型乳腺癌后方易出现回声增强,VTIQ图像以中央型多见,其中SWVmin明显低于Luminal B型(P<0.05)。VTIQ定量、VTIQ定量联合图像类型、VTIQ定量联合图像类型及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在乳腺肿瘤良、恶性及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诊断效能均逐级提高。结论:VTIQ技术联合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对乳腺肿瘤良、恶性及乳腺癌分子分型的诊断效能较单一VTIQ技术均有提高,为临床术前无创评估乳腺肿瘤性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二维超 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评价正常成人睾丸生精功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邝斌 李明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采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测量正常成人睾丸剪切波速度(SWV),分析影响睾丸弹性硬度的主要因素,探讨其评价男性睾丸生精功能的价值。方法招募200名正常成年男性志愿者行睾丸常规超声检查,测量双侧睾丸体积。以VTIQ技术测量... 目的采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测量正常成人睾丸剪切波速度(SWV),分析影响睾丸弹性硬度的主要因素,探讨其评价男性睾丸生精功能的价值。方法招募200名正常成年男性志愿者行睾丸常规超声检查,测量双侧睾丸体积。以VTIQ技术测量双侧睾丸上极、中份、下极的SWV,比较双侧睾丸、不同年龄组睾丸SWV差异,并与年龄、睾丸体积和精子活动率和精子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0名正常成年男性左右侧睾丸SWV均为(1.23±0.18)m/s,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6,P=0.710)。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与51~60岁组间双侧睾丸SWV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睾丸SWV与年龄呈正相关(r=0.454,P<0.001),与睾丸体积、精子活动率和精子密度分别呈负相关(r=-0.649、-0.668、-0.675,P均<0.001)。结论 VTIQ技术可定量测量睾丸组织硬度,有望用于初步评估睾丸生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精子发生 检查 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RADS分类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蒲欢 吴蓉 +3 位作者 徐光 姚明华 赵丽霞 刘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95-1499,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BI-RADS分类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TIQ)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诊断为乳腺导管内病变的78例患者。分别统计出依据BI-...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BI-RADS分类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TIQ)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诊断为乳腺导管内病变的78例患者。分别统计出依据BI-RADS分类诊断的结果、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并进行分级矫正后诊断的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BI-RADS分类、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 BI-RADS分类诊断结果显示乳腺导管内良性病变15例、恶性病变63例,其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灵敏度为97.0%、特异度为31.1%、正确率为59.0%。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结果显示乳腺导管内良性病变38例、恶性病变40例,其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灵敏度为93.9%、特异度为80.0%、正确率为85.9%。BI-RADS分类、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0.85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16,P<0.001)。结论 BI-RADS分类联合VTIQ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纯BI-RADS分类,不降低灵敏度而提高特异度和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 导管 乳腺 触诊组织定量成像技术 BI-RADS分类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32
14
作者 贾红靖 徐晓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88-692,共5页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ARFI)弹性成像的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85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共100个结节的常规超声及ARFI成像特征,采用常规超声半定量评分法判断结...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ARFI)弹性成像的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85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共100个结节的常规超声及ARFI成像特征,采用常规超声半定量评分法判断结节性质,ARFI成像获取病灶的VTI面积比、剪切波速度(SWV)及SWV比值;采用ROC曲线比较常规超声、VTI面积比、SWV和SWV比值的曲线下面积(AUC),确定诊断效能。结果常规超声半定量法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灶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00%、53.33%、94.29%;良、恶性病灶平均VTI面积比分别为1.11±0.12、1.65±0.35(t=11.524,P<0.01),平均SWV分别为(1.84±1.00)m/s、(4.93±2.94)m/s(t=7.840,P<0.001),平均SWV比值分别为1.07±0.44、2.81±1.72(t=7.910,P<0.001);ROC曲线得出常规超声、VTI面积比、SWV、SWV比值的AUC分别为0.889、0.948、0.933、0.896,VTI面积比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灶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93.33%、88.57%,SWV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00%、90.00%、87.14%,SWV比值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00%、70.00%、95.71%。结论ARFI弹性成像有助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提高诊断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触诊组织成像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RADS分级、超声弹性应变率及VTQ对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18
15
作者 胡蕾 叶磊 隋秀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1-305,共5页
目的评估甲状腺超声影像数据和报告系统(TIRADS)分级、超声弹性应变率(SR)及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3种方法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需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28例,术前对所有甲状腺结节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目的评估甲状腺超声影像数据和报告系统(TIRADS)分级、超声弹性应变率(SR)及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3种方法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需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28例,术前对所有甲状腺结节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用TI-RADS分级;以同侧胸锁乳突肌为参照物测量甲状腺结节的SR值;进行VTQ分析并记录甲状腺结节的剪切波速度。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I-RADS、SR值及VTQ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性。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TI-RADS分级、SR值及VTQ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87、0.92。结论 VTQ技术可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判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应变率 触诊组织成像和定量技术 甲状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